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阶段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文中拼音将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4分 ) 我静静听着头顶上的雨滴声,我悟到了雨的精 su( ),仿佛饮了仙露,吸了qing浆 ( )般飘飘欲仙。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有时柔 mn( )如提琴,有时浑厚如黄钟,这令我浮想联 pin( ),不能自己,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汉字 答案:髓 琼 曼 翩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B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 “
2、对待人的态度 ”,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 C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D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不仅是一个 因地制宜 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B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 不绝如缕 ,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C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 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3、 D公交司机吴斌同志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获救的市民们 耿耿于怀 ,一生难忘。 答案: A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校园成为实验初中的读书节特色。 B她用废品制作了两个孩子喜欢的玩具。 C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枯 竹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20分 ) 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 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
4、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 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 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 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
5、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 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煮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它是陆游 “好竹千竿翠,
6、新泉一勺水 ”,它是朱熹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它是刘禹锡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它是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它是苏轼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它是郑板桥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 。 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 选自思维与智慧 2012第 9期有改动 ) 【小题 1】这篇散文以 什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 _ 【小题 2】有人认为,选文第 段删去了不影响全文表达效果,你认为呢?请阐述理由 (5分 ) _ 【小题 3】根据要求,品析下面句子。 ( 1)枯竹,仿佛是
7、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 高远的生命。 (请结合第 段,说说句中加点的 “更高远的生命 ”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 (4分 ) _ (2)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 (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 3分 ) _ 【小题 4】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 (4分 )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_ 答案: 【小题 1】枯竹 (或:对枯竹的
8、遐想, 2分 ) 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 (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 2分 ) 【小题 1】插叙 (1分 ) 作用: (1)由眼前枯竹回想到与竹有关的童年趣事 (2)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 (对童年的留恋 )之情 (3)为后文对竹的遐想 (遐思、赞美 )作铺垫 (埋下伏笔 ) (只要答到任意两点,即可给 4分 ) 【小题 1】 (1)从给人精神的愉悦 (精神享受,心灵的慰藉 )(2分 ),物质上的无私奉献两方面来表现的 (2分 )(意近即可 ) (2)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充满活力,顽强生长的情景。 【小题 1】略 【小题 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从文章的标题枯竹以及文中的思
9、路 “眼前枯竹 -童年竹林 -感悟枯竹 ”分 析出本文的线索为 “枯竹 ”,然后根据第 3段对竹林的回忆、第 5段竹子的作用来来分析作者对枯竹的情感,情感为 “对其赞美与喜爱 ”。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第 3段主要讲的是 “回忆童年一些与竹子有关的趣事 ”,属于插叙部分,这一部分交代了作者喜欢竹子的原因,并且为下文抒发对枯竹的赞美提供情感依据。所以,一篇文章中的插叙部分,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文章主题的揭示、作者情感的抒发有着重大的作用。 【小题 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1)根据第 5段枯竹的作用来概括,主要从物质上(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 篮采野花、摘野
10、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以及精神上(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煮茶吟诗的高雅)来概括 “更高远的生命 ”的具体表现。( 2)根据语句中 “憨憨、钻、好奇、抖落 ”等词语可以分析出此句运用的是拟人这种袖手法,把竹子那种活力、顽强的性格体现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枯竹的赞美之情,所以赏析句子,先要根据句子判定句子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句子分析其表 达效果,进而说出作者对之表达的情感。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如果选 A作为结尾,
11、可以从借景抒情这个角度来分析,如果选 B 作为结尾,可以从直抒胸臆这个角度来分析。示例: (1)选 A,理由:运用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 “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前后照应。 (2分 ) (2)选 B,理由:运用直接抒情,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 (答到任一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题目。 (10分 )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者用玻璃板把一个水池隔成两半,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
12、鱼分别放在玻璃隔板的两侧,开始时,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每次都撞在玻璃板上,游不过去。过了一会儿工夫,鲮鱼放弃了努力,不再向鲦鱼那边游去。更有趣的是,当实验者将玻璃板抽出来之后,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了!鲮鱼失去了吃掉鲦鱼的信心,放弃了已经可以达到目的的努力。 其实,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有时也会犯鲮鱼那样的错误。记得 4分钟跑完 1英里的故事吧?自古希 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 4分钟跑完 1英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们曾让狮子追赶奔跑者,也曾喝过真正的老虎奶,但是都没实现目标。于是,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断言:人在 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路程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骨
13、骼结构不对头,肺活量不够大,风的阻力又太大。理由实在很多很多。 然而,有一个人首先开创了 4 分钟跑完 1 英里的纪录,证明许许多多的医生、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断言都错了。这个人就是罗杰 班尼斯特。更令人惊叹的是,一马当先竟引来了万马奔腾。在此之后的一年里,又有 300名运动员在 4分钟内跑完了 1英里的路程。 训练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人类的骨骼结构也没有大的改变,数十年前被认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变成了现实?是因为有人没有放弃努力,是因为有了榜样的力量。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路上,有时候障碍的确存在,甚至很多;但有时候障碍已经消失,或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克服,可我们还误认为障碍仍然存在,
14、不可逾越。可以说,有好多障碍并不是存在于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心里。 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胜利者与失败者的重要区别是:胜利者屡败屡战,决不轻易放弃努力;失败者偶遇挫折,却很快放弃了努力。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 在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小题 1】请用文章的观点为本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不超过 8个字 )。 (2分 ) _ 【小题 2】文章 段举了两个事例来证明论点,两个是否可以删去一个?为什么? (4分 ) _ 【小题 3】文章第 段说 “几乎每个胜利者,都曾经是个失败者 ”。我们读过的名著中不少人物的经历都能印证这个观点。请仿照
15、示例,再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名著中人物的事例。 (4分 ) 示例:名人传里提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他因耳聋一度进入了创作的低谷。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创作了命运等著名的音乐作品,甚至在生命的末日还在创作欢乐颂。他不屈不挠地与苦难抗争,最终成为了时代的巨人。 _ 答案: 【小题 1】不可放弃 努力 (每个关键词 1分,两个关键词都答到但不简洁扣 1分 ) 【小题 1】不能删去,两个事例构成正反对比论证,更具说服力。 【小题 1】略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拟写标题的能力。本篇文章是一篇议论文,本文的中心论点为 “人生有很多可以放弃的东西,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根据这个中心论点来拟
16、写标题即可。关键词为 “不放弃以及努力 ”。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第 2段列举 “鲮鱼和鲦鱼 ”的故事从反面来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第 34 段列举 “4 分钟跑完 1英里的故事 ”从正面来证明中心论点。所以这两个事例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更好的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所以,不能删去。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列举的事例能够与示例,并且写出这个人物的一个失败的经历即可。比如:示例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几度受到病痛、受伤的折磨,后来他几乎完全瘫痪,又双目失明,但他始终不放弃,一次又一次靠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重回战斗岗位,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进行文学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泰州市 实验 初级中学 九年级 阶段 测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