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县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县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县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安徽铜陵县第三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18分) 做个快乐读书人 刘 墉 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 “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 ”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
2、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 “哇,我又读了一本。 ”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 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多读不少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 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 “精读 ”,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 “浏览 ”,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 “发现之旅 ”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
3、。只是到头 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既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 “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孔子又说: “只知道学习,却不加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 “学 ”“习 ”和 “思 ”。“学 ”是指 “学新的东西 ”。 “习 ”是讲 “温习 ”,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 ”是讲 “思索 ”,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 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 “
4、学 ”,是 “习 ”,还是 “思 ”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 “学 ”吧 ! 孩子 !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 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 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红了的番茄呢 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 “死的 ”,但是里面的学问是 “活的 ”。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 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出一
5、大堆杂草来,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孩子 !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 “爸爸 !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 【小题 1】从文章的第 段可以看出,引起刘墉为女儿焦虑原因是 (3分 ) 【小题 2】第 段中作者化用了两句孔子关于 “学 ”“习 ”“思 ”的话, 请你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句原文 (2分 ): 在平常的读书活动中,你也没少积累各类名言,请写两条你喜欢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2分): 【小题 3】第 段中作者用 “
6、种番茄 ”作比方来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4分 ) 【小题 4】标题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用原句回答) (4分 ) 【小题 5】作家刘墉喜欢读书,也善于读书,他在文章中提到的 “精读 ”、 “浏览 ”,是一般人常用的读书方法,相信你也拥有了自己的独特的读书方法,请你向大家推荐推荐你的读书方法 ? 答案: 【小题 1】女儿为参加读书比赛而囫囵吞枣的读书。 【小题 2】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关 “读书 ”名句略 【小题 3】学以致用或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意对即可。)谈自己
7、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4】快乐的读,快乐的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小题 5】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意思对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题干确定了答题范围,是文章的第一段。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后可以概括出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女儿为了参加读书比赛只注重读的书的数量而不顾读书质量很让做父亲的担心。 考点:本题考查 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同学们要仔细阅读文章,然后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再根据题干要求来回答。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有许多,可以先概括每一段的中心句,然后根据中心句去归纳;还可抓住重点词来概括。解答本题,同学们可以根据题干要求,到第一段去概括内容,可以抓住关键的语
8、句如 “读书比赛 ”, “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 ”等。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两问,第一问是利用此语段考查课内学过的知识。仔细阅读第二段,从孔子说: “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孔子又说: “只知道学习,却不加 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这两句话,同学们很容易想到孔子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二问是考查考生对读书名言的积累情况,只要平时多注重积累,也是很容易解答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同学们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所要求的语段,然后搜索学过的积累,结合语段
9、内容回答。要想将学过的知识熟练运用,必须要加强学习的积累,做到学以致用。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考生比喻说理理解能力的考题。本来作者要告诉女儿应该怎样读书 ,但直接这样去说恐怕太枯燥,也太教条了,所以用了种番茄来说明,用自己读书的例子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有张有弛,有理论有实践,也是在告诫她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第二问是在此基础上谈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从作者要论证的角度分析应该是同意,因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读书不能读死书,否则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书中的内容要接受实验的检验才能知道是不是正确啊。 考点:本题考查比喻论证及对文本内容的思考、领悟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同学
10、们要注意认真阅读文章,结合比喻论证的知识点作答,然后再结合生活实际谈看法,最好与文 章所倡导的观点相一致。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考生文题理解能力的考题。文题就是论点,这是一般议论文的文题特点,但这篇文章不是立论文,而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驳斥了女儿只图阅读数量的做法,希望她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全文都是反驳,到最后一段才从正面指出读书的真谛应该是 “快乐的读,快乐的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 给孩子指出了读书的出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标题的能力。 点评:文章标题含义通常情况下有两种,一种字本身所呈现的表面含义;另一种是其深刻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其深层含义。这里由
11、于 题干要求用原文回答,同学们只要找到文章主旨句即可。 (3分 ) 【小题 5】 试题分析:认真阅读题干,这道在题干部分有答题暗示,同学们要抓住关键词“独特 ”的,回答时就不能再推荐 “精读 ”“浏览 ”这两种读书方法了。其他的任何一种读书方法都是可以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点评:解答此类习题,同学们首先要弄清答题要求及答题范围。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三则古诗文,完成小题。( 17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
12、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倘徊欢 m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 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丙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 唐肃宗乾元二年( 759)春天,李白因永王
13、 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 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小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分) (1) 虽 乘奔御风 (2) 潭中 鱼可 百许头 (3) 其岸势 犬牙 差互 (4) 以 其境过清 【小题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潭西南而 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 3】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 4 分) 【小题 4】 甲 乙 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 3分) 【小题 5】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朝辞白帝彩云间,
14、千里江陵一日还。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 【小题 1】( 1)即使( 2)大约( 3)像狗的牙齿一样( 4)因为 【小题 2】( 1)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 的影子。 (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题 3】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猿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 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 【小题 4】 甲 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 乙 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 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小题 5】( 1)从字里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安徽 铜陵 第三中学 年级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