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届湖南省武冈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届湖南省武冈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届湖南省武冈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 2012届湖南省武冈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请用一句话简洁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 9月 18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 (中国海监 50、 66、 75、 83、 51、 15、 26、 27、46、 49船 )加强了对钓鱼岛海域的巡航监视。期间,国家海洋局中国海监总队还应有关方面要求,派船协同渔政船开展有关执法活动。 在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巡航期间,日本海上保安厅 6艘巡视船、 3架飞机对我海监编队进行干扰。中国海监编队向其严正申明我国政府的立场,宣示主权。 答案: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加强了对钓鱼岛海域的巡航监视 试题分析:分析短文主体对象和主体事
2、件: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巡航钓鱼岛。其实这是一则新闻,在第一段中找到导语的关键句即可。 考点:概括内容 点评:本题不难,材料短小,叙述简洁清楚,易于概括。对于新闻,概括内容,抓住主要对象和事件主干就行,如果有导语,就引用导语中的关键一句话。概括内容,就是把具体的描述性文字去掉,什么对象,什么活动,概括出来即可,不要分述,不要评价。 综合实践:我也作点诗词研究( 6分) 古人云: “腹有诗书气自华。 ”研究积累千古传诵的诗词佳句,可 以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 那么,在 “唐诗宋词中的 ”的综合性学习中 ,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 你拟定了怎样的研究步骤 你收集积累了哪些感兴趣的诗词佳句 你的研究结果如
3、何呢 请你展示一下吧 ! 【小题 1】你确定的研究专题是什么 ( 2分) 研究专题 【小题 2】请按步骤写出你的研究方案 (写出最主要的步骤 ,不少于三步 )。要求 :步骤具体 ,思路清晰 ,具有操作的连续性和可行性 ,语言通顺、简明。( 3分)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 : 【小题 3】写出你收集到的与你的研究专题相对应的佳句。( 1分) 答案: 【小题 1】唐诗宋词中的月亮 (唐诗宋词中的爱国情、唐诗宋词中的爱情 )。 【小题 2】(第一步:小组分工收集唐诗宋词中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第二步:查找资料,分析鉴赏咏月诗句。第三步:小组交流,写出探究报告。 【小题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小题 1】 试题分析:唐诗宋词中所表现的主题,是很多的,可选择自己熟悉的拟题。 考点:对唐诗宋词的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唐诗宋诗中可拟的主题很多。语文学习中,此类的活动还是很有意义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小题 2】 试题 分析: “按步骤 ”,要注意研究所进行的活动的先后顺序,不可颠倒,看清要求。 考点:实践活动方案拟作 点评:本题不难,要求不高,学生写出大致写出三个有先后次序的步骤即可。此类活动的步骤不外乎三个步骤:收集、整理、研究(作出报告),如果细划,研究又要细分为讨论、映证,补充材料、总结等步骤。 【小
5、题 3】 试题分析:所写佳句要与本研究主题有关。 “佳句 ”,写得精彩的句子,当然要在唐诗宋词的范围内。 考点:古诗名句识记。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记的唐诗宋词中的名句还是比较多的。此题拟题甚好,将学习唐诗宋词,对古诗知识的了解 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双考查。 中考临近了,小明却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走过来,生气地说: “马上要中考了,你居然还在看电视? ”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可能不让妈妈生气?( ) A我都长大了!这事不用你管! B妈妈,你别生气,只看一会儿,让我休息休息。 C难道你就只会批评我吗?你有时还看通宵呢! D看一会儿电视你就说,你就不能让我休息一下吗
6、? 答案: B 试题分析: ACD三句是对妈妈的埋怨与质问,是不合适的,只要 B句即有对妈妈的理解劝说,又说明了自己电视的原因,语气上对妈妈是尊重的。 考点:口语表达 点评:本题容易,学生易于判断选项。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口语更是在人际关系更是重要。口语表达,要注意四点,一是要说清楚,准确表达说话者的意思,起到交际的作用,二是要简洁,快捷地表达所传递的信息,三是要注意彼此的身份和说话的场合,不影响彼此的关系,四是要用口语,而不能过多地用书面语。 选择题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怨天尤人不仅是一种懦弱, 。 , ,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 的幸运
7、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 不但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 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还留下了将来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 而不客观地责怪他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文段前后句子中的 “关联词 ”,比如文段首句中有 “不仅 ”一词,它与 “还 ”“更 ”之类的关联词搭配,表示句子之间递进的关系。再注意一下前提句和供选句中有没有词语之间意义上的关联,比如文段的首句中 “懦弱 ”和 句中的 “不成熟 ”之间就有意义上的关联。 考点:语言逻辑关系理解 点评:本题有难度。答此类排序题,首先要搞清几个句子的关系
8、,比如哪是总写句,哪是分写句,哪是表示前提,哪是表示结果,句与句之间有没有时间或空间或逻辑上的先后承接关系,观察有没有相关的提示顺序的词语(关联词),比如本题中 “不仅 ”“更 ”“还 ”“不但 ”“而 ”,要思考这些关联词之间的搭配关系。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它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B秋水选自庄子,成语 “望洋兴叹 ”就出自本文。 C扁鹊见蔡桓公告诉我们大与小、多与少是相对的。 D愚公移山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 答案: C 试题分析:扁鹊见蔡桓公讲的道理是,不要害怕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而接受别人的批评。 考点:文学知识判断。 点评:本题不
9、难, C项容易判断,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学习这些名篇名文,不仅要了解其内容,更要理解其表达的思想,通过阅读接受其讲的道理,阅读时要多思考文章的深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 B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 神的实质。 C长沙市正在修建地铁,地铁开通之后,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 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 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 2007年增长大约 7倍左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句中 “切忌不要 ”冲突, “切忌 ”已经包含 “不要 ”的意思,就把 “不要 ”删去; B句中 “从 中,让 ”
10、 无主句,把 “让 ”删去; D句 “倍左右 ”有词不当, “倍 ”不能用 “左右 ”,删去 “左右 ”。 考点:病句判断。 点评:本题有难度,选项中有的病句不好判断。判断病句,先可找句子主干(主谓宾),看是不是有残缺或搭配不当的问题,然后再看句子中的一些词语,是不是有 “意义错误 ”“相互矛盾冲突 ”“词序不当 ”“情感或语体色彩不对 ”等问题。平时学习对病句的类型要总结归纳,把握特点,加强记忆。 下面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到这个份上 ,遣词造句都不重要了 ,一切妙手偶得、无处不妥贴、无处不耐人寻味 ,读者会陪你哭陪你笑。 B闻着路边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我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11、 C就你这点小本事还敢在专家面前班门弄斧,也不怕贻笑大方。 D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期待着能在新的校园再次相逢,共享天伦之乐。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项中的 “天伦之乐 ”,是指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形容家庭之乐,指家人之间的乐趣,不适用于校园生活。 考点:成语辨识。 点评:本题容易,皆是常用成语。成语使用正误的判断,要注意三点,一是意义,二是感情色彩,三是适用对象,这三点是相辅相成的,解答此类题时,先要了解句子的意思和语境,然后要了解成语的这三个特点,再作判断。 下列各句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 项是( ) A捶炼框骗慨叹锲而不舍 B无垠淅沥荒诞旁逸斜出 C璀灿葱茏无稽前仆后继
12、 D典籍磨砺流连浮想联篇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中 “捶 ”为 “锤 ”,锻打的意思,所以是 “金 ”字旁; “框 ”为 “诓 ”,用语言欺骗,所以是 “言 ”字旁; C 项中 “灿 ”为 “璨 ”,此词本字是 “璨 ”, “灿 ”为误写;D项中的 “篇 ”为 “翩 ”,本指鸟飞的样子,词语中是形容很多想象涌现。 考点:错别字判断。 点评:本题有难度, C项学生判断不出错误。汉字中有非常多的形声字,即一个字由表示意义的 “形 ”和表示读音的 “声旁 ”组成,像 “诓 ”字, “言 ”是声旁, “匡 ”是形旁(形,指的是意义,而不是外形)。掌握这个形声字的这具特点,再结合词义,便可判断形声
13、字中的错别字。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坦荡如砥( d)恹恹欲睡( yn)湛凉( zhn) 矜持( jn) B揠苗助长( yn)惴惴不安( zhu) 婆娑( sh) 秀颀( q) C澎湃( png bi)馨香( xn)楠木( ln) 甬道( yng) D春意盎然( ng)狡黠( xi)韶华( sho)禀赋( bn)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中 “揠 ”读 y, “娑 ”读 su, C项中 “湃 ”读 pi, “楠 ”读 nn, D项中 “禀 ”读 bng。 考点:汉音判断。 点评:本题有难度,不细心易错,其中有的字音难辨识,如 “湃 ”“楠 ”“禀 ”等。识字读音
14、,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要加强训练。字音拼读错误,原因有二,一是识字功夫不过关,将字读错,二是拼音不过关,把拼音搞错。解决的办法是,平时学习里读准字音,加强记忆。做题时注意拼音易错处,比如 “b”与 “”“p”、 “n”与 “l”、 “x”与 “q”以及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等。 现代文阅读 (一)兄 弟( 8分) 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 哥,福生是弟。 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 “你是哥,多让着弟弟。 ”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
15、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 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 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因为吃得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 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一个就行。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盐椒月饼,然后
16、往城西走去。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问: “你去哪里? ”福生说: “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 ”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 “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 你一个尝尝! ”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 “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盐椒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说: “爹娘也在看月亮吧? ”福生说: “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 ”春旺说: “吃月饼吧。 ”福生说: “好
17、,吃月饼吧。 ”春旺随口问: “好吃吗? ”福生说: “好吃。 ”福生也问: “哥,好吃吗? ”春旺说: “好吃,真好吃! ”春旺这回可 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得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 “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 ”福生点头说: “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 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 “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
18、,非要送我一个。 ”春旺听得愣住了。 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 捂着脸留下了眼泪 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 (选自中学时代 2011年第 4期,有删改) 【小题 1】用一句话概括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 2分) 【小题 2】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这对下面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情节回答。 ( 2分) 【小题 3】 从下面句中加点动词中任选一个分析其表达效果。( 2分) (春旺)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盐椒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小题 4】
19、请展开想像,根据要求填空。( 2分) 要求:( 1)填写一个描写福生动作的句子;( 2)填写一个描写福生神态的词语。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 ( 1) 。春旺问: “你去哪里? ”福生说: “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 ”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 ( 2) 地说: “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 ”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吃的肉馅儿月饼,心中一喜。他说: “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 ,也给你带了一个! ” 答案: 【小题 1】春旺得知福生特意买月饼送给他。 【小题 2】暗示兄弟俩对彼此在外打工的情况不怎么了解,为下文兄弟俩互送月饼的情节做铺垫,与福生搬进春旺的
20、工棚照应,引出人物大牛及大牛告知春旺福生送月饼的真相。 【小题 3】 “塞 ”表现了春旺想用自己的热情掩饰自己的私心;或: “捏 ”表现了福生感受到春旺情谊时的欣喜和对兄弟情谊的珍惜。 【小题 4】答案:只要与上下文情节吻合就可。参考示例:( 1)福生迈着大步匆匆赶路 ( 2)兴奋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章一开始就写 “春旺不大喜欢福生 ”,先铺垫,后来 大牛的话道出了福生送月饼给春旺的实情。 “用一句话根据 ”,要说到两个人,要说到事件,语言要简练。 考点:对文章细节的了解。 点评:本题不难,分析文中有关细节便可作答。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前后情节的关联,一般来说,文章前面在情节上都有所铺
21、垫,欲言又止,文后肯定有照应的内容,阅读时要读前思后,读后忆前,这样对文章的内容就有整体的把握,了解文章写什么。 【小题 2】 试题分析:阅读下文,下文写到兄弟俩在工地打工见面互送月饼,所以 “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 ”此句为下文作了铺垫。 考点:对文章内容前后照应的了解。 点评: 本题不难,文章内容上前后照应是很明显的。事件叙述得清楚,就要将事件前后相关情节的联系写清楚,阅读时,要思考前后情节的关联性,思考这种写法的好处,给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 【小题 3】 试题分析:福生先送月饼给春旺,春旺才送月饼给福生的,见春旺不是主动的,心里是舍不得的,但又不愿意让春旺看出来,所以用 “塞 ”这个让
22、对方明显感觉到热情的动作,而春旺还是激动的,对月饼代表的兄弟情谊很珍惜,所以是 “捏 ”着月饼。 考点:人物细节描写 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不太容易从人物的动作描写理解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但本题拟题还是不错的, 让学生了解到写人物就是要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醒学生分析人物要从细节着手。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前后句 “春旺遇到了福生 ”“春旺问 ” ,说明福生并没有主动,所以福生的动作不能指向春旺,比如 “跑上去 ”“拥抱 ”等都不符合情节,应该是福生径自要做着什么。而福生最终表现出兄弟友情,春旺自然是很激动的。 考点:本题有点难度,难在学生对福生的性格不太了解,会写福
23、生主动向春旺发出某一动作。人物的动作行为是人物心理和性格的表现,阅读中,要通过人物动作行为来分析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写作时,一样通定人物 的动作行为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点评: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9分)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 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 ”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宁静有时也是一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湖南省 武冈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