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泰州白马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泰州白马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泰州白马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泰州白马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被人误解时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受委屈时 tn rn一笑是一种大度,吃亏时开心一笑是一种豁达,身处 jing jng时自嘲一笑是一种智慧,无奈时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 答案:坦然 窘境 试题分析: “坦然 ”是生活中的常用词,不要写成 “担 ”, “窘境 ”的 “窘 ”注意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点评:对于字音、字形的识记,考生在平时应注意:以课本为主,打好基础,逐课对课前、课后所列词语进行一番 “攻关 ”,做到真正掌握每个词字音,每个词的写法,对于
2、自己稍感困难的,需要反复练习、琢磨。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10分) 针对当今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严重损害了他们身心健康的问题,学校团委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小题 1】根据下面两组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有哪些危害。( 2分) 【材料一】新闻一:从偏远农村考入市里某重点中学的小邓,是家乡父老眼中的天之骄子,可进城后却在虚拟的网游中迷失了自 我。把每月家里给的零花钱都拿去上网,结果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去年高考,连三本的分数线都没达到,只好又回到本地去补习。 (北京晚报) 新闻二:一位女孩为了去网吧会网友不惜从医院逃出,被父母发现后,因不满父母的阻拦,当街对母亲进行打骂。
3、(寿光日报) 【材料二】 2011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 经常进网吧的 占 93% 沉于网游的 占 85% 上网主要目的是 “聊天、游戏、浏览黄色网页、邀约犯罪 ”的 达 92% 沉迷于网络的危害:_ _ 【小题 2】学校团委委派三名同学分别对学生家长、上网少年、网吧老板就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问题做采访。下面是采访记录。请你说出这些记录分别说明了什么,从这些记录中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4分) 学生家长:我们作家长的一天到晚忙得四脚朝天,哪有时间每天管孩子上网 干什么。 上网少年:没有人指导我们怎样正确运用网络,所以我们就上网瞎溜达呗。 网吧老板:网吧老板也得吃饭啊,青少年
4、上网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 说明:_ _( 3 点, 3 分) 结论: _( 1分) 【小题 3】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 ,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同学 ,你如何劝说他们呢 ( 4分) _ _ _ _ _ 答案: 【小题 1】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成绩; 沉迷于网络引发青少年道德沦丧; 沉迷于网络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其中任两点, 2分) 【小题 2】说明: 家长说没有时间关心孩子上网的问题。 青少年教育部门缺乏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的指导。 网吧老板唯利是图。(每点 1分 , 3分)结论:解决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问题困难很大(或解决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1分) 【小题 3】
5、态度要明确,应从 “情 ”和 “理 ”两个方面加以劝说,内容主要包括 4点: 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危害; 父母关心我们学习和生活,这是真爱; 老板唯利是图,代写作业只是其赚钱的手段。(本题 4 分,答到两点或两点以上,且语言连贯得体,得 4分;只答一点得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从新闻一可以看出网络使小邓迷失了自我, “学习成绩一路下滑。去年高考,连三本的分数线都没达到,只好又回到本地去补习。 ”说明沉迷网络让小邓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新闻二说明小女孩当街骂自己的母亲,说明小女孩身受网络之害,变得六亲不认,道德沦丧。通过对图表的数据分析,经常上网、沉迷网络是未成年人犯
6、 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探究、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点评:做材料探究题时要注意分析把握关键句子。关键句子往往负载着重要信息。概括信息时要找准关键信息点。做图表分析题时要注意第一步就是整体阅读,明确题意,包括审题目要求、审图表标题和内容。第二步,横比纵比,寻找变化规律。第四步:表述时准确是前提,再注意精炼。 【小题 2】试题分析 :学生家长的话透露出没有时间,没有方法指导孩子上网。上网少年的独白表现出上网没有人进行正确指导的无奈。网吧老板认钱不认人,唯利是图。对三个材料的分析,可以知道从方方面面 来看,青少年上网的难题很难解决,阻力很大。 考点: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和概括信息
7、能力。 点评:听话要听懂 “话外音 ”,不仅要听懂话内音,而且要听懂话外音,听懂 “话中话 ”,如何听懂,可以结合题干要求,讨论主题等。 【小题 3】试题分析 :做这个题目先要读懂漫画,两个小朋友从网吧出来,网吧门口竖立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 “免费代写作业 ”,看来是网吧有这项代写作业的服务。一个小朋友,对另一个小朋友说: “老师对咱比爹妈还好! ”这里的老师应该是指网吧老板。这幅漫画揭示了网吧对未年人的危害和青少年错误的价值观。所以做此题时首 先态度要明确,认识到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劝说时可以讲清网吧的危害,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危害。认清老板的恶行,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 考点:本题考查漫画
8、解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点评:做漫画解读题时,要注意第一步,先仔细观察图画的内容,不要忽视细节。画了几样东西?两样:有什么特征?第二步: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漫画深刻含义,不能就画论画。 选择题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B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C “在内心深处,年轻人比老年人寂寞。 ”我在一本书中读到这句话,一直铭记在心。 D古人把正月称为元,初一称为旦。 “元旦 ”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 答案: D 试题分析
9、:如果引文独立成句 ,意思又完整 ,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所以 D项是不对的,应该把句号放在引号里面。 考点: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点评: A项两个句子是并列分句,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B项:书名号(双书名号:,单书名号:),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符号。书名号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若单书名号里有还有书名号,则单书名号里用双书名号。冒号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C引文独立成句 ,意思又完整 ,句末
10、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 B为了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C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D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的语病是成分残缺,应该在 “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加上的 “观念 ”。 C的语病是语序不当,应该是 “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 D项的语病是搭配不当,应该是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 ” 考点:本题考查语病辨析能
11、力。 点评:病句类型的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 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A中国最美的 100首传世诗词一书中每首诗词都配有一幅美妙的诗意图,形象阐释诗词内容,文图结合,可谓 相得益彰 。 B 2月 16日,中国足坛的 “黑哨 ”风波结果一出就引起了网民强烈的 轩然大波 ,九层网民认为判轻了。 C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
12、,讲述了他 鲜为人知 的成长史、风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烛照人生的心灵史。 D今天下午,南京城雨过天晴,夫子庙花灯市场 人声鼎沸 ,前来赏灯、购买花灯的市民和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根据 “黑哨 ”风波并没有引起大纠纷或乱子,所以不能用 “轩然大波 ”。 A 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好处。 C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D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古代的一种铜铸的锅,一般是三足两耳。沸,开水。鼎沸,本意是锅中的水烧开了,发出声响,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考点: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辨析。 点评:正确运用
13、成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 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注意成语运用的范围。 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 注意区分同义成语。 注意某些成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现代文阅读 阅读父爱是金一文,完成题。( 22分)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小学开始到上中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我的 学习,更不用说为了我的学习而忙碌。中考时,我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二流高中,面临着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通过关系帮我找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朽木在哪儿都一样。况且父亲是从不求人的,母亲只有唉声叹气。那夜,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泪水浸湿了大半个枕巾
14、。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走吧,走吧,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不久,我背起行囊,孤身一人远走他乡,继续我的并不光明的求学生涯。 日子很苦,没有希望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朝气。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无聊的时光,吸烟、酗酒、打架,以 至于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 学校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家。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父亲找到我时,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他绷着脸,一言不发,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似乎我不是他的儿子。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间进发: “你从来就没关心过我,现在你总算满意了吧 ” 父亲哆嗦着打了我两个耳光,头也不回地推门而去,惶惶中我早已泪满心谷。 回到宿舍,舍友递
15、给我一大包粽子,说今天是端午节,父亲带来了我最爱吃的红枣粽子。未了,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我永生难忘的场面 父亲求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说 得涕泪俱下,他最后表态: “给孩子一个月时间,要是不改,我再来把他领回去。 ”那晚,粽子在我的枕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思考同父亲的关系。 三天后,父亲托人给我捎来一个包,包里只有一本傅雷家书,没有赠语,只是书的第 73页被折起,上面用红笔写了一段话: “倘使这些话使你听了不愉快,使你觉得我不了解你,那么请你想到上面两个理由而原谅我,原谅我抛不开父母对子女的心。 ” 不知是那两记耳光打醒了我,还是那诱人的粽子香味唤回了失去的希望。父亲再也没有被校长
16、 “召见 ”。 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远走 他乡。我考上了一所虽不是名牌,但绝对锻炼人的大学。 父亲第一次在我打点行囊的时候看着我,不顾刚被摔坏的腿执意要送我去车站。一路上,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我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走路。 到了车站,父亲帮我把包放好: “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 ” 父亲只留给我一句话。 父亲两鬓斑白,已不再年轻。父亲说这句话时花了好长时间,长得让我感到心痛。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往回走去。 “爸 !”我轻轻地喊了声。 父亲没有回头。 “爸 !”我大喊了出来。 我看到了缓缓转过身来的父亲 他已是泪流满面。 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见父亲 流泪。从此以后,我不再哭泣,不管多
17、苦多累,受多大委屈,在父爱的陪伴下,我始终昂首前行。 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而我要说,父爱是金。 【小题 1】阅读文章,填写 “我 ”对 “父亲 ”感情变化的表格(每空两个字)。( 8分) 父亲对我 考高中 不求人 被退学 打耳光 插叙为我求校长 捎书和我沟通 上大学嘱咐流泪 对父亲感情 理解 【小题 2】 “父亲 ”有 “爱 ”却不善于表达。第 段中 “朽木在哪儿都一样 ”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 3分) _ 【小题 3】第 段写道: “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我为什么会感到 “报复的满足 ”和 “忐忑不安 ”呢?( 4分) _ _ 【小题 4】既然父亲是从
18、不求人的,他为什么又会到校长那里替 “我 ”求情呢?( 3分) _ 【小题 5】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一说 “我 ”为什么认为 “父爱是金 ”。( 4分) _ _ 答案: 【小题 1】怨恨(心凉) 报复 思考 赞美(每个 2分 ,8分) 【小题 2】如果他不是学习的材料,到哪儿念书都一样。或如果他是不可造就的人,到哪儿都成不了才。( 3分) 【小题 3】由于对父亲不满,对学校失望,我开始自暴自弃,以至于不得不让父亲来收拾残局,想到这样会使父亲痛苦、难堪,我就有了一种报复的满足;但我不知道父亲到来 后会发生什么情况,产生怎样的结果,所以又感到忐忑不安。(每点 2分, 4分) 【小题 4】父亲
19、深爱自己的儿子,在儿子被勒令退学时,为了儿子的前途和未来,他不得不放弃做人的原则,去向校长求情。(大意对即可, 3分) 【小题 5】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以及父亲对我产生的影响,让我体会到了父爱像金子一样厚重,贵重,值得珍惜。(大意对即可, 4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从 “那夜,我的心凉到了极点 ”可以筛选出 “心凉 ”;从 “惶惶中我早已泪满心谷 ”可得出我的感情;从 “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思考同父亲的关系 ”得出 “思考 ”的答案:;从文章最后一段可知这是我对父亲的赞美。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变化的把握。 点评:把握人物的情感变化,要从全文着眼,搜索全文,找出关键词句加以概括。有些
20、关键词句可以直接作为答案:,有的需要概括回答。 【小题 2】试题分析 :“言外之意 ”指话里暗含的、没有直接说出来的意思。 “朽木在哪儿都一样 ”言外之意,父亲说我是朽木,对我不报希望,认为我不是学习的人。 考点:本 题考查对人物语言的理解。 点评:语言环境即语境。有些句子如果单独来理解,很难看出它所蕴含的特殊意义。不过一旦紧扣语境,根据上下文来推敲,该句的的言外之意就能很快被发掘。 【小题 3】试题分析 :父亲没有帮我上好的学校,我一直耿耿于怀, “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无聊的时光,吸烟、酗酒、打架,以至于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 学校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家。 ”我感到这样就可以让父亲日子不好过,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 泰州 白马 中学 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