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盐城泽夫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江苏盐城泽夫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江苏盐城泽夫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江苏盐城泽夫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学期 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7分) 学校举行 “我爱文学吧 ”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参加。 【小题 1】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富有文采的宣传语。( 2分) 【小题 2】近期学校想请 ,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前来为大家进行一次文学方面的讲座,学校委派你去邀请他。见面后你会说: ( 2分) 【小题 3】下面两则材料是演讲比赛 “我心中的文学 ”演讲摘录,请分辨两这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我爱文学,在我眼中,文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它像一首小诗,清新、隽永 ;又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真和甜美。刚懂事时,就开始
2、爱上了文学,直到现在,还痴迷着它。 材料二:我爱文学,她是我生命的动脉,她的美丽给我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如果把文学比作海,那我就是她怀抱中的一滴小水滴,是大海给了我生命 ;如果把文学比作阳光,那我就是一棵沐浴着阳光,是阳光给了我茁壮成长希望。 (1)上面两则材料是 “我心目中的文学 ”演讲摘录,请分辨二者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1分 【小题 4】七年级一班组织一次名著阅读情况调查,统计数据如 下。请分析调查结果,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下表中反映的情况。( 2分) 项目 人数 阅读情况 怎样阅读 经常 偶尔 从不 测览 抄词句 作批注 写摘要 写心得 不做笔记 50 26 16 8 13 ll 2 2
3、 1 13 请分析调查结果,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上表中反映出的情况。 答案:【小题 1】实例:徜徉书海,感悟人生。 走进书的海洋,领略大师风采。(切合主题 1分,文采 1 【小题 2】示例:曹老师你好,我是 XX学校的学生 XXX,非常荣幸的邀请你去我校做讲座,希望您能光临。 【小题 3】材料一突出文学的美丽;材料二突出文学美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共 2分) 【小题 4】示例:七( 1)班的大多数同学阅读过名著,但阅读的方法有待改进。(能说出参与阅读的人数多得 1分,方法不当 得 1分,语句通顺 1分,共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围绕 “我爱语文,我爱阅读 ”写出宣传语即可,语言简洁
4、。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2】 试题分析:称呼恰当,如 “曹教授 ”“曹老师 ”,然后说出自己的目的,态度诚恳,语气委婉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两则材料,写出 “读书的好处 ”的侧重点即可。材料一突出文学的美丽;材料二突出文学美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 考点:筛选材料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两项调查,一,是否读名著,大部分读,二,怎样阅读,做批注,写摘要的很少,故阅读方法有待提高。 考点:筛选材料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5、C。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新学期里,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 徜 ( )徉,明白了青年应该 “发展你自己 ”, “奉献你自己 ”;聆听了于漪老师的谆 谆 ( )教导 -要多读书,读好书;与茶峒人一起过端午节,了解了祖国斑 ln( )多彩的民俗文化;品茗苏轼的水调歌头,感受了文学潜移 m( )化的力量。 答案: chng zhn 斓 默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徜 ”字很容易读错,一定要注意。 “斓 ”字很容易写错,形
6、似字较多,一定注意。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 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择题 下面加点成语使用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 A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 乐此不疲 。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 回味无穷 。 C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 汗马功劳 。 D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但浪费时间金钱,而且影响身体健康,这并不 危言耸听 。 答案: D 试题分析: 危言耸听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不但浪费时间金钱,而且影响身体健康 ”不是吓人的话。不故符合语境。 考点:理解常见词语的
7、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2分) A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眼花缭乱。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 D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 语病类型的分析, 常见的 语病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A: “全社会 ”和 “广泛 ”意义重复。 B:搭配不当, “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 ”不
8、能用 “目不暇接 ”修饰,可以改成 “赏心悦目 ”。 C:缺主语,去掉 “使 ”,或去掉“在 中 ”。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请认真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8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母亲 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 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 11点多
9、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 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
10、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
11、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 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 “妈,您 不该这样拼命! ” 母亲见是我,想站
12、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 “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 ”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 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小题 1】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 “我 ”心痛的事?( 4分
13、) 【小题 2】从某一种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4分) 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小题 3】 段中 “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 ”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 4分) 【小题 4】 “白发 ”是全文线索,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小题 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 (3分) 答案:【小题 1】( 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各 2分,共 4分。) 【小题 2】运用比喻(对偶、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和无私奉献。(任答对一个
14、修辞得 1分,答对相应的分析得 1分,作用 2分,共 4分) 【小题 3】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分) 【小题 4】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答对母亲的辛劳得 1分,作者的情感答对 1点得 1分,答对 2点及 2点以上得 2分,共 3分。) 【小题 5】吃苦耐劳、坚强、乐观。(答对 1点得 1分,共 3分) 【小 题 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可知两件事,半夜秧田里赶老鼠,又引出另一件事,跪在田里插秧。注意语言简洁,意思对即可。 考点:筛选文章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考试中考的较多的多的是比喻、拟人、
15、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 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
16、节。 反问的作用 是加强语气 ,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 ,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结合语 境具体分析即可。本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使读者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的勤劳和无私奉献。 考点:分析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结合本文
17、具体分析。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为下文看到母亲敲盆赶老鼠埋下伏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 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白发 ”是线索,也是象征,象征着母亲的辛劳。也表达出作者的对母亲的心疼和怀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通过阅读,一个淳朴的,勤劳的,平凡的母亲的形象浮现在每一个读者的脑海里。写出自己的印象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往事依依的节选部分,完成后面小题。( 6分)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
18、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 油然而生 。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 /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 /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 /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 ”。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 个教室,一堂鸦雀
19、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 信口 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 “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小题 1】选段回忆了作者读书时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形,抒写 “我 ”听课的感 受,请在选段中各找一句 “我 ”当时感受的句子。( 2分) 【小题 2】课文子啊介绍两位
20、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给 “我 ”留下深刻的印象时,各用一词与 “雕镂 ”相照应,请分别找出来。 【小题 3】 “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 ”一句中 “传染 ”一次能否改为 “传遍 ”,为什么?( 2分) 答案:【小题 1】( 2 分) ( 1) 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2)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 【小题 2】( 1)( 镌刻 )( 2)( 铭刻 ) 【小题 3】不能,因为传染说明老师的情感以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的心灵,而传遍没有这种感染的情感。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别从文中写出两位国文老师朗读时,我的感受即可。注意用原文即可。 考点:筛选文章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江苏 盐城 初级中学 年级 学期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