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北京朝阳和平街一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北京朝阳和平街一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北京朝阳和平街一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2014学年北京朝阳和平街一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 诲 ( hu) 竭 力( j)胆 怯 ( qi)深 恶 痛疾( w) B 倔 强( ju)干 涸 ( h) 馈 赠( u)广 袤 无垠( mo) C刊 载 ( zi)执 拗 ( ni)挑 衅 ( xn)忍俊不 禁 ( jn) D鸟 瞰 ( kn) 迸 射( bn)管 束 ( s)相形见 绌 ( ch)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 b与 p, j、 q、 x的区别, n、 l的区别, z
2、、 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运用反选排除法,选择容易判断的信息点,有错就排除, A“竭 ”拼音错误, B“馈 ”拼音错误, D“束 ”拼音错误,故选 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马说韩愈唐代 B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代 C组歌纪伯伦英国 D云南的歌会沈从文现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C错,纪伯伦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作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
3、为识记 A。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音乐巨人贝多芬在双耳全聋的情况下创作出不朽之作 “欢乐颂 ”。 C我真的不知道花儿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 D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B错,艺术作品名称应该用书名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句子中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 ,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4、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 毕竟不是大海, ,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A那么但虽然可是 B那么虽然但可是 C因此即使但并且 D因此那么虽然并且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本题是所学课文中名句,学习时要记忆。根据第一句关联词 “如果 ”可判断第一空选 “那么 ”,根据三四句的关系可判断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结合
5、语境修改画线语句,最恰当的是 ( ) 一到深秋,小院内全靠这一棵柿子树独撑天下。那时树叶即将落尽,满 树的柿子都已火红。那一树柿子张灯结彩, 使小院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这树柿子品种极好,色丽如焰,皮薄如纸, 甜瓤如蜜 。 A 小院被衬托得冷冷清清、十分寂静 甜瓤赛蜜 B 小院被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甜瓤赛蜜 C 把小院衬托得冷冷清清、十分寂静 瓤甜如蜜 D 把小院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瓤甜如蜜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语感或分析解句子的结构判断第一句的错误, “点缀 ”的对象是“小院 ”,宾语前置的句子适合于 “把 ”字句,排除 AB,根据 “张灯结彩 ”表达的意思应该选 “
6、红红火火 ”“热热闹闹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为了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初三( 1)班的李山同学找来大量习题苦练,经常深夜还在题海中奋斗,导致他白天在课堂上屡屡犯困,根本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要如何委婉地劝导他呢?以下劝导最为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 A李山,你这不是舍本逐末吗?你这样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 B李山,拼搏的路还很长,你怎么能靠熬夜这种方式亡羊补牢呢? C李山,我知道你是在为理想拼搏,但你这样做恐怕有点儿舍本 逐末了。 D李山,你该醒醒了!你可不能再这样晚上熬夜,白天用课上时间亡羊补牢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 “语言准确得体
7、”主是是指语气语调是否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和语意,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各句,比较判断正误。用反选排除法, AB句反问语气, D句用感叹语气,语气都过于强烈,不适合表达劝导的意思,故选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14年 3月 1日 21时 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 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火 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此次暴力事件造成 29死 143伤。政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一事件。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学生甲:如此恶性事件真是 hi人听闻! B学生乙
8、:如此恶性事件怎能不让人深恶痛疾。 C学生丙:如此恶性事件真可以说是 hi人听闻啊! D学生丁: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深恶痛疾的恶性事件吗? 答案: A 试题分析:选项几句内容相同,但语气表达情感的强烈不同,根据材料中事件的性质,比较各句,可使用排除法, BD是反驳语气,材料中没有驳斥的对象,C句语气轻微,语言的情感色彩不符合材料内容,故选 A。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 A烦(脑、恼)是一种情绪,它和快乐一样,伴随我们成长。 “脑 ”有 “脑筋 ”的意思, “恼 ”有 “心里不痛快 ”的意思,横线处应
9、填 “恼 ”。 B父亲的教(悔、诲)是我健康成长的基石,我会铭记于心。 “悔 ”有 “懊悔 ”的意思, “诲 ”有 “诱导 ”的意思,横线处应填 “诲 ”。 C在烈日之下,园中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彩)的样子。 “采 ”有 “精 神、神色 ”的意思, “彩 ”有 “花样、精彩的成分 ”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采 ”。 D伪劣药品造成的后果(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必须整顿。 “害 ”有 “使受损害 ”的意思, “骇 ”有 “惊吓、震惊 ”的意思,横线处应填 “害 ”。 答案: D 试题分析:先根据各句意思判断所使用的词语,比较各项释义,判断正误。 D错误, “骇人听闻 ”意思是让人害怕
10、的意思,所以应该填 “骇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根据表格内容 ,填写表格中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内容。 鲁迅作品 人物描写 人物特点评点 阿长(她告假回家 与 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回来了! ” 藤野先生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 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答案: 五猖会 热心(善良、朴实、热情、有爱心、乐于助人等) 治学严谨(认真负责
11、、细致等) 严厉(苛刻、威严、专横、专制等) 试题分析:回顾两文的情节内容,抓住文中人物言行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根据其精神品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放花盒。( 12分) 放花盒 肖复兴 如今过年有些地方放爆竹、放烟花,放得越来越高级,越来越激烈,越来越震耳欲聋。但是,如今几乎看不到放花盒子的了。 有时候,我会想,其实,那时候放花盒子才是一种讲究呢。如今放的爆竹再多,烟雾遮星蔽月,弥漫整个夜空,把各种新式的包括高科技的烟花放得个火树银花不夜天,不过是有些财大气粗,有些自以为是罢了。传统里好多的玩意儿,不见得比现在的高科技的差。在民俗中,许多玩意儿,越
12、老越是个宝。 在老北京,起码在我小时候,还讲究放花盒子,人们简化它,就叫放盒子。那是一种把烟花和鞭炮合在一起放的种类,两者结合,彼此呼应,相互的功能作用整合在一起,像是音乐里二重唱,或是菜肴里的烧两样、鸳鸯火锅。可以说,它是鞭炮和烟花的升级版。 清时 有竹枝词专写放盒子: “花灯彻夜是元宵,盒架高支望去遥,最怕层层分不断,连皮带骨一起烧。 ”当然,这是说的那种制造不好的盒子,一层层分别不出来,像是着火一样立刻把几层楼一股脑地烧掉。制造精良的盒子,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景,每一层展现的都是花样迭出,需要轻吟慢板,怎么可以瞬间就水流花谢呢? 民国时也有写放盒子的竹枝词,就要高级得多了: “九隆花盒早著
13、名,美丽花样整四层,若问四层为何物,一字一楼二连灯。 ”这里说的 “一字一楼 ”,指的是每放一层的时候,会从盒子里飞迸出一幅大喜字,例如福禄寿喜之类的拜年话。 放盒子,有时 候,会像变戏法一样,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好的花盒子里,连买的人、放的人,也不知晓,就像看一部悬疑片,人们都等着看下一层盒子里会飞迸出什么新奇的玩意儿。 放盒子,比放爆竹和放烟花要复杂。得先要架起一个不小的铁架子,那是它施展腰身的舞台。六角形、八角形的大盒子,一层一层地码在架子上,再把架子挂起来,那盒子里都是礼花和爆竹,第一层是礼花,第二层是花炮,第三层是蹦出来的人物画面 少的也有三四层,多的有十几层,点燃起来,一层一层分别
14、飞上天空,纷呈着不同的缤纷情景,像是一台晚会,一个个节目次第出场,给你一个个不同的 惊喜。那当然比一般放烟花或爆竹要堂皇得多了,像是小型的烟火晚会,常常会围上许多人驻足观看。 金受申老先生老北京的生活一书里,称放盒子为 “花盒 ”。金先生是见多识广的老北京通,据金先生讲,民国时期,在公园里和商店前,过年的时候,放完花炮之后,为了答谢和吸引顾客,表示诚意,一般还要放一两个花盒点缀一下。我猜想,那架势像是唱戏得请一两位名角最后出来压场一样,是仅仅靠放爆竹不可同日而语的。那劲头,一定是各家店铺有各家的绝活儿,不会雷同,让人们大饱眼福, 让这一年的春节一下子活色生香,有情有义起来 。 春节,历史积 淀
15、下来沉甸甸的民俗里,含有民族的情感,也含有传统的艺术,还有我们民间的智慧。 【小题 1】 阅读文章第 段,概括老北京 “花盒子 ”都有哪些特点。 【小题 2】第 段作者说放花盒 “让这一年的春节一下子活色生香,有情有义起来 ”,请结合文章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题 3】作者对传统的花盒和现今的爆竹烟花各有什么看法,对此你怎么评价?请简要阐明理由。(不超过 140字) 答案: 【小题 1】 烟花和鞭炮合在一起; 有多层; 每层里面都有不同的内容(或:燃放前人们不知道每一层里的内容); 燃放复杂。(共 4分。共四个要点,每个 1分) 【小题 2】: 放花盒时 “纷呈着不同的缤纷情景 ”
16、,让人惊喜不断,大饱眼福。放花盒把人们的节日生活点缀得更加美好。 商家通过放花盒来答谢和吸引顾客,都拿出绝活儿,不会雷同。放花盒蕴含着商家对顾客的诚意。(共 4分。共两个要点,每个 2分) 【小题 3】作者认为传统的花盒很讲究,含有民族的情感、传统的艺术和民间的智慧;而现今的烟花爆竹反映的是人们的财大气粗、自以为是。我觉得作者的看法不全对。传统的花盒体现出的民俗之美,固然让人欣赏和怀念,但现今燃放烟花爆竹,尤其在春节时,全家一起放,表达的是 合家团圆的幸福之情。(共 4分。作者的看法 2分;评价及理由阐释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抓住各段与中心内容有关的关键词句,从样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北京朝阳 和平街 一中 年级 第二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