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104学年江苏无锡南长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104学年江苏无锡南长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104学年江苏无锡南长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104学年江苏无锡南长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n味( ) 相得益 zhng( ) 地 jio( ) 纤 细( ) 答案: 腻 彰 窖 xin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的识记能力。考生须注意 “相得益彰 ”“纤细 ”的读音和写法。虽然只是平常的字词,但也要注意书写,这就提醒考生在备考前,对于常见的字词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另外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如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考点:识记并正
2、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卒 用其人: _ 如探 汤 : _ 卧房 槛 外: _ 非显者 刺 : _ 答案: 最终 热水 栏杆 名帖 试题分析: “卒 用其人 ”中 “卒 ”是最终的意思, “如探 汤 ”中 “汤 ”是热水的意思,“卧房 槛 外 ”中 “槛 ”是栏杆的意思, “非显者 刺 ”中 “刺 ”是名帖的意思。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考点:理解常
3、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选择题 下列对名著西游记评述有错误的一项( )( 2分) A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B孙猴子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C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D铁扇公主不借扇给孙悟空的主要原因是孙悟空请来了南海观音收服了她的儿子红孩儿,他们之间因此而结仇。 答案: B 试题分析:关于题目中西游记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B, “孙猴子在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给唐僧做了
4、大徒弟,唐僧为他取名悟空。 ”中唐僧为孙猴子取名为孙行者,而不是孙悟空。这题的出题思想,主要考查考生文学常识的积累及运用。特别是对名著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如果考生阅读了这一些名著,想必是可以把这道题做出来的。这就提醒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要注意学习方法,不仅要把课内书本的知识记牢,也要注重对名著的阅读和积累,既可以学到科学文化知识,也可以扩大考生的视野,让自己的修养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考点:识记文学常 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 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 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
5、辈子。 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 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做此类排序的题目的方法是:首先找出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过渡句等,然后把根据语句的连贯、得体、准确等去排序。这类题型的出题思想,注重知识的视野和积累 ,及考生的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考生应注意方法,不仅要学习,还要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2分) A我们班的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
6、育。 C去冬以来,各校开展学习雷锋的新高潮,广大学生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D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句的语病是语序颠倒,应该把 “将来 ”放在 “希望 ”的后面,变为 “我们班的同学都希望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 B项的语病是表意不明,应该把“不再 ”改为 “再 ”。 C项的语病是搭配不当,应该把 “开展 ”改为 “掀起 ”,变为:“去冬以来,各校掀起学习雷锋的新高潮,广大学生思想面貌焕然一新。 ”。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
7、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 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些宣传报道在我市引起了 轩然大波 ,广大市民欢欣鼓舞。 B这次艺术节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办得 栩栩如生 。 C饶教授是精通多种外语,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学者。 D图画中有人划独木舟猎河马,说明当时的撒哈拉有 川流不息 的江河,茂盛的草原。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轩然大波 ”是指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 或乱子,指不好的影响。 B“栩栩如生 ”形容作品
8、、画作生动逼真 ,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 C“著作等身 ”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这句只是说 “饶教授精通多种外语 ”,而并没有提到著作。因此,此句运用不恰当。 D“川流不息 ”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本题各句所用虽然都是一些常用词语,判断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对只是了解词语大概的意思,对而一些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词义的轻重不甚了解。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一定要识记一些词语,方法是:一定要具体了解词语的意义,尤其是它使用的语言环境,这样才能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 代文阅读 ( 4分)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
9、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成宽大的石阶。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 8段,每段 30步至 54步不等,共 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 135米、深 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 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 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 ,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 无论是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小题 1】文中画
10、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分) 【小题 2】 “石阶以小平台划分为 8段,每段 30步至 54步不等,共 290级 ”中“至 ”能否改成 “和 ”?为什么?( 2分) 答案: 【小题 1】比喻、对偶( 1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大平台四周景色的奇妙( 1分)。 【小题 2】不能。 “和 ”在这里表示只有两种情况,分别是 30步和 54步( 0 5分),而 “至 ”表示一个范围( 0 5分),去掉了,不符合事实,( 0 5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0 5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我们应该从修辞、描写、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
11、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从文中画线句 “犹、若 ”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句式上看,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作用则是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大平台四周景色的奇妙。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题主要是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和科学性。做这种题目的方法,要先把加点词语的本义与文中的意思先解释一 下,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如果删去又会如何。结尾还要加上说明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才能确保不丢分。因此,本句 “至 ”不能改成 “和 ”,因为“和 ”在这里表示只有两种情况,分别是 30步和 54步,而 “至 ”表
12、示一个范围,去掉了,不符合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15分) 离太阳最近的树 ( 1)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 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 微笑 。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 2)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 全体打柴去 !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
13、哪里有柴 ! 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我大惊,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 ( 3)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 4)我很奇怪,红柳为什 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 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 5)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
14、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 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 6)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 7)连年砍伐,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
15、古老的树精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 用炸药 !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 8)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眶,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 9)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 处云端 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
16、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 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小题 1】文章开头交代红柳丛生长的环境有何作用 (4分 ) 【小题 2】请联系文章内容,赏析第 1段中加点的 “微笑 ”一词。( 3分) 【小题 3】文中对红柳的描述具体而形象,特别是第 4-6段,说说这样描述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 【小题 4】请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蕴含什么深意。 (4分 ) 答案: 【小题 1】 说明红柳生长的环境极其恶劣( 0 5分),反衬( 0 5分)出红柳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1分)。 为下文写砍伐红柳作 伏笔( 1分),突出红柳被人们毁灭的悲剧性( 1分)。 【小题 2】运用了拟人手法
17、( 1分),写出了红柳面对 “酷寒和缺氧 ”时的从容不迫和怡然自得的神态( 1分),生动地表现了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1分)。 【小题 3】这些描述显示了红柳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的伟大生命力 (1分 ),然而红柳最终竟断送在人的手下 (1分 ),反衬( 1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力之大 (1分 ) 。 【小题 4】红柳是高原上的原住民,但人类却摧毁了它,破坏了生存的家园( 1分),暴露了人类的野蛮和愚昧( 1分),呼唤人们要热爱自然、珍惜生命( 1分),要有保护生存 环境的忧患意识(答到保护环境即可)(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考生在备考前应该掌握文章开头、结尾、过渡段的作用,一般情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104 学年 江苏 无锡 南长区七 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