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盐城滨海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性学习】( 8分)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 1】【汉字起源】参考图片及 “孝 ”的古文字,猜猜 “孝 ”的本义。 (2分 ) 【小题 2】【汉字传承】 (4分 ) 2012年 5月 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张教授,您好 !我是一名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张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 “提笔忘字
2、 ”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张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 张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小题 3】【汉字美化】:近年来,很多 中学生不重视汉字的书写,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此现象,请你给学校提两条加强写字教学的建议。( 2分) 答案: 【小题 1】好好侍奉父母(或 “晚
3、辈侍奉长辈 ”)( 2分) 【小题 2】示例: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衰败?(能结合语境,上下文语意贯通即可, 2分) 示例: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 2分) 【小题 3】建议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开展一次汉字书法比赛活动;制订汉字书写等级标准。(答出两条即可,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注意观察图中孩子搀扶老人这一形象,从晚辈 对长辈的尊敬、爱戴的态度这个意义上理解 “孝 ”的本义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第一空要根据上下句张教授所说的话来拟写 “小记者 ”的回答,上面张教授说到人们提笔忘字,
4、 “汉字的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 ”,而下面张教授纠正 “小记者 ”的话是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以此来判断 “小记者 ”对人们提笔忘字, “汉字的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 ”作了绝对化的判断,从这个意思上拟写。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 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抓住张教授与 “小记者 ”所谈的中心话题 “汉字与文化 ”,用简洁的语言宣传书写汉字的重要意义,可用对偶句来拟写。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7分) 【甲】我
5、与汉字形影不离,朝夕相处。忧伤时,汉字为我擦泪 欢乐时,汉字为我鼓掌。 ; 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 【乙】( A)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它为我们留下了万千 脍 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C)即使在网络时代,我们也要越来越深 n自己的母语,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 【小题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脍 炙人口( ) 深 n 【小题 2】在 “”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分 ) “”内的标点是 【小题 3】请结合甲段文意,仿照画浪线句
6、,补全空缺内容。( 2分) , 。 【小题 4】【乙】段 A、 B、 C三句有一个是病句,请找出来并说明修改意见。( 2分) 句是病句,我的修改意见是: 答案: 【小题 1】 Kui 谙( 2分) 【小题 2】分号或 “; ”( 1分) 【小题 3】示例:课堂交流时,邀汉字激情舞蹈。( 2分,句式 1分,语意贯通1分) 【小题 4】第 A句,在 “优秀文化 ”后加 “是否 ”。( 2分,找对、改对各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 b 与 p, j、 q、 x 的区别,n、 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
7、部首的易错点。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忧伤时 ”“ 欢乐时 ” 是两个并列的分句,所以中间是分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点评: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并列分句的特点(类似于对偶),仿照 “课下写作时,携汉字低声吟唱 ”句子的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拟人)拟写句子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4】 试
8、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 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 A句是病句,前分句 “是否 ”表示不确定的意思,而后分句 “不是 而是 ” 表示确定的意思,前后不调谐。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错误 的一句是( 2分)【 】 A在这场意外事故中,我们大家都 受益匪浅 。 B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各类选秀节目正在各电视台 如火如荼 地进行。 C “阳光体育运动 ”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 因地制宜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D
9、李娜沉着应战、顽强拼搏,终于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实现了她 梦寐以求 的愿望。 答案: A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A句中 “受益匪浅 ”用错,此成语是说在获得很多教益,不符合句意。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 正确 的一项。( 2分) 【 】 ( 1)尽管 “朋 ”“友 ”两字各有所指,后来人们往往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使用,指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人。 ( 2) “朋 ”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 “友 ”在甲骨文中就是把两只右手合在一起,
10、表示两个人握手的意思。 ( 3)这里的 “朋 ”“友 ”已不分彼此,互为一体了。 ( 4) “朋友 ”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常用的词语,在我国古代, “朋 ”和 “友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A( 2)( 1)( 3)( 4) B( 4)( 2)( 3)( 1) C( 2)( 1)( 4)( 3) D( 4)( 2)( 1)( 3)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 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可用反选排除法,本题从几句整体来分析,( 4)句提出 “朋友
11、 ”的话题,是总写,应为第一句,排除 AC 两项,( 2)句是分别解释 “朋 ”“友 ”两个字义的不同,可判断( 1)句 “尽管 朋 友 两字各有所指 ”应紧随其后,答案:为 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 20分) 书香作伴 丁立梅 ( 1)年少的时候,我曾热切地做过一个梦,一个有关书的梦:开一家小书店,抬头是书,低头还是 书。 ( 2)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偶尔得了几枚硬币,不舍得用,慢慢积攒着,等有一天,走上几十里的土路,到老街上去。 ( 3)老街上,最诱惑我的,不是酸
12、酸甜甜的糖葫芦,不是香香喷喷的各色糕点,不是喜欢的红绸带,而是小人书。小人书是一个中年男人的,他把书摊摆在某棵大树下,或是巷道的拐角处。书大多破旧得很了,有的甚至连封面都没了,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在我眼里,是散着馨香的。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 (腾跳出 、闪现出、挪动出)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 (走、扑、溜)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 4)读小学时,我的班主任家里,订有一些报刊,让我垂涎不已。班主任跟我父亲是旧交,凭着这层关系,我常去他家借书看。他对书也是珍爱的,一次只肯借我一本
13、。有时夜晚,借来的书看完了,我又想看另外的。这种欲望一旦产生,便汹涌澎湃起来,势不可当。怕父母阻拦,我偷偷出门,跑去班主任家,一个人走上五六里的路。 乡村的夜,空旷得无边无际,偶有一声两声狗吠,叫得格外突兀,让人心惊肉跳。我看着自己小小的影 子,在月下行走,像一枚飘着的叶,内心却被一种幸福,填得满满的。 新借得的书,安静在我的怀里,温良、敦厚,让我有满怀的欢喜。 ( 5)多年后,我想起那些夜晚,还觉得幸福。母亲惊奇,那时候,你还那么小,一个人走夜路,怎么不晓得害怕?我笑,我那时有书作伴呢,哪里想到怕了?那样的月色,漫着,水一样的。一个村庄,在安睡。我走在村庄的梦里面,怀里的书,散发出温暖亲切的
14、气息。 ( 6)上高中时,语文老师清瘦矍铄,爱书如命。他藏有一壁橱的书。我憋足了劲学好语文,只为讨得他欢喜,好开口问他借书。他也终于答应我,我想读书时,可以去他 家借。 ( 7)他家住在老街上,很旧的平房,木板门上的铜环都生锈了。屋顶上黛青色的瓦缝里,长着一蓬一蓬的狗尾巴草。这样的房子,在我眼里,却如童话中的小城堡,只要打开,里面就会蹦跳出无数的美好来。 ( 8)是四五月吧,他屋门前的一棵泡桐树,开了一树紫色的桐花,小花伞似的,撑着。我去借书,看到他在树下坐着,一人,一椅,一本书。读到高兴处,他抚掌大叹,妙啊!他孩子气的大叹,让我看到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单纯,洁净,桐花一般地美好着,与书有关。
15、 ( 9)后来,我离开老街,忘了很多的人和事,却常不经意地会想起他:一树的桐花, 开得摇摇欲坠,他在树下端坐。如果我的记忆也是一册书,那么,他已成一枚书签,插在这册书里面。 ( 10)而今,我早已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也算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抬头是书,低头还是书。若是外出,不管去哪里,我最喜欢逛的,定是当地的书店和书摊。 ( 11)午后时光,太阳暖暖的,风吹得漫漫的,人在阳台上小憩,随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摊膝上,风吹哪页读哪页。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 ( 12)人、书、风,就这样安静在阳光下,安静在岁月里,妥帖,脉脉温
16、情。 【小题 1】文中多次提到 “我 ”喜欢租书或借书,请仔细阅读,说说其中的原因。( 4分) 【小题 2】仔细阅读第( 3)段,请从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简要回答所填词语表现了 “我 ”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4分) 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远远望见那个男人,望见他脚跟前的书,心里 欢喜来,哦,在呢,在呢。我 过去,蹲在那里,租了书看,直看到暮色四合,用尽身上最后一枚硬币。 上面语句表现了 “我 ” 的心情。 【小题 3】文中第( 4)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4】文章题目为 “书香作伴 ”,请仔细研读全
17、文后,简要归纳在 “我 ”的梦想实现之前 “书香 ”和 “我 ”“作伴 ”的主要经历。( 4分) 【小题 5】作者在第( 11)段中说 “如果书也是一朵花,我这样想象着,如果是的话,那么,风吹来,随便吹开的一页,那一页,便是盛开的一瓣花。 ”请结合上下文,并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读了这句话的感悟。( 4分) 答案: 【小题 1】 (4分 )年少家贫,无钱买书。 (2分 )而自己对书又很渴望 (2分 )。 (意近即可 ) 【小题 2】 (4分 )腾跳出、扑。 (选对一个词语 1分,共 2分 )表现了我看见小人书书摊的欢喜 (1分 )与渴望看小人书的急切 (1分 )。 (意近即可 ) 【小题
18、3】 (4分 )环境描写、心理描写 (2分 )。写出了夜的空旷、宁静,以及带给“我 ”的少许恐惧感和孤独感,衬托出 “我 ”对书的渴望和借到书的幸福感。 (意近即可 )(2分 ) 【小题 4】 (4分 )(1)小时候,无钱买书,只能到老街上小人书摊租书看; (2)小学时常常走夜路到班主任家借书看; (3)高中时,为借书看拼命学好语文讨老师喜欢 (或答为:在高中语文教师家惜书看感悟书香人生 )。 (答对一点得 2分,答出两点得 3分,答出 3点得 4分。答 “梦想实现之 后 ”的内容不给分 ) 【小题 5】 (4分 )示例: (1)自己对书的渴望就像期盼花开一样; (2)好书对自己的熏陶就像被花
19、香浸润一样; (3)读书带给自己的快乐和享受就像赏花一样; (4)书香与我作伴的经历像花儿绽放; (5)书中内容及情感散发出花一样的芬芳。 (意近即可。答对一点得 2分,答出两点得 3分,答出 3点得 4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第二段第一句 “那时家贫,无钱买书。对书的渴望,很像饥寒的人,对一碗热汤的渴盼。 ”作答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前 文中 “我穿过川流的人群奔过去,我穿过满街的热闹奔过去 ”此句描写理解 “我 ”的激动的心情即可选词填空,根据全文所写的 “我 ”对书的情感来理解 “我 ”此时的心情。
20、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句即写了景物,又写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所以要点明此两种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突出景物的特点,铺垫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解说时要说清楚为下文什么情节铺垫,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烘托了人物什么心情。本句景物描写要从 “我 ”与 “书 ”的情感这个角度来理解其衬 托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经历 ”是个过程,抓住文中表示 “我 ”生活阶段的词语如 “小时候 ”“高中时 ”等依次概括每个阶段关于 “我 ”与 “书 ”的事情。 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盐城 滨海县 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