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799.2-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pdf
《DL T 799.2-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799.2-2010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JCS 27.100 F20 备案号:31123-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99.2 2010 代替DL/T799.2 - 2002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Labou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Part 2:岛.lonitoringof industrial dust 2011.,.01.,.09发布2011一05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799.2 目79990014445 11112222222 度浓
2、许容川尘粉中如飞空刊所场叫川民作二J工业忖二jh力电作悚3A文“自用义“性引定容期集量算洛阳叫性和内周采称计标情M围u范语测测品品测判气中r范规术监监样样监评J前123456789附16 一附吧叫卢附加7叫DL/T 799.2-2010 目。商本标准参照GBZI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囱素和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等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并结合电力企业劳动环境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修订。修订标准的目的是为企业治理重点职业性危害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电力企业完善作业场所劳动环境,规范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的检测与评价工
3、作,保护电力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本标准分为7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总则:一一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一第3部分:生产性噪声监测:?一第4部分:生产性毒物监测:一一第5部分:高温作业监测:一一第6部分z微波辐射监测:一一第7部分:工频电场、磁场监测。本部分与DL/T799.2_.:.2002版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一一第2章标题“引用标准”修订为“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如GB/T17061作业场所空气采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眼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92.1 GBZ/T 192
4、.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等近期颁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二二第3章标题“定义”修订为“术语和定义”:增补总粉尘、个体采样、定点采样、短时间采样、长时间采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超限倍数等术语和定义。一一第6章标题“采样”修订为“样品采集”,增加了个体采样的要求、定点采样的要求和滤膜上粉尘的增量要求三节:根据监测吕的确定来样方式,根据称量使用的分析天平感量和采样使用的滤膜直径确定滤膜上粉尘的增量要求:在火电厂粉尘测点的设定中,增加了脱硫系统的设点要求和除灰系统的灰库与灰库控制室的设点要求。一一增加了第7章样品称量和第8章监测计算。一一第9章评判标准,摄据现行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进
5、行了修订。本部分实施后代替DL/T799.220020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职业安全卫生分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电力研究院、全国电力劳动环境检测监督总站、重庆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永、沈竟为、齐达立、江红、林爱杰、徐禄文、邬琦斌、李丽、苏先明。本部分首次发布时间为2002年4月27日,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自广路二条一号,100761)。17 DL IT 799. 2 - 2010 1
6、 范围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生产性粉尘监测本部分规定了电力行业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监测的内容及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电力行业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的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往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目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3.1 GB/T 15236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7061 作业场所空气来样仪器的技术规范GBZ2.1 工作场所伊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 192.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
7、z总粉尘浓度GBZ/T 192.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z呼吸性粉尘浓度GijZ厅192.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z粉尘分散度QBZ厅192.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z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厅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以及GB/T15236、GBZ/T224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生产性粉尘industrial dust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3.2 ii总粉尘totI.dust :fi: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来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i 呼破
8、性粉尘respirable dust :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主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以下,4而且空气动力学直径;为印出粉尘粒子的采集效率为50%,简称呼尘。.3.4 粉尘浓度dust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质量(mg/m3)或数量粒cm勺。根据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的不同,粉尘浓度可进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和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两种浓度的检测J飞3.5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content of free silica in dust 粉尘中含有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19DL I T 799. 2 - 20
9、10 3.6 粉尘分散度distribution of par锁culate各粒径区间的粉尘数量;或质蠢分布的首分;比二本规范采用数量分布百分比。3.7 个体采样personal sampling 指将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3.8 定点采样area sampling 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来样点、i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来样。3.9 310 3.11 短时间采样short time sampling 指采样时闰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长时间采样long time sampling 指来样时间一般在lh以上的来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
10、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 :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施工作目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亦可是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3.12 1、品零短时闺接触浓度concentration-short. termexposure limit, CsTEL 空气中粉尘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飞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在空气中粉尘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d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采样时间不足15min时,可进行斗次以上的采样。 , 3.13 超跟倍数excursion limits, EL 指未
11、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险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4 监测内容4.1 粉尘浓度遵照GBZ/T192.l和GBZ厅192.2的规定,采用滤膜质量法进行总粉尘浓度监测和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对只制定了总粉尘PC-TWA的粉尘,应测定总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同时应监栅总粉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以确定超限倍数。对分别制定了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PCTWA的粉尘,应监测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同时应监测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以确是相应的翻腾数。4.2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分散度按照GBiit192
12、A的要求,采用焦磷酸法、红外分光光度法二x线衍射法,监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分散度按照GBZ/T192.3的要求监测。5 监测周期、5.1 粉尘浓度测定 每半年测定一次,特殊情况下(如煤种变化、工艺变化等)应及时采样分析。5.2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分散度测定按粉尘种类每年测定一次,特殊情况下如煤种变化、工艺变化等应及时采样分析。20 . . . , .; DL IT 799.2一20106样品采集6.1 滤膜的准备6. 1. 1 千燥。称最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6.1.2 称量。用银子取下滤膜的衬纸,除去滤膜的静电;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在衬纸上和记录表上记录滤膜的质量mi和
13、编号;将滤膜和衬纸放入相应容器中备用,或将滤膜直接安装在采样头测总粉尘时或预分离器测呼吸性粉尘时上。6.1.3 安装。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滤膜放置位平瞥,不能有裂隙或裙皱。用直径75mm的滤膜时,做成漏斗状装入采样夹。6.2 个体采样的要求6. 2.1 在需要确定劳动者实际接触粉笔的水平时,可采用个体栗样。劳动堵在一个以上工作地点工作或移动工作时,个体采样是,比破埋怨的采样方法。6.2.2 采样对象中必须也揭系伺工作岗位的、接触粉尘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6.2.3 将连接好的精尘梁样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IL/min5L/mi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799.2 2010 电力行业 劳动 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 部分 生产性 粉尘 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