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J T 204-1996(条文说明) 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pdf
《JTJ T 204-1996(条文说明) 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TJ T 204-1996(条文说明) 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pdf(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条文说明123 制订说明根据交通部工技宇1992J222号文的要求,(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由长江航道局任主编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为参加单位,组成编写组共同编制。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共分15章,其中第1、2、3章和第15章第1、2节由李志海编写,第4、8章和第15章第3节由荣天富编写,第5、11章由朱杏珍编写,第6、10章由刘书伦编写,第7章由刘昧臣编写,第9章由傅理明编写,第12、13章由闵朝斌编写,第14章由姜立华编写。本标准在编制前曾就基本术语词目的选择作过较多准备,在正式编制过程中又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标准、规范、词典和百科
2、全书等。从选定词目、编写释义到编出送审稿,先后召开过多次会议,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由交通部组织审查定稿,并于1996年11月15日以1996J984号文批准发布。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的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按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中章、节、条的顺序,编制了航道工程基本术语标准条文说明。124 1 总则. 2 一般术语.目次3 航道类别与河段划分.3.2 航道类别.3.3 河段划分.4 滩险及其碍航流态4.2 浅滩与浅段.4.3 急滩.5 气象、水文.5.3 泥沙. ., 134 5.4 波浪6 地质、地貌.136 6
3、.1 工程地质. 6.3 地貌7 航道测量与土工试验7.1 航道测量7.2 水文测验、分析7.3 土工试验8 规划设计与试验研究.8.2 工程设计.8.3 河床演变分析.9 疏泼吹填工程9.1 疏泼9.2 吹填9.4 疏泼吹填施工.125 A崎AA丛ZA丛ZA丛ZA丛saAIA丛aA丛ZFbpbFDFUR口b程程工体理髓工工河程物总H士也管护理行破施程.运工筑物.机施标护维管运爆破工治与化建筑闸船量航噜道道闸道爆治整化渠船建船升航助道航航船航2整1渠1过123助1航l23011121311141511 咽且咽且且唱且咽E且126 1 总则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是使航道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及管理部门
4、在应用航道工程名词术语时,做到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利于本专业的科技发展和对外交流。本标准汇集了航道工程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共837条,(标准为每个术语定了名,并从航道工程角度确定其涵义,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性英文译名。由于曰前国际上航道工程术语的英文称谓未完全标准化,国内对英文译法也不尽相同,本标准所列术语的英文译名仅供参考。127 2 一般术语2. O. 9. 2 通航净宽本款所称可供设计船舶或船队安全航行的有效宽度,在通常情况下即为通航孔两墩内侧间垂直于航线的净宽。但当墩柱下部有扩大基础时,则应扣除两侧水深未达到通航标准的部分;当墩柱周围有危及船舶航行安全的乱流时,则应扣除两侧乱水所占宽度。
5、128 3 航道类别与河段划分3.2航道类别3.2.13 进港航道在内河设置的进港航道一般属专用航道性质。当主航道紧贴港口码头时,不另设进港航道;当主航道与港口码头隔开时,则需专辟进港航道。3.3河段划分3. 3. 1 3. 3. 6 潮流界、潮区界、感潮河段、河口河流段、河口潮流段、口外海滨段上述六者间的相互关系如图3.3. 1所示。3 2 图3.3.1河口河段划分示意图1-河口口门,2潮流界;3-潮区界,4-感潮河段,5-河口河流段,6河口潮流段;7口外海滨段129 4 滩险及其碍航流态4.2 浅滩与浅段4. 2. 1 4. 2. 3 深槽、边滩、滩脊、浅区在冲积性河流的浅滩上,一般总是存
6、在着上、下深槽和上、下边滩以及居于上、下深槽之间的滩脊和浅区,其典型布局如图4.2.1所示。圈4.2.1浅滩各部位平面示意图1上深槽;2-下深槽;3-上边滩;4-下边滩;5-滩脊;6-浅区4.2.5 过渡段无论哪种类型的浅滩总是存在着上深槽相下深槽。当浅滩的上深槽偏近一岸,下深槽偏近另一岸时,航道必然需从原来依傍的这一岸,越过滩脊过渡到依傍另一岸,以充分利用自然水深。这种位于跨越段的浅滩就是航道工作者习称的过渡段浅雄,它既包括浅滩的全部浅区,又包括上、下深槽的局部。当处于不同侧的上、下深槽相互连通,即不称其为浅滩时,这种不碍航的跨越段仍属于过渡段,但不能称作过渡段浅滩。所以,130 过渡段不等
7、于浅滩,浅滩也不等于过渡段。条文给出了过渡段的明确含义,不使与过搜段浅滩相1昆淆。4.2.10 过渡段浅滩三种过渡段、浅滩的滩槽形势如图4.2. 10所示。a) 4.2.12 弯道浅滩b) 图4.2.10过渡段浅滩示意图a)正常浅滩;b)交错浅滩;C)复式浅滩1-深槽;2-边滩c) 在弯道的弯顶附近,如果凸岸滩嘴过分突出,在平原河流往往导致规模不等的撇弯切滩现象,从而形成程度不同的碍航战滩。这种浅滩的出现,尤以凹岸曲率发生变化时最为常见,如图4.2. 12a)所示。在山区河流,当位于上游的凸岸滩嘴突出,与位于下游的凹岸山嘴外伸同时并存时,也会出现弯道浅滩,如图4.2.12b)所示。131 a)
8、 图4.2.12弯道浅滩示意图a)平原河流上的弯道浅滩;b)山区河流上的弯道浅滩1凹岸曲率有变化处;2-滩嘴;3-山嘴4.3急滩4. 3. 1 4. 3. 3 滩口、滩舌、剪刀水b) 在急滩上,滩口与滩舌是紧相衔接的。滩口往往以某一个横断面作为代表,滩舌所指的是滩口下游舌尖状的光亮水面范围,两者都表示一个特定的空间范畴。剪刀水与滩舌貌似同一事物,但剪刀水所指的不是某一空间范畴,而是一种水流流态,故应予以区别。多数急滩上的水流状况,如图4.3.1所示(见下页)。4. 3. 94. 3.11 突嘴型急滩、对口型急滩、错口型急滩以往有将突嘴型急滩分为对口型、错口型和多口型的,多口亦即一个急滩具有多个
9、滩口。考虑到多口是相对于单口而言,不宜与对口错口这两种基本型式并列,故本术语标准只列了对口型急滩和错口型急滩,这两种急滩的基本模式如图4.3. 9所示。132 自-一-a) 飞2 _-;:3二二叫工句J亏5-_t三:-6 怀-7c;卢一-图4.3.1急滩水流状况示意图a)平面图;b)纵剖面图二_,1-滩口;2-滩舌;3-急流;4.回流,5-滩上塞水段;6-陡比降段;7-主要急流段一尺一/手飞二a) b) 图4.3.9两种突嘴型急滩的平面示意图a)对口型急滩;b)错口型急滩1突嘴;2一滩舌;3错口长度133 5 气象、水文5.3泥沙5. 3. 25. 3.6 泥、沙、砾石、卵石、巨砾泥、沙、砾石
10、、卵石、巨砾的分类粒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沁BJl45-90。5.3.23 浮泥层浮泥层含泥量可高达300kg/rn3,泥沙中值粒径在0.005rnrn左右,温重度在O.0105-0. 012N/crn3之间。有些国家已将浮泥层作为水深来利用。5.4波浪5.4.6. 15.4.6.6 波峰、波谷、上跨零点、下跨零点、疲高、搜长条文内容包括两种情况,即规则波与不规则肢,如图5.4.6所刁亏。TA/CB A月十C飞二二/、D2I二a) 圈5.4.6134 C飞b) 图5.4.6波形示意图a)规则波波形;b)不规则波波形C、C1、C,、C3-波峰;D、Dl、D,-波谷;A、AA,
11、、A3-上跨零点sB、Bl、B,、B3-下跨零点;H、HhH,波高川、1、2、3波长135 6 地质、地貌6. 1工程地质6.1.11、6.1. 12 向斜、背斜岩层受挤压后形成弯曲形式,隆起部位称背斜,陷部位称向斜,如图6.1. 11所示。6.3.2 河谷2 图6.1.11向斜、背斜示意图1向斜;2-背斜6.3地貌河流侵蚀形成河谷,河谷内包括谷坡、河漫滩和河床等部位,如图6.3. 2所示。-,136 图6.3.2河谷示意图-阶地;2-谷坡;3俨河漫滩;4-最高洪水位;5-一般洪水位;6-河床137 7 航道测量与土工试验7. 1航道泪Iq量7.1. 3 深度基准面各类航道图表示水下地形的方式
12、都是标注测点水面至床底间的水深数值。由于内河或沿海水面经常变动,为了便于比较某一地点的水深变化,因此需为该地点确定一个统一的水深起算水面高程。将沿程各点的起算水面高程连接成斜率不等的斜面,即为深度基准面。7. 1. 13. 1 理论最低潮面在沿海和海口潮流区的航道图中所载水深的起算基面采用理论最低潮面。理论最低潮面位于多年平均海面以下,通常根据长、短期水位站的连续的观测水位资料进行调和分析,用弗拉基米尔法计算求得。7.1.13.2 航行基准面不包括河口潮流段的内河航道图中所载水深的起算基面一般采用航行基准面。航行基准面大体接近于最低水位时的水面,通常利用连续20年以上的水位资料,采用综合历时曲
13、线法或保证频率法先计算求得水文站、水位站以及设有基本水尺处的航行基准面高程,再通过在枯水期进行同步水位观测等办法,推算求得沿线各点的航行基面高程。7. 1. 14 绘图水位在实际水深测量中,测得的水深只是瞬时水面以下的深度,要换算成深度基准面下的深度,必须进行水深改正。由于深度基准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斜率不同的斜面,为了便于进行水深改138 正,通常是将这一斜面分为若干个级差小子O.lm的小段藩或小范围来计算。绘图水位所反映的正是这小段落或小市围的深度基准面高程值,因此这一小段落或小范围的测时水位与其绘图水位的差值即为该处的水深改正数。7.2 水文测验、分析7.2.16 卵石扁平度卵石扁平
14、度计算一般采用下列公式:p=1.0时,士处在液态。139 8 规划设计与试验研究8.2工程设计8. 2. 38. 2. 6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设计最大通航流量、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设计最小通航流量条文明确这些设计值都针对满足标准船舶或船队正常通航而言的。当逾越这些设计值的规定范围时,标准船舶不能正常通航或标准船队不能原队行驶,但可以减载或解队通过F特枯水位时大船不能行驶,小船可以行驶;大流量时高度大的、操纵性能差的船舶不能通过,高度小的、操纵性能好的船舶可以通过。所以,不能将这些设计通航水位或流量理解为通航与停航的界限。8.3 河床演变分析8.3.1 河型河床和含沙水流处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内,它
15、们交互作用,塑造出相对平衡的河床形态。在山区性河流,往往形成宽谷与狭谷相间的河床形态。在冲积性的平原河流,河道往往被塑造成顺直、弯曲、分汉等平面形态,有的具有周期性展宽特性,有的则有蜿蜒或游荡等运动特性。我国通常将平原河流的河型分为顺直型、弯曲型、分汉型和游荡型等四种。8.3.3 河相关系河流的横断面和纵剖面形态取决于流域的来水和来沙条件。一般以流量表示来水条件,以床沙质挟沙能力和床沙粒径表示来沙条件,并据此建立河相关系式。大多数的河相关系式都是经验性的,例如前苏联国立水文研究所提出的宽深关系式为:140 ,=孚(8.3.3)式中:B一一平滩水位时的平均河宽;H一一平滩水位时的断面平均水深FC
16、一一-表征河相关系的系数。其他尚有考虑水力因素和河床几何形态而建立的关系式,考虑河岸与河床抗冲性不同而建立河宽一水深关系式等。河相关系可以作为预测冲积河流河床稳定尺度和河道整治规划尺度的依据。但由于大多数河相关系都是经验、半经验的,在工作中应以本河段或与其自然条件相似的河流上的实际资料进行验证,求出关系式中的系数和指数。8.3.7 造床流量造床流量应是一个数值较大、历时又较长的某一级流量。一些学者建议采用输沙能力与其历时的乘积为最大或次大的流量,作为第一或第二造床流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将水位与河漫滩齐平时的流量认作第一造床流量,将水位与边滩齐平时的流量认作第二造床流量。141 9 疏泼吹填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TJ 204 1996 条文 说明 航道 工程 基本 术语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