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6318-2010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风险与防范.pdf
《GB T 26318-2010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风险与防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6318-2010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风险与防范.pdf(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00.01 A 02 每自和国国家标准11: _,、中华人民GB/T 26318-2010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风险与防范Logistics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s risk and prevention 2011-01-14发布2011-05-01实施数饲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茂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6318-2010 目次前言.皿引言.N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技术原则和风险分类.2 5 物流基础数据风险与防范措施.8 6 实体风险与防范措施107 硬件风险与防范措施1
2、28 软件风险与防范措施149 管理风险与防范措施20参考文献. . . . . 24 I GB/T 26318-2010 目。吕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双马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合纵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新景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国国际货运代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锦程物流(集团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中钢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上海宝霖国际危险品物流有限公司、福建金航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上海港虹信息科技有限公
3、司、厦门通程物流有限公司、内蒙古安快物流集团、新时代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新疆德鲁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新疆托木尔货运代理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忠、王喜富、蒋寒松、胡荣、杨爽、陈睁、冯建萍、杨旭、景洪德、张海峰、陈智勇、李莉丽。皿GB/T 26318-2010 引本标准通过对物流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资产存在的脆弱性以及脆弱性被威胁利用后所产生的实际负面影响等进行识别、分析,从而得到资产、威胁和脆弱性相映射的资产价值、威胁等级和薄弱点等级等,转化成以提示的形式给出了物流基础数据风险、实体风险、硬件风险、软件风险和管理风险五个方面的主要风险来源和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对付威胁、减少脆弱性、限制
4、意外事件影响,实现以下一种或多种功能:预防、延迟、阻止、检测、限制修正、恢复、监控以及意识性提示或强化。当前,由于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占多数,而企业规模、服务水平、人员素质、地域等差异不一,导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技术运用与其实际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流程和管理之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的发展,加大了企业的运营风险。本标准旨在提高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网络信息风险防范的能力。N GB/T 26318-2010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风险与防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物流网络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物流企业对信息系统或物流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规范与管理,
5、并可作为相关机构对物流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3.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资产asset 对组织具有价值的信息或资源,是安全策略保护的对象。GB/T 20984-2007,定义3.1J 资产价值asset value 资产的重要程度或敏感程度的表征。资产价值是资产的属性,也是进行资产识别的主要内容
6、。GB/T 20984-2007,定义3.2J威胁threat 可能导致对系统或组织危害的不希望事故潜在起因。GB/T 209842007,定义3.17J薄弱点vulnerability 资产或资产组中能被威胁利用的弱点。风险risk 特定的威胁利用资产的一种或一组薄弱点,导致资产的损害的潜在的可能性,即特定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3.6 信息系统的风险information system risk 特定的威胁利用信息资产的漏洞或弱点从而造成对资产的一种潜在损害,包括信息资产、威胁和自身的漏洞或弱点三个组成部分。注:信息系统风险的严重程度可用资产受损害的程度与威胁发生的概率的乘积来衡
7、量。GB/T 26318-2010 3. 7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logistics 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 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为基础,通过对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3.8 凤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对信息和信息处理设施的威胁(threat)、影响(impact)和薄弱点(vulnerability)及三者发生的可能性的评估。3.9 注:风险评估是网络安全防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原理是采用模拟攻击的形式对目标可能存在的已知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检查(目标可以是工
8、作站、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应用等各种对象),然后根据扫描结果向系统管理员提供周密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为提高网络去全整体水平产生重要依据q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以可接受的费用识别、控制、降低或消除可能影响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的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控制、降低或消除安全风险的活动,通过风险评估来识别风险大小,通过制定信息安全方针,采取适当的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被避免、转移或降至一个可被接受的水平。在风险管理方面应考虑控制费用与风险之间的平衡。4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技术原则和风险分类4. 1 物流网络信息系统示例物流网络信息系统是物流实体网络的重要支撑,伴随
9、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实体服务网络而相应收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有关用户需求信息、市场动态、物流服务、企业内部业身处理情况等各类信息,有效地管理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能够提供诸如结算功能、实时的客户查询功能以及各种接口模块等,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由于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实体服务网络、服务技术、服务范围、服务层次、服务程度、服务区域等的不同,物流网络信息系统也因此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以有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应用和不同子系统构成,诸如以下示例中不同功能的系统有着不同的构成。示倒,:跨挠、跨区域贸易物流商务协同平台,对贸易物流流程中需要进行交换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类,增强各类数据的继承性
10、,最大程度降低子工数据填写工作,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和l准确性,并实现与生产方,采购方,物流服务提供方,承运人、港口、海关、检验检疫等业务平台的数据交互,见图1.2 区域网际贸易商务协调应用电子单证格式转换传输电子贸易规则电子单证制作电子贸易金融综合服务应用电子贸易流程跨统信用交互| 郎平认证安全审计与证据保全-一_jL一一一一!LLU!基于SOA架构l 鸡络| 异构数据互操的服务协同1 可信安全认证尸作与信息集成T.一.牛也、一; .,. -*,晶毛:i泣半半岛一一一-斗斗乒乓一一:,-且年一,图1跨境、跨区域贸易物流商务协同平台GB/T 26318一2010示f91J2:综合管理应用平台,为
11、货主、承运人、物流服务提供方提供货物运输的执行、监控、追踪功能,是支持多网点、多机构、多功能作业的综合管理物流网络信息系统,见图2.图2综合管理应用平台示f91J3:航线运价平台,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地提供起运港、目的港、承运人、航线、箱型/数量、运价整合的物流网络信息的子系统,见图3.简易平台图3航线运价平台3 GB/T 26318-2010 示例4,单证管理平台,对整个贸易物流环节中所涉及到单证进行综合管理及信息化处理的物流网络信息子系统,见图4.合(iJ管理平台报关报检平台运输单证平台贸易单证平台图4单证管理平台示例5,保险管理平台,涵盖承运人责任保险、物流责任保险、货运代理责任保险
12、、提单责任保险辅以货物运输保险、财产保险的物流网络信息子系统,见图5。财产保除H总运人主任保险平台保险管理平台货物保险平台图5保险管理平台4 GB/T 26318-2010 示例6:结算支付管理平台,缩短资金在途时间及简化支付文件的处理及提供融资担保的物流网络信息子系统,见图60融资担保平台账单管理平台电子支付平台图6结算支付管理平台示例7:GPS管理平台,将多品牌、多技术、多标准的GPS设备及系统进行充分集成并应用于运输工具及货物的一站式跟踪定位的物流网络信息子系统,见图70货物跟踪平台定位管理平台地理信息平台图7GPS管理平台5 GB/T 26318-2010 示例8:服务管理平台,对电话
13、、传真、短信等进行管理的物流网络信息子系统,见图80传真乎台电话平台短信管理平台服务管理平台邮件管理平台即时通讯平台图8服务管理平台示例9.行政管理辅助平台,处理单证签发、认证、查询、传递、单证签发方资格确认等的物流网络信息子系统,见图90单草E认证平台图9行政管理辅助平台示191110:库存信息系统,利用收集到的物流信息,制定出最优库存方式、库存盐、库存品种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等。示例11:配送信息系统,将商品按配送方向、品类,制定科学、合理、经济的运输工具调配计划和配送路线等。示191112:订单处理系统,订单准备、订单录入、订单传输、订单履行、订单状况报告等订单流程处理的物流网络信息子系统。
14、6 4.2 技术原则4.2. 1 先进性GB/T 26318-2010 物流业务涉及跨区域(跨境)业务协同、流程协同、管理协同,系统宜采用国际先进的网络技术模式和软件体系结构,使系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支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4.2.2 实用性物流业务涉及的业务范围广,应结合企业的个性化服务需要,在实用性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与原有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元缝、平滑接入。4.2.3 可靠性物流业务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业务环节多,流程复杂,服务链长,系统应具备可靠性和容错性,能不间断和有足够的延时来处理突发事件。4.2.4 安全性物流业务涉及单证制作、递交、审核,流转交换;货权转移;货币结算等,应构建完整
15、的安全体系,包括安全基础设施以及传输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应用安全以及系统安全。系统在安全等级、交叉验证、CA认证系统、网络安全等各个环节应采取有力的安全保证措施。4.2.5 标准规范性物流业务涉及多个参与方,系统建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以达到互联互通,统一管理的目的。4.2.6 扩展性随着现代物流业务的日益发展,系统应满足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适应未来信息量与业务量增长的需要。系统应为各业务系统及整体应用系统的接入预留接口,以增强系统的弹性、通用性与可替换性。4.3 凤险分类4.3. 1 物流基础数据凤险数据的收集和输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
16、和信息输出过程中,如因不及时、不真实、不准确、丢失、外泄等引发的风险。4.3.2 实体风险包括参与方的风险、未经授权的操作风险或人为地对设施、设备进行攻击和破坏等。4.3.3 硬件风险由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因各种突发灾害或因运行环境或因硬件本身及相关元器件的技术缺陷、故障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而带来的风险;物流信息技术运用或系统配置不当或使用未经授权或不符合标准的设备引发的风险等。4.3.4 软件风险网络层、应用层、系统层的风险以及由于各种程序开发、使用过程中包含的潜在错误导致系统不能7 GB/T 26318-2010 正常工作而带来的风险。4.3.5 管理风险由于管理体制的偏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17、导致具体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而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技术管理风险和组织管理风险。技术管理包括物理和环境安全、通信与操作管理、访问控制、系统开发与维护等。组织管理包括安全策略、组织安全、资产分类与控制、人员安全等。5 物流基础数据风险与防范措施5. 1 数据的收集和输入风险与防范措施5. 1. 1 主要风险来源5. 1. 1. 1 物流业务所需要的数据类型繁多,来源复杂,发生、处理地点和扩散范围各不相同,使得物流信息的采集、分类、统计、分析的难度加大。5. 1. 1. 2 大量新信息不断更新原有的信息。5. 1. 1.3 初始静态数据和业务输入数据、业务输出数据不完全或不正确。5. 1. 1. 4
18、基础数据采集的技术实现于段差异大,且未完全实现自动化,尚需依靠人工录人。5. 1. 1. 5 物流客体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逻辑位置或状态表达存在二义性,无法根除。由于物流客体编码、数据格式、数据采集技术不统一而导致物流数据采集、共事和交换难于进行。5. 1. 2 主要防范措施5. 1. 2. 1 信息收集是保证整个物流网络信息系统得以进行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关系到整个物流过程管理的质量。为了保证所获取的信息的质量,应遵循以下原则za) 准确性原则。对收集到的信息应反复核实、校验,力求把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所收集到的信息真实可靠。b) 全面性原则。要求做到所搜集到的信息要广泛,全面完整。c) 时
19、效性原则。物流倍息动态性强,信息价值衰减和更新快,应保证信息采集的及时性和信息加工处理的快速性。5. 1. 2. 2 在数据输入前做好合理的人员分组和组内分工。5. 1. 2. 3 加强数据格式设计与数据输入人员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严/5. 1. 2. 4 简化作业流程,提升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提高了数据输入的效率与效果,保证数据的完整一致。5.1.2.5 保证收集到的数据本身的准确性,没有遗漏、重复、过时、失实。a) 定义关键的数据元素,如物料代码、项目类型和损耗率等。b) 在数据输入系统前,将系统的信息需求与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核对。c) 定义系统的全部信息和信息来源,识别关键信息与非
20、关键信息。d) 对经常变化的数据,保证系统能实时反映其变化情况,并应定期检查,如有必要应及时修改。e) 设立合理的数据输入的逻辑顺序。5. 1. 2. 6 依照公共标准.设置了合理的、准确的代码体系和数据格式,保证数据输入格式的准确性。5.1.2.7 选择合适的数据格式转换程序,既保证数据录入的效率又保证数据格式的正确性。5. 1. 2.8 保证数据关系安全性。5.2 信息的存储凤险与防范措施5.2.1 主要风险来源数据整理不当,数据的丢失、外泄、失真。5.2.2 主要防范措施GB/T 26318-2010 5.2.2.1 存储功能保证已得到的物流信息不丢失、不走样、不外泄,整理得当、适时可用
21、。5.2.2.2 应考虑信息存储量、存储方式、存储时间、信息格式、使用方式、安全保密等因素。5.3 信息的传输风险与防范措施5.3. 1 主要风险来源5. 3. 1. 1 数据传输方式不统一。5.3. 1. 2 数据传输不及时。5.3. 1. 3 数据传输不准确。5.3.2 主要防范措施5.3.2.1 传输格式要符合公共标准。5.3.2.2 要充分考虑物流信息传输的时效性。5.3.2.3 要充分考虑所要传递的信息种类、数量、频率、可靠性要求等因素。5.4 信息的处理风险与防范措施5.4.1 主要风险来源5.4. 1. 1 信息处理技术。5.4. 1. 2 信息处理时效。5.4. 1. 3 信息
22、处理不当。5.4.2 主要防范措施5.4.2. 1 统一源数据,如宇段的同名异义、异名同义、单位不统一、字长不一致等。5.4.2.2 进行有效数据综合和计算,避免因程序逻辑错误、计算错误、处理非法数据、重复输入等造成信息处理错误。5.4.2.3 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对处理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5.4.2.4 准确捕获由于数据的插入、修改等操作而引发的数据改变。5.4.2.5 确保经过综合、重构、筛选、重新格式化等操作,生成同样的、能有效支持决策分析的分析型数据。5.5 物流信息输出凤险与防范措施5.5.1 主要风险来源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不一致,出现差异、失真;信息输出缺乏时效性;输出的对象错误、
23、格式不符等。5.5.2 主要防范措施5.5.2.1 加强对输出信息的内容、格式和传送过程的控制,确保输出信息的正确性、可靠性、及时性和GB/T 26318-2010 保密性。5.5.2.2 输出信息的结构与格式,易读易懂,直观醒目。5.5.2.3 确保输出信息的接触者是经过授权的人员。6 实体风险与防范措施6. 1 参与方的凤险与防范措施6. 1. 1 主要凤险来源6. 1. 1. 1 6. 1. 1. 2 6. 1. 1. 3 在物流服务过程中,随着参与方增多,对其掌控、管理、协调的难度和风险增大。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用风险;参与方越权对物流数据进行处理、访闷、修改等。参与方的误操作,导致数据
24、丢失、被破坏。6. 1. 1. 4 非法占用网络资掘,切断或阻断网络通讯,使信息无法传递。6. 1. 1. 5 参与方管理不善,造成信息丢失、损坏或泄密等。6. 1. 1. 6 信息错误、丢失、外泄的风险。6. 1. 1.7 信息缺乏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6. 1. 1. 8 多环节、多通道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6. 1. 2 主要防范措施6. 1. 2. 1 加强协调、监管,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实时性和有效性。6. 1. 2. 2 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管理与监督,防止客户信息、核心技术、商业机密等泄露。6. 1. 2. 3 保证参与各方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做到相互保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6318 2010 物流 网络 信息系统 风险 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