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374-2009 无公害柿 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3 T 374-2009 无公害柿 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374-2009 无公害柿 栽培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DB33B30 备案号: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3742009代替DB33/T 374.1-2002,DB33/T 374.2-2002,DB33/ 374.3-2002 无公害柿 栽培技术规程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ersimm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2009-08-10 发布 2009-09-10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3742009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代替DB33/T 374.1-2
2、002 无公害柿 第1 部分:产地环境要求 , DB33/T 374.2-2002无公害柿 第2 部分:生产技术规程和DB33/ 374.3-2002无公害柿 第3 部分:安全质量要求。 本标准与DB33/ 374-200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直接引用GB/T 18407.2-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和GB 18406.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 2762 食物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来分别替代DB33/ 374-2002中相应内容; 修改 “ 4.4.5 种植”为“4.4.5 种植
3、种植前解除嫁接口薄膜,修剪受伤的根系和过长根系,根部醮黄泥浆。种植时不宜过深,苗木根部不能接触到肥料, 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浇足定根水, 覆上虚土,堆成馒头状。嫁接痕应露出地面。”; 修改“6.1.3 采收方法”为“6.1.3 采收方法”及“6.1.3.1 剪摘法”和“6.1.3.2 高杆采摘法”。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淳安县林业局、临安市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福平、唐陆法、郭新保、宣子灿、王年金、胡国良。 DB33/T 3742009 1 无公害柿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
4、公害柿的定义和术语、建园方法、柿园管理、采收、贮藏和脱涩。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柿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2 食物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
5、安全要求 GB/T 18407.2-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甜柿 果实在树上自然脱涩、采下即可食用的柿树品种。 3.2 涩柿 果实采收后须经过人工脱涩处理或自然后熟至肉质变软时方可食用的柿树品 4 建园方法 4.1 苗木选择 苗木应选择根系发达、嫁接口愈合良好、芽眼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一年生嫁接苗,要求级苗地径1 cm 、苗高90 cm ;级苗地径0.8 cm 、苗高70 cm 。 4.2 园地选择
6、 4.2.1 总则 园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GB/T 18407.2 2001 的规定,且应具备下列条件。 4.2.2 气候条件 4.2.2.1 光照 柿树要求光照充足。4 月 10月份的日照时数要求在1400 h以上。 DB33/T 3742009 2 4.2.2.2 气温 甜柿年平均气温13 17 ,最低气温不低于 15 ;涩柿年平均气温10 18 、最低气温不低于 17 。 4.2.2.3 降水 年降水量1000 mm 以上。 4.2.3 土壤 要求土层深厚、肥沃、透气性良好,沙壤土或轻粘土适宜柿树的生长; pH 5.0 7.8,以 pH 6.07.0为宜。平地地下水位要求在1 m 以下。
7、4.2.4 地形地貌 4.2.4.1 坡向、坡度 阳坡或半阳坡,坡度不宜超过25。 4.2.4.2 海拔 海拔700 m 以下。 4.3 园地整理 坡度10以下的林地,进行全垦整地,垦覆深度30 cm 以上。 坡度10 25之间的林地,进行水平带状整地,带宽2 m 以上。 4.4 栽植 4.4.1 栽植时间 2月下旬至3 月上旬或者11 月至12 月。 4.4.2 栽植密度 依据品种、栽植方式和立地条件而定。栽植密度为495株/hm21110株/hm2,即株行距3 m 4 m 3 m5 m 均可,初期可适当密植。 4.4.3 栽植穴 穴长、宽、深各60 cm 80 cm。 4.4.4 施基肥
8、栽植前1 个月,回填表土,每穴施腐熟有机肥50 kg,加拌磷肥 1 kg1.5 kg 。分层施入,分别覆土。加土形成土堆。 4.4.5 种植 种植前解除嫁接口薄膜,修剪受伤的根系和过长根系,根部醮黄泥浆。种植时不宜过深,苗木根部不能接触到肥料,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浇足定根水,覆上虚土,堆成馒头状。嫁接痕应露出地面。 5 柿园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深翻改土 种植三年后,每年在11月上旬至12月底进行一次行间深挖翻土,深度要求30 cm 以上,宽度1 m 为宜,经过3 年4 年翻遍全园。对坡地种植的,应结合深翻修整水平围堤,以保持水土。有条件的地方
9、,可以增加客土以改良土壤。 5.1.2 中耕除草 幼龄期,一般每年中耕除草两次,分别在5 月 6月和8 月 9月。 成龄期,一般在7 月上旬至8 月中旬进行劈草覆盖。 5.1.3 作物间作 幼龄期柿园可套种草本中药材、豆类、花生等矮秆农作物和紫云英、苜蓿等绿肥植物。不能套种玉米等高秆农作物。 DB33/T 3742009 3 5.1.4 复合经营 提倡柿村与茶叶等矮杆常绿经济作物进行复合经营。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园地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5.2.2 使用的肥料种类 5.2.2.1 农家肥料
10、按NY/T 394-2000 中 3.4所述农家肥料执行。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和饼肥等。 5.2.2.2 商品肥料 按NY/T 394-2000 中 3.4所述各种肥料执行。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叶面肥和有机无机肥等。 5.2.3 施肥方法和数量 5.2.3.1 基肥 于果实采收后至翌年2 月施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肥。一般每株施腐熟的有机肥20 kg 25 kg,拌加 0.5 kg 1.0 kg过磷酸钙。结合深翻施入土中,也可以挖环状沟施入。 5.2.3.2 追肥 5.2.3.2.1 土壤追肥 土壤追肥施用方法
11、是在树冠外缘滴水线处开20 cm 深条沟,施入肥料后覆盖。 a) 幼龄期柿园 进行春季土壤追肥。每株施尿素 0.1 kg 0.2 kg,过磷酸钙 0.5 kg,钾肥 0.2 kg; b) 新投产期柿园 以磷钾肥为主,辅以氮肥。每株施过磷酸钙 1.0 kg,钾肥 0.5 kg,尿素 0.2 kg0.5 kg,。分两次追施,即 4 月至 5 月施保花保果肥,7 月上中旬追施壮果肥; c) 盛产期柿园 配合使用氮磷钾,每株施尿素 1.0 kg,过磷酸钙 1.5 kg,钾肥 1.0 kg。分两次追施,即 4 月至 5 月施保花保果肥,7 月上中旬追施壮果肥。 5.2.3.2.2 叶面追肥 5月下旬可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374 2009 公害 栽培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