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371-2011(2015) 无公害板栗栽培技术规程.pdf
《DB33 T 371-2011(2015) 无公害板栗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371-2011(2015) 无公害板栗栽培技术规程.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05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371 2011 代替 DB33/ 371.1 2002、 DB33/T 371.2 2002 无公害板栗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for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stanea mollissima 2011 - 06 - 27 发布 2011 - 07 - 27 实施 浙江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371 2011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 2009给出的 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
2、33/ 371.1 2002无公害板栗 第 1 部分:产地环境要求, DB33/T 371.2 2002无公害板栗 第 2 部分:生产技术规程,与 DB33/ 371 200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提出了产地环境条件的基本要求和空气、灌溉水、土壤的具体要求,气候条件中针对浙江实际提出了生长发育期的年平均气温要求,增加了园地规划和林下套种的相关内容; 在品种选择中,增加了板栗主栽品种简 介; 栽植中,根据不同坡度和栽培模式规定了整地方式、穴的大小及栽植密度和数量,提倡早栽; 土壤管理中,强调少动土,提出了劈草抚育和不宜使用除草剂,删除了原标准第 2 部分的 7.3,增加了成
3、年树的施肥量、水分管理和 缺镁症的 防 治 ; 树体管理中,对自然开心形整形补充了数字说明,增加了初果树、盛果树的结果母枝留量,在盛果树修剪中增加了双枝更新,增加了高接换种,修改了对初果树、盛果树、衰退树的修剪; 增加了提高板栗结实率的措施; 对板栗病虫害防治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 C“板栗质量安全要求”, 对其中镉的最大残留限 量作了修正,砷以无机砷代替,汞以总汞代替 。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 长兴县 林业局 、上虞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江山市林业局、浙江省林学会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
4、晓建、刘政、吴家胜、陈天霞、严明、傅水标、周晓丽。 本 标准 代替 了 DB33/ 371.1 2002和 DB33/T 371.2 2002。 DB33/ 371.1 2002、 DB33/T 371.2 2002均 为 首次 发布 。 DB33/T 371 2011 1 无公害板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板栗生产所要求的 术语和定义、 建园、定植、土壤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 栗实 采收等技术以及 板栗 质量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板栗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5、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33/ 177 200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主枝 main branch 从主干上分生出的大枝条。 3.2 副主枝 secondary branch 从主枝上分生出的大枝条。 3.3 侧枝 lateral branch 从主 枝、副主枝和大枝条上分生出有结果和生长功能的枝群。 3.4 短剪 cutting 剪去枝梢长度的一部分。 3.5 疏删 thinning DB33/T 371 20
6、11 2 将枝条从基部剪去。 3.6 回缩 retraction cutting 在多年生枝条上短剪。 3.7 高接换种 top grafting 在主干及其以上枝条上进行高位截枝嫁接,更新品种的嫁接方式。 3.8 双枝更新 double branch regeneration 在一个结果枝组或一个果枝群中,保留结果枝和预备枝 2种枝相,第一年冬剪时,结果枝适当轻剪 。预备枝适当重短剪。第二年冬剪时,疏除上年的结果枝, 从预备枝上抽的长枝中选择前部一个适当轻剪,当年结果,选择后部一个适当短剪。每年交替进行。 4 建园 4.1 环境条件 4.1.1 基本 要求 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影响或污染
7、物限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附近有水源。 海拔 800 m以下,背风向阳、坡度在 25 以下的山坡地、河滩地。年均温 15 18 , 生长发育期平均气温 22 24 ,年降水量 500 mm 1200 mm,年日照时数 1600 h以上,无霜期 200 d以上。土层厚度 50 cm以上,地下水位 1 m以下,排水良好的砂质、砂壤质土, pH 值为 5.5 7.5,有机质含量 1%以上。 4.1.2 灌溉水质量 应 符合 表 1 的要求。 表 1 灌溉水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氯化物, mg/L 250 氰化物, mg/L 0.5 氟化物, mg/L 2.0 总汞, mg/L 0.001 总砷,
8、mg/L 0.1 总铅, mg/L 0.1 总镉, mg/L 0.005 铬(六价), mg/L 0.1 石油类, mg/L 10 pH 值 5.5 8.5 DB33/T 371 2011 3 4.1.3 土壤质量 应 符合 表 2 的要求。 表 2 土壤质量指标 项 目 pH 6.5 指标 pH6.5 pH7.5 指标 总汞, mg/kg 0.30 0.3 总砷, mg/kg 40 30 总铅, mg/kg 250 300 总镉, mg/kg 0.30 0.3 总铬, mg/kg 150 200 总铜, mg/kg 150 200 六六六, mg/kg 0.5 0.5 滴滴涕, mg/kg
9、0.5 0.5 4.1.4 空气质量 应 符合 表 3的要求。 表 3 空气质量指 标 项 目 指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 TSP)(标准状态), mg/m3 0.3 二氧化硫( SO2)(标准状态), mg/m3 0.15 0.50 二氧化氮( NO2)(标准状态), mg/m3 0.08 0.12 氟化物(标准状态), g /(dm2d) g /m3 1.8(月标准) 7(日标 准) 20 铅(标准状态), g /m3 季平均 1.5 4.2 园地规划 规划包括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 和林下套种 。平地及坡度 10的缓坡地直接栽植;坡度在 1025的山地、丘陵地建园时应采用
10、等高栽植 , 梯地水平走向比降 0.3% 0.5%。 4.2.1 道路 设主干道和支路,主干道位置 应 适中,路面宽 3 m 5 m,贯穿整个园区;支路按需要顺坡修筑,路面宽 1 m 2 m。 4.2.2 排灌系统 应按地势设置纵向或横向排水沟。有条件的 应 引水源,修建蓄水池;无水源条件的 , 在林内修建 0.5 m3 3 m3的小型蓄水池。 4.2.3 防护林 DB33/T 371 2011 4 应具有生长快、防护性能好、 抗 逆性 强、生长稳定、阻燃等优良性状,且 与板栗 无 共生性病虫害 或其中间寄主 。 防护林宜设在道路两侧及园地四周。 4.2.4 林下套种 选择有利于养地肥地的浅根
11、性矮杆作物或豆科作物,以及对板栗生长 无 不利影响、高温季节需水量较少 和 无 板栗病虫害寄主的植物 , 宜 与茶叶、杨梅、香榧等常绿经济树种套种 。 间作物与幼树主干距离应在 1.0 m以外,随树冠扩大,逐年缩小间作范围。稀疏栗园,可长期套种 , 以耕代抚 ,以短养长 。 4.3 品种及授粉树配置 4.3.1 品种选择 选择果形端正、品质优良、丰产 性好、抗病力强、不同熟期、经济效益高的品种。板栗主栽品种简介参见附录 A。造林用板栗苗木质量等级应符合 DB33/ 177 2005的要求。 4.3.2 授粉树配置 多品种混栽一般不少于 3个。根据主栽品种确定花期相近的授粉品种, 应选择授粉结实
12、率高的优良品种作为授粉树,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 ( 4 6) :1。 5 定植 5.1 整地 坡度 10的坡地及平地,采用挖大穴, 规格为 0.8 m0.8 m0.6 m。坡度 10 25的山地, 按等高线 修 筑水平带,带宽 3 m 4 m, 或挖鱼鳞坑, 定植穴 规格为 0.8 m0.8 m0.5 m。 每穴用腐熟厩肥 25 kg 30 kg与表土拌和 后 回填,同时每穴施钙镁磷肥 0.5 kg。 5.2 定植时间 冬季苗木落叶后至翌年早春,一般在 12月中旬至 3月下旬,宜早栽。 5.3 定植密度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平地、滩地和 10以下的缓坡地株行距以 ( 4 5) m4 m
13、为宜,每公顷栽植 350株 450株;土壤贫瘠、坡度较陡( 10 25)的丘陵山地株行距以 ( 4 6) m4 m 为宜,每公顷栽植300株 450株 ;与常绿经济树种套种的密度一般为 每公顷栽植 300株 450株。 5.4 栽种 定植时 应 扶正苗木 , 填土压实 。栽植深度高于 圃地深度 2 cm 5 cm为宜。 5.5 定干 定植苗木高度保留 40 cm 50 cm,其余部分剪去 , 剪口在上端芽以上 1 cm处, 应 平滑倾斜。 5.6 栽后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有条件的地方,根部用水浇透或用稻草履盖。 4月中下旬检查成活情况, 出现 死苗立即补种。 DB33/T 371 2011 5
14、 6 土壤管理 6.1 除草 提倡减耕、免耕。必要时,幼树期在栽植穴范围内劈草抚育,不宜使用化学除草剂。 6.2 施肥 6.2.1 幼树期 定植 成 活后 ,每 季施 1次追肥,每次株施尿素 0.1 kg。第 2年至第 3年,于 3月中下旬栗树萌芽前施 1次速效肥, 11月中下旬施越冬肥,年施肥量每株折复合肥 0.5 kg 1 kg或尿素 0.3 kg 0.5 kg。 6.2.2 结果期 施肥量 应 根据土壤肥 力、树 势和结果量 而定。 一般 年施肥 3次 , 3月上中旬施催芽肥 , 施肥量为 尿素225 kg/hm2、过磷酸钙 225 kg/hm2; 8月上中旬施壮果肥 , 施肥量为 尿素
15、 150 kg/hm2; 果实采收后施采后肥 , 施肥量为 土杂肥 ( 4 000 6 000) kg/hm2、尿素 300 kg/hm2、过磷酸钙 450 kg/hm2、硼砂 75 kg/hm2。 6.2.3 施肥方法 在树冠滴水线处,采用环状宽沟、对称半月形宽沟或放射沟施肥。化肥浅施,有机肥和磷肥深施,施后即复土。根外 追 肥 在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叶面喷施 0.1%磷酸二氢钾 2次,间隔 10 d 15 d。 6.3 主要微量元素缺乏症防治 6.3.1 缺硼症防治 芽前肥施用时,每株加施硼砂 50 g 100 g于土壤中,或于 5月下旬 至 6月中旬叶面喷施 0.3% 0.5%的硼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371 2011 2015 公害 板栗 栽培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