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401.2-2003 无公害鲜香菇 第2部分 菌种.pdf
《DB33 401.2-2003 无公害鲜香菇 第2部分 菌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401.2-2003 无公害鲜香菇 第2部分 菌种.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B 66 备案号: 13511-2003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 401.22003无公害鲜香菇 第2部分 :菌种 N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resh mushroom Part2: Seed of mushroom 2003-02-24 发布 2003-03-24 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 401.22003 I 前 言 DB33/ 401-2003无公害鲜香菇分为: 第1部分:产地环境 第2部分:菌种 第3部分:原辅材料 第4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5部分:商品菇 本部分是DB33/ 401- 2003的第2部分
2、。 本部分第5章为强制性条款。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磐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磐安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磐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秀天、应文立、李强、陈国强、孔国忠、陈有兴、李正东、邱志明、葛贵芳张宏福 DB33/ 401.22003 1 无公害鲜香菇 第 2 部分:菌种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无公害鲜香菇菌种的术语和定义、制作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及保藏。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鲜香菇的菌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
3、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母种 一级种 用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并经鉴定为种性优良、遗传性相对稳定的纯菌丝体。 3.2 原种 二级种 由一级种菌丝体繁殖得到的菌种。 3.3 栽培种 三级种 由二级种的菌丝体繁殖得到的菌种。 3.4 双核菌丝 异核体菌丝 指每个香菇菌丝细胞内具有2个不同交配型的细胞核,是可产生子实体的结实性菌丝。 3.5 锁状联合 香菇双核菌丝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
4、现的一种特殊形态,在显微镜观察时形状恰似一把锁,是香菇菌种具有出菇能力的形态指标之一。 3.6 PDA培养基 DB33/ 401.22003 2 常用于首发菌株和一级种菌丝培养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7 菌丝自溶 由于菌龄过长,高温影响,导致菌丝解体而产生黄色代谢水的现象。 3.8 杂菌 除培养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 3.9 积水 培养基含水量过高而导致的水分沉积现象。 3.10 原基 尚未分化的子实体原始阶段。 3.11 菌皮 由基质表面的菌丝体过度生长联结而成的膜状物。 3.12 干缩 因菌龄过长或其他非侵染性因子导致的菌丝体萎缩、色泽变暗、培养基脱离瓶壁现象。 3.13 高温圈 由
5、高温导致菌丝圈状发黄或发暗现象。 3.14 基内菌丝 生长在培养基内的菌丝。 3.15 气生菌丝 生长在培养基物表面空间的菌丝体。 3.16 拮抗反应 指一种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使另一种微生物生长受抑的现象,包括细菌拮抗细菌,细菌拮抗真菌,真菌拮抗细菌,真菌拮抗真菌等。 4 要求 4.1 菌种制作场所 4.1.1 环境要求 菌种场周边无污染源。 4.1.2 原料仓库 室内有防潮结构,室外有晒场。 4.1.3 配料场所 DB33/ 401.22003 3 水泥地面,符合要求的水源和导水设施及各种工具、量具。 4.1.4 灭菌场所 原种生产应具有符合安全生产质量的高压灭菌容器。 4.1.5 冷却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401.2 2003 公害 香菇 部分 菌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