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pdf
《GB 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68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式中52 水泥中矿渣组分的含量(%(mlm);R,一一配位弗l溶液选择溶解后水泥中不溶渣的含量(%(mlm);P, 水泥中火山灰质组分或粉煤灰组分的含量(%(mlm)。1.111,1.032,4.46一一校正系数。允许差: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8%; 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1.2%。7.5.4.5 水泥中石灰石组分的含量(D,)按式(12).计算:D,二D2x2.274 -0.60 式中D2一一水泥中石灰石组分的含量(%(mlm);D叫一水泥中二氧化碳的含量(%(mlm);2.274-一二氧化碳对碳酸钙的换算因数;0.60一一校正系数。允许差:同一试验室
2、的允许差为0.5%; 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6%。7.5.4.6 水泥中石膏的组分含量(G)按式(13)计算:(12) G=X, x 1. 81 (13) 式中G一-水泥中石膏组分的含量(%(mlm);X,一一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mlm)(测定步骤按GB/T176-1996进行); 1. 81一一三氧化硫对(0.回14l!2H,O)的换算因数。7.5.4.7水泥中熟料组分的含量(C)按式(14)计算:C=l-P2-52 - D2-G 式中C一一水泥中熟料组分的含量(%(mlm);P,一-水泥中火山灰质组分或粉煤灰组分的含量(%(mlm);52一一-水泥中矿渣组分的含量(%(mlm);
3、D2 水泥中石灰石组分的含量(%(mlm);G一一水泥中石膏组分的含量(%(mlm)。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瑞海、颜景贤、张静、陈旭红。本标准委托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15. 11 图6典型的抗压强度试验夹具5 肢砂组成1一滚珠轴草;2一滑块;3一直位弹簧;4一压力机球座E5.1 lt 5 压力机上压板;6-夹具球座;7-亮具上压板;8一试5. 1.1 总则体;-底板;H夹具节垫扳;11一压力机丁F压板各国生产的lSO标准砂都可以用来按
4、本标准测定水泥强度。中国lSO标准砂符合lSO679中5.1.3要求。中国lSO标准砂的质量控制按本标准第11章进行。对标准砂作全面地和明确地规定是困难的,因此在鉴定和质量控制时使砂子与lSO基准砂比对标准化是必要的。lSO基准砂在5.1.2中叙述。5. 1.2 lSO基准砂lSO基准砂(reference国nd)是由德国标准砂公司和l备的Siz含量不低于98%的天然的圆形硅质砂组成,其颗粒分布在表2规定的范围内。IS()基准砂颗粒分布襄Z方孔边长(nun)罩计筛余(%)方孔边*(nun)1罩计筛余(%)2.0 。0.5 67士51. 6 7土50.16 87I 5 1. 0 33士50.08
5、 99士1砂的筛析试验应用有代表性的样品来进行,每个筛子的筛析试验应进行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0元为止。在少的湿含量是在105-110t:下用代表性砂样烘纯的质量损失来测定,以子基的质量百分数表示,应小于0.2%。5. 1.3 中国lSO标准砂中国lSO标准砂完全符合5.1.2颗粒分布和湿含量的规定。生产期间这种测定每天应至少进行一次。这些要求不足以保证标准砂与基准砂等同。这种等效性是通过标准砂和基准砂比对检验程序来保持的。这种程序和相关的计算在11.6中叙述。中国lSO标准砂可以单级分包装,也可以各级预配合以(1350土5)g量的塑料袋混合包装,但所用塑料袋材料不得影响强度试验结果。74 第一部
6、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5.2水泥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起反应。5.3水仲裁试验或其他重要试验用蒸馈水,其他试验可用饮用水。6 胶砂的制备6.1 配合比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见5.2)三份标准砂(见5.1)和半份水(见5.3)(水灰比为0.5)。一锅胶砂成三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如表3。每镜股砂的材料鼓量费3(g) 材料量水泥标准砂水材料量7(泥标准砂在水泥品种在泥品种硅酸盐在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450土21350士5225士1复合硅酸盐水泥450士21350士5225立1矿渣硅酸盐叶飞泥石灰石硅
7、酸盐在泥6.2 配料水泥、在,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见4.1)称量用的天平精度应为+Igo当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tl+lmL。6.3 搅拌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见4.2.引进行机械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当各级砂是分装时,从最粗粒级开始,依次将所需的每级砂量加完。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o各个搅拌阶段
8、,时间误差应在+Is以内。7 试件的制备7.1 尺寸应是40mmx 40mm x 160mm的棱柱体。7.2成型7.2.1 用振实台成型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喧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见图3)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见图3)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JIIlJ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
9、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一、水泥75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7.2.2 用振动台成型当使用代用的振动台成型时,操作如下在搅拌胶砂的同时将试模和下料漏斗卡紧在振动台的中心。将搅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入下料漏斗中,开动振动台,胶砂通过漏斗流人试模。振动(120士5)s停车。振动完毕,取下试模,用刮平尺以7.2.1规定的刮平手法刮去其高出试模的胶砂并抹平。接着在试模上作标记或用字条表明试件编号。8 试件的养护8.1 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去掉留在筷子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
10、试模上。-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8.2脱模脱模应非常小心。对于24h龄期的,应在成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注如经24h养护,会因脱模对强度造成损害时,可以延迟至24h以后脱筷,但在试验报告中应予说明。已确定作为24h龄期试验(或其他不下水直接做试验)的已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8.3水中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士1)C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篮
11、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问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注.不宜用木篮子。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或容器).随后随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朔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8.4 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JJ;f算起。不同岭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一一-24h士15min;一-48h+ 30min; 一一-72h士45min;。脱模时可用塑料锤或橡
12、皮梅头或专门的脱模器。 对于胶砂搅拌或振实操作,或胶砂吉气量试验的对比,建议称量每个模型中试体的重量。76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一一一7d士2h;一-一28d士8ho9 试验程序9.1 总则用4.2.6规定的设备以中心加荷法测定抗折强度。在折断后的棱柱体上进行抗压试验,受压面是试体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x40mmo 当不需要抗折强度数值时,抗折强度试验可以省去。但抗压强度试验应在不使试件受有害应力情况下折断的两截棱柱体上进行。9.2 抗折强度测定将试体)个侧面放在试验机(见4.2.6)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袖垂直予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JO)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
13、载垂直地加在棱位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抗折强度Rf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表示,按式(1)进行计算:R-15FIL 一-f b3 ) 1 ( 式中F,.-: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 L一一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b一-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9.3 抗压强度测定抗压强度试验通过4.2.7和4.2.8规定的仪器,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Ommo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 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抗压强度R,以牛顿每平方毫
14、米(MPa)为单位,按式(2)进行计算:R Fc 一, A (2) 式中F,-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一-受压部分面积(mm2)(40mm x 40mm = 1600mm勺。10 水泥的合格检验10.1 总则强度测定方法有两种主要用途,即合格检验和验收检验。本条叙述了合格检验,即用它确定水泥是否符合规定的强度要求。验收检验在第11章叙述。10.2 试验结果的确定10.2.1 抗折强度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士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一、水泥7710.2.2 抗压强度以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15、为试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土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10.3试验结果的计算各试体的抗折强度记录至O.IMPa,按10.2.1规定计算平均值。计算精确至0.1且在Pao各个半棱柱体得到的单个抗压强度结果计算至O.IMPa,按10.2.2规定计算平均值,计算精确至O.IMPa。10.4 试验报告报告应包括所有各单个强度结果(包括按10.2规定舍去的试验结果)和计算出的平均值。10.5 检验方法的精确性检验方法的精确性通过其重复性(11.5)和再现性(见10.6)来测量。合格检验方法的精
16、确性是通过它的再现姓来测量的。验收检验方法和以生产控制为目的检验方法的精确性是通过它的重复性来测量的。10.6 再现性抗压强度测量方法的再现性,是同一个水泥样品在不同试验室工作的不同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不同来源的标准砂和不同套设备所获得试验结果误差的定量表达。对于28d抗压强度的测定,在合格试验室之间的再现性,用变异系数表示,可要求不超过6%。这意味着不同试验室之间获得的两个相应试验结果的差可要求(概率95%)小子约15%。11 中国ISO标准砂和振实台代用设备的验收检验11.1 ,总贝q按1&:679进行水泥试验不能基于一种普遍可得的试验砂。因此有几种被视同为I&:标准砂的试验砂是必要
17、的,也是可行的。同样,国际标准不能要求试验室使用一种规定类型的振实设备,因此使用了代用材料和设备的术语。显然这种自由选择不可避免要与国际标准的要求相联系,因而不得不对代用物作某些限制。因此1&:679标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代用物必须通过-个试验程序以保证按验收检验得到的强度结果不会因用代用物代替基准材料或设备而受到明显影响。验收检验程序应包含对一个新提出代用物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鉴定试验和保证通过鉴定的代用物继续符合1&:679标准的验证试验。由于砂子和振实设备是两种最重要的代用物,对其检验分别在11.6和11.7中叙述,作为验收检验总的原则说明。11.2试验结果的确定在一组三条棱柱体上测得的六个抗
18、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验结果。11.3 试验结果的计算同10.3078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11.4 试验方法的精确度对于验收检验和生产控制为目的的试验方法的精确度是通过它的重复性来评定的(对于再现性,见10.6)。11.5 重复性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的重复性是由同一个试验室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同的操作人员,相同的设备,相同的标准砂,较短时间间隔内等)用同水泥样品所得试验结果的误差来定量表达。对于28d抗压强度的测定,一个合格的试验室在上述条件下的重复性以变异系数表示,可要求在1%-3%之间。11.6 中国lSO标准砂11.6.1 中国lSO标准砂的鉴定试验作为中国lSO标准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671 1999 水泥 强度 检验 方法 I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