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2781A-2004 碳素材料碳、氢、氮含量测定方法.pdf
《QJ 2781A-2004 碳素材料碳、氢、氮含量测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J 2781A-2004 碳素材料碳、氢、氮含量测定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QJ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0143 QJ 2781A2004代替 QJ 27811995碳素材料碳、氢、氮含量测定方法 Determination of the carbon content, the hydrogen content and the nitrogen content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 20040901发布 200412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QJ 2781A2004 I前言 本标准代替QJ 27811995碳素材料碳、氢、氮含量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QJ 27811995相比有如下变化: 由原来针对一种特定仪器的测定方法修订
2、为适合于多种仪器的碳素材料碳、氢、氮含量测定方法; 删除了基于特定仪器的操作细节; 完善了对粘胶基碳长丝样品的处理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十三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琳、张杏村、吴斌、李柱翠。 本标准1995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QJ 2781A2004 1碳素材料碳、氢、氮含量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分解定量法测定碳素材料及其织物中碳、氢、氮含量所用试验仪器要求、试验程序和数据处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碳纤维及其织物中碳、氢、氮含量测定。其它碳制品中碳、氢、氮含量的
3、测定可参照本标准。 2 方法原理 被测碳素材料在高效催化剂存在下,在高温纯氧气氛中燃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氧化合物的混合气体。经过还原柱,氮氧化合物还原为氮。在载气的带动下,二氧化碳、水和氮的混合气体经仪器的分离系统被逐步分离,依次进入检测器检测,得出碳、氢、氮的特征峰。通过数据处理得出相应的碳、氢、氮含量。 3 仪器、试剂及环境条件 3.1 仪器 3.1.1 元素分析仪 元素分析仪应具有燃烧系统、还原系统、混合气体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并具备从试样燃烧、还原、气体分离、检测到数据处理的全过程自动化功能。无自动化功能或自动化功能不完全的分析仪,对非自动部分的操作应编制详细的操
4、作程序。 3.1.1.1 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应包括燃烧炉和燃烧管两部分,以使碳素材料充分燃烧分解并能自动收集燃烧产物,将其输送到下一系统。 3.1.1.2 还原系统 还原系统应包括还原炉和还原管两部分,该系统应确保将燃烧中产生的氮氧化物还原。 3.1.1.3 混合气体分离系统 混合气体分离系统可采用吸附解析装置或气相色谱装置。 3.1.1.4 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应能够定量给出碳、氢、氮的峰值。 3.1.1.5 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应能自动记录峰面积或峰高积分计数,且自动计算校正因子和元素百分含量。 3.1.2 天平 感量为0.001mg。 3.1.3 样品舟 元素分析专用锡舟。 3.2
5、试剂 乙酰苯胺:元素分析专用基准试剂。 QJ 2781A2004 23.3 试验室环境条件 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室环境条件为,温度:(205),相对湿度:50%70%。 4 试样制备及预处理 4.1 试样制备 4.1.1 碳纤维 取碳纤维约1g,制成长度约0.5mm的试样待用。 若碳纤维及其织物表面有涂胶包覆层,应先用该包覆层适用的溶剂进行不少于2h的浸泡脱胶处理,然后再按上述方法制备。 4.1.2 碳毡 取碳毡约1g,制成长度约0.5mm的试样待用。 4.1.3 碳布 取碳布的经、纬纱各数根,质量约1g,制成长度约0.5mm的试样待用。碳纤维表面若需处理,其处理方法同4.1.1。 4.2 试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J 2781 2004 碳素 材料 含量 测定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