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5801-1995 棉红铃虫测报调查规范.pdf
《GB T 15801-1995 棉红铃虫测报调查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5801-1995 棉红铃虫测报调查规范.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T 15801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红铃虫虫量调查、棉花生育状况调查和历年测报资料的统计汇总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产棉区承担系统测报任务的区域病虫测报站使用。 2 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和死亡观察 2.1 越冬幼虫采集 在上年棉花采收盛期,分三次从新收籽棉上按343 的比例采集老熟幼虫共5001 000头,采集时防止谷蜣螨的感染,边采集边装入经消毒的试管,每个试管装一头幼虫,并用洁净的棉絮塞紧,放在与棉仓条件相近的室内备查。 2.2 检查化蛹和羽化进度 当春季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进行检查,每2d检查一次,直至化蛹、羽化结束。 2.3 观察资料的统计 2.3.
2、1 越冬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 越冬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按式(1)计算: 2.3.2 越冬死亡率 越冬死亡率按式(2)计算: 2.3.3 越冬幼虫化蛹、羽化进度调查表(表1) 表 1 化蛹率(或羽化率)()=累计活蛹数(或羽化虫数)/检查当天的总活虫数100(1)越冬死亡率()(总虫数总化蛹羽化虫数)/总虫数100(2) 单位_ _年调查日期检查总虫数当日活虫数化 蛹 羽 化当日死虫数寄生死虫 自然死亡死 蛹当日 累计 化 蛹 率 当日累计羽化率当日累计 当日 累计 当日累计月 日 头 头 头 页码,1/27GB/T 1580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
3、atagbmM158010A.htm3 卵量调查 3.1 查卵起止日期 从棉花现蕾开始调查,至9月底结束。 3.2 调查田块 根据对红铃虫产卵的适合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二、三类棉田各一块,另设面积为300m2左右的不对红铃虫施药的一类棉田作为观测圃。3.3 调查取样方法 每块田采用定点定株调查,5点取样,每5d调查一次。 3.3.1 一代卵量调查 每块田查50株,查清全株各部位的卵粒,查后随手将卵抹掉。计算有卵株率和百株卵量。 3.3.2 二、三代卵量调查 每块田查25株,二代查中、下部,三代查中、上部及中、下部外围青铃上的卵粒(包括苞叶、萼片内侧等),查时注意保持萼片的完整,查后将卵抹掉
4、,同时调查青铃总数(不包括叶絮和烂铃),计算有卵株率、百株卵量。每隔34 次要更换一次调查点,新的调查点在开始调查前要先把以前的卵都抹掉。 3.3.3 大田卵量普查 在各世代卵始盛期和高峰期各查一次,每块田随机取样调查10株,统计百株卵量和百铃卵量,并和系统调查田比较,验证发生程度。每次普查田块应在10块以上。 3.3.4 红铃虫棉田卵量调查表(表2) 表 2 单位_ _年调查时间 一类棉田 二类棉田 三类棉田 平均 观测圃 调查 株数 有卵 株数 百株 调查株数 有卵株数 百株调查株数有卵株数 百株 有卵 百株 调查 株数 有卵株数百株卵量页码,2/27GB/T 1580119952006-
5、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8010A.htm 4 虫害花、羽化孔和单铃活虫数调查 在系统查卵的棉田内进行。 4.1 虫害花调查 每种类型田各定67m2,从棉花始花期开始,直至虫害花结束时为止。记载棉花株数,每天上午调查当日总开花数和虫害花数。以一、二代累计虫害花数、开花总数,计算一、二代花害率。红铃虫虫害花调查表见表3。 表 3 4.2 羽化孔调查 从出现青铃开始调查,每种类型田固定7m2,每两天调查一次, 每次将查到的羽化孔作好标记。红铃虫羽化孔调查表见表4。 表 4 月 日 卵量 粒 卵量 粒 卵量 粒 株率卵量 粒 株 株 株 株 粒单位_
6、_年世代_ 朵调查日期 一类棉田 二类棉田 三类棉田 平 均 观测圃 月 日 开 花 数 虫 花 数 累计 虫花 数 开 花 数 虫花数累计虫花数开花数虫花数累计虫花数开花数虫花数累计 虫花 数 开 花 数 虫花数累计虫花数单位_ _年个页码,3/27GB/T 1580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8010A.htm4.3 单铃活虫数调查 4.3.1 调查时间 从棉田出现裂口铃开始到棉花吐絮结束。 4.3.2 调查方法 二、三代每种类型田各固定7m2,3d采收一次裂口铃,记载铃数、活虫数、枯铃数、枯铃含虫量,统计单铃活虫数(包括单铃
7、累计羽化孔数),按调查总铃数、总虫量、籽棉重量,计算单铃活虫数、每0.5kg籽棉含虫量和平均每667m2总虫量等。 平均单铃活虫数按式(3)计算: 4.3.3 红铃虫棉田单铃活虫数统计表(表5) 表 5 调查 日期 一类棉田 (株) 二类棉田 (株) 三类棉田 (株) 平 均 观测圃(株)月 日 新增孔数 累计孔数 新增孔数 累计孔数 新增孔数 累计孔数 新增孔数 累计孔数 新增孔数 累计孔数 平均单铃活虫数(总幼虫数总羽化孔数)/全代累计铃数(3) 单位_ _年棉田类型 二 代 三 代 累计铃数 个 总幼虫数 头 总羽化孔数 个 虫孔合计 平均单铃活虫 头 累计铃数 个 总幼虫数 头 平均单
8、铃活虫 头 一类棉田 二类棉田 页码,4/27GB/T 1580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8010A.htm 注:总羽化孔数按表4而得。 4.3.4 籽棉内红铃虫数量调查表(表6) 表 6 4.3.5 籽棉及枯铃内红铃虫越冬幼虫数量统计表(表7) 表 7 三类棉田 合 计 平 均 观测圃 单位_ 代别_ _年调查日期 一类棉田(株) 二类棉田(株)三类棉田(株) 观测圃(株) 月 日 取铃数 累计 铃数 幼虫数 累计 幼虫 数 取铃数 累计铃数幼虫数累计幼虫数取铃数累计铃数幼虫数累计 幼虫 数 取铃数 累计 铃数 幼虫数累计幼虫
9、数个 头 个 头 个 头 个 头 籽棉重,g单位_ _年检查铃数 检查幼虫数 页码,5/27GB/T 1580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8010A.htm5 成虫诱集 采用全国统一规定的标准诱芯进行诱集。 5.1 诱集时间 长江上游棉区从5月上旬开始至9月下旬止,长江中下游棉区5月下旬开始至10月上旬止。5.2 性诱盆的设置 选连片棉田,设性诱盆三只,盆距30m,呈三角形排列。盆径为20cm,盆中保持三分之二的水层,水中加入0.2的洗衣粉,盆略高出棉株,盆面要用瓦片遮盖,防止阳光直射。30d更换一次诱芯。每天早晨捞蛾,无蛾或缺测
10、均应记载,无蛾时记“0”,缺测时记“”。检查时要正确区别其他蛾类。 5.3 红铃虫性诱剂田间诱蛾表(表8) 表 8 棉田类型 折算667m2幼虫数0.5kg籽棉含虫数二代 三代 枯铃 二代 三代枯铃合计个 头 一类棉田 二类棉田 三类棉田 合 计 平 均 观 测 圃 单位_ _年调查日期 诱 蛾 量 平均单盆 页码,6/27GB/T 1580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8010A.htm6 棉花生育状况调查 6.1 调查时间 每月于5、15、25日各调查一次,从现蕾开始至吐絮结束止。 6.2 调查内容 在三种类型田和观测圃中各固定
11、10株,调查果枝数、现蕾数、开花数、幼铃数、大铃数、吐絮铃数、脱落数等。 6.3 棉花生育状况调查表(表9) 表 9 7 历年测报资料的统计汇总 7.1 发生期 7.1.1 卵的世代划分 7.1.1.1 用一类棉田的卵消长曲线表示全年卵消长趋势。 一号盆 二号盆三号盆夜间天气状况 及缺测原因 备 注月 日 头单位_ 棉田类型_ 品种_ 年份_调查日期 平 均 每 株 数 量 总脱落率 备 注月 日 果枝数 蕾 花 幼铃大铃吐絮烂铃脱落总果节 个 页码,7/27GB/T 1580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8010A.htm7.1.
12、1.2 各世代卵始末期的划分: a.有明显始末期出现时以实际始末期划分; b.两代间有低谷出现以低谷划分(有较长低谷时,以中心点划分); c.两代发生重叠时,参考历年发生情况,人为划分一个分界线; d.将以a、b、c划分的每年每个世代的始末期统计出来,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 把平均值分别和历年发生情况相对照,将历史符合率最高的平均值固定下来,对其他各代的始末期适当加以调整,做到历史符合率高,又能兼顾上、下两代,就是所得出的各代卵始末期划分标准。 注:实际应用各代始末期的划分标准时,如果某代发生实况落入所划分的范围内,应以发生实况来统计各代卵的始末期,个别年份卵末期超过划分界线,应以所划界线做为
13、卵的终止期。 7.1.2 虫害花和铃内幼虫的划分 7.1.2.1 虫害花的划分 以一代卵末期加上卵期和虫害花内的幼虫平均历期,即为一代虫害花的终止期。一代虫害花终止期过后,为二代虫害花始期。 7.1.2.2 铃内幼虫的划分 以二代卵末期加上卵期和铃内幼虫的平均历期,即为二代幼虫的终止期,二代幼虫终止期过后为三代幼虫的始期。也可在二代卵末期记载全株铃数,作为划分二、三代铃内幼虫的依据。 7.1.3 成虫发生世代的划分 以一、二代卵终止期减去成虫产卵前期(一般为4d),即为越冬代、一代成虫的终止期。越冬代、一代成虫终止期过后为一、二代成虫始期。 7.1.4 各代卵、成虫、虫害花、羽化孔的始盛期、高
14、峰期、盛末期 7.1.4.1 均以各代始期至末期累计总量的16、50、84 出现的日期来统计。 7.1.4.2 实际应用时的误差校正,可选以下任意一种方法: a.用机值代换法; b.用逻辑斯蒂曲线; c.用 an=a1( n1) d公式。式中: a1上一次调查的累计量;an下一次调查的累计量;n 从上一次到下一次调查的天数;页码,8/27GB/T 1580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mM158010A.htm7.2 发生程度 7.2.1 发生量的表示 以百株累计卵量、每67m2虫害花数和羽化孔数量,平均单盆诱蛾量来表示。7.2.2 发生程
15、度的分级 一律分五级。一级(轻发生):为受害允许密度以下的卵量和虫量;二级(中等偏轻):为介于轻发生和中发生之间的卵量和虫量;三级(中发生):为多年发生的卵 量和虫量的平均值;四级(中等偏重):为介于中发生和大发生之间的卵量和虫量;五级(大发生):为该地区历史上一些最高年份的卵量和虫量。 其他方面的发生情况是在对卵量和虫量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的。 7.2.3 划分发生程度有以下方面内容: a.平均百株累计卵量; b.平均单铃活虫数; c.应该用农药防治的棉田占总棉田的面积百分比; d.应治棉田平均需用药防治次数。 7.3 危害损失的统计 7.3.1 皮棉产值损失率(即若不防治时造成的皮棉产值损失率
16、) 7.3.1.1 二代以式(4)计算: 7.3.1.2 三代以式(5)计算: d 平均每天的差值。注:a、b两项主要用以进行年度之间的比较,c、d 两项主要用以预报每年的防治趋势;平均单铃活虫数由平均百株累计卵量乘以卵至幼虫的成活率除以二、三代发生期间百株总铃数求得;d项用一种当家农药进行估测。Y=17.687 4X0.823 51.699(4)式中: Y 二代皮棉产值损失率,;X 二代单铃活虫数,头。Y=13.955 4X0.354 4682.186(5)式中: Y三代皮棉产值损失率,;页码,9/27GB/T 158011995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801 1995 棉红铃虫 测报 调查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