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5801-2011 棉红铃虫测报技术规范.pdf
《GB T 15801-2011 棉红铃虫测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5801-2011 棉红铃虫测报技术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16 GB 国家标准国不日11: /、中华人民GB/T 15801-20门代替GB/T15801-1995 棉红铃虫测报技术规范Rules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of the cotton pink bollworm C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CSaunders) 2011-09-29发布2011-12-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夜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15801-2011 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5801-1995(棉红铃虫测报调查规范。本标准与GB/T158
2、01一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 增加了预测预报方法内容,名称由棉红铃虫测报调查规范改为棉红铃虫测报技术规范hb)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其中定义了虫害花、羽化孔等内容;c) 增加了成虫灯光诱集方法内容;d) 增加了发生程度量化指标;e) 增加了附录D棉红铃虫模式报表、附录B棉红铃虫性诱剂有效组分;f) 删除了棉花生育状况调查;g) 对原版本中观测圃的设置方法做了调整;h) 虫害花和羽化孔及单铃活虫数调查单位由原版本的面积改为具体株数;i) 每667m2越冬虫量规定为每667m2籽棉含虫量和每667m2枯铃含虫量之和。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冰、周国珍、齐立、张跃进、施伟涛。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5801-1995。I GB/T 15801-2011 棉红铃虫测报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越冬幼虫化蝠和羽化情况、成虫诱测、卵量调查、虫害花和羽化孔及单铃活虫数调查、越冬虫量调查、预测方法、发生为害期和发生程度划分及为害损失统计和测报资料汇总和汇报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造用于棉红铃虫测报调查和预报。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 虫害花pest damaged flower 由红铃虫幼虫为害,
4、导致花朵发育不良,花冠短小,花瓣或花藤被虫丝粘连,花蕾被害而成黑褐色,幼虫潜伏其中的花营。2.2 羽化孔eclosion hole 由非越冬期间的老熟幼虫化蝠前在棉铃壳内咬一圆形孔口,孔口留一薄膜,羽化出的成虫即顶破此膜而出,此孔口即为羽化孔。3 越冬幼虫化蝠和羽化情况调查3. 1 越冬幼虫采集在上年棉花采收盛期,按3: 4 : 3的比例分三次从新收籽棉中采集老熟幼虫共500头1000头,采集时防止谷兢瞒的感染,边采集边放入经消毒的试管中,每试管装1头幼虫,并用洁净的棉絮塞紧,放在与棉仓条件相近的室内备查。3.2 检查化蝠和羽化进度当春季气温稳定通过12.C时开始检查,每2d检查一次,直至羽化
5、结束。按照式(1)、式(2)和式(3)分别计算化蜗率、羽化率和越冬死亡率,结果记入表A.1.I二号X100 式中zI一一化蜗率,%;Si 累计活踊数,单位为头;L一一检查当目的总活虫数,单位为头。J=2 100 式中zJ一一羽化率,%;Sj一一羽化虫数,单位为头;L一一一检查当日的总活虫数,单位为头。P一(M-N)唱n一一岛,f,-( 1 ) . ( 2 ) . ( 3 ) 1 GB/T 15801-2011 式中:P一一越冬死亡率,%;M一一总虫数,单位为头;N一一总化蝠羽化虫数,单位为头。4 成虫诱测4. 1 诱测时间长江上游棉区从5月上旬开始至9月下旬止,长江中下游棉区5月下旬开始至10
6、月上旬止。4.2 诱测方法4.2. 1 性诱剂诱测采用全国统一规定的标准诱芯进行诱集,诱芯有效组分可参照附录B。选连片棉田,设性诱盆3只,盆距30m,呈三角形排列。盆径为20cm,盆中保持2/3的水层,水中加入0.2%的洗衣粉,盆略高出棉株,盆面要用瓦片遮盖,防止阳光直射。30d更换一次诱芯,每天早晨捞娥和计数,无峨或缺测均应记载,结果记入表A.904.2.2 灯光诱峨在常年适于成虫发生的场所,设置3W黑光灯,要求其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和树木遮挡。黑光灯的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5 mo每日统计一次成虫诱集数量,将雌峨、雄蜡分开记载。结果记入表A.9。5 卵量调查5. 1 系统调查5. 1
7、. 1 调查日期从棉花现营初期开始调查,到9月底结束。5. 1. 2 调查田块根据对红铃虫产卵的适合程度,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类、二类、三类棉田各一块作为系统调查田。有条件的地方另设面积为约300旷的不施药的一类棉田作为观测圃。5. 1.3 调查方法每块田采用定点定株调查,5点取样,每5d调查一次。一代每块田查50株,查清全株各部位;二代、三代每块田查25株,二代查中喝下部,三代查中、上部及中、下部外围青铃上的卵粒(包括苞叶、尊片内侧等),查时注意保持尊片的完整,每隔3次4次更换一次调查地点;查后将卵抹掉,新的调查点在开始调查前要先把以前的卵都抹掉。同时调查青铃总数(不包括吐絮和烂铃)。计算有卵株
8、率和百株卵量,调查结果记入表A.205. 2 大田普查在各世代卵始盛期和高峰期各调查一次,每次普查田块在10块以上。每块田随机取10株调查卵量,统计百株卵量,并和系统调查田比较,验证发生程度。调查结果记入表A.306 虫害花和羽化孔及单铃活虫数调查6. 1 调查地点在卵量系统调查田和观测圃内进行。6.2 虫害花调查每种类型田各定100株,从棉花始花期开始,至不出现新的虫害花为止。每天上午10:00前调查当日总开花数和虫害花数。以一代、二代累计虫害花数、开花总数,计算一代、二代虫害花率。结果记入表A.40GB/T 15801-20门6.3 羽化孔调查从棉花出现青铃时开始调查,至棉田出现裂口铃结束
9、。每种类型田固定25株,5d调查一次,每次调查时将新查到的羽化孔做好标记。结果记入表A.506.4 单铃活虫数和籽棉肉虫量调查从棉田出现裂口铃开始至棉花吐絮结束为止。二代、三代每种类型田各固定25株,5d采收一次裂口铃,记载铃数、幼虫数,统计单铃活虫数(包括单铃累计羽化孔数),按调查总铃数、总幼虫量、籽棉重量,通过式(4)计算平均单铃活虫数,通过式(5)计算0.5kg籽棉含虫量。结果记人表A.6、表A.70式中zD一一平均单铃活虫数,单位为头;E一一总幼虫数,单位为头;F一一总羽化孔数,单位为个;Q一一全代累计铃数,单位为个;R一一0.5kg籽棉含虫量,单位为头FU 籽棉重量,单位为千克(kg
10、)。7 越冬虫量调查7. 1 百株枯铃含虫量D=E+F 一-Q R=E+F =一.一xo. 5 ( 4 ) . ( 5 ) 在棉花吐絮基本结束时,选择有代表性的一类、二类、三类棉田各一块,每块田5点取样,共取25株。调查枯铃数,并随机摘取100个枯铃,带回室内剥查桔铃内活虫数,计算百株枯铃数、百株枯铃虫量,折每667m2枯铃含虫量。结果记入表A.8。7.2 每667m2籽棉虫量根据0.5kg籽棉含虫量和每667m2籽棉产量(kg)折每667m2籽棉虫量。结果记入表A.807.3 每667m2越冬总虫量每667m2越冬总虫量为每667m2籽棉含虫量和每667m2枯铃含虫量之和。结果记入表A.8
11、0 8 预测方法8. 1 第二代发生期和发生程度预报8. 1. 1 第二代卵高峰期应用一代卵高峰与虫害花高峰期与二代卵高峰期的期距方法,结合天气条件因素,预测出二代卵高峰期。8.1.2 第二代发生程度根据所调查的每百株虫害花数量、虫害花率,结合第二代红铃虫发生期间气象预报情况,应用多种预报方法做出预报。8.2 第三代发生期和发生程度预报8.2. 1 第三代卵高峰期由于第三代棉红铃虫的虫源在一些棉区比较复杂,一部分来自青铃,一部分来自虫害花,年度之间分布比例有变化,因此各地区依据各自特点选取不同预测因子进行预报。对全部虫源来自青铃的地区,可以分别根据二代卵高峰、青铃羽化孔高峰和三代卵高峰的期距,
12、做出预测。也可以应用其他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对来自青铃和虫害花的地区,可以根据两者各自和三代3 GB/T 15801-2011 卵高峰的期距,做出预测。也可以应用其他预测方法,进行预测。8.2.2 第三代发生程度根据所调查的每百株虫害花数量、虫害花率、青铃羽化孔数量,晚发迟熟棉田的面积比率,结合第三代红铃虫发生期间气象预报情况,应用多种预报方法做出预报。9 发生为害期和发生程度划分及为害损失统计9. 1 发生期9. 1. 1 卵的世代划分用一类棉田卵的消长曲线表示全年卵的消长趋势。各世代卵始末期的划分:a) 有明显始末期出现时以实际始末期划分;b) 两代间有低谷出现以低谷划分(有较长低谷时,以
13、中心点划分); c) 两代发生重叠时,参考历年发生情况,人为划分一个分界线;d) 将以a)、b)、c)划分的每年每个世代的始末期统计出来,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把平均值分别和历年发生情况相对照,将历史符合率最高的平均值固定下来,对其他各代的始末期适当加以调整,做到历史符合率高,且又能兼顾上、下两代,就是所得出的各代卵始末期划分标准。注:实际应用各代始末期划分标准时,如果某代发生实况落入所划分的范围内,以发生实况来统计各代卵的始末期,个别年份卵末期超过划分界线,以所划界线作为卵的末期。9.1.2 虫害花世代的划分以一代卵末期加上卵期和虫害花内的幼虫平均历期,即为一代虫害花的终止期。一代虫害花的终
14、止期过后,为二代虫害花的始期。9. 1.3 铃内幼虫世代的划分以二代卵末期加上卵期和铃内幼虫的平均历期,即为二代幼虫的终止期。二代幼虫的终止期过后为三代幼虫的始期。也可在二代卵末期记载全株铃数,作为划分二代、三代铃内幼虫的依据。9. 1. 4 成虫发生世代的划分以一代、二代卵终止期减去成虫产卵前期(一般为4d),即分别为越冬代、一代成虫的终止期。越冬代、一代成虫的终止期过后,分别为一代、二代成虫始期。9. 1. 5 始盛期和高峰期及盛末期的划分均以各代卵、成虫、虫害花、羽化孔的始期至末期累计总量的16%,50%、84%出现的日期来统计。可任意选以下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实际应用时的误差校正:a) 机
15、值代换法;b) 逻辑斯蒂曲线方程式(6)J。式中zan-一下一次调查的累计量;aj一一上一次调查的累计量;a ,. =1十(n-l)dn一一从上一次到下一次调查的天数;d一一平均每天的差值。9.2 发生程度9.2.1 发生量的表示以百株累计卵量、百株虫害花数和百株羽化孔数来表示。9.2.2 发生程度的分级( 6 ) 发生程度分为5级,分别为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4 (5级)。分级原则为z1级z为受害允许密度以下的卵量和虫量;2级:为介于1级和3级之间的卵量和虫量;3级:为多年发生的卵量和虫量的平均值;4级:为介于3级和5级之间的卵量和虫量;5
16、级:为该地区历史上一些最高年份的卵量和虫量。依据以上原则确定二代、三代分级的量化指标见表1。表1棉红铃虫发生程度分级指标GB/T 15801-2011 平均百株累计卵量/粒平均单铃活虫数/头级别二代三代二代1 801 4300 1. 0 实际划分发生程度应参考的因素有以下方面:a) 平均百株累计卵量;b) 平均单铃活虫数;c) 应该用农药防治的棉田占总棉田面积的百分比pd) 应治棉田平均需用药防治次数。注1:a)、b)两项主要用以进行年度之间的比较,c)、d)两项主要用以预报每年的防治趋势。注2:平均单铃活虫数按式(7)计算:式中zG一一平均单铃活虫数,单位为头;S一一平均百株累计卵量,单位为
17、粒;K一一卵至幼虫成活率,%;T一一该代百株铃数,单位为个。注3:d)用主要农药品种持效期做估测。9.3 危害损失9.3.1 计算皮棉产值损失率若不防治时,所造成的皮棉产值损失率,按式(8)、式(9)计算:二代:Yj =17.687 4XjO.8Z35 :l:1. 699 式中:Y1一一二代皮棉产值损失率,%;1一一二代单铃活虫数,%。三代:YZ = 13.95520354468士2.186 式中:YZ一一三代皮棉产值损失率,%;三代3.0 (7) . ( 8 ) . ( 9 ) 5 GB/T 15801-2011 X2-一一三代单铃活虫数,%。其中,二代、三代单铃活虫数通过式(7)计算。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801 2011 棉红铃虫 测报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