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 Z 192-1996 潜艇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pdf
《CB Z 192-1996 潜艇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B Z 192-1996 潜艇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 11 CB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标准CB/Z 192-96 潜艇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1996-09-03 1997-04-01实施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发布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部标准潜艇实艇操纵性试验方法1 范围1. 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潜艇实艇的操纵性试验方法。1.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潜艇在海上的实艇操纵性试验。2 引用标准GJB 38. 14-86 常规动力潜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操纵性试验3 定义本章无条文4 一般要求4, 1 实施计划CB/Z 192-96 分类号:u11 代替:CB/Z192 82 试验前,以试验大纲等文件为依据编写实施计划,其内容应包括试验的组织、试验目的、海况
2、要求、测量项目、试验顺序及保证条件等。4.2 保证船试验时必须提供保证船一艘,该船应能在试验条件下安全航行并履行其工作职责。4, 3 测试用仪表4. 3. 1 测试用仪器仪表应按国家计量法的规定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它们的量程和精度应与试验检测的要求相适应。4, 3. 2 测试前后仪器仪表应仔细校验和标定,并在待试期间保持良好状态。4, 3. 3 测试用仪器仪表应根据测试项目的要求及有关操作规程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并注意防潮,防止在试验过程中因移动、振动及外界环境等诸因素影响测试结果。4.4 试验条件4. 4.1 试验海区4. 4, 1. 1 试验应在指定的海区进行,海区水深应不小
3、于o.7倍艇长,而对水下垂直面内的操纵性试验,水深应大于1倍艇长,并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4. 4, 1. 2 试验海区的海水密度变化要尽量小,不应有剧烈变化的海流。4. 4.1. 3 除特别指明海况的项目外,试验时一般海面风力不大于蒲氏3级,浪级不大于2级。4.4.2 试验潜艇的状态4. 4. 2.1 潜艇应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凡影响操纵性试验的故障均应排除。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6-09-03批准1997-04-01实施CB/Z 192- 96 4.4.2.2 潜艇应处于正常排水量状态,横倾不大于o.5,重心位置及横稳心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4. 3 艇的行进间均衡4. 4. 3. 1
4、 试验前必须排除舱底积水。4. 4. 3. 2 试验过程中禁止艇上人员越舱走动。4. 4.3. 3 水下试验前要仔细作好均衡,试验中无调水指令不得随意注排水或移调水。4.5 意外情况处理试验过程中在出现可能危及舰艇安全的情况时,艇长有权采取果断措施,取安全航向和航速航行,直至下令中断试验。4.6 试验数据记录试验数据应按附录B(参考件)中的相应表格记录。5 详细要求5. 1 试验项目5. 1. 1 水面状态的操纵性试验水面状态的操纵性试验项目有:a.回转试验;b.螺线试验或逆螺线试验;c.回舵试验;d.Z型操舵试验:e.制动试验;f.倒车试验。5. 1. 2 水下水平面内的操纵性试验水下水平面
5、内的操纵性试验项目有:a.水下回转试验;b.水下螺线试验或逆螺线试验;c.水下回舵试验;d.水下Z型操舵试验ze.水下制动试验;f.水下加速性能试验;g.水下倒车试验。5. 1. 3 水下垂直面内的操纵性试验水下垂直面内的操纵性试验项目有:a.升速测定试验;b.逆速测定试验;c.超越试验;d.变深度试验;e.航向和深度保持试验;f.空间机动试验。5.1. 4 平衡角和水动力系数测定试验2 平衡角和水动力系数测定试验项目有:a.平衡角测定试验;b.零升力和零力短系数测定试验;c.升降舵的水动力系数测定试验;CB / Z 192-96 d.艇的水动力系数对垂向速度导数测定试验;e.艇的纵倾力矩系数
6、对纵摇角速度导数的测定试验;1舵抨扭短测定试验。5.1. 5 试验项目的选择潜艇首制艇或后续艇在系泊和航行试验中的操纵性试验项目选择,应根据GJB38. 14-86的规定。对于其他特定目的的试验,应根据试验的目的来选择。5- .2 试验目的和方法5. 2.1 回转试验5. 2. 1. 1 试验目的测定潜艇在水平面内的回转能力。5. 2.1. 2 试验方法5. 2.,. 2.1 潜艇以规定的航速稳定直线航行。水下试验时保持定深。5. 2. 1. 2. 2 试验开始,按预定舵角发出操舵令,并以最快速度操舵,直至预定舵角时把定不动,使艇进入回转。进行水下回转试验时,运用升降舵保持艇的深度。5.2.1
7、.2.3 潜艇回转至首向角变化达540。后,一次回转试验结束。5. 2.,. 3 测量参数用仪器连续记录回转过程中的艇的航速、首向角、舵角、回转角速度、纵倾角和横倾角等参数。若在水面回转试验中采用DGPS(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艇的位置,则连续记录艇的航迹等参数。若无仪器连续记录时,可利用秒表和艇上的罗经、计程仪和舵角指示器等显示仪表,自操舵开始时记录首向角变化为10、5。、10。、30。、60。、90。、.、540时的时间和航速,并且记录舵角和稳定回转时的纵、横倾角等参数。在水下回转试验时,还要记录作定深回转时的均衡水量和首尾升降舵角。5. 2. 1. 4 试验结果从试验记录可得到下列结果:
8、a.回转速降(l-V/ V, ); b.定常回转角速度r;c.定常回转横倾角及回转时的最大动横倾角tPmaxld.转首90。的时间t90根据测试记录计算并绘制回转航迹图。从航迹图上可得到下列结果(图1):a.进距A.;b.横距Tr;c.反横距Tri;d.战术回转直径Dr;e.定常回转直径D;f.漂角卢。3 CB / Z 192-96 v” 图l回转试验5. 2. 2 螺线试验5. 2. 2. 1 试验目的测定潜艇的航向稳定性。5.2.2.2 试验方法5. 2. 2. 2. 1 潜艇以规定的航速稳定直线航行。水下试验时要保持定深。5.2.2.2.2 试验开始,将方向舵转至右15舵角,把定舵角,艇
9、开始向右向转。5.2.2. 2. 3 待团转稳定后,自舵至右10舵角,并把定舵角,待艇回转再次稳定后,将舵角再转至下一个舵角进行试验。依此过程进行试验,直至左15。舵角。这个试验过程的操舵角操舵顺序为:15。10503。100。lo3。5010。- 15 0 5.2.2.2.4 然后再做从操左15舵角开始直到右15舵角的另一个试验过程。5. 2. 2. 2. 5 若试验从操右舵开始到左舵1。时,槌依然向右团转,则可再依次作操左zo、左30、.的试验。这种每操1。舵角的试验直至出现向左回转时为止。试验古人操左舵开始转至操右舵时,若遇有上述类假现象时,也如此进行每操10舵角的试验。5.2.2.2.
10、6 若试验因故中断,当要继续试验时,应从中断时的前一个试验舵角处开始顺序时行。5.2.2. 3 测量参数CB/Z 192-96 用仪器测量记录潜艇在各个操舵角下进入稳定回转时的转脯角速度、实际操舵角、航速、横倾角等参数。水下螺线试验时,还要记录均衡水量及首尾升降舵角。5.2.2.4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记录,绘成如图2所示的转脑角速度对操舵角的关系曲线r乱。从rr图,可评定潜艇的航向稳定性。如果潜艇航向不稳定,则从图2(b)可得到不稳定滞后环的宽度B及高度H。右舷舵角-IS; h , r A I 舷:,/ 右”角8.向左舷回转左舷舵角B 具有直蝇运动瞌定性t a ) ( b I直线运动不砸定5.
11、2. 3 逆螺线试验5. 2. 3. 1 试验目的测定潜艇的航向稳定性。5.2. 3.2 试验方法5.2.3.2. 1 潜艇以规定的航速稳定直线航行。水下试验时要保持定深。5.2.3.2.2 试验按预先选定的若干个转脂角速度值,操纵方向舵使艇达到所选定的回转角速度,通过操舵尽可能精确地保持所选定的回转角速度。5.2.3.2. 3 待艇以所选定的回转角速度稳定回转时,然后进行下一个转腊角速度的试验。5.2.3. 3 测量参数在每个选定的回转角速度试验中,待回转趋于稳定后用仪器记录转脯角速度、方向舵角、航速、横倾角等参数。水下逆螺线试验时,还要记录均衡水量及腊幌升降舵角。5.2.3.4 试验结果根
12、据测量结果,绘成如图3所示的转舶角速度对方向舵角平均值的关系曲线扩乱。从图r8,可评定潜艇的航向稳定性。若潜艇航向不稳定,则从图3(b)上可得到不稳定滞后环的宽度B和高度Ho螺线试验图25 CB / Z 192-96 B -& b A g 右主舵角 h A 向有舷回转向左舷团转, , ( b )不具有直线稳定性图3逆螺线试验逆螺线试验还能测出航向不稳定潜艇在不稳定滞后环内的回转角速度与舵角之间的关系曲线。5.2.4 回舵试验5. 2. 4.1 试验目的测定潜艇的航向稳定性。5.2.4.2 试验方法5.2.4.2. 1 潜艇以规定航速作稳定直线航行。水下回舵试验时要保持定深。5.2.4.2.2
13、试验开始,操右15。舵角向右回转。5.2.4.2.3 当艇回转稳定后,操舵回中,使艇退出回转运动状态。当回转角速度逐渐减小,直至角速度为零或某一稳定剩余角速度值时,一次回舵试验结束。5.2.4.2.4 按相似方法做向左回转时的回舵试验。5.2.4. 3 测量参数用仪器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的转描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5.2.4.4 试验结果根据测量结果,绘成如图4所示的回转角速度对时间的关系曲线rt。从图4可评定潜艇的航向稳定性:如果左、右回舵试验的剩余角速度为零,则潜艇是航向稳定的;否则是航向不稳定的,左、右剩余角速度之差即为不稳定滞后环的环高H。6 ( 8 )具有直线运动稳定性。左I c 方向5
14、.2. 5 Z型操舵试验5.2.5. 1 试验目的r /” CB / Z 192-96 :一, 图4回舵试验r-t关系曲线测定潜艇的航向稳定性指数T和回转性指数Ko5. 2. 5. 2 试验方法5.2.5.2. 1 潜艇以规定航速稳定直线航行。水下Z形操舵试验时要保持定深。5.2. 5.2.2 试验开始,操纵方向航到规定操舵角,例如右10,把定舵角,艇开始向右回转。5.2.5.2.3 当首向角变化到偏离初始腊向为右10时,立即操方向舵到左10。把定舵角。5. 2. 5. 2. 4 当艇开始向左回转,并且蜡向角变化到偏离初始首向为左10。时,立即操方向舵到右10。,把定舵角。5.2. 5.2.5
15、 当艇再次向右回转,并且腊向角变化到偏离初始脑向为右10。时,立即再次操方向舵到右10。,把定舵角。5. 2. 5. 2. 6 当潜艇再次向左回转,并且精向角到达初始脑向后,操舵回中,一次Z形操舵试验结束。5. 2. 5. 2. 7 待潜艇回复到稳定直线航行后,可进行下一次试验。5.2.5. 3 测量参数试验过程中用仪器连续记录艇的脑向角、脑摇角速度、方向舵角、航速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5, 2. 5. 4 试验结果将记录的腊向角、脑摇角速度r和方向舵角r绘制成图5所示的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曲线。从图5上可直接得到初转期t.、超越脯向角町、腊向角超越时间lov、半周期TA、全周期T.等参数。根据图
16、5取得各恃征点的参数值,按附录A(参考件)的Z形操舵试验K、T的特征点计算法,求出稳定性指数T和回转性指数K。7 CB/ Z 192-96 品中? . if. 图5Z形操舵试验5.2.6 制动试验5, 2. 6.1 试验目的测定潜艇的惯性制动能力。s.2.G.2 试验方法5, 2. 6. 2. 1 潜艇在预定航向上以规定航速稳定直线航行。水下试验时要保持定深。5.2.6.2.2 试验开始,发“停车”令,车停后艇呈惯性滑行,试验进行到艇相对于海水“静止”为止。5.2.6. 2.3 如果是紧急制动试验,则试验开始,发“倒车”令,艇先停车,并根据主机操作规程转换到倒车工况,直至试验时行到艇相对于海水
17、“静止”为止。5, 2. 6.3 测量参数用仪器连续测量试验过程的航速和首向角等参数。5. 2. 6. 4 试验结果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并绘制制动过程航迹圈,如图6所示。从航迹图和测量记录可得到潜艇的制动冲行进距、冲行横距和制动时间等。s.2. 1 水下加速试验5. 2. 7.1 试验吕的测定潜艇的水下加速性能。初始航向冲行进距5.2. 7.2试验方法5. 2. 7. 2. 1 潜艇在水下以规定航速作稳定定深直线航行。5. 2. 2. 2 试验开始,潜艇加速,使转速增加到规定转速。5, 2. 7. 2. 3 试验进行到航速稳定时结束。5. 2. 7. 3 测量参数四量记录试验过程的航速、醋向角、
18、纵顷角和舵角等参数的变化。5.2. 7.4 试验结果车停倒车指令图6制动试验舵迹图CB / Z 192- 96 从记录得到从不同初速加速到水下最大航速的时间及距离。s.2.s 倒航试验s. 2. s. 1 试验目的检查潜艇的倒航操纵性能。s.2.s.2 试验方法s.2. s.2. 1 艇以规定航速稳定直线航行。水下试验时要保持定深。s.2.s.2.2 试验开始,主机按操作规程转换为倒车工况,艇在消除前进余力后,开始倒航。s.2.s.2. 3 用方向舵控制艇的倒航方向,检查艇的倒航可操纵性。s.2.s.2.4 水下倒航试验时,应运用脑幌升降舵及注排水和调水等措施以平衡倒航时产生的纵倾力矩和浮力变
19、化,使艇保持定深。s.2.s. 3 测量参数用仪器记录试验过程的首向角、深度、舵角、纵倾角、首摇角速度以及注、排水量和调水量等参数。s.2. s.4 试验结果根据倒航时的航向控制结果,判定艇的倒航操纵性能。s.2.9 侧推装置离靠码头试验5.2.9. 1 试验目的s. 2. 9. 1. 1 停航甩尾试验是为了测定侧推装置甩尾时间和转首角速度。s. 2. 9. i. 2 离靠码头试验是为了检查用侧推装置离靠码头的效能。5.2. 9.2 试验方法5. 2. 9. 2. 1 停航甩尾试验方法为:a.潜艇在无风浪情况下,停靠在码头上;b.解开眼缆,系住脯缆,启动侧推装置向内舷喷水,使艇尾离开码头,直至
20、艇与码头成45。s.2.9.2.2 离码头试验方法为:a.潜艇停靠在码头,解开尾缆;b.启动侧推装置向内舷喷水,使艇尾向外甩开一个角度(约30。hc.迅速收回首缆;d.启动主电机,倒航退离码头。5.2. 9.2. 3 靠码头试验方法为:a.潜艇进港后,根据指定停靠的码头位置选择与码头成一定的夹角(约30),以低速向码头接近;b.在距停靠位置34倍艇长时,停车滑行;c.当艇首接近码头时,倒航以消除余力;d.前进余力消除后,迅速带上首缆,收缆时应在艇首与码头间留有23米的横距;e.启动侧推装置向外舷喷水,使艇尾靠近码头,并迅速带尾缆。5.2.9. 3 测量参数记录试验过程中的侧推装置的实际转速、艇
21、的首向角及角速度和甩尾及离靠码头的时间等参数。s. 2. 9. 4 试验结果s. 2. 9. 4. 1 根据试验记录得到甩尾的时间及转首角和角速度。s.2.9.4.2 根据试验判断侧推装置靠码头的效能。5.2. 10 升速测定试验s.2.10.1 试验目的测定潜艇由正、负浮力或腊、幌升降舵角产生的深度定常变化率。5.2; 10.2 试验方法5.2. 10.2. 1 潜艇在规定深度,以预定试验航速定深直线航行。9 CB/Z 192-96 5.2. 10.2.2 对浮力调整水舱注或排预定的水量,或将脯(或解)升降舵迅速操到预定舵角把定不动,非试验的升降舵保持零度不动。5. 2.10. 2. 3 当
22、艇的深度变化达到稳定状态时,结束试验。5.2. 10.2.4 进行试验时要防止危险纵倾角出现。5, 2. 10. 3 测量参数用仪器记录试验过程的航速、麟、幌升降舵角、深度、纵倾角等参数。并记录注排水量。5.2. 10.4 试验结果根据记录计算试验航速下的升速。即得到相应于试验航速V的浮力调整水舱每吨注咱们水量的艇的速升率或每度蜡(或幌)升降舵角的艇的速升率。5. 2.11 逆速测定试验5. 2. 11. 1 试验目的测定幅升降舵的逆速,检查腊升降舵是否存在逆速。5.2.11.2 试验方法5.2.11.2.1 艇在适当深度,以预先估计的略高于逆速的航速航行,仔细作好动均衡。5.2.11 .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B 192 1996 潜艇 操纵性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