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5657-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pdf
《GB T 15657-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5657-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pdf(8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T 15657-1995 前疾病分类已成为用于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统计分类的工具,采用统丰的疾病分类和代码是医疗质量控制和医院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医疗卫生单位病案管理、卫生统计I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教学水平、开展科学研究所必不可少;也是每个国家福利、行政、人口、医疗、保健诸方面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每个国家的医疗管理水平。我国政府已于1981年决定在全国卫生部门统J使用国际疾病分类OCD-9J。但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论体系和辨证论治规律,不能沿用国际疾病分类。所以迫切需要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实用的、符合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中医疾病分类和代
2、码体系,以满足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卫生统汁、病案管理、出版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需要,以利提高中医医疗质量,促进学术发展,加强与国际医学的交流、接轨,使中医学以全新的面貌走向世界。中医疾病的分类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分类逐渐深化,但由于诸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未能形成相对规范的疾病名称分类体系,以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示精神,在医政司和科技司的直接指导下,由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组织专门人员,在大量调查中医学术理论文献和临床病案的基础上,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文献,反复进行分析、研究,
3、提出以病、证并列的方式,给予分类、编码。并经全国有关专家、教授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通过全国部分中医医院临床验证,制定本标准。鉴于疾病分类工作技术性强,中医学术理论渊博、经验丰富,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继续进行探索,不断充实、完善。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z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佑邦、潘彼秦、金橡生、章如虹、毛树松、张奇、杨勤建、邵企红、段孝著、文建华、沈绍武。本标准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负责解释。-l 1 ) 1 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Classifi
4、cation and codes of diseases and ZHENG 。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病证的分类与代码。GBjT 15657-1995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医疗、卫生统计、中医病案管理、科研、教学、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2 51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ZY /T 00 1. 1-:-001. 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术语、符号3. 1 术语3. 1. 1 中医病证分类中医病
5、证分类是将中医的各种病、证按照某些既定的原则归入类吕及系统的方法。3. 2 符号3. 2. 1 圆括号() 圆括号中的词与圆括号前的词属于同一属性类别,采用同属险类别代码。3.2.2 破折号 破折号后的内容是对破折号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释。4 编制l原则4. 1 中医病证分类中医的临床诊断要求在明确病名诊断后还需确定其证候,以指导临床治疗。因此,中医的病、证是中医诊疗不可分割的二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本标准规定对病名和证候分别予以分类。4. 1. 1 病名分类原则本标准规定病名的分类以该病所属的临床科别和专科系统进行类目和分类目分类。4. 1. 1. 1 科别类自本标准规定病名的科属类别为内科、
6、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共计七个类自(参见表1)。4.1. 1. 2 专科系统分类目本标准规定病名的专科系统分类目以病名科属中的二级专科划分为据分类(参见表2)。4.1.2 证候分类原则本标准规定-iE候分类以中医学辨证系统归划类目;以各类目中的证候属性为分类目、细类目进行证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7-25批准1996-01-01实施),)口民GB/T 15657-1995 候分类。4. 1. 2. 1 证候类目本标准将证候类目分为病因、阴阳气血津液痰、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等六大类(参见表4),并规定将某些属性不明确而暂无法归类的证候均归入其他证候类中。4.1. 2.2
7、 证候分类目本标准规定证f庚的分类目以该证候的第一个内涵属性(参见表5)为据分类。4. 1. 2. 3证候细类目本标准规定证候的细类目以该证f庚的第二个内涵属性(参见表5)为据分类。4.2 中医病证分类编码4. 2. 1 病名分类编码方法本标准规定病名分类编码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符混合编码方式,其编码结构如下:了X下L病名尾码位病名序号位专科系统分类自位科别类目位病名标识位病名标识位g以汉字病的拼音首字母B作为病名标识符。科别类目位s以各科科别名称的第一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为科别类目标识符(参见表1)。专科系统分类目:以其专科系统名称的第一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为专科系统分类目标识符(参见表
8、2)。病名序号位:为在同一个科别类目和专科系统分类目中的多种病名序号位,以保证每一病名有个不重复的独立编码。病名尾码位当一个病名需要进一步细分时,在这尾码位进行标识。其标识符为阿拉伯数字。4:2.2 证候分类编码方法本标准中证候分类编码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符混合编码方式,其代码结构如下:x x x x x x t 证候尾码位证候序号位证候细类目位证候分类自位证候类目位证候标识位证候标识位z在证候分类代码中,以汉字证的拼音首字母Z为证候标识符曰3S1 GB/T 15657-1995 证候类目位:以该证候类目名称的第一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作为该证候类日的标识符(参见表4)。证候分类目位:以该
9、证候的第一个内涵属性名称(参见表5)的第一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作为该证候分类目标识符。证候细类目位:以该证庚的第二个内涵属性名称(参见表们的第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作为该证庚的细类目标识符。若该证候中仅内涵一个证候属性,则以所有仅含该属性的证候在本码位和证候序号位所构成的双码位上,以阿拉伯数字符编制顺序号。证候序号位z在一个证候分类目中,相同证候属性的一组证候的顺序号位(O9数字符顺编,可继以A-Z字母符续编)。当某些证候的分类目相同而细类目标识符也相同时,为避免重码,本标准规定在本序号位上采用数字和字母按序分段编码的方法。本标准规定:第一节段为O9;第二节段为AK;第二节段为LZ。证候尾码位当一个
10、证候需要进一步细分或几个证候意义相似时,在本尾码位进行标识,其标识符为阿拉伯数字。4.3 中医病证分类特殊代码本标准规定在同一类类目(或分类目)代码中,当分类代码出现重复时,依序将第一个类目(或分类目)名称中的第一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定为该类目(或分类目)的代码;将第二个类目(或分类目)名称中第一个汉字汉语拼音的第三个字母定为该类目(或分类日)的代码,余类推。凡本标准中的疾病名称与国际疾病分类中的疾病名称相同,且内涵完全一样时,在标准中仍保留该中医疾病名称并进行该病名的类目和分类目归类,而不给该病名以序号码。本标准将以病证名称读音确定的代码标识符1及.Q分别以M及V,代替。4.4 中医病证分
11、类编目方法本标准采用病名分类代码及证候分类代码并列编目。每一个病证分类代码皆由它的病名分类代码和它的证候分类代码组成,其结构为:病证分类代码=病名代码十证候代码。5 分类代码表5. 1 中医病名分类代码表5. 1. 1 病名标识符、科别类目名称和代码表表l病名标识符、科别类日名称和代码表病名标识符科别类目名称类目代码B 内科N 外科w 妇科F 儿科E 眼科Y 耳鼻喉科R 骨伤科G 5. 1.2 科别类目名称、专科系统分类目名称和代码表352 GB/T 15657-1995 表2科别类目名称、专科系统分类目名称和代码表科别类目名称专科系统分类目名称代码内科N 肺系病F 心系病X 牌系病P 肝系病
12、G 肾系病5 外感热病w 虫病C 内科瘤病L 内科癌病A 内科其他病V 外科w 疮窃病C 乳房病R 男性前阴病N 皮肤病P 旺肠病G 外科瘤病L 外科癌病A 外科其他病V 妇科F 月经病Y 带下病D 饪振病R 产后病C 妇科瘤病L 妇科癌病A 妇科其他病V GB/T 15657-1995 表2(完)科别类目名称专科系统分类目名称代码JL科E 新生儿病X 儿科时行病s 儿科杂病Z 儿科虫病C 儿科瘤病儿科f黯病A 眼科Y 胞险病B 毗病Z 白睛病M 黑睛病H 瞠神病T 外伤眼病w 眼科瘤病L 眼科癌病A 眼科其他病V 耳鼻喉科R 耳病E 鼻病R 咽喉病Y 口齿病K 耳鼻喉瘤病L 耳鼻喉癌病A 骨
13、伤科G 骨折病G 脱f立病T 伤筋病5 损伤内证病U 创伤病C 骨伤科瘤病L 5. 1. 3 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354 GB/T 15657-1995 表3中医疾病名称与分类代码表代E马中医疾病分类名称1-1: 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BN 内科病BNP020 胃痞病BNF 肺系病类BNP030 吐酸病BNFOIO 咳嗽病BNP040 反胃病BNFOll 外感咳嗽病BNP050 呕吐病BNF012 内伤咳嗽病BNP051 暴吐病BNF020 肺瘦病BNP060 呢逆病BNF030 肺痛病BNP070 嘈杂病BNF040 哮病BNP080 噎腼病BNF050 喘病BNP090 腹痛病BNF051
14、 暴喘病BNP091 卒腹痛病BNF060 肺胀病BNPIOO 腹胀满病BNF070 肺癖病BNPllO 1世泻病BNFo80 咯血病BNPl l1 暴泻病BNF090 鼻姐病BNP120 吐血病BNFIOO 失音病BNP130 便血病BNFllO 肺衰病BNP140 齿脏病BNP150 紫搬病BNX 心系瘸羹BNP160 痰饮病BNXOIO 心悸病BNP170 悬饮病BNXOll 惊悸病BNP180 溢饮病BNX012 怔忡病BNP190 支饮病BNX020 胸痹心痛病BNPOOO 牌系病(便秘病)BNX021 卒心痛病BNX030 心衰病BNG 肝系病类im10 BNX040 不寐病胁痛病
15、BNX050 多寐病BNG020 黄瘟病BNX060 健忘病BNG021 阴黄病BNX070 癫狂病阳黄病BNX071 癫病BNG023 急黄病BNX072 狂病BNG030 萎黄病BNX080 痛病BNG040 积聚病BNX090 昏迷病BNG041 积病BNX091 神昏病BNG042 聚病BNXIOO 痴呆病BNG050 服胀病BNX110 抽撞病BNG051 水般病BNX120 薄厥病BNG052 气般病BNX130 卒死病BNG053 血服病BNG054 虫腋病BNP 脾系病类BNG060 头痛病BNPOIO 胃院痛病BNG061 头风病315 GB/T 15657-1995 表3(
16、续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BNG070 眩晕病BNS190 耳鸣、耳聋病BNG080 中风病BNS191 耳鸣病BNG090 在病BNS19Z 耳聋病BNG100 厥病BNG101 气厥病BNW 外感热病类BNGI02 血厥病BNW010 感胃病BNGI03 痰厥病BNWOll 时行感冒病BNGI04 食厥病BNW020 外感高热病BNGI05 寒厥病BNW030 l礼温病BNGI06 热厥病BNW031 风温肺热病BNGllO 郁病BNW040 春f且病BNG120 瘦病BNW050 暑温病BNG121 气瘦病BNW060 冒暑病曰:、IG122肉瘦病BNW070 暑秽病BN
17、G123 瘦瘸病BNW080 中暑病:&G130 胆胀病BNW090 湿温病BNW091 湿阻病BNS 肾系瘸类BNW100 伏暑病段唱S010水肿病BNWllO 秋j垛病BNSOll 阳水病BNW111 温;燥病BNS012 阴水病I BNW1l2 凉燥病BNS020 热淋病BNW120 大头瘟病BNS030 石淋病BNW130 烂喉渺病BNS040 气淋病!I BNW140 疫毒病病BNS050 血淋病BNW150 太阳病BNS060 膏淋病BNW160 少阳病BNS070 劳1林病BNW170 阳明病BNS080 乳廉尿病BNW180 太阴病BNS090 尿浊病RNW190 少阴病:m,
18、IS100 尿血病BNW200 厥阴病NSllO 遗尿病BNWOOO 外感热病(瘸疾病)BW,:120 瘾闭病BNWOOO 外感热病(疤疾病)BlS130 关恪病BNWOOO 外感热病(霍乱病)肾衰病2王N才150腰痛病BNC 虫病类军于J准,160遗精病BNCOOO 虫病(姻虫病)ES;: 51 梦遗病BNCOOO 虫病(缘虫病)飞BN:气气2滑精病B1COOO 虫病(钩虫病)早泄病BNCOOO 虫病(蜿虫病)B牙fs;70:I盐、S180阳萎病BNCOOO 虫病(姜片虫病)356 GB/T 15657-1995 表3(续)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1-t 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BNCOOO 虫病(血
19、吸虫病)BWC014 峻蜻F百病BNCOOO 虫病(丝虫病)BWC020 颜面疗疮病BNCOOO 虫病(囊虫病BWC030 子足疗疮病BWC031 蛇眼疗病BNL 内科瘟病类BWC032 蛇头疗病BNLOOO 内科瘤病BWC033 蛇腹疗病BWC034 托盘疗病BNA 内科癌瘸类B引rC035足底疗病BNAooo 内科癌病BWC040 红丝疗病BWC050 烂疗病BNV 内科其他病类BWC060 疫疗病BNVOIO 内伤发热病BWC070 痛病BNV020 虚劳病BWC071 肘痛病BNV030 瘦病BWC072 脐瘸病BNV040 汗病BWC073 捆窝瘸病BNV041 自汗病BWC080
20、丹毒病BNV042 资汗病B飞iVC090发病BNV050 痛风病BWC091 锁喉瘸病BNV060 1肖渴病BWC092 臀瘸病BNV070 风湿痹病BWC093 脐踹发病BNV080 娼痹病BWC094 手发背病BNV090 骨痹病BWC095 足发背病BNVIOO 肌痹病BWCIOO 有头瘟病BNVllO 面痛病BWCIOl 脑瘟病BNV120 面瘫病BWCI02 发背瘟病BNV130 颤病BWCI03 擅中痕病BNV140 急风病BWCI04 少腹瘟病BNV150 厥脱病BWCllO 发颐病BNV160 脱病BWC120 流注病BNV170 闭病BWC130 无头瘟病BNV180 肥胖
21、病BWC131 附骨瘟病BNV190 中毒病BWC132 环跳瘟病BNVOOO 内科其他病(脚气病BWC133 脐踹瘟病BWC140 走黄病BW 外科病BWC150 内陷病BWC 疮痛痛类BWC160 凛腐病BWCOIO 师病BWC170 流痰病BWCOll 暑沛病BWC180 赚疮病BWC012 石沛病BWC190 褥疮病BWC013 软苦苦病R矶rC200脱瘟病3:)7 GB/T 15657-1995 表3(续)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代码中医疾病分类名称B研TC210青蛇毒病BWP061 自秃疮病BWC220 股肿病BWP062 肥疮病BWC230 痰毒病BWP063 鹅学:风病BWC231
22、 颈痛病BWP064 脚湿气病BWC232 腋痛病BWP065 灰指(趾)甲病BWC233 腾腹痛病BWP066 圆癖病BWP067 紫自癫风病BWR 乳房病类BWP070 湿疮病BWROIO 乳头破碎病BWP071 奶癖病BWR020 乳痛病BWP072 旋耳疮病BWR030 乳发病BWP073 窝疮病BWR040 乳瘸病BWP074 脐疮病BWR050 乳癖病BWP07S 乳头风病BWR060 军L崩病11 BWP076 肾囊风病BWR070 乳漏病BWP077 四弯风病BWR080 幸L阻病BWP080 火赤疮病BWR090 乳核病BWP090 顽湿聚结病BWRIOO 乳瘟病BWPIOO
23、 药毒病BWRll0 粉和j性乳痛病BWPll 0 瘾殇病BWP120 土风疮病BWN 男性前阴病类BWPl30 摄领疮病BWNOIO 子痛病BWP140 风痛痒病BWN020 子痰病BWP150 风热疮病BWN030 囊痛病BWP160 紫癫风病BWN040 脱囊病BWP170 自疙病BWN050 阴茎痰核病BWP180 天瘪疮病BWN060 血精病BWP190 面游风病BWN070 精烛病BWP200 粉刺病BWNo80 精耀病BWP210 酒幡鼻病BWP220 汹风病BWP 皮肤病类BWP230 猫眼疮病BWPOI0 热疮病BWP240 瓜藤缠病BWP020 蛇串疮病BWP250 红蝴蝶
24、疮病BWP030 疵病BWP260 皮痹病BWP031 肩痕病BWP270 狐惑病BWP032 疵目病BWP280 流皮漏病BWP033 鼠乳病, BWP290 臼驳风病BWP040 黄水疮病I BWP300 熏黑斑病BWP050 登豆疮病BWP310 蟹足肿病BWP060 挥军病BWPOOO 皮肤病(麻风病)358 代码BWPoOO BWPOOO BWPOOO BWPOOO BWPOOO BWG BWGOIO BWG020 BWG030 BWG040 BWG050 BWG060 BWG070 BWGOOO BWGOOO B明TGOOOBWGOOO BWL BWLOIO BWL020 BWL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657 1995 中医 分类 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