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1713-2006 出入境口岸细菌性痢疾监测规程.pdf
《SN T 1713-2006 出入境口岸细菌性痢疾监测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 T 1713-2006 出入境口岸细菌性痢疾监测规程.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713一2006出入境口岸细菌性病疾监测规程Codes of surveillance for bacillary dysentery at entry-exit port 2006-01-26发布060712000094 2006-08-16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菇总局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卡宏磊、黄佳礼、刘海江、朱思峰、周伟、于健、邵柏。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713-2
2、006 I SN/T 1713-2006 出入境口岸细菌性病疾监测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人出境臼撑细菌在躏夜监测前范围、丙容、方法、结果判断和处置。本标准适用于出入囔栓验栓疫机构在人出境口岸地区的细菌性瘸疾酌监测和预防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二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协4二款。I/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孝本标准,然矿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i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6002- 1995 3 监测范围入出境口岸的出入境4停靠在在日雇的立通且,队Ati:HD岸内的服务行业单位储存场所及食品生产经营哨位(三证单位。夏秋季
3、做常规监测时,宜选期2个3个三证单位为固定监测点,实施连续监测。4 监测对象4.1 人出境旅客及交通员工。4.2 入出境口岸饮食、服务从业人员。5 内容与方法5. 1 内容5. 1.1 传染源监测调查发现入出境旅5. 1. 2 传播途径监测传播途径的监测主一一人出境口岸内的-一一入出境口岸内的一二监测入出境口岸情况。5. 1. 3 病原学监测监测摘疾病原菌菌型构成、变异与5. 1. 4 流行病学监测指标应包括以下监测指标:一一发病率;一一死亡率;一一时间分布;一-人群分布;菌性病疾病人和带菌者。分布与携带病疾病原菌的SN/T 1713-2006 一一空间分布。根据需要还可监测病死率、罹患率。5
4、.2 方法5.2.1 收集资料出入境旅客、交通员工、口岸从业人员,按性别、国籍、职业及发病时间,结合不同的年龄段分组使用附录A表A.l细菌性病疾监测统计表。收集人出境口岸内的饮用水、食品生产经营资料。还可通过下列途径收集细菌性荆疾的疫情资料:-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版的全国疫情月报h一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传染病疫情公告和国际传染病疫情); 一一一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传递、通报的疫情。5.2.2 现场监测在入出境口岸入出境通道、出入境交通工具上对入出境人员进行检疫查验和传染病监测,通过健康申报、医学巡查、健康咨询等方式发现疑似细菌性病疾病人。对人出境口岸辖区饮食、服务行业
5、从业人员进行常规的医学观察及健康咨询,发现疑似政可疑的细菌性病疾病例。5.2.3 日常监测对人出境口岸辖区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日常动态监测,应定期(至少一年一次)进行健康体检及粪便培养。对人出境口岸内的饮用水、食品进行定期采样监测。5.2.4 临床诊察对5.2.2、5.2.3发现的可疑病例实施临床诊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原则按照GB16002-1995中3. 1、3.2的规定进行。5.2.5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方法按照GB16002-1995中附录A.l、A.2的规定进行。5.2.6 流行病学调查对上述发现的疑似或可疑的细菌性喇疾病例,应进行进-步的个案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不洁饮食或与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N 1713 2006 出入境 口岸 细菌性 痢疾 监测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