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1689.1-2005 多孔材料 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纺织品.pdf
《SN T 1689.1-2005 多孔材料 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纺织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 T 1689.1-2005 多孔材料 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纺织品.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689. 1-2005 多孔材料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纺织品Porous materials-Test method for moisture management properties Part 1: Textile fabrics 2005-09-30发布2006-05-01实施SN/T 1689分为四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z纺织品;一一第2部分:尿布;一一第3部分z纸张;一一第4部分z化工膜材料。本部分为SN/T1689的第1部分。前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
2、分起草单位t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香港理工大学。本部分主要起草人z吴雄英、李毅、梁国斌、胡军岩。SN/T 1689. 1-2005 I SN/T 1689.1一2005引言液态水在动态条件下的传递性能对纺织品的热湿舒适性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纺织品动态条件下液态水的传递性能与其拒水性、渗透性、吸水性和材料的芯吸作用及织物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或先进国家标准(lSO、AATCC、BS)等标准测试的拒水性、渗透性、吸水性也是液态水传递性能,但是仪器无法测试其动态变化,最终给出的是某-时间点的结果。本部分给出了纺织品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对该性能
3、进行分级评价的方法。这有助于正确评估市场中不同产品对掖态水的传递性能,同时指导实际生产。E 1 范围多孔材料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纺织品SN/T 1689的本部分规定了纺织品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的测试和评估方法。本部分道用于评估各类纤维织物的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2 规范性引用文件SNjT 1689. 1一2005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SN/T168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4、 6529 纺织品的调温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GB/T 8629-2001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N/T1689的本部分。3.1 漫湿时间wetting time 从液体接触到织物表面,到含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的斜率等于tan15。时所需的时间。包括上表面漫湿时间WTT和下表面浸湿时间WTBo3.2 眼水速率absorption rate 在注水时间内含水率变化曲线的平均斜率值。包括上表面平均吸水速率ART和下表面平均吸水速率ARB(计算公式见第B.1章)。3.3 最大浸湿半径maximum wetting radius 织
5、物开始浸湿到测试时间结束时最大半径。在含水率曲线中,从曲线的斜率等于tan15。到测试时间结束时的最大半径。包括上表面最大浸湿半径MWRT和下表面最大浸湿半径MWRBo3.4 液态水扩散速度spreading speed 织物表面浸湿后扩散到最大浸湿半径时的沿半径方向液态水的累积传递速度。包括上表面液态水扩散速度SST和下表面液态水扩散速度SSB(计算公式见第B.2章)。3.5 3.6 单向传遍指鼓Accumulative one - way transport capacity (R) 织物的上下表面吸水量的差异(计算公式见第B.3章)。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overall moisture
6、 management capability(OMMC) 织物的下表面的吸水速率ARB织物的单向传递指数R和下表面的液态水扩散速度SSB的加权值。液态水动态传递指数OMMC反映了液态水在织物上的动态传递性能(计算公式见第B.4章)。SN/T 1689. 1-2005 4 原理液态水与织物的上表面接触后,会发生液态水沿织物的上表面扩散,从织物的上表面向下表面传递,同时在织物的下表面扩散。整个变化过程是时间的函数。当试样上表面滴入溶液后,利用与试样紧密接触的传感器,测定液态水动态传递状况,用系列指标如上下表面浸湿时间、上下表面吸水速率、上下表面最大浸温半径、上下表面液态水扩散速度、单向传递指数、液
7、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及其综合评估来反映液态水在纺织品中的动态传递性能。5 试验仪器和材料5. 1 装置5. 1. 1 多孔材料液态水动态传递性能测试仪(原理图见附录A)。5.1.2 蒸汽费斗。5. l. 3 烘箱。5.2 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应为分析纯,水为三级水。5.2.1 氧化铀CNaCl)。5.2.2 0.9%氯化铀溶液:将9g氯化饷溶解于1000 mL水中。6 试样和试样的制备6. 1 试样沿织物的对角线方向剪裁5块试样,试样大小为(8.9土O.l)cmX (8.9:1: 0. l)cm。6.2 试样的制备将裁好的试样按照GB8629-2001中5.1.2的规定洗涤5次。6.3
8、 织物的表面任何不平整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必要时,可用蒸汽奥斗将试样烫平。6.4 将试样置于烘箱(不超过60C)中烘干。7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按照GB6529规定进行预调湿。试样应在保持平整和无张力状态下,至少平衡24h。8 操作程序8. 1. 1 整个测试过程应在温度为20.C士1.C,相对湿度为65%土2%的条件中进行。8. l. 2 抬起上传感器板,将待测试样平放在下传感器的上面(试样的反面向上对着传感器板)。放下上传感器,使试样置于上下传感器测试板之间。8. l. 3 启动测试按钮,测试仪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在织物的上表面滴入O.15 g氯化锅溶液,并开始记录,显示相应的测试结果,测试时间为1
9、20s。8.1.4 测试结束后,抬起上传感器板,取出试样。8. l. 5 将上传感器板置于最高位置,用干净的吸水纸吸去上下传感器板上多余的残留液,静置至少1 min,再次测试前应确保无残留液。8. l. 6 重复8.1.1到8.1.5步骤,直到5个试样测试完毕。9 测试结果计算和评定9. 1 计算上表面浸湿时间WTT和下表面浸温时间WTB、上表面吸水速率ART和下表面吸水速率ARB、上表面最大浸温半径MWRT和下表面最大浸湿半径MWRB、上表面液态水扩散速度SST和下表SN/T 1689. 1一2005面液态水扩散速度SSB、单向传递指数R、液态水动态传递综合指数OMMC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数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N 1689.1 2005 多孔 材料 液态水 动态 传递 性能 测定 部分 纺织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