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3219-1995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
《GB T 3219-1995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3219-1995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SpeciCication and testing for 1CC. 1C and 1CX general purpose contalners G/T 321 9 - 1 995 代替G3219 H 2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496/1(系列1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Series 1 freight containers-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General cargo containers for general purpose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lC
2、C、lC和lCX型通用集装箱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水路、公路和铁路联运的上述规格通用集装箱(其中包括封闭式、透气式、通风式相敞顶式箱)。2 引用标准GB/T 1835 集装箱角件的技术条件GB 1836 集装箱的标记代号GB 3817 集装箱箱门搭扣件、固货栓和施封护罩的技术要求3 规格3- 1 外部尺寸见表1。表l高宽型兮尺寸极限偏差尺寸极限偏差ICC 2 591 。2438 。一55 !c 2438 。2438 。5 一5ICX 2 438 。2438 。一55 3. 2 最小内部尺寸见表2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07-19批准口1口1长尺寸极限偏差6 058 。6 6 05
3、8 。6 6058 。一61996-02 01实施217 GB/T 3219-1995 表2mm 型号高宽lCC 2 350 2330 5867 lC 2 197 2330 5867 lCX 2197 2330 5 867 3. 3 lCC、1C和1CX型集装箱的额定质量R为24000悔。它表示空箱质量T和最大货载质量P之初,即R=T+P,4 技术条件4. 1 一般要求4. 1. 1 箱体结构和强度应满足本标准第5章所规定的各项试验要求。4.1.2 箱体任何部位均不得超越以各角件相应外表面所形成的平面限界。4. 1. 3 在箱内的适当部位应设置固货栓,通过它来固缚货物。4. 1. 4 在箱体外
4、表面的适当部位应装设箱门搭扣件,以保持箱门位于最大开度(不小于260)。4. 1. 5 固货枪、箱门搭扣件和施封护草等均应符合GB3817的规定。4.1.6 集装箱上的标记应符合GB1836的规定。4.1.7 对于敞顶式集装箱,应设有顶部扣紧件,以便将箱盖与箱体扣牢。其具体位置应满足在地面上的工作人员能方便地观查位于载运工具上集装箱箱顶的牢固情况。4.2 角件集装箱的角件应符合GB/T1835的有关规定。4.3 顶结构m角件的上部平面应超出箱顶结构其他部位至少6mmo对于角件附近的顶部护板则不受此限,但该护板沿箱长方向的尺寸不得超过750mrn,厚度不得超过6mm其顶面不应超出顶角件的j二部表
5、面。4.4 底结构4.4. 1 .般情况f,应仅由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来支承箱体。在相同的集装箱进行堆码的情况下,应能支承设t所规定的整个箱垛。4.4.2 用专用的骨架式底盘车载运集装箱时,可以通过箱底横向杆件的部分底面来支承,具体方式有以F两种:. 当F端梁、端部门槛和各底梁的底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底梁间距不大于1000mm时,则可以通过它们的部分底面来支承集装箱。此时的传载部位仅限于两条宽度为250mm的载荷传递带以内,两条带的|同距700mm,与箱体的纵轴对称布置,如图1所示。218 G8/T 3219-1995 而N 中,c.,输一/一fJ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帘的一-
6、一一?专瑾帘-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_一一一一-传递错旱的3 的N 图1载荷传递带位置图b. 当下端梁、端部门槛和各底梁的底面虽处于同一水平,但底梁间距大于1000mm;或是它们的底面不处于同一水平,则要求有起码的传载部位来支承集装箱,该传载部位DP为载荷传递区。4.4.3 载荷传递带或载荷传递区的底面均应高于底角件下平面12.5:!:7.smm。除底角件和它附近的底部护板以及下侧梁外,箱体的其他部位均不应低于该限界。4.4.4 载荷传递区应在载荷传递带范围以内,对于横向尺寸为250mm的裁荷传递区,其纵向尺寸不小子25mm。这样,每对载荷传递区的最小面积为,2X25X250mm2。4.
7、4.5 位于下端梁和端部门槛的每对载荷传递区所能承受的载荷应不小于O.5儿。位于下端梁和端部门榄之间的每对载荷传递区能承受的载荷应不小于1.5R,/no其中n为除位于两端者外的载荷传递区的对数CF同)。4.4.6 载荷传递区最少应有4对,即n+2二抖。4.4.7 载荷传递区的典型布置示意见图2和图3。1700 - 20()() 1 UU -2例111图2n十2=4的典型布置K阳、20001仙。(J-2川图3,+2=5的典型布匠4.4.8 集装箱底结构在承受相当于(1.8R-T)均布载荷的条件下,底结构任何部位的变形均不得低F219 G/T 32191995 底角件底平面以下6mm。4.4.9
8、在底结构的设计中,应考虑国缚货物的条件。4.5 端框架在进行本标准5.10横向刚性试验时,箱体两个端框架各自的对角线长度变化量之和不得大于60 mmo对设有端门的框架也有同样要求。4.6 仰l部结构在进行本标准5.11纵向刚性试验时,相应顶角件对底角件的相对位移,在集装箱长度方向不得大于25mmo 4. 7 壁板对设有箱门的端壁或侧壁,同样要求它们具有承受本标准5.6和5.7规定的试验载荷的能力。4.8 n框尺寸至少在一个端部设有箱门,箱门开口高度的尺寸对于lCC和lC型箱分别不小于2261 mm和2134 mm,宽度的尺寸不小于2286mmo 4.9 叉槽4. 9. 1 在1CC、1C和1C
9、X型集装箱上可以设一对或两对叉槽,若系两对,其中内又槽供叉举空箱,外叉槽供叉举重箱。严格禁止使用内叉槽叉举重箱。4.9.2 又槽是由沿箱体横向贯通的杆件组成,通过它可以从箱体的任一侧进行叉举作业。叉槽底板不需沿整个箱体贯通,但在叉槽两端的部位必须有底板。叉槽的位青和尺寸如图4所示。EL B科Lx-x刑幌Y Y 811幌注图中未注偏差的尺寸均为允许的最小尺寸.图4叉槽示意图5 试验5. 1 总则5. 1- 1 1CC、1C和1CX型通用集装箱均应按照本章规定的最低要求进行试验。其中风雨密性试验应安排在最后进行。5. 1. 2 集装箱内的各项试验载荷除专门注明者外都应当均匀分布。5. 1. 3 各
10、项载荷试验数值均已考虑了集装箱在使用中可能承受的动载荷和静载荷。在试验中不应再另外附加其他任何载荷。5.2 堆码试验5.2.1 日的为验证集装箱在船舱内堆码时,最下层集装箱在承受静载和动载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出现允许最大220 。GB/T 3219-1995 偏码条件下的承载能力。5. 2. 2 I法将集装箱放在坚固的平台立,由箱体的四个底角件支承,箱内装入(1.8RT)均布载荷。在每个顶角件上放匠一个符合GB/T1835的角件或与该角件等效的模拟件。通过这些角件或模拟件.沿竖直方向同时往每个顶角件施加不小于848kN的试验载荷,或往同一端的两个顶角件施加不小子2X848kN 的试验载荷。试验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3219 1995 CC CX 通用 集装箱 技术 条件 试验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