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8850-2012 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pdf
《GB T 28850-2012 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28850-2012 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9.040 N 6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8850-2012 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Thermostatic baths and Crculators-Heated liquid baths 2012-11-05发布2013-02-15实施呼115寄:如,5;二、1产码防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28850-2012 目次前言.田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分类4 使用条件.24. 1 环境条件.2 4. 2 供电条件4. 3 液体传热介质-5 要求5. 1 外观及结构-5. 2 技术性能5. 3
2、 安全和环境保护6 试验方法46.1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46. 2 试验条件.4 6.3 外观及结构试验-6.4 工作温度范围试验6. 5 最低扩展工作温度试验66. 6 温度波动度试验6. 7 温度均匀度试验6.8 升温时间试验86. 9 安全和环境保护试验8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7.2 检验项目7.3 出厂检验.10 7.4 定型检验.10 7.5 周期检验.10 8 标志.118. 1 一般要求8.2 分类标志.8.3 产品铭牌标志.8.4 与操作有关的标志.8. 5 安全标志8.6 包装标志.9 包装、运输、贮存.G/T 28850-2012 qLqJqJqdquqd 114咱
3、A叮tA1tEA1t41t4件件文文装输存排协则包运贮-丁元,KH-1iqL 1Inruqavhn nunu nudnudnud1tAtA nu H GB/T 28850-2012 目lJ1=1 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雪中炭恒温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四达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无锡苏南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上海爱斯佩克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计
4、量科学研究院、衡阳衡仪电气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东方加热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重庆银河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月明、陈云生、金丽辉、周连琴、倪一明、熊知明、邹苏阳、冯华、徐秋玲、何纲健、刘湘衡、周修源、王晓峰、励雅琴、廉振荣、王家龙、沈才忠、金美峰、王华斌。阳山1人 ; ,; -, 、-,-. 、飞 飞 、, , GBjT 28850一20121 范围恒温槽与恒温循环装置高温恒温槽本标准规定了高温恒温槽的分类、使用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本标准适用于未装备有源制冷装置,以液体传热介质形式提供恒温环境的高温恒温
5、槽(以下简称高温槽)。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 4793. 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4793. 6-2008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6部分:实验室用材料加热设备的特殊要求GB/T 9969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6895.10-20
6、10低压电气装置第4-44部分z安全防护电压骚扰和电磁骚扰防护GB/T 17248. 31999声学机器和设备发射的噪声工作位置和其他指定位置发射声压级的测量现场简易法JB/T 9512-1999 气候环境试验设备与试验箱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3 分类不燃液体或可燃液体均可作为高温槽的液体传热介质。高温槽的分类名称、要求及标志见表1。表1分类名称液体传热介质要求标志EI 不燃液体a过温保护cNFL E 可燃液体b可调温度过温保护dFL 田可谓温度过温保护和附加液位保护da通常是水以及其他在单一故障条件和规定温度范围内不燃烧的液体。b液体传热介质的闪点不应小于65C, II类要求适用,如硅泊。否则E
7、类要求适用,如乙醇。c独立的、非自复位的、能同时切断加热器所有极的过温或液位保护装置。d可以调节的过温和液位保护装置,应只有借助于工具才能进行。e制造商可选择采用或不采用。1 GB/T 28850-2012 4 使用条件4. 1 环境条件高温槽应在下列条件下使用:a) 室内使用;b) 温度为5.C35 .C,元剧烈的环境温度变化;c) 环境温度低于31.C时最大相对湿度为80%,环境温度为35.C时最大相对湿度线性降到67%; %; 5. 1 外观及结构5. 1. 1 表面涂镀层应色泽均匀、平整光沽,不应有露底、起皱、起泡、斑痕、裂纹及显见的划痕。5.1.2 高温槽壳体焊接、棱角部位应按要求磨
8、光、倒钝以后喷涂、抛光或镀层。整体结构应牢固。5. 1. 3 拼接安装部位缝隙应均匀一致。5. 1.4 固定机脚应放置平稳,移动脚轮应转动灵活且元异常噪声产生,万向脚轮应在正常操作条件和其最不利的位置确保高温槽元倾覆危险。5.1.5 内胆焊缝应均匀、无渗漏,电热器的安装应整齐、无泄漏,元锈斑。5.1.6 高温槽盖板与槽体应结合良好,方便操作。5.2 技术性能高温槽技术性能项目及指标要求见表2。2 序号项目1 工作温度范围2 扩展温度范围3 温度波动度4 温度均匀度5 升温时间5.3 安全和环境保护5.3. 1 保护连接GB/T 28850-2012 表2单位技术指标。C应符合制造商技术文件的规
9、定。C应符合制造商技术文件的规定。C在以下规格中选取:土(1,2 , 5) X 10 ,一3(n(0且为整数。C在以下规格中选取:(1,2,5)X10,-3(0且为整数口1m应符合制造商技术文件的规定保护连接的完整性、保护导体端子以及保护连接的阻抗应满足GB4793. 1-2007中6.5. 1的规定。5.3.2 介电强度将受试高温槽的保护导体端子(或电源插头的保护导体端子)作为一端,所有电源输入端短接作为另一端,在两端之间施加按表3确定的50Hz交流正弦波试验电压,在5s内将试验电压升高到规定值,使试验电压不出现明显跳变,然后至少保持5s,应无闪络、电流突然增加或重复飞弧现象。表3受试设备相
10、线中线电压(u)电气间隙a基准试验电压试验地海拔高度1m500 m 海拔校正后试验电压V 口1mV 时试验电压修正系数bV 100:.可:I二第2支)温度传感器与定在儿何中心位置(0点)的温度传感器平均值的偏差t:,.T;,并将其作为起始偏差可用工作空间的各个角点(图2);对于圆形槽高温槽,8个测试点应位于可用工作空间上、下两个假想圆平面的象限点上(图3),第9个测试点应当位于由其他8个温度测试点组成的立方体的几何中心(0点)。启动温度测量系统,测量所有9个测量点的温度,保持连续记录15min以上,然后将15min时间范围内的所有数据按测量点进行平均,将其中8支温度计进行t:,.T;修正,按式
11、(2)计算温度均匀度。t:,.Tu=max -T min 式中:t:,.Tu-一温度均匀度,单位为摄氏度CC);T max 数据修正后值最大的测量点的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C);T min二数据修正后值最小的测量点的温度平均值,单位为摄氏度CC)。( 2 ) 用几个测试点的测试结果和式(2),可以计算水平温度均匀度和垂直温度均匀度。计算水平温度均GB/T 28850-2012 匀度时,取工作空间任一水平平面上的最大对角线两点的最大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之差;计算垂直温度均匀度时,取工作空间最大的垂直平面的对角钱顶点的最大平均值和最小平均值之差。如果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少于9支,应保持中心位置(0点
12、)的温度传感器固定不变,其他温度点(如A点)的测量需要通过移动温度传感器实施测量(见图2、图3)。在温度传感器移动到每一位置(如A点)的测量顺序为:0点温度传感器A点温度传感器A点温度传感器0点温度传感器0点温度传感器A点温度传感器A点温度传感器0点温度传感器的测量顺序,依次得到示值Rl、RA1、RA2、R2、R3、RA3、RA4、R4。计算0点温度传感器示值平均值:R= (RI十R2+R3十R4)-;-4 计算A点温度传感器示值平均值2RA = (RA1 + RA2十RA3十RA4)-;-4 则此时A点相对于0点的温度示值差为:RA-O=RA-R 保持。点温度传感器的原有位置,移动A点温度传
13、感器到图2、图3的其他温度点,同样方法可以测量工作区域内B、C、D、E、F、G和H点相对于0点的示值差RB-O、Rc-o、RD-O,RE-O 、RF-O、Rc一O、RH-O。在RA-O、RB-O,Rc-o、RD。或RE-O、RF-O、Rc。、RH-O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差换算为温度即为工作区域上水平面的最大温差,即水平温度均匀度。在RA-O、RB-O、Rc-o、RD-O、RE-O、RF一。、Rc-o、RH一。中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差换算为温度即为工作区域的最大温差,即垂直温度均匀度。温度均匀度结果应符合5.2的规定。注:温度均匀度受高温槽内浸人物品大小与多
14、少、液体传热介质的循环或搅拌速度以及介质在试验温度条件下运动教度的影响。6.8 升温时间试验高温槽升温时间的测定,应采用适当的或制造商指定的液体传热介质,按6.4. 2的试验方法,计算从(40土l)OC操作温度开始,加热升温到高温糟温度第一次达到相当于起点温度与制造商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之差的80%温度点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应符合5.2的规定。6.9 安全和环境保护试验6.9.1 保护连接试验按GB4793.1-2007中6.5. 1的规定检查保护连接的完整性、保护导体端子以及保护连接的阻抗,并判别其是否合格。6.9.2 介电强度试验本试验应在6.9.1的试验之后,在测试和检查合格的产品上进行。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28850 2012 恒温槽 恒温 循环 装置 高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