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4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 G 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伽利略(C)胡克(D)卡文迪许2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 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N 1 始终减小,N 2 始终增大(B) N1 始终减小,N 2 始终减小(C) N1 先增大后减小,N 2 始终减小(D)N 1 先增大后减小,N 2 先减小后增大3 星球上的物体脱
2、离该星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 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 的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4 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三个灯泡 L1、L 2、L 3 都标有“5V,5W”,L 4 标有“5V,10W”,若它们都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 2 和 ab 间电压应为( ) 。 (A)2:1,25V(B) 2:1,20V(C) 1:2,25V(D)1:2,20V5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光滑导轨,MN、PQ 位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电阻不计,质量和电阻阻值完全相同的两根金属棒 a 和 b 静止地
3、横放在水平导轨上。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F 作用在棒口上,两金属棒将运动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棒 a 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而棒 b 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最终两者一起匀速向前运动(B)棒 a 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而棒 b 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最终两者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前加速运动(C)两棒最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且回路的电流为零(D)两棒最终以相同的加速度共同运动,此后力 F 所做的功等于两棒动能的增加6 根据熵增加原理,不可逆绝热过程( )。(A)熵的数值不变(B)熵的数值有可能减少(C)熵的数值有可能增加(D)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7 在匀强电场中 E
4、与电势差 u 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为 ,式中表达的物理义,正确的是( ) 。(A)a 点一定为电势零点(B) p 点电势一定高于 a 点电势(C)电势是场强的线积分(D)a、p 两点距离是垂直电场线的位移8 玻尔理论的实验基础是( )。(A)高速运动的电子流的实验研究(B)口粒子散射实验(C)原子光谱的规律(D)轻核聚变二、简答题9 简述初中物理习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0 在讲解“运动和力 ”时,某物理教师,突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变化?” 同学们听了面面相觑,答不上来。请说说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遵循哪些原则?本案例体现了(或违背了)哪些原则?三、案例分析题10
5、 某教师在一次随堂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对密度这一概念的理解。将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剩余半杯水的密度将( )。A变小 B变大C不变 D无法判断考查结果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 A。问题:11 该问题的正确答案是_,并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12 根据错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教学思路。12 自行车是初中物理教材中多次出现过的物理知识应用的典型事例。例如,在摩擦力一节中,可分析得:紧蹬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前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自行车靠惯性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均向后,这两个力均是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6、问题:13 教材中除“ 摩擦力” 一节外,还有哪些内容可以以自行车作为物理知识应用的典型事例?(不少于 4 个)14 选取其中的三个,具体说明自行车应用了其中的什么原理,或说明了一个什么物理知识。四、教学设计题14 请根据教材对“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一课进行教学设计。15 请对该教材内容进行分析。16 说明该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7 对探究课程的过程进行设计。18 设计一份探究报告。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4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卡文迪许测量地球的密度是从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常数着手,再推算出地球密度
7、。他用两个大铅球接近两个小球。从悬挂小球的金属丝的扭转角度,测出这些球之间的相互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求出常数 G。根据卡文迪许的多次实验,测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是水密度的 5481 倍(现在的数值为5517,误差为 065253左右),并确定了万有引力常数 G 的值。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小球所受墙的压力 N1、木板的支持力 (N2 反作用力)、重力 G 三个力的合力为零,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可构成封闭三角形。将木板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重力 G 的大小及方向不变,N 1 方向不变,木板与水平位置的夹角逐渐变小,因此表示 N1、N 2 的线段都逐渐减小,故 N1,N 2 都
8、逐渐变小。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第二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 ,g 表示星球的重力加速度,r 表示星球的半径,则题目所求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故本题选 C。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理想变压器的两线圈的电压与其匝数成正比,两线圈的电流与其匝数成反比。由已知可得,L 1、L 2、L 3 的额定电流为 1A,L 4 的额定电流为 2 A。电路中所有灯泡均正常发光,则在变压器右端线路中,干路电流为 2A,U 1=10V。而L1 也是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左端电路中电流应为 L1 的额定电流 1A,故若n1:n 22=I1:I 2=2:1,又因为 U1=20 V,则 Uab=25 V。
9、故本题选 A。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当 F 作用时,对于棒 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F ,由于 v 增大,所以 aa 在减小;对于棒 b, ,由于v 增大,所以 ab 在增大;而将两棒作为整体来看,因为始终受外力 F 的作用,则两者最终会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对于 b 要想维持加速运动必要有外力的作用,而其能受的外力就只能是感应电流在切割磁感线所产生的安培力,故回路中始终有电流,且 F 所做的功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本题选 B。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关于熵这个物理量有两条明确的结论;(1)熵是状态的函数,只要初、终态确定,连接这两个状态的任何过程(
10、不论可逆与否)熵变是相同的:如果两个状态在同一绝热线上,即使不是绝热过程,熵变也为零。(2)熵增原理,热孤立系统内发生的一切不可逆过程,熵总是增加的,那么,不可逆的绝热过程,熵是否增加与初、终状态有关,还要随所取的系统不同而不同。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C 项正确地解释了公式的含义,因此正确。 A、B 项不是必要的假设,D 项应该是计算和电场线平行方向的位移。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13 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 N.Bohr 提出了一个假设,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玻尔的量子论不但解释了实验上已发现的氢原子的光谱系,而且,预言的新谱系也被莱曼(Lyman)在实验中观测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2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