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恒温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不考虑气泡内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则气泡内( )。(A)气体内能增加(B)外界对气体做功(C)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每个气体分子动能都不变2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A 和 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球 A 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 B 的角速度(B)球 A 的线速度大于球 B 的线速度(C)球 A 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 B 的运动周期(D
2、)球 A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 B 对筒壁的压力3 物体距凸透镜 20cm 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把物体向透镜方向移 8cm,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B) 10cm(C) 9cm(D)5cm4 如图所示电路中,C 2=2C1,R2=2R1,忽略电源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开关 K 处于断开状态,电容 C2 的电量大于 C1 的电量;开关 K 处于断开状态,电容 C1 的电量大于 C2 的电量;开关 K 处于接通状态,电容 C2 的电量大于 C1 的电量;开关 K 处于接通状态,电容 C1 的电量大于 C2的电量。(A)(
3、B) (C) (D)5 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 30和 45,质量分别为 2m 和 m 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 )。(A)质量为 2m 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B)质量为 m 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下运动(C)绳对质量为 m 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D)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6 在稳恒磁场中,关于磁场强度的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仅与传导电流有关。(B)若闭合曲线内没有包围传导电流,则曲线上各点
4、的 必为零。(C)若闭合曲线上各点 均为零,则该曲线所包围传导电流的代数和为零。(D)以闭合曲线 L 为边界的任意曲面的 通量相等。7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成功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8 新课改提倡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强调( )。(A)学生的主观能动性(B)教师的指导(C)学生之间的合作(D)学生自学能力二、简答题9 质量为 2kg 的物体,在沿 x 方向的变力作用下,在 x=.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设变力与 x 的关系如图所示。试由
5、动能定理求物体在 x=5,10,15m 处的速率。三、案例分析题9 下面是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片断。播放行人骑自行车的片断。师:这个视频描述了一个什么情景?生:行人骑自行车。师:是的,骑自行车用力蹬车车就会运动,不蹬,自行车就会停下来。这说明力和运动有什么关系?生:物体受力就运动,不受力就静止。师:你这样想是不对的。那我们看这个实验,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的斜面滑下,在毛巾和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不一样。为什么了生:可能是摩擦力的原因。师:老师介绍了伽利略之前对力与运动的错误认识,并用多媒体展示了理想模型实验,如果没有摩擦力,物体会怎样运动?生:一直运动下去。师:我用多媒体展示伽利略的理想模型实验。可
6、以看到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生甲:你举的例子不符合实际情况,力撤掉后所有的物体都要停下来,所以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师:你的想法是错误的,老师刚才讲的都白讲了。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生:恩。10 对上述教学片断进行评价。11 设计一个教学片断,正确处理学生甲所犯的错误。四、教学设计题11 材料一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折射定律” 的要求是 “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测定材料的折射率。”材料二(1) 折射率: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用符号 n 表示。n:sin
7、1sin 2。不同介质的折射率(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怎样设计实验找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确定入射角和出射角,再根据折射定律,就可以求出玻璃的折射率了。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12 简述折射定律的内容。13 设计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 300 字)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恒温的水池中,气泡缓慢上升,温度不变,所以内能不变,故 A 错误;气泡的体积逐渐增大,对外做功,故 B 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