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0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竖直平面内有一形状为抛物线的光滑曲面轨道,如图所示,抛物线方程是 y=x2,轨道下半部分处在一个水平向外的非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 y=a 的直线(图中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环(可视为质点)从抛物线上 y=b(ba)处以速度 v 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环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 )。(A)mgb(B) mgb+ mv2(C) mg(ba)(D)mg(b a)+ mv22 如图所示,xOy 坐标系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第三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
2、度大小均为 B,第二、四象限内没有磁场。一个围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的导体环 Oab,其圆心在原点 O,开始时导体环在第四象限,且导体环两边 Oa、Ob 恰好分别与 x 轴、y 轴重合,从 t=0 时刻开始导体环绕 O 点在 xOy 坐标平面内逆时针匀速转动。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导体环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环内感应电流 i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是( )。3 对以下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理现象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人们手上带的电子表的液晶显示用到了偏振光(B)拍摄玻璃厨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C)无线电波、超声波、光波、X 射线与 射
3、线都是电磁波(D)在利用棱镜全反射中,如果在反射面涂上性能良好的反光物质,在全反射时其反射率会更高4 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水平滑杆 SS上套有一质量为 m 的光滑金属圆环,在滑杆的正下方与其平行放置一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木制轨道,且穿过金属圆环的圆心O,现使质量为 M 的条形磁铁以 v0 的水平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A)磁铁穿过金属环后,二者将先后停下来(B)圆环可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C)磁铁与圆环系统损失的动能可能为(D)磁铁与圆环系统损失的动能可能为5 如图所示,物体 B 叠放在物体 A 上,A、B 的质量均为肌,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同速度沿倾角为 的固
4、定斜面 C 匀速下滑,则( )。(A)A 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mgsin(B) A 受到 B 施加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C) A、B 间没有摩擦力(D)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tan6 已知厚度为 d 的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7 一束光强为 I0 的自然光,相继通过三个偏振片 P1、P 2、P 3 后,P 1 和 P3 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出射光的光强为 I=I08。若以入射光线为轴,旋转 P2,要使出射光的光强为零,P 2 要转过的角度是 ( )。(A)30(B) 45(C) 60(D)9
5、08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物理课程由 12 个模块组成,有必修和选修模块其中选修 1-2 模块物理学科知识的主体为( )。(A)电磁学(B)热学(C)力学(D)光学二、简答题9 一小球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振动,弹力 F=kx ,而位移 x=Acost,其中,k,A 和 都是常数,求在 t=0 到 t=2 的时间间隔内弹力给予小球的冲量。三、案例分析题9 下面是一道作业题及某学生的解答。 习题:半径分别为 r 和 2r 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 r、质量为 m 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 AB 置于圆导轨上面,BA 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 O,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
6、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 C 点和外圆导轨的 D 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 R 的电阻(图中未画出 )。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速度 绕 O 逆时针匀速转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 (1)通过电阻 R 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外力的功率。 解:(1)导体棒 AB 上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Blv=B(2r)(2r)Br(r)=3Br 2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 B 端流向 A 端,因此电阻R 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 C 端流向 D
7、端。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 R 的感应电流的大小是 I=R=3Br 2R (2)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 Wf=fs,其中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f=N=mg 在 t 时间内导体棒在内、外圆轨道上运动的距离为 s 内 =rt s 外 =2rt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f=fs=f(s 内 +s 外 )=3mgrt。 消耗在电阻 R 上的功为WR=I2Rt= 所以外力所做的功为 W=Wf+WR=3mgrt+ 外力的功率为 P=Wt=3mgr+9B 2r42R10 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11 针对上述错误原因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正确解决该问题。11 下面是教师在“ 牛顿第一定律 ”一课中,向
8、学生讲解的教学片段。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运动以及运动的一些规律,但是没有进一步讨论物体为什么会做这种或那种运动,要讨论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知道运动和力的关系,那么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多媒体演示伽利略实验。师:通过伽利略的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师:后来,科学家迪卡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师:最后,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
9、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将保持静止状态)最后教师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问题:12 对上述课堂实录进行评述。13 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的教学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思路、教学活动等)。四、教学设计题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某高中物理教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节有如下演示实验。如图 161-1,A、B 是两个悬挂起来的钢球,质量相等。使 B 球静止,拉起 A 球,放开后 A 与 B 碰撞,观察碰撞前后两球运动的变化。换成质量相差较多的两个小球,重做以上实验。 任务:14 说明
10、教材所述“ 换成质量相差较多的两个小球,重做以上实验” 的实验设计意图。15 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1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物体自由下落或沿光滑斜面滑下时。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到哪里去了?我们发现,在这些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增加了,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这说明,物体原来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原来具有一定速度的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竖直上升或沿光滑斜面上升,这时重力做负功,物体的速度减小,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少了。但由于物体的高度增加,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这说明,物体原来具有的动能转化成了重力势能。材料二 在只
11、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6 设计一个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内容和条件的教学导入。17 完成材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0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因磁场为非匀强磁场,则金属环在抛物线内滑动时总会产生感应电流,消耗机械能,最终停在抛物线的最低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损失的机械能为:E=mgb+ mv2,故选 B。2 【正确答案】 D
12、【试题解析】 导体环进入磁场时,磁通量发生变化,形成感应电流,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即电流为负值,故 AB 错误。转过 90之后开始出磁场,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磁通量减小,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转过180后,进入第三象限的磁场,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转过 270时,开始出磁场,会形成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故 D 正确。感应电流大小 I= ,所以导体环匀速转动,会形成大小恒定的感应电流,故选 D。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们手上带的电子表的液晶显示用到了偏振光,A 选项正确。拍摄玻璃厨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B
13、选项错误。超声波是机械波不是电磁波,选项 C 错误。与平面镜相比,全反射棱镜的反射率高,几乎可达到 100,且全反射棱镜的反射面不必涂敷任何反光物质,选项D 错误。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因为磁铁和圆环组成的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所以满足动量守恒,因为初总动量不为零,所以末总动量一定不为零,故两者不会停下来,A 错误。若最终两者的速度相同,则有 Mv0=(M+m)v,解得 v= ,此时磁铁与圆环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C 正确,BD 错误。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对整体分析,将整体重力分解,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故 A 受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