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所示,相互垂直的固定绝缘光滑挡板 PO、QD 竖直放置在重力场中,A、B为两个带有同种电量的小球(可以近似看成点电荷),当用水平向左作用力 F 作用于b 时,A、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若稍改变 F 的大小,使 b 稍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当 A、B 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后( )。(A)A、B 间电场力增大(B)作用力 F 将增大(C)系统重力势能增加(D)系统的电势能将增加2 如图所示,A、B 两质量相等的物体,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 C 上,A 和 B 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弹簧,A、B 与平板车上表
2、面动摩擦因数之比为 3:2,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A、B 相对 C 滑动的过程中A、B 系统动量守恒 A 、B、C 系统动量守恒小车向左运动 小车向右运动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C) (D)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为两列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的相干水波于某时刻叠加。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则此时 c 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B)图 S 为在水面上振动的波源,M、N 为在水面上的两块挡板。要使 A 处水也能发生振动,则波源 S 的频率应该变大(C)图 是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振幅 A 与驱动力的频率 f 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判断出该单摆摆长
3、约为 1 m(D)图是竖直肥皂膜的横截面,用单色光照射薄膜,在薄膜上产生明暗相间的竖直条纹4 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 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磁场中某确定位置,B 与 F 成正比,与 I、L 的乘积成反比(B)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在空间某处所受磁场力 F=0,那么该处的 B 一定为零(C)一小段通电直导线放在 B 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磁场力 F 也一定为零(D)磁场中某处的 B 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所受磁场力 F 的方向相同5 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不明显(C)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各个部
4、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6 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核聚变反应方程 12H+13H 24He+01n 中, 01n 表示质子(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7 如图所示,小木块 P 和长木板 Q 叠放后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P、Q 的接触面是粗糙的。用足够大的水平力 F 拉 Q,P 、Q 间有相对滑动。在 P 从 Q 左端滑落以前,关于水平力 F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做的功
5、小于 P、Q 动能增量之和(B) F 做的功等于 P、Q 动能增量之和(C) F 的冲量大于 P、Q 动量增量之和(D)F 的冲量等于 P、Q 动量增量之和8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B)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C)在课程内容上体现基础性、选择性、严谨性(D)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二、简答题9 一半径为 R 的半球面,均匀地分布着电荷面密度为 的电荷,则球心处的电场强度是多少?三、案例分析题9 下面是某同学对一题习题的解答。 题目: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被压
6、缩 x 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 T1,第二次被压缩 2x 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 T2,则两次振动周期之比 T1:T 2 为( )。 A1:1 B 1:2 C2:1 D1:4 解:压缩 x 时,振幅为 x,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 4x。压缩 2x 时,振幅即为 2x,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 8x。由于两种情况下全振动的路程的差异,第二次是第一次的 2 倍。所以,第二次振动的周期一定也是第一次的 2 倍,所以选 B。 问题:10 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及其要点。11 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法。12 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12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动量概念的教学。教师:前面
7、几章我们主要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了物体的运动,但对于有些物体的运动直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就发生了困难,如爆炸类物体、碰撞等,这类运动有什么特征?学生:运动非常剧烈。教师:不是说的这个方面,我指的是它们运动的时间非常短,运动情况不明确。学生:哦,所以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教师:物理学家就给我们引入了动量来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看一下,动量是怎么定义的?学生: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教师: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物体的作用效果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一起决定的,那么动量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致吗?学生:一致。问题:13 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14 针对上述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让学生掌握动量的概
8、念。四、教学设计题14 下面为高中物理教材力的合成一节中“探究合力的方法” 的实验装置。15 请列举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快速认识力的合成。16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设计一个教学方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16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标准为“通过观察实验总结实验背后蕴含的物理规律” 。材料二 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有关“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的内容如下: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把 A、B 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 B 的一端固定,用手拉测力计 A。如图 45-3 所示,可以看到两个测力计的指针同
9、时移动。这时,测力计 A 受到 B 的拉力 F,测力计 B 则受到 A 的拉力 F。 F 与 F有什么关系? 它们受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过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任务:17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18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的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于球 a 而言,原来它受重力、PO 对它水平向右的支持力及 b 对它的
10、电场力,方向在 ba 的连线上,三力平衡,可以看成电场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与重力相等,当 b 球向左移动时,电场力的方向要发生变化,根据矢量三角形可知,此时电场力与支持力都会变小,故选项 A 错误。对 A、B 球整体进行分析,由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可得,力 F 的大小等于 PO 对球 a 向右的支持力,因此,作用力F 将变小。选项 B 错误。因为电场力减小,故两球间的距离在增大,所以 a 球的重力势能变大,即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选项 C 正确。两球的距离增大。电场力做正功,故电势能将减小,选项 D 错误。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B 组成的系统受到平板小车 C 的摩擦力,系统动量不守恒,
11、A、B、C 组成的系统,受到的合力为零,动量守恒,错误 正确;当压缩弹簧突然释放将 A、B 弹开过程中,A、B 相对 C 发生相对运动, A 向左运动,A 受到的摩擦力向右,故 C 受到 A 的滑动摩擦力向左,B 向右运动,B 受到的摩擦力向左,故 C 受到 B 的滑动摩擦力向右,而 A、B 与平板车的上表面的滑动摩擦力之比为 3:2,所以 C 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大于向右的摩擦力,故 C 向左运动,正确错误,故 C 正确。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C 点是波峰和波谷叠加,两列波的振动相互抵消,即 C 点处于平衡位置不动,A 错;要使 A 处水也能发生振动,要求波要发生衍射,由波长越长,越
12、容易衍射,=vT= ,因 v 相同,所以频率 f 越小,波长越长,波越容易发生衍射,A 处水能发生振动,B 错;由图知当 f=05 Hz 时发生共振,T=1f=2s,T= ,联立得 L=1 m,C 对;光从肥皂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形成相干光,其路程差与薄膜厚度有关,在重力作用下,肥皂膜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在同一水平面上厚度相等,形成亮纹(或暗纹),因此,干涉条纹是水平的,D 错。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磁场的特性,与导线受力、电流及导线长度无关,所以选项 A、B 错误;由安培力公式 F=BIL 知,当 B=0 时,安培力等于零,所以 C 正确;磁场方向与安培力方向、电流
13、方向满足左手定则,即与安培力方向垂直,所以 D 错误。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A 错误。液体温度越高,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激烈,B 错误。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C 错误,D 正确。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不是氦原子,故 A 错误。 01n 表示中子,故 B 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hvW 0,知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不是正比,故 C 错误。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故 D 正确。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3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