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9633-200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pdf
《GB T 19633-200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9633-200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080 C 30 道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T 19633-2005/ISO 11607: 200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Packaging for terminally sterilized medical devices (lSO 11607: 2003 , IDT) 2005-01-24发布2005-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啦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叩GB/T 19633-2005/ISO 11607 :2003 前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1607: 200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本标准所采用的国际标准ISO11607,于1996年首
2、次发布。该版本是依据欧洲EN868-1(待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材料和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制定的。在ISO11607-2003中,凡与EN 868-1有差异的条款,都以注释的方式给出了说明。本标准保留了这些注释。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北极透析纸有限公司、广州光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用包装材料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平、王延伟、田青、冷亚平、陈江。GB/T
3、19633-2005/ISO 11607 :200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1 范围1. 1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或是在工厂中生产,或是在医疗保健机构中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材料和可再次使用的容器的要求(见第6章)。1.2 本标准概述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制造者对包装过程开发和确认的主要要求(见第7章)。成型和密封被认为是最关键的过程,但其他过程操作也能最终包装有影响,对此本文也有阐述。本标准为最通用的操作和技术提供了指南。1. 3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无菌医疗器械包装性能的基本要求(见第7章)。其目的是为医疗器械设计者和制造者对包装在加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对器械部件保护的全性能的鉴定提
4、供出试验和评价框架。1.4 本标准不包括在无菌状态下生产的产品的包装;在这些情况下,应有附加要求确保包装和包装过程不会形成产品污染源。1. 5 本标准不包括抽样方案的确定或平行试验组的数量和时间。注:本标准把包装医疗器械的医院或其他组织视为制造者。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402: 1986 纸和纸板透气性的测定(中等范围)第5部分:葛尔莱
5、(Gurley)法(lSO5636习,MOD)GB 18282. 1-2000 医疗保健产品的灭菌化学指示物第1部分:通则(idtISO 11140-1:1995) 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生物负载bi协obu盯1I町lr(吨由某一项目上存活微生物的数量。闭合closure 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闭合完好性closure integrity 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注:在EN868-1中这一定义有显著差异。3.4 适合性鉴定compliance quali
6、fication 按商定的材料规范所规定的方法检验后,包装符合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要求的书面证据。GB/T 19633-2005/ ISO 11607 : 2003 3. 5 开发development 对原设计或工艺进行改进或使其满足产品标准的过程。3. 6 失败failure 在规定条件下,包装的某个组成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所需功能不在规定的限度内的事件。3. 7 失败分析failure analysis 对某一项目进行推断和系统的检查,并分析潜在失败和已经发生的失败的可能性、原因和后果。3. 8 最终包装final package 产品装入其中后灭菌的保持在预期水平上。参见初包装3.18
7、注2:EN 868-1 相同。3. 9 3.10 3. 11 标签系统包装标签制造者对医疗器医疗器械由制造者一一疾病的主一一-伤残的诊1人体结构皂其对于人体内或人t段参与并起一定辅助作用。3.12 微生物屏障microbial barrier - 包装系统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的特性。注:在EN868-1中这-定义有显著差异。3. 13 3.14 包装完好性package integrity 最终包装未受物理损坏的状态。包装适应性package compatibility ,可使其内装物在规定的时间内包装材料和/或系统在不对医疗器械产生有害反应的前提下达到所要求的特性。2 GB/ T 19
8、633-2005/ISO 11607 :2003 3.15 包装材料package material 用于制造或密封包装系统或初包装的任何材料。3.16 包装系统package system 由一种或多种包装材料组合成一个独立的单元,用于部分或全部的初包装。3. 17 性能鉴定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按本标准适用要求,在对特定包装材料进主试验的基础上,包装满足无菌包装要求的书面证据。3. 18 3. 19 3. 21 鉴定qua 所有规定对已确立3.23 密封seal 注:在EN868-1中这一定义3.25 3.26 密封强度seal strength 密封的机械强
9、度。无菌sterile 无存活微生物。注:EN 868-1使用EN556中的无菌定义。3.27 无菌液路包装sterile f1 uid path package 设计成使医疗器械与液体接触部分保持元菌的进出口保护盖系统和/或包装。3 GB/T 19633-2005/ISO 11607 :2003 3.28 灭菌适应性sterilization compatibility 包装材料和/或系统能经受灭菌过程并达到最终包装内灭菌所需的条件的特性。3.29 最终灭菌terminally sterilized 医疗器械至少在初包装内被完全密封或封闭后进行灭菌。3.30 使用者user 对产品使用负责的
10、自然人或法人,个体或组织。3.31 确认validation 通过获取、记录和解释所需的结果,来证明某个过程一贯能生产出符合预先确定规范的产品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注:一般认为确认是一个包括以下方面的全过程。包括书面方案、安装的设备符合设计指标和规范的证据(设备鉴定)、使用校准过的仪器收集数据、在确定的操作条件下设备能在规定的公差内运行、通过反复运转和过程测试验证设备是可重现的证据(过程性能鉴定)。4 通用要求4. 1 质量体系本标准所描述的活动应在一正式的质量体系下运行。注1:GB/T 19001 (lSO 9001)给出了适用的质量体系的要求。满足本标准的要求不一定要取得质量体系的第三方认证。
11、注2:医疗保健机构可以使用适合于我国的质量体系。4.2 抽样用于选择和测试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抽样方案应由生产者和制造者间协商选择,例如符合GB/T 2828或GB/T450的可接受质量限(AQL)或统计过程控制(SPC)。对每一种所选方案,应以文件的形式予以说明。4.3 试验方法4.3. 1 所有用于表明符合本标准的试验方法应得到确认。试验方法的选择原理,被测参数和接收准则应形成文件。4.3.2 对有些要求,目前国际上可能有可接受的标准化的试验方法。建议使用这些方法。如果使用其他方法,应经过确认并形成文件。除非在材料试验方法中己有规定,试验样品宜按照GB/T10739中的方法在(23土1)O
12、C和(50 :1: 2) %的相对湿度下进行状态调节。注1:要符合EN868-1,以上便成为一项要求(EN868-1,1997,5.2)。注2:本标准附录B和附录C中所列的试验方法既不排除需要确认,也不排除其他确认过的试验方法。4.4 包装确认、合格鉴定和性能鉴定的职责4.4.1 制造者应对确保最终包装按本标准进行确认负有职责。4.4.2 生产者应对材料进行合格鉴定试验负有职责。注:这不排除制造者自愿承担这一职责。4.4.3 制造者应对性能鉴定试验负有职责。4.5 形成文件所有步骤和用于证实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所获得的结果都应形成文件,并按照一个正式的质量体4 GB/T 19633-2005/1
13、80 11607 :2003 系妥善保留至一个规定的时间,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很多因素,如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失效日期和可追溯性等。注:当希望同时符合EN868-1时,还需要形成其他的文件(EN868-1:1997,第6章)。5 包装材料5. 1 通用要求5. 1. 1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目的是使产品在预期的使用、贮存寿命、运输和贮存条件中保持产品的无菌性。应确立、控制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生产、贮存、运输和处置条件,并形成文件,以确保:一一这些条件与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使用相适应;一一能保持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特性。包装材料和/或系统至少应考虑下列方面:一一温度范围;一一压力范围;湿度范围;
14、一一上述三项的最大变化程度(必要时); 一一暴露于阳光或紫外光;一一洁净度;一一生物负载。注:确定灭菌过程参数时宜考虑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生物负载。5. 1.2 生产包装材料用的原材料可以是初次使用的材料也可是回收材料,但前提是应了解所有这些原材料特别是回收材料的来源、历史和可追溯性。并能对它们加以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完全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注:使用当今的工业生产技术,除生产回料以外的回收材料,不可能很好地控制使其安全地用于医疗器械包装。5. 1.3 应针对所选材料对包装设计与加工要求进行评审。这宜包括灭菌过程的影响,本标准第6章、第7章给出了有关性能准则。5. 1.4 应按照生产者和制造者共同
15、约定的方法评价材料的下列特性:a) 微生物屏障;b) 毒理学特性;c) 物理和化学特性;d) 与材料预期所用的灭菌过程的适应性;e) 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见第6章); f) 包装材料灭菌前和灭菌后的贮存寿命限度。5.1.5 对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应考虑5.1.6至5.1.9列出的基本性能要求。制造者应根据每一具体应用确定必要的材料特性。有些材料具有第5章中没有列出的特性,可用第6章、第7章中给出的性能准则进行评价。5. 1. 6 一般包装材料,例如包裹材料,纸、塑料薄膜或非织造高密度聚乙烯(HDP凹,应符合下列要求:a) 材料不应有足以影响其性能和安全性的释放物和异味。对与之接触的医
16、疗器械也不应产生不良影响;b) 材料上不应有穿孔、裂缝、开裂、皱榴或局部厚薄不均等影响材料功能的缺陷;c) 质量应与生产者的标称值一致;d) 材料应具有可接受的清洁度水平;e) 应确立最低物理特性,如拉伸强度、厚度变化、抗撕裂、气体渗入和胀破强度,以满足医疗器械、包装和灭菌过程或最终包装的要求;5 GB/T 19633-2005/ ISO 11607: 2003 f) 应确立各化学性能的特性值,如pH值,氯和硫的含量,以满足医疗器械、包装和灭菌过程的要求;g) 在使用条件下,不论是在灭菌前、灭菌中或灭菌后,包装材料和/或系统不应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注:为满足该项要求,宜具有包装构料和
17、/或系统不会释放出足以损害健康的毒性物质的充分证据。h) 如有必要,应结合医疗器械的预定使用来评价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生物相容性。注:生物相容性试验方法的选择见GB/T16886. l(ISO 10993-1)。5. 1. 7 除了5.1.6给出的要求,涂粘合层的材料还应满足下列要求:a) 涂层应是连续的,不应出现空臼或裂华蜗嘴角哩好在每星处形成间断;5. 1. 8 成型包装应符合下列的在灭菌前、灭菌中应、污染产品、向分不应与产品发生反b) 除满足5.l. 6 5. 1. 9 b) d) 要求:1) 2) 3) 5.2 确认要求5.2. 1 包装材料和系统应5. 2. 1. 2 在需进行多次灭
18、菌循度内。这应是制造者的职责。5. 2. 1. 3对预定目的适应性的确定,应苍帕如常供应时矿将发生的变化。若产品是包封在多层包装内,可分别对内、外层包装材料特性设定不同的限度。适宜性的确定可与所要用的灭菌过程的确认同时进行。列要求:材料试验宜评价基本特性的随机变化(如厚度和/或多孔材料的孔径)会对材料性能有影响。5. 2. 1. 4 宜证实包装材料和/或系统是否适合于制造者预定使用的灭菌过程,并形成书面文件(例如对EO灭菌,包括EO气体,7.(蒸气和空气穿透d性)。必要时,还包括验证在规定的灭菌器内装载形式下,包装材料和/或系统对空气和灭菌剂具有良好的穿透性,以便达到灭菌所要求的条件,并在灭菌
19、后易于释放出灭菌剂。此外,在整个灭菌过程时间内,材料的物理特性不应受到有害影响。6 注:若要符合EN868-1时,宜使用按有关欧洲标准(如EN285、EN550、EN552、EN554和EN1422)设计、制造和操作的灭菌器来确定灭菌适应性。这些欧洲标准与国际标准正在协调中。GB/ T 19633-2005/ISO 11607 : 2003 5.2. 1. 5 当没有规定灭菌过程或当确定了要使用的灭菌过程而没有规定包装材料和/或系统时,应确立包装材料和/或系统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这应在灭菌过程中对最终包装确认中进行。5. 2.2 与被包装产品的适应性应符合下列要求:a) 制造者应确定包装材料和
20、/或系统与其所包装的医疗器械的适应性。这应包括医疗器械和在灭菌及随后的运输和贮存中施加的应力在内的物理特性的极限值;b) 应考虑的因素包括:1) 被包装的医疗器械的重量和构形;2) 有锐边或突出物;3) 物理或其他保护的需要;4) 医疗器械敏感性所致注:对以往使用满意的c) 制造者应确保包装d) 5.2. 3 与标签系统的适标签系统应:b) 固定在包装材输条件。注:标鉴可采用于包装材料5. 2.4 应符合下列包装材料的微一层材料贴飞符渗应不料的材料孔材多ab 品的安全性;是在规定流速的细菌芽品进行检验。在这些规定的微生物屏障特性。这些方法可用于给材料进行排序、运表明2) 材料的生产者应测定材3
21、) c) 微生物屏障试验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首先应制定方案,对测定微生物屏障特性的微生物测试方法进行确认,证实方法的可重现性及识别包装材料的能力。在国家药典和国家标准中有这些方法。注1:现已有若干测定微生物屏障特性的试验方法,但都处于研究阶段,在本标准出版时,尚无一个可接受的标准化的方法。注2:如果发现确认过的物理试验方法与一确认过的微生物测试方法等效,就可用物理试验方法中的数据测试微生物屏障特性。注3:若有了确认过的材料和最终包装(如,可再用容器)的微生物测试方法,则考虑收录到本标准将来的版本中。7 GB/T 19633一2005/ISO11607:2003 注4:本标准采用的方法与EN86
22、8-1中关于微生物屏障试验方法之间有差异,见EN868-1:1997.4.20 5.3 贮存和运输5.3.1 在规定条件下(如果适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包装应能为保持其特性提供必要的保护。5.3.2 因包装材料在贮存过程中可能会变质,所以制造者应通过下列两个方法之一确保包装材料的特性保持在规定的限度内(见5.1和5.2): a) 在制造者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证实这些特性得到保持;或b) 确保贮存条件保持在规定的限度内。这些限度和条件由生产者确定。5.4 设计考虑5.4. 1 包装材料和/或系统的设计,应使在特定使用条件下对使用者或患者所造成的安全危害降至最低。5.4.2 一旦
23、选定了适当的包装材料,对最终包装的设计应至少考虑到以下几点:a) 包装材料和/或系统与医疗器械的相适应性,c即,包装对医疗器械或医疗器械对包装不应有有害影响(见5.2.2)J;b) 包装材料和/或系统与灭菌过程的相适应性(见5.2.1);c) 包装材料和/或系统与标鉴系统的相适应性(见5.2.3); d) 包装材料和/或系统所提供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保护;e) 包装材料和/或系统与使用者使用时的要求(如无菌开启)相适应性。注:第7章给出了包装设计性能的评价要求。6 包装成形和密封6. 1 设备鉴定在启动最终过程开发前,应证实加工设备和辅助系统能始终在确立的设计和操作限度及公差下运行。包括:a)
24、 监视关键参数的能力;b) 所有相关仪器、传感器、显示器和控制器等的书面较准规程和检定(certifiedcalibration)计划表;c) 成形/密封或其他闭合系统、夹具(工具)的形成文件的检验;d) 书面维护保养计划和清洁程序;e) 软件确认(如适用);和f) 形成文件的操作人员培训。6.2 过程开发6.2.1 制造者应通过过程评价,建立适当且必要的过程上下限。前提是材料是按本标准第5章的要求进行选择的;且经鉴定包装设计符合第7章,并与预定灭菌过程相适应。6.2.2 下列材料适应性要求适用:a) 制造者有责任确保所有成形和密封用包装符合预定要求或规范(包括第5章中的要求);选择经评价有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9633 2005 最终 灭菌 医疗器械 包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