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pdf
《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pdf(8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Residential huilding code 2005 -11-30发布2仰6-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栓在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Residential building code GB 50368 - 200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rl: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 0 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85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建筑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68 2005,白200
2、6年3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全部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5年11月30日前言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建标闲【2C口5J84号(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门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本规范是主要依据现行相关标准,总结近年来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使用和维护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参照发达国家通行做法制定的第一部以功能和性能要求为基础的全文强制的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证,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并经审查
3、定稿。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外部环境、建筑、结构、室内环境、设备、防火与疏散、节能、使用与维护。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13; E-mail , buildingcode vip. sina. com)。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公安部消防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袁振隆王有为童悦仲林建平涂英时陈国
4、义(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琦华刘文利孙成群张播李引擎李娥E沈纹林海燕林常青郎四维洪泰构胡荣国赵文凯赵铿梁锋黄小坤曾捷程志军目次总则术语.2 3 基本规定.4 4 外部环境.6 建筑.9 6 结构.12 7 室内环境.15 8 设备179 防火与疏散.21 10 节能.26 11 使用与维护.31 条文说明.331总则1. O. 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1. O. 3 住宅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
5、求。1. O. 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当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1. O. 5 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 住宅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简称住宅。2. O. 2 老年人住宅house for the aged 供以老年人为核心的家庭居住使用的专用住宅。老年人住宅以套为单位.普通住宅楼栋中可设重若干套老年人住宅。2. O. 3 住宅单元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 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
6、筑部分.t支部分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2. O. 4套dwellingspace 由使用由积、居住空间组成的基本住宅单位。2. O. 5 元障碍通路barri盯freepassage 住宅外部的道路、绿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内的适合老年人、体弱者、残疾人、轮椅及童车等通行的交通设施。2. O. 6 绿地green space 居住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士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2. O. 7 公共绿地public
7、green space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葱、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2. O. 8 绿地率greenmg rate 居住用地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率c%)。2.0.9人口平台entrance platform 2 在台阶或坡道与建筑入口之间的水平地面。2.0.10 元障碍住房barrier-ree residence 在住宅建筑中,设有乘轮椅者可进入和使用的住宅套房。2.0.11 轮椅坡道ramp for wheelchair 坡度、宽度及地面、扶手、高度等方面符合乘轮椅者通行要求的坡道。2.0.12地下室basement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
8、该房间净高的1/2者。2.0.13半地下室semi-basement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2.0.14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2.0.15 作用actIOn 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内力和变形效应的原因。2.0.16 非结构构件non-structural element 连接于建筑结构的建筑构件、机电部件及其系统。3 3基本规定3.1住宅基本要求3. 1. 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
9、3.1.2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3.1.3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3.1.4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3. 1. 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3. 1. 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3. 1. 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3. 1. 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3. 1. 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3. 1. 10 住宅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
10、室内设备应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3. 1. 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元障碍设计原则。3. 1. 12 住宅应采取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坠落或坠落伤人的措施。3.2许可原则3.2.1 住宅建设必须采用质量合格并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3.2.2 当住宅建设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新技术、4 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经相关程序核准。3.2.3 未经技术鉴定和设计认可,不得拆改结构构件和进行加层改造。3.3既有住宅3.3.1 既有住宅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遭遇重大灾害后,需要继续使用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鉴定,并根据鉴定结论进行处理。3.3.2 既有住宅进行改造、改建时,应综合考虑
11、节能、防火、抗震的要求。5 4外部环境4.1相邻关系4. 1. 1 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4.1. 1的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老年人住宅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h的标准;2 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lh的标准。表4.1.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I、H、皿、咀气候区|凹气候区建筑气候区划大城市i中小城市i大城市中小城市|气候区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j照时数(h)汪3注1有效日照时间带他)(当地真太阳时)8-16 9-15 日照时间计算起点底层窗台面注.底
12、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O.9m高的外墙位置。4. 1. 2 住宅至道路边缘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4.1. 2的规定。表4.1.2 佳宅至道路边缘最小距离(m)6 续表4.1.2Lt9m 高层1. 5 2 4 住宅山墙面向道路多层1. 5 2 2 注,1当道路设有人行使道时,其道路边缘措便道边线;2 表中j表示住宅不应r!J路面宽度大子9m的道路开设出人口。4. 1. 3住宅周边设置的各类管线不应影响住宅的安舍,并应防止管线腐蚀、沉陆、振动及受重压。4.2公共服务设施4.2.1 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类设
13、施。4.2.2 配套公建的项目与规模,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期交付。4.3道路交通4.3.1 每个住宅单元至少应有-个出人口可以通达矶,动车。4.3.2 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同规定:1 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2 当尽端式道路的长度大于120m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12mX12m的回车场地F3 当主要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锺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4 在抗震设防地区,道路交通应考虑躏灾、救灾的要求自4.3.3 无障碍通路应贯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4.3.3的规定。7 高度(m)坡度表4.3.3坡道的坡度
14、1. 30 1. OC 豆1:20 三l16 O.7:i 生l12 2 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场入门处应设缘石坡道,其坡面应平整,且小应光滑。坡度应小于1: 20.坡宽应大于1.2mo 3 通行轮椅东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mo 4.3.4 居住用地内应配套设置居民自行车、汽车的停车场地或停车库。4.4室外环境4.4.1 新区的绿地慕不应低于30%。4.4.2 公共绿地总指标不应少于1m2/人。4.4.3 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用自来水。无护栏水体的近岸2m范围内及园桥、汀步附近2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O.5m。4.4.4 受噪声影响的住宅周边应采取防噪措施。4.5竖向4.5.1 地
15、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地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0.2%。4.5.2 住宅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士墙连接,相邻台地问高差大于1.5m时J.l1二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面加设安全防护设施;2 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不应大于0.5;3 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七缘与住宅jaJ水平距离不应小子3m,其下缘与住宅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8 5建筑5.1套内空间5. 1. 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5. 1. 2 厨房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排油烟机等酣草或预留位置。5.1.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
16、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餐厅的上层。卫生间地面和局部墙面应有防水构造。5. 1. 4 卫生间/11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在厨房内。5. 1. 5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O.90m时,应有防护设施。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防护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O.llm,5. 1. 6 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10m.局部净高的面积不应大于室内使用面积的1/3,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
17、)时,其1/2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5. 1. 7 阳台地面构造应有排水措施。5.2公共部分5.2.1 走廊和公共部位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5.2.2 外廊、内天井及七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栏杆应防止攀登,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O.l1m,9 5.2.3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OOm,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O.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O.175m。扶于高度不应小于O.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O.50m时,
18、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O.l1m,楼梯井净宽大于O.ll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5.2.4 住宅与附建公共用房的出人口应分开布置。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5.2.5 七层以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人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5.2.6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5.3无障碍要求5.3.1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fz:xt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1 建筑入口,2 人口平台,3 候梯厅;4 公共走道,5 元障碍住房。5.3.2
19、 建筑入U及人口平台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2 坡道的坡度应符合表5.3.2的规定;表5.3.2坡道的坡度3 供轮椅通行的门净宽不应小于O.30m;4供轮椅通行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10 应留有不小于O.50m的墙面宽度;5 供轮椅通行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O.35m的护门板,6 I、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坡过渡。5.3.3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0mo5.3.4 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o 5.4地下室5.4.1 住
20、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采取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措施。5.4.2 住宅地下机动车库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2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并不应设置使用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3 库内车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车位净高不应低于2.00m, 4 库内直通住宅单元的楼(电)梯间应设门,严禁利用楼(电)梯间进行自然通风。5.4.3 住宅地下自行车库净高不应低于2.00m。5.4.4 住宅地下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11 6结构6.1一般规定6. 1. 1 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0年,其安全等级不应低
21、于二级。6. 1. 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七地区的住宅结构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丙类。6.1.3 住宅结构设计应取得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或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在抗震危险地段建造住宅建筑。6. 1. 4 住宅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建造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和环境影响。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住宅结构和结构构件必须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6. 1. 5 住宅结构不应产生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6. 1. 6 邻近住宅的永久性边坡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庇低于受其影响的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6.2材料6.2.1 住宅结构材料应具有规定的物理、力
22、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应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6.2.2住宅结构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低于95%的保证率;抗震设防地区的住宅,其结构用钢材成符合抗震性能要求。6.2.3 住宅结构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6.2.4 住宅结构用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钢结构用钢材,尚应具有碳含量、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6.2.5 住宅结构中承重砌体材料的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2 1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I0;2 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3砖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M5;非抗震设计
23、时,对低于五层的住宅不应低于M2.5,对不低于五层的住宅不应低于M5;4 砌块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Mb7.5;非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Mb5,6.2.6 木结构住宅中,承重木材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TCl1(针叶树种)或TB11(阔叶树种),其设计指标应考虑含水率的不利影响;承重结构用胶的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顺纹抗剪强度和横纹抗拉强度。6.3地基基础6.3.1 住宅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综合考虑主体结构类型、地域特点、抗震设防烈度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地基基础设计。6.3.2 住宅的地基基础应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变形成保证住宅的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6.3.3 基坑开挖及其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368 2005 住宅 建筑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