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1026.4-2012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4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pdf
《GB T 11026.4-2012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4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1026.4-2012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4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035.01 K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1026. 4-2012月EC60216-4-1 : 2006 代替GB/T11026. 4-1999 电气绝缘材料第4部分:老化烘箱耐热性单室烘箱Elect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s-Thermal endurance properties一Part 4 : Ageing ovens-Single-chamber ovens (IEC 60216-4-1 : 2006, Elecrical insulating materials-Thermal endurance properties-Par
2、t 4-1 : Ageing ovens-Single-cham her ovens, IDT) 2012-12-31发布2013-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亵总局砸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叩GB/T 11026.4-2012月EC60216-4-1 : 2006 目次I11122333344444445555566677779口MM况情化变容内和构结nE nB- nv 法”“方HM验HUhe试例T悍的示躏率算G啪速计与忡气差分控换偏部统HH“监定度本系uuuuuuu行测温一原动u数HHH运uu)指uu披差参在川口控)录件H“及度“偏HHH序“关HH户”监录录附求置制温
3、化度率相数程积相率数用件的附附性用义H“要“放控uu和变温速体常和“体及速常和条“中性性料引定求述械气样度求度差度大气露间法述露度气间件用序用料料资性和要概机换试温要温温温最换暴时方概暴温换时“条使程使喷资J川华人围范语构能验告用AU户阳HU44习范规术结12345性J23AJJJ检JJJJJ报使J3言AhAh44455555556666688录录录考前12345678附附附参GB/T 11026.4-2012/IEC 60216-4-1 :2006 前GB/T 11026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目前包括六部分z一一第1部分z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E一一第2部分z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z一一第3部分z
4、计算耐热特征参数的规程z一一第4部分z老化烘箱单室烘箱z一一第5部分z老化烘箱温度达300的精密烘箱5一第6部分老化烘箱多室烘箱。本部分为GB/T11026的第4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GB/T11026. 4 1999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第4部分z老化烘箱单室烘箱,与GB/T11026. 4-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z标准名称更简练z一一一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B/T2951. 2-1997飞增加了“GB/T27025-2008”、“ IEC 60335” 3 一一标准章节有所变化,具体详见附录NA。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
5、采用IEC60216-4-1 :2006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4-1部分z老化烘箱单室烘箱。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z一一GB4706(所有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IEC60335(所有部分门。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与IEC60216-4-1 :2006相比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z一一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一一增加了资料性附录NA。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t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气绝缘材料与绝缘系统评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1)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z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
6、草人z宋玉侠、罗光生、黄曼雪、陈展展、郭丽平、刘亚丽。本部分于1999年9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GB/T 11026.4-2012/IEC 60216-4-1 :2006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4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1 范围GB/T 11026的本部分规定了作为电气绝缘耐热性评定用的换气、电热的单室烘箱(带有或不带强迫空气循环的最低要求,还规定了老化烘箱的验收试验和运行中的控制试验。本部分适用于在比环境温度高20500的整个温度范围内或部分范围内运行的烘箱。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7、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7025 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 2005, IDT) IEC 60335(所有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Household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no h量闹气M换”的d时问dm每箱率烘速下气温换N室3.2 暴露体积exposure volume 温度波动、温差和温度变化都满足规定值的烘箱内部当使用iso盒时,亦指iso盒的那部分空间。3.3 暴露温度exposure temperature
8、 T 为获得确定温度对标准试样的影响而进行老化试验时,对老化试样所选择的温度。注z见“综合暴露温度”3.4 温度波动temperature fluctuation 3T1 烘箱内同一点温度在一定时间内的最大变化。3.5 温差temperature difference 3T2 在任意时间点暴露体积内的任意两点间的最大温度之差。1 GB/T门026.4-2012月EC60216-4-1 : 2006 3.6 温度变化temperat町evariation 3T. 一定时间内所测量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值。露体积的暴露温度要求的电热通风烘箱。限定比IEC60216-5中的宽松4 结构要求4.
9、 1 慨述烘箱应使用合适的材料构成,能够在整个允许温度范围内连续运行所有的电气的和其他辅助设置应易于维护注2本标准仅涉及部分安全方面的问题,其他资料可以查找IEC60335标准GB/T 11026.4-2012月EC60216-4-1 : 2006 4.2 机械要求用于老化烘箱室及其内部配件的材料应不影响试样的性能。注2在多数情况下,铝合金和不锈钢材料均为合适的材料。铜及含金材料在烘箱温度范围内可能释放出干扰物,更不能用硅树脂类材料烘箱内部应由适当耐腐蚀的、元吸附性的材料组成,制造时应确认使所有连接点无泄漏且不受腐蚀,内表面易于清洁。注意确保老化烘箱室的门密封,密封所使用的任何垫片材料应不影响
10、试样的性能。4. 3 换气烘箱室应装有一个预热流通空气供应源,从一侧通至另一侧。如有可能,流通空气应直接进人暴露室并充分混合。应根据5.5确定换气速率。应考虑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进入试样室空气的纯度,最大程度降低其对结果的影响。当有规定时,应能使空气和或其他气体从可控气源中进入到人口气孔。烘箱备有断开装置,当换气失效时可断开电源。注2建议将烘箱室内排出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但应采取措施确保由老化试样释放的气体不损害健康和环境4. 4 试样放置应对暴露体积中的试样进行支撑悬挂和定位。试样间不得相互接触,也不得触及室壁。试样及其支架占用面积不应超过试样室与任何平面形成横截面的25%,或试样室有效容积的
11、10%。注2如果在实际试验中预计会超出这些极限值,供需双方最好与用户协商是否使用等效载荷评定老化烘箱的工作性能4.5 温度控制及指示系统暴露体积的温度控制详见第5章。烘箱室应至少配两个温度传感器(1号、2号传感器,在安装前,1号和2号传感器应用符合标定标准的基准传感器(3号传感器校准,使其最大测量误差小于士1.0 K,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差作为温度的函数。3号传感器的最大不确定度为士O.5 K. 将1号传感器以适当的方式安装,用于显示烘箱的温度。注1:建议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记录温度,读出器还能提前识别系统出现的任何故障2号传感器应尽可能安装在靠近试样的位置,该位置应明确且具有可重复性,测量后可
12、将其移走。可用一个单独的传感器来控制温度,传感器的放置应由制造商决定。控制系统的漂移速度应小于2K/a. 注2,传感器只要符合要求,类型不限如液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注3:由于热电偶的工作特性不如液体温度计和电阻温度计精确,尽管热电偶适于测量温差,但并不推荐用其测量温度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在测温时应确保液体温度计的浸人深度与主温控制装置相同。老化烘箱还应配备额外的温度控制装置,该温控装置应独立于主温控系统,当实际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某一设定值时,应断开电加热器。当超温装置运行时,该系统还应确保接通报警灯或其他报警装置。当老化烘箱温度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加热器不能自动启动,而是需要手动关闭报警灯后以手动方
13、式启动。3 GB/T 11026.4-2012/IEC 60216-4-1 : 2006 5性能要求5. 1 温度在制造商规定的整个温度范围内,应能将暴露体积内温度变化控制在限定值内。5.2 温差和温度波动3 h内的最大允许温差和温度波动见表I.表1最主先许温差和温庭波动二二- 二工卢| 二二最尹二,.,_J气5.3 I 5.4 最大温度偏差在暴露空间内,相关的温度偏差在相关的温度范围内不超过最大允许温度变化的1.25倍。5.5 换气速率在暴露室内,换气速率应在每小时换气量5次20次的范围内变化。5.6 暴露体积4 暴露体租的大小应足以按4.4放置试样,且不得小于老化烘箱试样室或iso盒容积的
14、50%。注g经验表明,暴露体积在35L 70 L时使用方便GB/T 11026.4-2012/IEC 60216-4-1 :2006 5. 7 时间常敢当合同有规定时,时间常数应不超过供需双方及用户协商确定的规定值。注2该参数仅在烘箱作为短时老化处理(热冲击试验时是重要的6 检验方法和程序6. 1 慨述在对老化烘箱的所有性能测量中,环境温度和电源电压应控制在制造商规定的范围内,以便老化烘箱正常运行。6.2 暴露体积暴露体积的尺寸和形状是根据对温差和温度波动的一系列试验测定结果确定的,通过系列温度传感器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及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的换气速率而得出。注z这些温度可为老化烘箱运行时的最低温度、
15、设计的运行最高温度及这两个温度的中间温度,例如50、250、500 6.3 温度及相关参数6. 3. 1 实际应用情况烘箱腔室及最终暴露空间温度由2号温度传感器测定见4.5)。为测定温度波动和温差,在研究过程中将一组温度传感器(最大时间常数30G放人烘箱腔室中,要确保一一一个传感器位于腔室中央25mm范围内。一一在腔室八个拐角的每个拐角,距每壁(50士lO)mm处放置一个传感器。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从温度传感器传出的热,方法是要保证烘箱腔室内的连接导线要足够长以及要保证外部导线是绝热的,且基本上保持不通风状态。注1:为进行温差和温度波动的评估,如果不能采用已经校准过的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同一卷热电
16、偶丝并以相同方法制成的热电偶,只要将其相互靠近地置于运行在最高温度下的试验烘箱腔室内,而这些热电偶指示的温度值之差不超过0.4K即可也可用其他未校准的温度传感器以类似的方式进行评估。将换气率调至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值。让腔室温度趋于平衡。在大致3h时间内,以足够次数测试传感器的温度,精确到0.1K,以便能鉴别任何周期性的行为,并在测量过程中还可以测定每一温度传感器的最大、最小以及平均温度。注2:建议连续监控温度6.3.2计算温度波动Gff1)检查数据,并对9个传感器的每一个计算从3h中记录下的温度的最大差异,将其记为“一天的温度波动”。温差(8T2)检查数据并计算在3h的周期内任意时间点暴露腔室中
17、的最大温差,将其记为“一天的温差”。6.3.3 结果如果结果符合温度波动的要求,则将5天作为一个周期,每天重复测量。5 GB/T 11026.4-2012月EC60216牛1:2006 再计算余下的数据并记录第2、第3、第4、第5天的温差。选择这几天中最大的温度差异并记为烘箱的温度波动T1.再计算余下的数据并记录第2、第3、第4、第5天的温度波动。选择这几天中最大的温度波动并记为烘箱的温差aTz.如果所测的温度波动水平符合要求,则该烘箱可认为在特定的腔室温度和换气水平下符合要求。暴露空间为人个拐角处传感器范围内的空间见5.1)。如果结果不符合要求,则改变传感器位置将传感器放在距壁约25mm的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1026.4 2012 电气 绝缘材料 耐热性 部分 老化 烘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