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pdf
《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9.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in food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10-03-26 发布 2010-06-01 实施 GB 5009.52010 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14771-199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和 GB/T 5413.1-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蛋白质的测定。 本标准与 GB/T 5009.5-2003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在第一法中
2、增加了自动蛋白质测定仪的方法; 增加了燃烧法,作为第三法; 修改了换算系数; 对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规定进行了修改; 增加 pH计对滴定终点的判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5009.5-1985、 GB/T 5009.5-2003; GB/T 14771-1993。GB 5009.52010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和第二法适用于各种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第三法适用于蛋白质含量在 10 g/100 g 以上的粮食、豆类、奶粉、米粉、蛋白质粉等固体试样的筛选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添加无机含氮物质
3、、有机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食品测定。 第一法 凯氏定氮法 2 规范性引用性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原理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的含量。 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 GB/T 6682 规定的三级水。 4.1 硫酸铜( CuSO45H2O)。 4.2 硫酸钾( K2S
4、O4)。 4.3 硫酸( H2SO4密度为 1.84g/L)。 4.4 硼酸( H3BO3)。 4.5 甲基红指示剂( C15H15N3O2)。 4.6 溴甲酚绿指示剂( C21H14Br4O5S)。 4.7 亚甲基蓝指示剂( C16H18ClN3S3H2O)。 4.8 氢氧化钠( NaOH)。 4.9 95%乙醇( C2H5OH)。 4.10 硼酸溶液( 20 g/L):称取 20 g 硼酸,加水溶解后并稀释至 1000 mL。 GB 5009.52010 2 4.11 氢氧化钠溶液( 400 g/L):称取 40 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后,放冷,并稀释至 100 mL。 4.12 硫酸标准滴
5、定溶液( 0.0500 mol/L)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0.0500 mol/L)。 4.13 甲基红乙醇溶液( 1 g/L):称取 0.1g 甲基红,溶于 95%乙醇,用 95%乙醇稀释至 100 mL。 4.14 亚甲基蓝乙醇溶液( 1 g/L):称取 0.1g 亚甲基蓝,溶于 95%乙醇,用 95%乙醇稀释至 100 mL。 4.15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 1 g/L):称取 0.1g 溴甲酚绿,溶于 95%乙醇,用 95%乙醇稀释至 100 mL。 4.16 混合指示液: 2 份甲基红乙醇溶液( 4.13)与 1 份亚甲基蓝乙醇溶液( 4.14)临用时混合。也可用1 份甲基红乙醇溶液(
6、 4.13)与 5 份溴甲酚绿乙醇溶液( 4.15)临用时混合。 5 仪器和设备 5.1 天平:感量为 1mg。 5.2 定氮蒸馏装置:如图 1 所示。 5.3 自动凯氏定氮仪。 6 分析步骤 6.1 凯氏定氮法 6.1.1 试样处理:称取充分混匀的固体试样 0.2 g 2 g、半固体试样 2 g 5 g 或液体试样 10 g 25 g(约相当于 30 mg 40 mg 氮) ,精确至 0.001 g,移入干燥的 100 mL、 250 mL 或 500 mL 定氮瓶中,加入 0.2 g 硫酸铜( 4.1) 、 6 g 硫酸钾( 4.2)及 20 mL 硫酸( 4.3) ,轻摇后于瓶口放一小漏
7、斗,将瓶以 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并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 0.5 h 1 h。取下放冷,小心加入 20 mL 水。放冷后,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6.1.2 测定:按图 1 装好定氮蒸馏装置,向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至 2/3 处,加入数粒玻璃珠,加甲基红乙醇溶液( 4.13)数滴及数毫升硫酸( 4.3) ,以保持水呈酸性,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器内的水并保持沸腾。 6.1.3 向接收瓶内加入 10.0 mL 硼酸溶
8、液( 4.10)及 1 滴 2 滴混合指示液( 4.16) ,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 根据试样中氮含量, 准确吸取 2.0 mL 10.0 mL 试样处理液由小玻杯注入反应室, 以 10 mL水洗涤小玻杯并使之流入反应室内,随后塞紧棒状玻塞。将 10.0 mL 氢氧化钠溶液( 4.11)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塞盖紧,并加水于小玻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馏 10 min 后移动蒸馏液接收瓶,液面离开冷凝管下端,再蒸馏 1 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 取下蒸馏液接收瓶。 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4.12)滴定至终点, 其中 2 份甲基红
9、乙醇溶液( 4.13)与 1 份亚甲基蓝乙醇溶液( 4.14)指示剂,颜色由紫红色变成灰色, pH 5.4; 1 份甲基红乙醇溶液( 4.13)与 5 份溴甲酚绿乙醇溶液( 4.15)指示剂,颜色由酒红色变成绿色, pH 5.1。同时作试剂空白。 GB 5009.52010 3 图 1 定氮蒸馏装置图 1电炉; 2水蒸气发生器( 2 L 烧瓶) ; 3螺旋夹; 4小玻杯及棒状玻塞; 5反应室; 6反应室外层; 7橡皮管及螺旋夹; 8冷凝管; 9蒸馏液接收瓶。 6.2 自动凯氏定氮仪法 称取固体试样 0.2 g 2 g、 半固体试样 2 g 5 g 或液体试样 10 g 25 g(约相当于 30
10、 mg 40 mg 氮) ,精确至 0.001 g。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测。 7 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按式( 1)进行计算。 100100/0140.0)(321= FVmcVVX( 1) 式中: X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 g/100 g) ; V1试液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 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 V3吸取消化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 mL) ; c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 mol/L) ; 0.01401.0 mL 硫酸 c (1/2H2SO4) 1.000
11、mol/L或盐酸 c (HCl) 1.000 mol/L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克( g) ;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 g) ;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食物为 6.25;纯乳与纯乳制品为 6.38;面粉为 5.70;玉米、高梁为 6.24;花生为 5.46;大米为 5.95;大豆及其粗加工制品为 5.71;大豆蛋白制品为 6.25;肉与肉制品为 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 5.83;芝麻、向日葵为 5.30;复合配方食品为 6.25。 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蛋白质含量 1 g/100 g 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蛋白质含量 1 g/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5009.5 2010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 蛋白质 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