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6 T185-2022 延安地区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
《DB6106 T185-2022 延安地区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06 T185-2022 延安地区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65.020.20 备案号:B23 DB6106 延安市地方标准 DB 6106/T1852022 延安地区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virus-free seedling breeding of sweet potato in Yanan area 2022-06-28 发布 2022-07-28 实施 延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06/T1852022 I 前 言 本规程按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规程由延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宝鸡市农业
2、科学研究院、延安市宝塔区兴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郑太波 姚贵军 刘明慧 党菲菲 王 钊 李 媛 闫 俊 高文川 杜红梅 宋 云 谢加花 曹力军 高 瑞 邓长芳 霍延梅 唐 亮 本规程由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本规程首次发布。联系方式如下:联系人:郑太波 单位: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电话:0911-8891690 地址: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光华路2号 邮编:716000DB6106/T1852022 1 延安地区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甘薯脱毒种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甘薯脱毒、脱毒试管苗繁育及移栽、脱毒种薯生产及种苗繁育、病虫害预防。本规程适用于延安地
3、区甘薯脱毒种苗的繁育。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10-2018 国家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7413-2009 甘薯种苗产地检疫规程 HJ/T 332-2006 国家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NY/T 496-2010 国家肥料合理使用通则 NY/T 1200 甘薯脱毒种薯 NY/T 3537-2020 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茎尖苗 茎尖苗是由甘薯茎尖分生组织
4、培养诱导而成的再生小苗。3.2 脱毒试管苗 茎尖苗经过严格病毒检测确认不带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和甘薯(SPVD)病毒,且经过株系评选而中选的优良茎尖苗以及对其组培扩繁的组培苗。3.3 原原种(苗)脱毒试管苗在防蚜虫网棚或温室内无病原土壤上生产出来的、不带甘薯病毒及其他甘薯病虫害的、具有所选品种(品系)典型特征特性的种薯。由原原种育出的薯苗叫原原种苗。3.4 原种(苗)原种即利用原原种苗在具备 1000m 以上隔离条件(即 1000m 内没有种植普通带毒甘薯)而且土壤无病原的田块生产的种薯。由原种育出的薯苗叫原种苗。3.5 良种(生产用种苗)良种又分一级生产种
5、和二级生产种。利用原种苗在普通无病留种田生产的种薯叫一级生产种。利用一级种薯苗在普通无病留种田块生产的种薯叫二级生产种。利用二级生产种薯育出的苗叫生产用种苗(普通种苗)。4 甘薯脱毒 4.1 优良品种筛选 从甘薯科研、育种单位或甘薯栽培优生区引进或征集各类甘薯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选用适合本地区大面积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或具有特殊用途的品种,作为脱毒用种材料。DB6106/T1852022 2 4.2 种薯育芽 将选择的薯块放置于温度为 28.032.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4.3 消毒 4.3.1 实验室消毒 提前 57d 对实验室进行空间药剂熏蒸消毒。如每 1m3 用 40%甲醛 20mL 和高锰
6、酸钾 15g 密闭熏蒸 24h。4.3.2 器具消毒 将用于组培的所有用具在121.0灭菌20min后,使用时再用75%酒精均匀擦拭消毒。4.3.3 操作前消毒 操作人员应用肥皂仔细清洗手臂,更换消过毒的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进入操作台用 75%酒精严格擦拭双手或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4.4 茎尖苗的培育 4.4.1 茎尖消毒 待芽萌发至 23cm 时,选取粗壮的芽,用自来水冲洗 23h;放在超净工作台上,用解剖刀切下,剥去外叶,在 75%酒精溶液中浸泡 10s,无菌水冲洗 45 次,用 0.1%升汞溶液消毒 510min,用无菌水对其冲洗 56 次。然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备用。4.4.2 茎
7、尖剥离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过的芽在 40 倍解剖镜下,用解剖针剥取带 12 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4.4.3 茎尖苗诱导 将剥取的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到添加 0.51.5mg/L 6-BA 的 MS 培养基上,放在温度26.02.0,光照时间 16h,光照强度为 15002000lx 条件下进行培养 4560d 后,茎尖成苗。4.5 茎尖试管苗病毒检测 针对茎尖试管苗采用 RT-PCR 分子检测技术对甘薯褪绿矮化(西非、东非)株系、甘薯双生病毒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进行病毒检测,剔除长势弱,叶片黄化及带毒病株,获得脱毒苗。4.6 优良株系评选 通过茎尖脱毒获得的脱毒苗必须根据其具有品种特征特性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06 T185-2022 延安地区甘薯脱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T185 2022 延安 地区 甘薯 脱毒 种苗 繁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