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 T 2645-2023 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森林参数建模地面样地调查技术规程.pdf
《DB45 T 2645-2023 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森林参数建模地面样地调查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5 T 2645-2023 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森林参数建模地面样地调查技术规程.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65 020 99CCS B65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 26452023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森林参数建模地面样地调查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field plot measurement for forest inventory attributesestimation using airborne LiDAR data2023-02-17 发布2023-03-2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5/T 2645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样地布设与设置.2样地数量.2样地布设原则设置
2、.2样地布设方法.2样地定位.3样地设置.34.5.2毛竹林样地设置.44.5.3丛生竹林样地设置.44.5.4石山灌木林样地设置.55样地调查.6乔木林样地调查.65.1.1样地概况调查记录内容与方法.65.1.2下木灌木层样方调查内容与方法.65.1.3草本层样方调查内容与方法.65.1.4样地每木检尺和树高测量方法与要求.6竹林样地调查.75.2.1毛竹林样地调查内容、方法与要求.75.2.2丛生竹林样地调查内容、方法与要求.7石山灌木林样地调查内容、方法与要求.76样地坐标测量与解算.87质量控制.8样地抽取方式和数量.8检查内容与质量标准.8不合格样地的处理.8附录 A(规范性)森林
3、类型分类表.9附录 B(规范性)预设样地一览表格式.10附录 C(规范性)样地调查记录表.11DB45/T 2645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西安科技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春干、杨承伶、庞勇、代华兵、周梅、梁耀。DB45/T 264520231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森林参数建模地面样地调查技术规程1范围本
4、文件规定了应用机载激光雷达估测森林参数的地面样地布设与设置、调查内容、方法、质量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应用机载激光雷达开展区域性森林资源调查的地面样地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423-2010森林资源术语GB/T 26424-2010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样地 sampling plot采用抽样方法或抽样方法与典型选取确定的,根
5、据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总体森林状况的典型地块。乔木林 arboreal forest由明显主干、成熟后树高5 m以上的林木构成的片林或林带。毛竹林 moso bamboo由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构成的森林。丛生竹林 clustered bamboo由丛生竹类植物构成的森林,竹杆在地面呈密集状。石山灌木林 shrub forest in karst landform指生长在岩溶石山上,由簇生、主干不明显、高一般不超过5 m的灌木构成的森林。下木灌木层 uder layer在乔木林或竹林内,由高度不超过5 m的灌木或乔木幼树构成的林层。DB45/T 2645
6、20232草本层 herbaceous layer在乔木林或竹林内,由草本植物构成的林层。4样地布设与设置样地数量4.1.1将每个调查总体的森林(含疏林)分为 7 个森林类型:杉木林、松树林、桉树林(限速生桉)、一般阔叶树林、毛竹林、丛生竹林、石山灌木林,分类标准见附录 A。4.1.2根据调查总体面积大小和林分调查因子(乔木林以蓄积量为主)变动情况确定样地数量,杉木林宜 110170 个,松树林宜 80155 个,桉树林宜 85170 个,一般阔叶林宜 70130 个,其它森林类型宜 50100 个。样地布设原则设置样地布设遵循如下原则:代表性原则:每个样地不能包含 2 个以上森林类型,并且目
7、标树种的蓄积量应占总蓄积量的85%以上;典型性原则:每个样地所在的林分,应为其附近周边的典型性林分;林分因子均匀分布性原则:每个森林类型的样地,应包含不同树高级(高、中、矮)、不同单位面积蓄积量等级(大、中、小)的林分,并且各个等级的样地数量应尽量相等;总体上均匀局部上相对集中原则:样地在调查总体内尽可能均匀分布,以使样地包含不同的地貌类型和林分经营管理类型(如造林方式、抚育间伐方式、主伐方式等);样地在局部上相对集中,以减少样地调查往返路程,提高调查效率。样地布设方法4.3.1采用 GIS 软件建立一个包含调查区域境界线、空间分辨率优于 2.5 m 的数字正射影像、调查区域最新森林资源小班面
8、状图和一个点图层的空间数据库。对小班面状图作森林类型专题图显示,根据各个森林类型的分布状况和乡村道路以上交通公路的分布状况,按照总体上均匀的原则,通过创建点的方式,初步确定 2050 个点。该点为样地群的大概位置,每个群附近尽可能包含多个森林类型。样地群应尽可能邻近公路。4.3.2对小班面状图层分别作单位面积蓄积量、平均高专题图显示,在样地群所在区域,依据典型性和局部相对集中的原则,通过创建点的方法将样地落实到小班。每个样地群内,每个森林类型布设 25 个样地,得到预设样地分布图。样地最小间距大于 500 m,样地距离林缘不小于 20 m。4.3.3根据当年或前一年航空图像、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
9、感图像(空间分辨率优于 2.5 m)的图像表征(颜色、色调、形状、大小、阴影等),确定样地所在地段的森林类型等是否发生变化,对预设样地的位置作进一步修正。4.3.4输出预设样地分布图,其属性表格式见附录 B。DB45/T 264520233样地定位根据预设样地中心坐标,采用RTK导航至样地中心。观察周围林分情况,若该中心半径30 m范围内林分均属同一森林类型,该中心即为样地中心,否则,移动该中心至合适的位置。若无论如何移动,样地都无法只包含一个森林类型,则放弃该预设样地。样地设置4.5.1乔木林样地设置4.5.1.1样地规格为 30 m20 m,为南北向。4.5.1.2样地测设采用 RTK 和
10、罗盘仪两种方法进行。在 RTK 可获取固定解时,采用 RTK 测设样地,否则,采用罗盘仪测设样地。4.5.1.3RTK 测设样地:在样地所在小班适当地段,随机确定样地的一个角点,然后直接测定其余 3个角点,以及 4 个亚样地的分隔点。4.5.1.4罗盘仪测设样地:a)在样地所在小班适当地段,随机确定样地 a 角点(图 1),在该角点架设罗盘仪,向东(方位角 90)用激光测距仪分别测取水平距 15 m、30 m 得到 e 点和 b 角点;在 a 角点向南(方位角 180)分别测取水平距 10 m、20 m 得到 h 点和 d 角点;b)将罗盘仪移至 b 角点,向南(方位角 180)分别测取水平距
11、 10 m、20 m 得到 f 点和 c 角点;或将罗盘仪移至 d 角点,向东(方位角 90)分别测取水平距 15 m、30 m 得到 g 点和 c 角点;c)用激光测距仪测量 c 角点和 d 角点的长度(cdL);或测量 c 角点和 b 角点连线的长度(cbL)。若30.00cdL0.5 m,或20.00cbL0.5 m,则认为样地边界闭合差符合要求,样地测设合格,否则,全部从头开始测设样地。图 1乔木林样地设置图a 注:、和为亚样地的编号;1、2、3 为下木灌木层、草本层样方编号。4.5.1.5样地的 4 个角点均埋入一木桩(露出地面 30 cm),用 4 条绳子连接样地 4 个角点的木桩
12、,形成样地边界。对于位于边界线上的林木,须通过认真测量其树干基部中心位置,准确判定其是否位于DB45/T 264520234样地内。若位于边界上的林木为双数,则任意取其一半为样木;若位于边界上的林木为单数,则任意取其(/20.5n,n 为林木株数)为样木。4.5.1.6亚样地间隔。亚样地的分隔点(e、o、g、h 和 f)均埋入一木桩,并用尼龙绳连接直线 eog和 hof,得到 4 个面积为 15 m10 m 的亚样地,各亚样地编号见图 1。直线 eg 和直线 hf 的交叉点(o)为样地中心点。4.5.1.7下木灌木层样方设置。分别以 h、o 和 f 为角点,设置 3 个 2 m2 m 的样方,
13、设置方法见图 1。在 4 个角点分别埋入一木桩,用尼龙绳连接 4 个角点。下木灌木层样方亦可用定制好的 PVC 管设置。4.5.1.8草本样方设置。在每个下木灌木层样方的东南角(3 号样方为西南角)设置一个草本层样方,规格为 1 m1 m,设置方法见图 1。在 4 个角点分别埋入一木桩,用尼龙绳连接 4 个角点。草本层样方亦可用定制好的 PVC 管设置。4.5.2毛竹林样地设置4.5.2.1样地规格为 20 m20 m,南北向,设置方法与乔木林样地基本相同,闭合差为 1/200,内部不分隔亚样地,见图 2。图 2毛竹林样地设置图a 注:1、2 下木灌木层、草本层样方编号。4.5.2.2在样地的
14、西北角和东南角分别设置一个下木灌木层样方,规格为 2 m2 m,在 1 号样方东南角和 2 号样方西北角设置一个草本层样方,规格为 1 m1 m,下木灌木层样方和草本样方设置方法见图2,每个角点均埋入一木桩,用尼龙绳连接各个角点。下木灌木层样方和草本样方亦可用定制好的的 PVC管设置。4.5.3丛生竹林样地设置样地规格为20 m20 m,南北向,设置方法与毛竹林样地基本相同,不设下木灌木层样方,在竹丛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2个草本层样方,规格为1 m1 m,设置方法见图3。DB45/T 264520235图 3丛生竹林样地设置图a 注:、和为调查竹丛的编号。4.5.4石山灌木林样地设置4
15、.5.4.1样地规格为 20 m20 m,南北向,设置方法与毛竹林样地基本相同,见图 4。图 4石山灌木林样地设置图a 注:1、2 和 3 为下木灌木层、草本层样方的编号。4.5.4.2若角点位于岩石上无法打入木桩,可用石块在岩石上作一“”记号。4.5.4.3若样地位于悬崖峭壁难以攀及,可移至附近林相相近的适宜地段。4.5.4.4在 a、c 点及其连线的中心(样地中心)设置 3 个灌木层样方,规格为 2 m2 m,在每个灌木层样方的东南角(3 号样方为西北角)设置一个草本层样方,规格为 1 m1 m,见图 4。4.5.4.5若经过详细观察确认样地范围内无需检尺的乔木,可不测设样地边界,只需严格
16、按上述要求设置样方即可。DB45/T 2645202365样地调查乔木林样地调查5.1.1样地概况调查记录内容与方法5.1.1.1通过调查,确定样地的土地类型(乔木林、毛竹林、丛生竹林、石山灌木、疏林)、优势树种(具体树种名称)、林木起源(根据林木排列情况确定,或访问知情者)。5.1.1.2调查林分郁闭度(偏差不大于 0.05)。5.1.1.3对于人工林,访问知情者或查阅小班调查卡片,确定林分平均年龄;对于天然林,选择一株中等大小的样木,在根径 1 m 处用生长锥钻取木芯,测定林分平均年龄(加生长至 1 m 时的年龄),或根据小班数据库确定林分平均年龄。5.1.1.4调查下木灌木层、草本层的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5 2645-2023 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森林参数建模地面样地调查技术规程 2645 2023 机载 激光雷达 遥感 森林 参数 建模 地面 调查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