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2430-2022 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规范.pdf
《DB43 T 2430-2022 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 T 2430-2022 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200 CCS A90 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 43/T 24302022 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规范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in senior care organization 2022-09-09 发布 2022-12-09 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43/T 24302022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1 5 人员出入管理要求.2 总则.2 低风险区.3 中风险区.4 高风险
2、区.4 6 重点人群卫生防护要求.5 低风险区.5 中风险区.6 高风险区.6 7 环境管理要求.6 办公区.6 生活区.6 公共活动区.7 临时隔离观察室.7 垃圾处理区.8 8 物资管理要求.8 物资储备.8 物资管控.8 车辆管理.8 9 疫情应急处置要求.9 报告.9 应急处置.9 附录 A(规范性)养老机构场所及其设施、设备、工具清洁消毒方法.11 附录 B(规范性)常用消毒剂的配置与使用方法.13 附录 C(资料性)养老机构消毒质控登记表.14 附录 D(资料性)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外来人员登记表.15 附录 E(资料性)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隔离医学观察和健康监测登记表.1
3、6 参考文献.17 DB 43/T 2430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民政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民政厅、长沙康乃馨老年病医院、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理静、李斌、黄岩松、李永胜、蒋琼华、钱红、黄勇攀、李敏、谭美花、龙环、蒋汉良、罗春艳、吴凝、周俊、彭芳、张翔、隆献。DB 43/T 24302022 1 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
4、防控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的总体要求、人员出入管理要求、重点人群卫生防护要求、环境管理要求、物资管理要求、疫情应急处置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 GB 316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 WS 69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观察和救治临时特殊场所卫生防护技术要求 WS 696 新
5、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卫生规范 WS/T 699 人群聚集场所手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总体要求 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明确人员分工与职责。养老机构应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信息报送制度;b)值班制度;c)工作人员培训考核制度;d)应急演练制度;e)封闭期间管理制度;f)出入院管理制度;g)探视管理制度;h)健康管理制度;i)消毒隔离制度;j)院内感染控制制度;k)隔离观察管理制度;l)就医、转运、返院制度;DB 43/T 243
6、02022 2 m)食品安全与膳食管理制度;n)物资储备及管理制度;o)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养老机构应及时向老年人及相关第三方发布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的相关信息。养老机构应建立疫情防控记录,内容宜包括:体温、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旅居史、健康状况等信息。养老机构应设立临时隔离观察室,位置应在机构内相对独立区域,有独立卫生间,单人单间管理。并应配备工作服、工作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N95 口罩、医用防护服、防护面屏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一次性使用手套、体温计或体温枪、消毒剂等必备防护物资。养老机构应做好健康宣教,内容宜包括疫情防控、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疫情应急处置、健康饮食等知识
7、。养老机构应做好工作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根据疫情形势适当增加培训频次,并建立培训档案,档案内容宜包括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时间、培训内容、签到册、考核情况等。养老机构应每 3 个月开展一次应急状态转换、应急预案演练,并根据疫情形势调整频次。养老机构应组建机构内应急处置支援队伍和专业技术指导队伍,提高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养老机构应定期为老年人及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慰藉服务,内容宜包括情感沟通、情绪疏导、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等。养老机构内从事物业、保洁、餐饮、陪护、运营维护等工作的第三方外包服务人员,应与机构工作人员同等管理。养老机构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应符合 W
8、S 696 的相关规定。养老机构应做好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食堂场所与布局、设施与设备、原料采购、运输、验收与贮存、加工过程、餐用具清洁消毒、人员健康与卫生、食品留样等应符合 GB 31654 的规定。养老机构应按要求做好周围环境、室内空气、环境物体表面、衣服与被褥等纺织品、垃圾等的消毒,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见附录 A,常用消毒剂的配置与使用方法见附录 B,消毒质控登记表参见附录 C。养老机构周边社区组织大规模集中核酸采样、被感染人员转运、密切接触人员隔离等过程中,养老机构应采取密闭门窗等相应措施,减少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疫情传播,规范做好环境消杀。5 人员出入管理要求 总则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形的
9、人员均不应进入养老机构,包括:a)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人员;b)腋温、耳廓、额等体表温度大于或等于 37.0;c)有咳嗽、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等呼吸道症状;DB 43/T 24302022 3 d)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e)有其他疑似症状;f)快递、外卖人员;g)现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规定的其他情形人员。低风险区 5.2.1 外来人员 5.2.1.1 应对探视、来访、咨询、志愿服务等实行预约管理,控制人员流量和频次。5.2.1.2 进入养老机构人员应扫场所码,由专人查验身份证,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记录,询问健康状况,无 5.1 所列情形
10、规定且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者,做好手消毒、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后方可进入。5.2.1.3 应做好外来人员实名登记,外来人员登记表参见附录 D。5.2.2 老年人 5.2.2.1 申请新入住的老年人,除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外,还应持有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住。5.2.2.2 外出或患普通疾病就医后返回的老年人,应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方可返回。5.2.2.3 从中、高风险区返回的老年人,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规定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后,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回。隔离医学观察和健康监测登记表参见附录 E。5.2.2.4
11、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后或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返回的老年人,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规定进行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后,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由专用车辆闭环接入住。5.2.2.5 新入住和返回的老年人,养老机构应按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规定开展核酸检测。5.2.3 工作人员 5.2.3.1 养老机构内居住的工作人员,宜尽量分散居住在不同房间。5.2.3.2 新入职工作人员,除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外,还应持有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上岗。5.2.3.3 请休假结束、陪同患普通疾病老年人就医后返岗的工作人员,应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方可返岗。5.2.3.
12、4 外出工作人员,应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方可返岗。5.2.3.5 从中、高风险区返岗的工作人员,应按照 5.2.2.3 的规定执行。5.2.3.6 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后或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返岗的工作人员,应按照5.2.2.4 的规定执行。5.2.3.7 新入职和返岗的工作人员,养老机构应按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规定开展核酸检测。DB 43/T 24302022 4 中风险区 5.3.1 外来人员 5.3.1.1 应暂停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5.3.1.2 因特殊原因确需临时进入养老机构人员,应扫场所码,由专人查验身份证,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记录,询问健康状况,无
13、 5.1 所列情形规定且 24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进入,并做好实名登记。5.3.1.3 进入养老机构人员应做好手消毒、鞋底消毒,穿戴一次性使用帽子、N95 口罩、一次性使用隔离衣、一次性使用鞋套、一次性使用手套、防护面屏后,由工作人员陪同,在指定区域内按规定路线活动,不应进入生活区。5.3.2 老年人 5.3.2.1 应暂停老年人新入住服务,老年人不应外出。需外出就医的,应与相关第三方和老年人商议一致后,由相关第三方或工作人员,在有效防护情况下陪同送医。5.3.2.2 确因特殊情况需返回和新入住、患普通疾病就医后返回的老年人,除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外,还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规定进
14、行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后,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由专用车辆闭环接入住。5.3.2.3 从中、高风险区返回的老年人,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规定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后,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由专用车辆闭环接入住。5.3.2.4 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后或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返回的老年人,应按照5.2.2.4 的规定执行。5.3.3 工作人员 5.3.3.1 工作人员应在养老机构内居住,不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应安排在集中独立场所居住,宜尽量分散居住在不同房间。5.3.3.2 新入职、请休假结束返岗、陪同患普通疾病老年人就医后返岗
15、的工作人员,除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外,还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规定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后,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由专用车辆闭环接上岗或返岗。5.3.3.3 工作人员不应外出。因特殊情况需外出的工作人员,返岗时应按照 5.3.3.2 的规定执行。5.3.3.4 从中、高风险区返岗的工作人员,应按照 5.3.2.3 的规定执行。5.3.3.5 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后或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返岗的工作人员,应按照5.2.2.4 的规定执行。高风险区 5.4.1 外来人员 5.4.1.1 应实施封闭式管理,停止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5.4.1.2 因特殊原因确需临时进
16、入养老机构人员,应按照 5.3.1.2 的规定执行。DB 43/T 24302022 5 5.4.1.3 进入养老机构人员应进行手消毒,穿戴一次性使用帽子、N95 口罩、一次性使用防护服、一次性使用鞋套、一次性使用手套、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由专人陪同在指定区域和路线活动,不应进入生活区,在其离开机构后,应对所到区域进行全面消毒。5.4.2 老年人 5.4.2.1 应实行封闭式管理。5.4.2.2 因特殊情况确需返回和新入住、患普通疾病就医后返回的老年人,除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外,还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规定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后,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由专用车
17、辆闭环接入住。5.4.2.3 新冠肺炎治愈出院后或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返回的老年人,应按照5.2.2.4 的规定执行。5.4.3 工作人员 5.4.3.1 应实行封闭式管理。5.4.3.2 工作人员应在养老机构内居住,宜尽量分散居住在不同房间。5.4.3.3 因特殊情况需返岗和新入职、陪同患普通疾病老年人就医后返岗的工作人员,除无 5.1 所列情形规定外,还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规定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后,并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由专用车辆闭环接上岗或返岗。6 重点人群卫生防护要求 低风险区 6.1.1 每日应查验工作人员健康码、行程卡,并做好相应登记。发现异
18、常应按第 9 章相关要求处置。6.1.2 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应每日早晚各监测体温 1 次并记录,同时开展健康监测,观察身体健康状况,对出现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的,应立即送养老机构临时隔离观察室隔离观察,并及时联系定点医疗机构闭环转运就诊进一步排查。6.1.3 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并协助老年人做好个人卫生。6.1.4 工作人员应全程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或以上级别口罩上岗,按照 WS/T 699 的要求做好手消毒,并在接触每位老年人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6.1.5 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应分时段错峰就餐,保持 1.5 米用餐距离,鼓励为老年人送餐至居室。6.1.6 在外居住工作人员上下班途中应全程
19、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或以上级别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非必要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6.1.7 外出工作人员,应在外出前做好个人防护,返回机构时应进行手消毒。6.1.8 临时隔离观察室工作人员应按照 WS 694 的要求进行防护。6.1.9 对无接种禁忌症老年人与工作人员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1.10 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规定对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定期开展核酸检测。DB 43/T 24302022 6 中风险区 除符合6.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a)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应暂停室内集体活动,不串门、不聚集,实行分区管理;b)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应暂停集体用餐,实行送餐至老年人居室;c)老年人在公共活动场所
20、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或以上级别口罩;d)老年人与工作人员应分时段使用公共浴室,做到一次一人使用;e)工作人员应暂停面对面集中交接班;f)在集中独立场所居住的工作人员,上下班应安排专门用车,不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g)因特殊情况外出工作人员,在外出途中应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或以上级别口罩,保持 1 米安全距离,不应出入人员密集场所;h)物资交接人员应穿戴一次性使用帽子、N95 口罩、一次性使用隔离衣、一次性使用手套、防护面屏从事日常工作;i)垃圾清运人员应穿戴一次性使用帽子、N95 口罩、一次性使用防护服、一次性使用手套、防护面罩从事日常工作;j)应按照属地疫情防控部门的规定,
21、组织养老机构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高风险区 除符合6.1和6.2中i)、j)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a)养老机构应实行分区管理;b)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应停止室内集体活动、集体用餐及集中使用公共浴室;c)老年人离开个人居室应全程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外科或以上级别口罩;d)工作人员应停止面对面集中交接班;e)物资交接人员应穿戴一次性使用帽子、N95 口罩、一次性使用防护服、一次性使用手套、防护面罩从事日常工作。7 环境管理要求 办公区 7.1.1 办公场所应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7.1.2 保持办公区域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7.1.3 应做好办公区地面、公用设施和门岗地垫、桌椅、门
22、把手、水龙头、开关按钮、扶梯扶手、电梯间按钮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低风险区每日应清水擦拭 1 次,每周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 12 次,中风险区每日应早、晚各消毒 1 次,高风险区每日应早、中、晚各消毒 1 次,且中高风险区在频繁使用时还应增加消毒频次,污染时应及时做好消毒。7.1.4 公用卫生间、电梯间等场所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消毒不少于 4 次。7.1.5 门岗、电梯、办公室、卫生间等应配备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生活区 7.2.1 居室应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无法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通风设施,必要时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DB 43/
23、T 24302022 7 7.2.2 应做好居室地面、窗台、床头柜、床围栏、遥控器等清洁消毒,每日清水擦拭 1 次,每周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2 次。7.2.3 应做好走廊、楼梯、电梯间、食堂、洗衣房、浴室、卫生间等场所环境清洁卫生。7.2.4 应对服务场所的桌椅、门把手、水龙头、开关按钮、扶梯扶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低风险区每日应清水擦拭 1 次,每周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 12 次,中风险区每日应早、晚各消毒 1 次,高风险区每日应早、中、晚各消毒 1 次,且中高风险区在频繁使用时还应增加消毒频次,污染时应及时做好消毒。7.2.5 应对厨房、洗衣房、垃圾处理场所或存放点及后勤
24、保障设施设备和物品每日消毒不少于 2 次。7.2.6 使用公共浴室的,低风险区每日应及时清洁消毒,中风险区每人用后应及时做好消毒。7.2.7 应做好老年人排泄物、呕吐物、痰渍等清洁消毒,规范处理垃圾、污水、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7.2.8 居室、电梯、食堂、洗衣房、浴室和卫生间等应配备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公共活动区 7.3.1 应做好娱乐室、会议室等公共活动区的通风换气,无法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通风设施,必要时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中风险区公共活动区室内无人状态下,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30 分钟以上。7.3.2 每日应做好公共活动区的环境卫生,规范处理垃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3 2430-2022 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规范 2430 2022 养老 机构 肺炎 疫情 管理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