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5053-2021 智慧工地全景成像测量标准.pdf
《DB22 T 5053-2021 智慧工地全景成像测量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5053-2021 智慧工地全景成像测量标准.pdf(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吉林省 工程建 设地方 标准 智慧工地全景成像测量标准 Standard for panoramic imaging survey on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DB22/T 5053-2021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施行日期:2021 年 03 月 16 日 2021 长 春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 告 第 9 号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关 于发布 城 镇 道 路 泡 沫
2、 沥 青 冷 再 生 混 合 料 技 术 标准 等 5 项 吉林省 工程建设 地方标准 的 通 告 DB22/ T 5050 2021 DB22/ T 5051 2021 DB22/ T 5052 2021 DB22/ T 5053 2021 DB22/ T 5054 2021 2021 03 16 前 言 根 据 吉 林 省住 房 和 城 乡建 设 厅 关 于下 达 2020 年 全 省 工 程建 设地方标准制定( 修订)计划( 二) 的通知( 吉建标20202 号) 的要 求, 标准编制组依据国家相关标准, 结合我省具体情况, 总结实践经验,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本 标
3、 准 的 主要 技 术 内 容是 :1 总 则;2 术语;3 基 本 规 定;4 系统与设备;5 全景成像 测量;6 数据 采集传输及存储归档。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 由主编单位 长春工程学院、 金钱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 请将意见和 有关资料反馈至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地址: 长春市民康 路 519 号, 邮编: 130041 , 联系电话 : 0431-88932615 , 电子邮 箱: ),以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长春工程学院 金钱猫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中国
4、计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中科院软件中心有限公司 华北电力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谭敬胜 朱 伟刚 林大 甲 黄宗荣 孙 敏 范 曦匀 缪东 晶 赵振兵 陈 鹏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 毅 陶 乐然 刘士 明 魏绪强 李 伟 张 淼 王仲 峰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4 3.1 全景成像 测量范围 . 4 3.2 全景成像 测量要求 . 4 4 系统与设 备 . 6 4.1 系统 . 6 4.2 设备 . 6 5 全景成像 测量 . 8 5.1 视频实时 测量 . 8 5.2 图像实时 测量 . 8 5.3 全景图测 量 . 10 5.4 定位测量 . 11 5.5
5、获取楼层 信息 . 11 6 数据采集 传输及存储归档 . 12 本标准用词说明 . 13 附:条文说明 . 15 1 1 总 则 1.0.1 为推 进建筑施工智慧工地建设, 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全景成像 测量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编制本标准。 1.0.2 本标 准适用于智慧工地建设现场全景成像测量。 1.0.3 智慧 工地全景成像测量作为质量安全监管的辅助手段, 除应 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 语 2.0.1 智慧 工地 smart construction site 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一种支持对人和物全面感知、 施工 技 术 全 面 智能
6、化 、 工 作互 通 互 联 、信 息 协 同 共享 、 决 策 科学 分 析、 风险智慧预控的建筑施工项目的实施模式。 2.0.2 全景 成像 panoramic imaging 可监测覆盖全景,采集四周影像的成像技术。 2.0.3 全景 成像测量 panoramic imaging survey 利用全景成像技术对建筑施工现场目标进行测量。 2.0.4 脚手 架间距 spacing of scaffold 脚手架纵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脚手架横向相邻立杆之 间的轴线距离、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2.0.5 目标 物 target object 全景成像测量的对象。 包括板筋、 梁筋
7、、 柱筋、 墙筋、 梁、 脚 手架。 2.0.6 目标 target 全景成像测量目标物的长度。 包括 板筋直径、 梁筋直径、 柱筋 直径、 墙筋直径、 板筋间距、 梁筋间距、 柱筋间距、 墙筋间距、 梁 宽、脚手架间距。 2.0.7 目标 长度 target size 目标的长、宽、间距、直径等尺寸信息。 2.0.8 目标 点 target point 全景成像测量过程中采集建模数据的点。 2.0.9 全景 成像测量设备 panoramic imaging survey instrument 可实现全景成像并对目标进行测量的设备。 2.0.10 全景 图 panoramic image 3
8、采用全景成像技术覆盖现场监控画面形成的图像。 2.0.11 全景 基准面 panoramic datum plane 全景范围内一个水平连续的施工平面。 2.0.12 近 全 景 基 准 面 测 量 close-range panoramic datum plane survey 目标距全景基准面垂直距离小于等于 150mm 的 测量。 2.0.13 远 全 景 基 准 面 测 量 long-range panoramic datum plane survey 目标距全景基准面垂直距离大于 150mm 的测量。 2.0.14 最大 光学变焦 maximum optical zoom 依靠光学镜
9、头结构来实现变焦的最大倍数。 2.0.15 摄影 主光轴 optical axis of camera 过摄影物镜后节点垂直于像片平面的直线。 2.0.16 冷数 据存储 cold data storage 将不经常使用或被访问但需长期保存的数据, 以经济节能的方 式存储。 2.0.17 设备 安装位置高度 device installation location height 设备安装位置底平面距离建筑物的 0 标高的高 差。 4 3 基本规 定 3.1 全景成 像测量范围 3.1.1 全 景 成 像 测 量 设 备 测 量 范 围 应 包 括 楼 层 十 层 及 以 上 或 建 筑 面积
10、15000m 2 及以上的房 屋建筑工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 单 跨跨度 30m 及以上的 建筑和市政工程、 高度 70m 及以上的构筑物、 轨道交通工程的车站工程、高度 15m 及以上的 高边坡工程等单位 工程的目标物。 3.2 全景成 像测量要求 3.2.1 全景 成像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2.1 的规定。 表 3.2.1 全景成 像测量的技术要求 (mm ) 技术指标 技术要求 视频实时测量精度 (7+L0.2%)(L50 ) 1 (L 50) 图像实时 测量精度 水平、 竖向两点测量精度 (7+L1% )(L50 ) 1 (L 50) 空间两点测量精度 (7+L2.5%)(
11、L50 ) 1 (L 50) 全景图测 量精度 水平、 竖向两点测量精度 (7+L1% ) 空间两点测量精度 (7+L2.5% ) 定位 自动标定探视目标物地理坐标、 高程 注:L 为目标长 度。 3.2.2 目标 距全景成像测量设备 3m50m 。 5 3.2.3 测量 网络带宽不应小于 20Mbps ,测量网络传输时延不应大 于 25ms 。 3.2.4 测量 时, 确定目标物建模时间不应大于 60s, 确定目 标物建 模成功率不应小于 90% 。 3.2.5 测 量 时 , 当 确 定 目 标 物 后 , 选 定 目 标 点 时 间 不 应 大 于 60s , 选定目标点成功率不应小于
12、90% 。 3.2.6 全景 成像测量的图像质量可按表 3.2.6 进 行分级,图像质量 不应低于 4 级。 表 3.2.6 五级 损伤制分级 分级 图像质量损伤主观评价 5 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4 图像上稍有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可令人接受 3 图像上有明显的损伤或干扰,令人较难接受 2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难以接受 1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3.2.7 图像 的分辨率不应低于19201080 。 3.2.8 图 像 中 应 有 全 景 基 准 面 , 全 景 基 准 面 建 模 成 功 率 不 应 小 于 90%。 3.2.9 摄影 主光轴与全景基准面的倾斜夹
13、角应在1575 之 间。 3.2.10 雨天 不宜进行测量。 3.2.11 目标 物曲率半径小于2m 的弯 曲变形部位不应进行测量。 3.2.12 全景 图采集宜一天一张。 3.2.13 全景 成像测量设备应能够从0 到360 水平 转动。 3.2.14 全景 成像测量设备应能够从0 到360 垂直 转动。 3.2.15 全 景成 像 测 量 设备 的 技 术 指标 应 经 国 家级 法 定 计 量技 术 机 构(不含分支机构)测试 并符合要求。 6 4 系统与 设备 4.1 系统 4.1.1 智慧 工地全景成像测量系统可由前端捕影及存储单元、 传输 单元组成,系统构成示意图如图 4.1.1
14、所示。 智慧 工地 全 景成 像 测量 系 统 前端 捕影及 存储 观 测 目 标 1 观 测 目 标 N 传 输 前端 捕影及 存储 观 测 目 标 1 观 测 目 标 N 传 输 前端 捕影及 存储 观 测 目 标 1 观 测 目 标 N 传 输 图 4.1.1 智慧 工地全景成像测量系统构成示意图 4.1.2 前 端 捕 影 单 元 获 取 施 工 现 场 的 监 控 数 据 后 通 过 存 储 单 元 进 行数据存储, 并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智慧工地全景成像 测量系统。 4.2 设备 4.2.1 全景 成像测量设备基本性能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 7 表 4.2.1 全景
15、 成像测量设备基本性能 类别 性能 像素 200 万 焦距 70 mm 水平转动角度 0 360 (区 间可调节) 垂直转动角度 0 360 (区 间可调节) 防护等级 IP66 电源 宜采用 AC 24V25 % ,50/60 Hz 工作温度 -30 +65 工作相对湿度 5% 95% 4.2.2 全景 成像测量设备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景成像 测量设备照准距离 25m 处的水平标尺, 辅助标线 在水平标尺上的最大左边界与最大右边界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 10mm ; 2 全景成像 测量设备照准距离 25m 处的竖向标尺, 辅助标线 在竖向标尺上的最大上边界与最大下边界之间的距离,不应大
16、于 10mm ; 3 全景成像 测量设备安装位置应无遮挡; 4 全 景 成 像测 量 设 备 应采 用 稳 定 、牢 固 的 安 装支 架 , 安装位 置及高度不应受外界干扰和破坏, 且不得影响施工现场设备运行和 人员正常活动; 5 全 景 成像测 量 设 备 应在 桩 基 、 深基 坑 、 钢 筋工 程 和 高边坡 等工程施工前, 安装在塔式起重机等施工现场制高点上, 在所监控 的单位工程完成结构工程后 (高边坡工程在完工后) 方可拆除。 当 单个项目有符合第 3.1.1 条规定的多个单位工程时,应以全景成像 测量设备能够覆盖到所有同类型单位工程为原则确定全景成像测 量设备安装数量。 8 5
17、 全景成 像测量 5.1 视频实 时测量 5.1.1 目标 大于 50mm 的测量,应按下列步骤与方法进行: 1 在实时视 频中选定目标物; 2 选择目标 的起点及终点; 3 获取测量 数据。 5.1.2 目标 小于等于 50mm 的测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目标应在 最大光学变焦的可视范围内; 2 目标测量 应按下列步骤与方法进行: 1 ) 在实时 视频中选定目标物; 2 ) 选择目 标的起点及终点; 3 ) 获取测 量数据。 5.2 图像实 时测量 5.2.1 目标 大于 50mm 的近全景基准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量条件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应是水 平或竖向目标; 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5053-2021 智慧工地全景成像测量标准 5053 2021 智慧 工地 全景 成像 测量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