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922-2021 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 器物.pdf
《DB11 T 1922-2021 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 器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922-2021 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 器物.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35.020 CCS L 70 DB11 北 京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922 2021 文物三维 数字化技 术规范 器物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ree dimentional digitizing of cultural relics in collections: artifacts 2021 - 12 - 28 发布 2022 - 04 - 01 实施 北 京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11/T 1922 2021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 . 1 3 术语 和定
2、义 . 1 4 基本 要求 . 2 5 工作 流程 . 2 6 前期 准备 . 3 7 数据 采集 . 4 8 数据 加工 . 5 9 数字 化成 果 . 7 附录 A ( 资料 性) 器物 三维数 字化 技术 方法 . 9 附录 B ( 规范 性) 器物 三维数 字化 成果 技术 指标. 10 附录 C ( 资料 性) 器物 三维数 字化 现场 记录 表. 12 附录 D ( 资料 性) 器物 三维数 字化 采集 数据 检查表. 14 附录 E ( 资料 性) 器物 三维数 字化 成果 数据 检查 方法 . 15 附录 F ( 资料 性) 器物 三维数 字化 成果 数据 检查 记录表 . 1
3、6 DB11/T 1922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 国标GB/T 1.1 的规定 起草 。 本文件 由北 京市 文物 局提 出并 归 口。 本文件 由北 京市 文物 局组 织实施 。 本文件 起草 单位 : 故宫 博 物院 、 中 兵勘 察设 计研 究 院有限 公司 、 首都 博物 馆 、 北 京市 文物 局综 合事 务 中心、 北京 建工 建筑 设计 研究院 。 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 苏怡 、 黄墨 樵、 赵术 强、 孙芮 英、 姚 宇江 、 祁 庆国 、 倪 越、 欧 阳宏 、 侯 琛琛 、 李 祝军、 刘欢 、熊 璇、 李陶 、罗征 、张 雨辰 、张 沛沛 、吴雯 欣、
4、 李鑫 。 DB11/T 1922 2021 1 文 物三维 数字化技 术规范 器物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器 物类 文物 三维数 字化 的工 作流 程、 前期准 备、 数据 采集 、 数 据加工 、 数 字化 成果 等 方面的 要求 。 本文件 适用 于具 有外 观形 态稳定 、外 观色 彩稳 定、 材料非 透明 特点 的器 物类 文物的 三维 数字 化。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 。 其 中 ,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 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 ,
5、其 最新 版本 (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 ) 适 用 于 本 文件。 GB/T 12979 近 景摄 影测 量 规范 CH/T 1004 测 绘技 术设 计 规定 CH/Z 3017 地 面三 维激 光 扫描作 业技 术规 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 3.1 网格模 型 mesh model 通过三 角形 、四 边形 等多 边形表 示的 器物 空间 信息 的三维 模型 。 3.2 纹理贴 图 texture mapping 使用UV 坐标 表示 ,包 含纹 理与网 格模 型映 射关 系的 图像 。 3.3 纹理模 型 texture model 由网格 模型
6、和纹 理贴 图共 同表达 器物 表面 特征 的三 维模型 。 3.4 贴图分 辨率 texture resolution 纹理贴 图单 位长 度的 像素 点个数 。 3.5 DB11/T 1922 2021 2 完整度 completeness 器物非 隐蔽 表面 的网 格模 型统计 面积 与实 际面 积之 比。 4 基本要 求 4.1 器物三 维数 字化 应采 用对 器物无 损的 技术 方法 ,选 用方法 宜参 见附 录A 。 4.2 器物三 维数 字化 宜按 器物 约定俗 成的 放置 姿态 和方 向确定 坐标 轴, 各坐 标轴 方向最 大尺 寸所 构成 的六面 体的 中心 点为 坐标 原点
7、。 4.3 器物三 维数 字化 中的 质量 控制应 贯穿 于工 作全 过程 ,并建 立质 量记 录。 4.4 器物三 维数 字化 采集 数据 和成果 数据 应统 一命 名存 储,并 及时 检查 完整 性、 可用性 。 4.5 器物三 维数 字化 成果 应符 合附 录 B 的 要求 。 4.6 器物三 维数 字化 采集 应制 订文物 安全 保护 方案 ,并 实施安 全措 施。 5 工作流 程 5.1 器物三 维数 字化 的工 作流 程宜按 图 1 进行 。 图1 工作流 程图 5.2 前期准 备 前期准 备宜 包括 综合 评估 、方案 设计 、资 源配 置。 5.3 数据采 集 数据采 集宜 包
8、括 三维 扫描 、摄影 测量 。 综合评 估 方案设 计 资源配 置 三维扫 描数据 采 集 摄影测 量数 据 采 集 烘焙 三维扫 描存 档 级 纹理模型 制作 三维扫 描数 据处 理 摄影测量 存档 级 纹理模 型制作 摄影测 量数据 处理 应用 级 纹理 模型 制作 成果 质 量检 查及 归档 前期准备 数据采集 数据加工 数字化成果 DB11/T 1922 2021 3 5.4 数据加 工 数据加 工宜 包括 三维 扫描 数据处 理 、 摄 影测 量数 据 处理 、 存 档级 纹理 模型 制 作、 应用 级纹 理模 型制 作。 5.5 数字化 成果 数字化 成果 的工 作宜 包括 成果
9、质 量检 查与 归档 。 6 前期准 备 6.1 综合评 估 在三维 数字 化工 作开 展前 , 应 根据 实际 情况 开展 已 有资料 收集 、 器物 现状 了 解、 作业 现场 勘察 等工 作,对 数字 化技 术方 法的 适用性 、项 目实 施环 境的 安全性 等进 行综 合评 估。 6.2 方案设 计 6.2.1 方案设 计应 参 照CH/T 1004 的规 定, 根据 项目 要求 ,结合 评估 结果 编制 。方 案设计 文件 宜包 括 下列内 容: a) 项目概 述: 说明 项目 背景 、项目 目标 、工 作内 容、 工作要 求、 完成 期限 等基 本情况 ; b) 器物情 况: 描述
10、 器物 特 点 ,分析 其适 用的 技术 方法 ,预估 工作 难点 ; c) 作业依 据: 说明 引用 的标 准、规 范, 项目 委托 情况 ; d) 技术方 法: 说明 项目 实施 采用的 技术 思路 、作 业流 程、方 法步 骤; e) 资源配 置: 说明 项目 实施 配置的 仪器 设备 、软 件、 人员、 环境 等情 况; f) 施工组 织设 计: 说明 项目 实施的 组织 机构 、责 任分 工、进 度安 排; g) 质量控 制: 说明 项目 实施 的质量 管理 与控 制措 施; h) 安全保 障: 说明 项目 实施 中对器 物、 人员 、设 备、 环境等 采取 的安 全保 障措 施;
11、i) 提交成 果: 说明 提交 的项 目成果 。 6.2.2 重大或 重点 项目 的实 施方 案宜经 过相 关专 家论 证, 经批准 的方 案应 严格 执行 。 6.3 资源配 置 资源配 置 宜 符合 以下 要求 : a) 满足项 目实施要求的 设备资源, 包括三维扫描 仪、数码相 机、控制测量 设备、照明 设备、颜色 管理设 备、 温湿 度记 录设 备、标 准件 等; b) 满足项 目实施要求的 软件资源, 包括三维扫描 控制软件、 点云处理软件 、照片处理 软件、摄影 测量三 维重 建软 件、 模型 处理软 件、 项目 与数 据管 理软件 等; c) 满足项 目实 施要 求的 人力 资源
12、 , 包 括项 目负 责人 、 技术负 责人 、 审核 与审 定 人、 数据 采集 人员 、 数据加 工人 员、 质量 控制 人员、 项目 管理 人员 等; d) 数据采 集环境应在满 足器物安全 存放规定基础 上,选择地 面平坦、空间 充裕、无障 碍物、电源 充足之 处, 且有 安全 保护 措 施; e) 应按任 务类 别或 工序 进行 现场空 间划 分, 工作 空间 不应出 现交 叉, 各区 域之 间应有 标志 区分 ; f) 放置器 物的 工作 平台 应平 稳牢固 ,台 面无 杂物 ,铺 有具缓 冲作 用的 衬垫 ; g) 在数据 采集设备进入 采集环境安 装就位后,应 按设备使用 的规
13、定,做好 使用前的预 热、校准等 各项准 备工 作, 符合 规定 方可采 集。 DB11/T 1922 2021 4 7 数据采 集 7.1 数据采 集技 术指 标 数据采 集的 技术 指标 应按 项目对 成果 的要 求, 对照 附录B 选择 对应 的存 档等 级 , 根据 存档 等级 确定 。 7.2 三维扫 描数 据采 集 7.2.1 三维扫 描数 据采 集的 技术 指标在 器物 尺寸 0.50m 时按以 下成 果指 标确 定, 器物尺 寸0.50m 时 结合附 录B 表B.1 中 公式 计算成 果指 标后 确定 。 a) 尺寸误 差0.05mm ; b) 平均点 间距 0.05mm ;
14、c) 最大点 间距 0.20mm ; d) 完整度 98% 。 7.2.2 三维扫 描设 备应 根据 器物 特点、 数据 采集 的技 术指 标选择 ,宜 具有 校准 精度 和拼接 精度 输出 功 能。三 维扫 描作 业应 按CH/Z 3017 的 规定 执行 ,且 符合以 下要 求, 宜按 附 录C 填写 现场 记录 : a) 扫描仪 指向 与器 物被 扫描 表面的 夹角 以 90 度 为宜 , 不得小 于 60 度; b) 采集过 程中 扫描 仪宜 与器 物保持 相同 的距 离范 围; c) 随器物 表面 曲率 增大 应增 加点云 密度 ; d) 分块扫 描时 , 按 照分 块数 最少、 相
15、邻 块彼 此平 行、 相邻块 之间 有效 点云 的重 叠度30% 的原 则 设 计分块 ; e) 在器物 旁放 置标 准件 并随 器物一 起扫 描。 7.2.3 每件器 物现 场扫 描完 成后 ,应立 即进 行以 下检 查: a) 完整度 应符 合7.2.1 限值 的要求 ; b) 平均点 间距 和最 大点 间距 应符 合 7.2.1 限 值的 要求 ; c) 点云不 应出 现分 层、 错位 ; d) 噪点与 器物 数据 应区 分明 显; e) 扫描仪 输出 的校 准记 录、 单站扫 描记 录和 拼接 记录 不应有 异常 数据 反映 。 7.2.4 进行三 维扫 描数 据检 查, 三维扫 描数
16、 据检 查记 录参 见附 录 D, 出现 不合 格情 况时应 按本 节要 求 进行相 应的 重扫 或补 扫。 7.3 摄影测 量数 据采 集 7.3.1 摄影测 量照 片拍 摄 的 光环 境应 符 合以 下 要 求: a) 遮蔽所 有自 然光 及 其 他干 扰光源 ; b) 采用持 续色 温 为5500k 10% 的人 工光 源; c) 对于光 敏性 器物 使用 冷光 源; d) 在连续 拍摄 期间 ,光 源亮 度差异 10% ; e) 按器物 纹理 特点 布设 光源 , 通过 调整 光源 类型 、 位 置、 角 度、 亮度 等, 减少 影像中 阴影 、 反 光 、 光晕的 出现 。 7.3.
17、2 摄影测 量照 片拍 摄使 用的 数码相 机应 符合 以下 要求 : a) 成像传 感器 尺寸 35mm23mm; b) 成像 的RGB 每通 道色 彩深 度值12Bit ; c) 单张照 片像 素2400 万; DB11/T 1922 2021 5 d) 支持raw 格 式存 储。 7.3.3 拍摄前 数码 相机 参数 设置 应符合 以下 要求 : a) raw 格 式和jpeg 格 式同 时 存储; b) 画质为 最高 等级 ; c) 感光度 (ISO )100 。 7.3.4 数码相 机的 颜色 基准 建立 应符合 以下 要求: a) 设定范 围最 大的 色域 选项 ; b) 在拍摄
18、光环 境内 进行 相机 白平衡 设置 ; c) 拍摄标 准色 卡照 片时 ,色 卡照片 宜同 时包 含器 物和 色卡, 画面 清晰 且色 卡在 画幅中 占比 50% 。 色卡摆 放位 置应 满足 颜色 还原的 需求 ;当 单张 色卡 照片无 法满 足颜 色还 原一 致性时 ,需 分区 拍摄 。 d) 拍摄色 卡照 片后 进行 色差 评估。 7.3.5 摄影测 量三 维重 建的 像控 点可选 择器 物特 征点 或在 其周围 布设 标志 。像 控点 的布设 及测 量应 按 照GB/T 12979 的规 定执 行 。 7.3.6 摄影测 量照 片拍 摄应 按 照GB/T 12979 的规 定执 行,
19、 且 符合以 下要 求, 宜按 附录C 填写现 场记 录: a) 照片分 辨率 等于 或优 于相 应的存 档等 级的 成果 要求 中规定 的纹 理贴 图分 辨率 ; b) 拍摄过 程中 保持 相同 的焦 距,使 用非 定焦 镜头 时对 其采取 焦距 固定 措施 ; c) 器物在 照片 中的 画面 面积 占比70% ; d) 航向重 叠度 80% , 旁向 重 叠度60% ; e) 器物上 同一 特征 点的 相邻 照片数 3 张; f) 在器物 旁放 置标 准件 并随 器物一 起拍 摄。 7.3.7 每件器 物拍 摄完 成后 ,应 立即进 行以 下检 查: a) 保存 有raw 格式 文件 ;
20、b) 感光度 符合 要求 ; c) 图像清 晰、 曝光 均匀 ; d) 颜色管 理符 合要 求; e) 照片分 辨率 满足 相应 的存 档等级 成果 要求 中纹 理贴 图分辨 率指 标要 求; f) 焦 距整 体一 致或 成组 一致 ; g) 器物在 画面 中的 占比 符 合7.3.6 中相 应限 值要 求; h) 航向重 叠度 、旁 向重 叠度 符合 7.3.6 中相 应限 值要 求; i) 器物上 同一 特征 点的 相邻 照片数 符 合 7.3.6 中 相应 限值要 求, 且拍 摄的 照片 满足三 维重 建后 网 格模型 完整 度要 求。 7.3.8 进行摄 影测 量照 片检 查时 宜按附
21、 录 D 填写 检查 记录 ,出现 不合 格情 况时 按照 本节相 应要 求进 行 重拍或 补拍 。 8 数据加 工 8.1 三维扫 描数 据加 工 8.1.1 宜使用 扫描 仪自 身配 套软 件或通 用商 业软 件加 工三 维扫描 采集 的点 云数 据, 构建网 格模 型。 点 云数据 应按 以下 要求 处理 : a) 删除多 余点 ,只 保留 采集 对象的 点云 数据 ; b) 对数据 进行 降噪 ,并 过滤 、剔除 异常 点; DB11/T 1922 2021 6 c) 宜采 用标靶点 、控制点、点云 相结合的 方式进行分块点 云拼接配 准,配准后的点 云尺寸精 度符 合7.2.1 的
22、要求 ; d) 宜按曲 率采 样方 式进 行点 云抽稀 ,抽 稀后 的点 间距 符合 7.2.1 的要 求。 8.1.2 应采用 三角 网法 进行 点云 封装, 构建 网格 模型 。 8.1.3 构建网 格模 型后 ,应 按以 下要求 进一 步处 理: a) 消除叠 面、 交叉 面、 锐角 网格; b) 在顶点 间距 符 合7.2.1 要 求的范 围内 ,进 行三 角网 减量; c) 在尺寸 精度 符 合7.2.1 要 求的范 围内 ,进 行局 部或 整体平 滑处 理; d) 制作应 用级 成果 数据 时, 可按趋 势对 网格 模型 进行 自动补 洞操 作。 8.1.4 采用三 维扫 描 与
23、摄影 测量 三维重 建结 合方 法时 , 应 按 以下要 求进 行纹 理贴 图坐 标 (以 下简 称 UV ) 分块和 展开 : a) UV 分 块的 边界 应在 隐蔽 、 平滑处 ,且 不破 坏主 体纹 饰; b) 对 UV 展开 的结 果采 用棋 盘 格法进 行形 变校 验,UV 分 块应分 布均 匀、 充满 画幅 、 无拉 伸, 出现 形 变区域 较大 或局 部变 形较 明显时 ,应 对 UV 分 块调 整 后, 再 UV 展开 。 8.2 摄影测 量数 据加 工 8.2.1 初次使 用用 于摄 影测 量数 据处理 的显 示器 ,应 按以 下要求 进行 颜色 校准 : a) 显示器 色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922-2021 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 器物 1922 2021 文物 三维 数字化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