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23 T 38-2021 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管理与服务规范.pdf
《DB5223 T 38-2021 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管理与服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223 T 38-2021 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管理与服务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080 CCS A 90 5223 贵州省黔西南州地方标准 DB 5223/T 38 2021 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管理与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of management and service for police room in new citizen residential area 2021-09-26 发布 2021-09-26 实施 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223/T 38 2021 I 目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 义 . . 1 4 工作目标 . . 1 5 警务室设
2、置 . . 1 5.1 设立 . . 1 5.2 分类 . . 2 5.3 功能布局 . . 2 5.4 运行模式 . . 3 5.5 联动机制 . . 3 6 服务内容 . . 3 6.1 实有人口管理 . . 3 6.2 基础信息采集 . . 3 6.3 开展安全防范 . . 4 6.4 矛盾纠纷调解 . . 4 6.5 法律法规宣传 . . 4 7 服务流程 . . 4 7.1 实有人口管理流程 . . 4 7.2 信息采集流程 . . 4 7.3 安全防范流程 . . 5 7.4 矛盾纠纷调解流程 . . 5 7.5 法律法规宣传流程 . . 6 8 检查与改 进 . . 7 参考文献
3、 . . 8 DB 5223/T 38 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黔西南州公安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西南州公安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淞、王克华、吴贵森、胡珩、覃国洲、郑锐、毛文波、雷海、李伟、易俊东、 邓益群、刘源、李强、黄仲超、代青云、龙峰、胡劲松。 DB 5223/T 382021 1 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管理与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设置、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检查与改进。 本文件适用于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管理与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4、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 52/T 1553.2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 第2部分:服务评价与改进规范 DB 52/T 1553.3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 第3部分:群众满意度调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新市民 new citizens “十三五”期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安置到城镇稳定居住生活的搬迁对象。 3.2 新市民居住证 residence permit for new citizens 新
5、市民在黔西南州内居住地就业和居住、依法享有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有效 实际居住证明材料,是一项过渡性政策。限黔西南州新市民在黔西南州范围内使用。 4 工作目标 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群众满意工作目标,推行破小案、 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的“五小工程”,强化情报研判、增强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建设, 积极构建预处警与接处警“双警模式”,有序联动、协同推进,切实维护新市民居住区社会稳定。 5 警务室设置 5.1 设立 警务室设立要求如下: a) 每个新市民居住区应至少设立一个警务室,有条件的可设立多个警务室; DB 5223/T 38 20
6、21 2 b) 居住区距离辖区派出所直线距离小于 2km 的可不单独设立警务室,同辖区派出所合署办公。 5.2 分类 具体分类如下: c) 类警务室,居住区人数 10 000 人以上; d) 类警务室,居住区人数 3 000 至 10 000 人之间; e) 类警务室,居住区人数 3 000 人以下。 5.3 功能布局 5.3.1 用房要求 用房具体要求如下: a) 类警务室按 “一厅三室 ”(即接待服务厅、治安共商纠纷调解室、视频监控情报指挥 室、警务备勤室)使用面积至少 70m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b) 类警务室按 “一厅二室 ”(即接待服务厅、综合办公室 、警务备勤室)使用面积至少 40
7、m标 准进行建设; c) 类警务室按 “一厅一室 ”(即接待服务厅、综合办公室)使用面积至少 30m标准进行建设。 5.3.2 功能说明 各类用房功能如下: a) 接待服务厅主要功能为接警、办证服务等; b) 治安共商纠纷调解室主要功能为召开治安共商会、调处矛盾纠纷等; c) 视频监控情报指挥室主要功能为开展居住区内视频巡察工作及视频监控系统设备的日常 管理、维护; d) 警务备勤室主要功能为民警、辅警、警务助理值班备勤场所; e) 综合办公室主要功能为办公、学习、召开会议、调处矛盾纠纷等。 5.3.3 人员配备 警务室力量配备要求如下: a) 类警务室至少配备 2 名专职民警、3 名辅警;警
8、务助理按每社区 1 名的比例配备; b) 类警务室至少配备 1 名专职民警、2 名辅警;警务助理按每社区 1 名的比例配备; c) 类警务室配备 1 名民警兼职管理指导,至少配备 1 名辅警,警务助理按每社区 1 名比例配 备; d) 原则上每栋楼配备 1 名楼长,每个单元配备 1 名单元长(治安信息员),也可根据各安置点具 体情况配备,楼长、单元长(治安信息员)由新市民推荐; e) 警务室的辅警原则上从新市民中招录懂双语(即会说搬出地民族语言和汉语)人员。 5.3.4 装备配备 警务室装备配备要求如下: a) 类警务室至少配备 1 辆警用巡逻车、2 辆警用巡逻摩托车或电动车、6 套单警装备和
9、必要的 警用防护、简易救援装备; b) 类警务室至少配备 2 辆警用巡逻摩托车或电动车、4 套单警装备和必要的警用防护、简易救 援装备; DB 5223/T 382021 3 c) 类警务室配备 1 辆警用巡逻摩托车或电动车、2 套单警装备和必要的警用防护、简易救援装 备; d) 接待服务厅应按照安全、便利的原则设置装备柜,用于存放警务防护装备。 5.4 运行模式 5.4.1 I 类警务室法定工作时间应保证至少有 1 名民警值守,节假日按需值守。 5.4.2 、类警务室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实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警务模式。类警务室民 警每周在警务室工作不少于 40 小时,类警务室民警每周在警
10、务室工作不少于 24 小时。 5.5 联动机制 5.5.1 公共安全联动机制 5.5.1.1 由警务室牵头组织,民警、辅警、警务助理、楼长、治安信息员等参加,针对居住区广场、 商贸区、生产加工区、停车场、楼道口等重点部位,采取平时常态巡逻、节假日重点巡逻、治安复杂地 交叉巡逻等方式,加大巡逻防控的力度和密度,遇到突发性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等情况及时进行联动处 置。 5.5.1.2 配合应急部门,强化物业管理单位对居住区消防设施器材、消防车道等的日常监管,定期开 展维护保养,定期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演练。 5.5.2 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5.5.2.1 警务室民警应积极配合综治、司法等部门开展矛盾纠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223 38-2021 新市民居住区警务室管理与服务规范 38 2021 市民 居住区 警务 管理 服务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