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4069-2021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DB32 T 4069-2021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及验收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4069-2021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及验收规程.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80.20 CCS P51 DB32 江苏省 地方标准 DB32/T 4069 2021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及验收 规程 Standards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urban road asphalt pavement hot-in-place recycling 2021-08-03 发布 2022-02-01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 4069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 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材料要求 .
2、3 6 原路面状况评估 . 4 7 就地热再生施工 . 6 8 验收 . 11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就地热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1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分项、子分部工程检验记录表 . 17 DB32/T 4069-2021 II 前 言 本规程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规程由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提出。 本规程由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柳州市市政设施维护管理 处。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雷 涛 、 施伟斌 、 张义甫 、 陈启景
3、 、 戴合理 、 孙立军 、 刘 宁 、 周 勇 、 刘旭东 、 陈 全 、 朱 伟 、 陈 敏 、 曹巍巍 、 徐肖龙。 DB32/T 4069 2021 1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及验收标准 1 范围 为适应我国沥青路面养护发展需要,贯彻国家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规 定,在江苏省推广应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指导施工及验收,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道路沥青路面面层就地热再生施工及验收,公路沥青路面可参照执行。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 标准 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
4、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 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标准 CJJ 3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标准 CJJ/T 43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标准 JTG F4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就地热再生技术 hot in-place recycling ,简称 HIR 利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面层进行加热、翻松,掺入一定数量的再生剂、新沥青、 其他添加剂和新沥青混合料等,经热态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
5、原沥青路面再生利用的技 术,它可以分为整形再生、复拌再生、补强再生三种基本工艺类型。 a) 整形再生( releveling recycling):是指采用再生机组将原沥青路面加热软化、添加一定量 再生剂,并翻松、熨平,在其表面再摊铺一层新沥青混合料,两层一次压实成型; b) 复拌再生( remixing recycling):是指采用再生机组加热、软化和翻松原沥青路面,现场 添加一定量的沥青再生剂、新沥青以及特定级配的新沥青混合料,将再生后的原路面材料和 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一起提升,经热态拌和、摊铺、压实成型; c) 补强再生( repaving recycling):是指在整形或复拌再生的
6、基础上,加大新沥青混合料的 添加量,以提高原路面沥青层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原路面起到补强效果。补强再生分为 整形补强再生和复拌补强再生。 3.2 就地热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hot in-place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简称 H-RAP 对沥青路面就地加热、翻松后获得不打碎原集料 的原路面材料。 DB32/T 4069-2021 2 3.3 沥青再生剂 asphalt recycling agent 掺加到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中,用以恢复已老化沥青性能的添加剂。 3.4 再生沥青混合料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特指含有就地热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7、( H-RAP)的沥青混合料。 3.5 热黏结 hot bonding 通过加热,使原路面的沥青层与新铺的沥青层处于热态,通过碾压使界面处集料相互嵌挤,保证层 间热态黏结。 3.6 弱接缝和弱界面 weak joint and weak interface 新沥青混合料和未经加热而被 扰动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结合的接缝和界面,这种接缝和界面一般无 粗集料相互嵌挤作用。 3.7 间歇式加热 intermittent heating 两次加热之间具有短暂停顿的加热方式,可以在保证施工温度的前提下,避免使沥青路面出现过热 现象,并确保同一深度沥青路面材料温度的均匀性。 3.8 加热墙 heating
8、panel 一种间歇式热辐射平面型加热装置。 4 基本规定 4.0.1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主要应用于沥青路面养护和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除严重损坏导致无 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外,对裂缝、推移、车辙、抗滑与平整度指标严重下降等路面病害均具有良好的处治 效果,原路面应具备下列条件: a) 整体强度满足使用要求。 b) 病害主要集中在沥青路面表面层,通过再生施工使用功能可得到有效恢复。 c) 沥青路面存在局部深层病害时,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后,再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处治。 4.0.2 在道路养护、改扩建时,应综合考虑原沥青路面状况和使用条件等因素,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 期的前提下,宜优先采用就地热再生技
9、术。 4.0.3 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和有关标准、标准要求,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深入调查,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4.0.4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有变更时 要办理变更审批。 4.0.5 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 各种粉尘、废气、废弃物以及噪声、震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DB32/T 4069 2021 3 4.0.6 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确保安全施工。施工单位应 根据设计图纸、合同文件、标准标准等要求组织
10、施工。 4.0.7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勘察现场,掌握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4.0.8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不得在雨天施工。 4.0.9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质量管理及成品保护。 4.0.10 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将竣工资料、自检结果报监理和 建设单位申请验收。建设单位应依相关规定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5 材料要求 5.0.1 就地热再生施工所用材料包括就地热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沥青再生剂、新沥青、 新沥青混合料 和其他外加剂。 5.0.2 就地热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的旧沥青针入度宜不小于 15( 0.01mm)。 5.0.3 沥
11、青再生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沥青再生剂质量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沥青再生剂质量要求 b) 根据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型号和老化程度、沥青含量、旧沥青混合料掺配比例及再生剂与沥 青的配伍性等,综合选择再生剂品种和掺配量。 5.0.4 新沥青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标准 CJJ 1 的相关规定。 5.0.5 新沥青混合料要满足下列要求: a) 当不需要调整原路面材料级配时,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及其原材料应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 与质量验收标准 CJJ 1 的有关规定。 b) 当需要调整原路面材料级配时,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及其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5.0.6 就地热再生施工中所添加的抗
12、车辙剂、胶乳、纤维等外加剂应符合设计要求。 5.0.7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参考附录 A 进行,其性能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 准 CJJ 1 有关沥青混合料的规定。 试验项目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60 运动黏度( mm2/s) 50 T0619 闪点( ) 220 T0633 饱和分含量( %) 30 T0618 芳香分含量( %) 60 T0618 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 %) 3 T0619 薄膜烘箱试验质量变化绝对值( %) 4 T0609或 T0610 25 相对密度 实测 T0603 注:表中试验方法应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标准 JTG E20的有关规定执行
13、。 DB32/T 4069-2021 4 6 原路面状况评估 6.0.1 一般规定 a) 就地热再生施工前,应对原路面设计、建设、养护等历史资料以及当前交通量等进行详细调查 和分析,资料内容应真实、完整。 b) 宜采用专业检测设备对原路面使用状况进行检测,并对病害进行统 计分析。 c) 应对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取样并进行材料性能评估分析。 6.0.2 原路面基础数据资料收集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原路面基础数据资料收集 调查项目 主要内容 设计资料 路面结构 道路平纵面图 设计使用年限 交通量、交通轴载 建设情况 道路建筑材料 施工工序控制 设计变更资料 竣工资料 养护及检测历史 养护时间
14、 养护方法 养护材料 历史检测数据 交通状况 交通量、交通轴载 6.0.3 路面病害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按照城镇道路养护技术标准 CJJ 36 对路面的病害进行现场调查。 b) 详细记录路面病害的类型、数量(范围)、破损程度及所在位置。 6.0.4 路面强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路面结构强度指标应作为判定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性的首要指标,路面结构强度指标 应采用弯沉值评价。 b) 弯沉值的检测设备,宜采用落锤式弯沉仪、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检测仪等。 6.0.5 路面平整度、破损和抗滑等其他性能检测和评价应符合城镇道路养护技术标准 CJJ 36 的有 关规定。 6.0.6 可采
15、用取芯法对原路面面层结构进行评价,使用取芯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路面取芯可采用 直径 100mm 或 150mm 的钻头。 b) 取芯点应位于典型病害处,对于纵裂、横裂等裂缝病害,骑缝取芯;对于坑槽、网裂等块状病 害,在病害范围内取芯。 c) 车辙路段,应在同一横断面的波谷、波峰和无变形处分别取芯。 d) 取芯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芯样的完整性、厚度、层间黏结情况、下承层整体性等,必要时应对 基层进行取芯。 6.0.7 原路面材料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取样应尽可能少破碎集料,宜采用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每个取样点样品质量不得少于 DB32/T 4069 2021 5 100kg。 b)
16、取样宜每 13km 取一个代表性点;养护路段长度小于 3km,或路面结构不一致,或修建时间、 养护历史有差异时,应适当提高取样频率。 6.0.3 路面病害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按照城镇道路养护技术标准 CJJ 36 对路面的病害进行现场调查。 b) 详细记录路面病害的类型、数量(范围)、破损程度及所在位置。 6.0.4 路面强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路面结构强度指标应作为判定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性的首要指标,路面结构强度指标 应采用弯沉值评价。 b) 弯沉值的检测设备,宜采用落锤式弯沉仪、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检测仪等。 6.0.5 路面平整度、破损和抗滑等其他性能检测和评价应符
17、合城镇道路养护技术标准 CJJ 36 的有 关规定。 6.0.6 可采用取芯法对原路面面层结构进行评价,使用取芯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路面取芯可采用直径 100mm 或 150mm 的钻头。 b) 取芯点应位于典型病害处,对于纵裂、横裂等裂缝病害,骑缝取芯;对于坑槽、网裂等块状病 害,在病害范围内取芯。 c) 车辙路段,应在同一横断面的波谷、波峰和无变形处分别取芯。 d) 取芯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芯样的完整性、厚度、层间黏结情况、下承层整体性等,必要时应对 基层进行取芯。 6.0.7 原路面材料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取样应尽可能少破碎集料,宜采用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每个取样点样品质量
18、不得少于 100kg。 b) 取样宜每 13km 取一个代表性点;养护路段长度小于 3km,或路面结构不一致,或修建时间、 养护历史有差异时,应适当提高取样频率。 6.0.8 就地热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H-RAP)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应符合表 3 的要求。 表 3 就地热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检测项目 材料 检测项目 试验方法 H-RAP 空隙率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标准 JTG E20 马歇尔稳定度 流值 浸水马歇尔试验 H-RAP中的沥青 沥青含量 针入度 延度 软化点 H-RAP中的集料 级配 6.0.9 就地热再生工程实施流程如图 1 所示。 DB32/T 4069-2021 6 图 1
19、 就地热再生工程施工流程 6.0.10 就地热再生适用性评估 a) 选择适合就地热再生的养护路段时,应综合考虑路面病害类型及成因、旧沥青混合料室内再生 性能验证及其他相关试验检测结果、养护目标及道路的长期养护规划等因素。 b) 路面结构强度整体符合要求,但局部路面结构强度不足,经补强预处理后可将该路段纳入就地 热再生范围。 7 就地热再生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就地热再生施工所用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1.2 施工前应对原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取样,按 6.0.8 要求检测其相关指标,并进行就地热再生混合 料配合比设计(参见本标准附录 A)。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设计要
20、求。 7.2 施工作业准备 7.2.1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采用的设备种类及数量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资料调查: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养护资料 路况调查:车辙、损坏调查、横坡等 路面评价:病害分析及路面评价 路面病害类型、程度及位置 原路面面层材料质量 是 原路面调查 热再生技术适用性 采用其他养护方式 否 详细调查 选择再生工艺 再生混合料设计 施工 确定再生剂类型、用量 确定新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和用量 检验再生混合料质量 DB32/T 4069 2021 7 表 4 就地热再生施工设备要求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加热设备 2 4 再生设备 1 2 双驱双振压路机 1 26吨以上轮胎压
21、路机 1 双钢轮压路机 1 注:具体设备型号可根据实际情况及试铺路段施工确定。 7.2.2 就地热再生施工前,必须对路面局部深层病害进行彻底处理。路面局部深层病害的预处理应符 合下列规定: a) 深层病害预处理的深度和范围应根据路面破损程度、层位确定。 b) 深层病害预处理后的路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c) 深层病害预处理应避免污染沥青路面。 7.2.3 施工前应对破损、沉陷的检查井进行调整或修复。 7.2.4 就地热再生施工前应进行下列准备: a) 若路面存在热熔型标线等影响施工质量的杂物或路面辅助设施与材料,施工前应进行清理(或 施工中加热后清除)。 b) 若路面存在对热再生施工有影响的市政设
22、施或其它障碍物,如护栏、标线、混凝土基础、外露 或浅层管线等,施工前应将其移除或重新布设。 c) 若路面设置有天然气等可燃、易爆气体检查井,施工前必须依据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 收标准 CJJ 33 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密闭性检测,确保施工安全。 d) 施工前应采用隔热板、防火布或其它隔热、密封措施保护施工路段内的桥涵伸缩缝、绿化带、 树木、燃气井等。 7.2.5 施工前应完成现场交通组织和机械设备的调试等工作。 7.3 铺筑试验段 7.3.1 为确定就地热再生各施工参数,正式施工前应 铺筑试验路段。对再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施 工管理及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检验。试铺路段面积不宜小于 2000m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4069-2021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及验收规程 4069 2021 城镇 道路 沥青路面 就地 再生 施工 验收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