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5386-2021 膜调控润灌节水技术规程.pdf
《DB13 T 5386-2021 膜调控润灌节水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5386-2021 膜调控润灌节水技术规程.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00.01 CCS A 02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5386 2021 膜调控润灌节水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embrane regulated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2021 - 04 - 26 发布 2021 - 05 - 26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5386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5 系统组成及基本参数 . 2 6 系统设计
2、. 4 7 工程施工 . 6 8 工程运行与管理 . 9 附 录 A (规范性) 计算公式 . 12 附 录 B (规范性) 控制表 . 18 DB13/T 5386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 人: 程伍群、朱永涛、张西平、绳莉丽、吴现兵、张昀保、段启蒙、霍志久、闫 英师、韩明明、陈乐、姚文良、王桂娟、姚亚丽、杨莹、朱雨、张红梅、耿运生、张海生、冯景星 。 DB13/T 53862
3、021 III 引 言 本文件的制定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白洋淀与大清河流域(雄安新区)水生 态环境整治与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成果,及北方近自然湿地地区 润灌节水 工程实践 经验为基础,可服务雄安新区的水生态环境治理及水安全保障。 DB13/T 53862021 1 膜 调控润灌节水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膜调控润灌系统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管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膜调控润 灌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
4、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3663 给水用聚乙烯 (PE)管材 GB/T 17188 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GB/T 19812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GB 502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96 供水管井技术规 范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 18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T 246 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 256 机井技术规范 SL 703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CECS 19:90 混凝土排水管道工
5、程闭气检验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膜调控润灌 membrane regulated capillary irrigation 把毛管与灌水器埋设在地表以下,通过在灌水器上下布置不透水膜及膜间透 水夹层,灌溉水流在 不透水膜的调控下,主要通过土壤水吸力湿润作物主要根系活动层土壤,以达到耕层全面湿润的一种 灌溉技术。 3.2 润灌 capillary irrigation DB13/T 53862021 2 控制灌水器出水的重力效应,主要在土壤毛管吸力作用下使主要根系活动层土壤湿润的一种地下 灌溉方式。 3.3 灌水器设计流量 designed discharg
6、e of emitter 设计时选定的灌水器 流量,也是灌溉系统中该种灌水器的平均流量,由田间土壤质地确定。灌水 器设计流量要与土壤水吸力能够 保持 的水量达到平衡。 4 总体要求 4.1 膜调控润灌项目应符合当地区 域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的要求。 4.2 膜调控润灌工程设计,应符合农田水利总体规划要求,与所在农业区排水、道路、供电等系统的 布置相协调。 4.3 膜调控润灌工程规划设计时,应收集工程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土壤、地形、地貌、灌溉试验 等资料;及灌溉工程控制区的设施布置与种植作物布局情况。 4.4 工程所在区的 1/1000 或 1/2000 地形图。 4.5 膜调控
7、润灌系统,适用于大田作物灌溉,例如小麦、玉米等。 4.6 膜调控润灌的灌溉水质应满足 GB 5084 的规定,水质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过滤、净化处理。 5 系统组成及基本参数 5.1 系统组成 系统由 首部(水源工程、加压系统、施肥系统、过滤等)、输水管道(干管、支管、毛管)、田 间灌水器等组成,核心为灌水器。 5.1.1 灌水器结构 以毛管上每一个灌水器为中心,上层不透水膜、透水夹层、下层不透水膜按照从上向下的顺序对 称放置(其中上膜、透水夹层在滴头上,下膜在滴头下),透水夹层边长与上膜相同,灌水器结构简 图如 图 1所示 : 标引序号说明 : 1-滴头; DB13/T 53862021 3
8、2-上膜; 3-下膜; 4-滴灌管; 5-透水夹层 。 图 1 灌溉系统中调控膜的设置(俯视图与侧视图) 5.1.2 上、下层不透水膜 上、下层不透水膜是具有防水、阻水作用的软质材料, 能够防止作物根系穿透,在农业化肥作用 下及土壤中埋置环境下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性,宜使用聚乙烯农用吹塑薄膜,使用年限大于 15年。 5.1.3 透水夹层 透水夹层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具有防止土壤颗粒、作物根系及其它杂物穿透功能,同时能够保证 水流及化肥溶液正常渗透通过的疏松多孔性材料,宜使用透水土工布,使用年限大于 15年。 5.2 基本参数 5.2.1 管道埋深 根据 GB/T 50485-2020,结合设计灌溉面
9、积的大小可设计干管、支管和毛管。干管、分干管埋设深 度为 80 cm,支管埋设深度为 60 cm,毛管埋设深度为 35 cm 40 cm,灌水器埋设 深度与毛管埋设深度 一致。 5.2.2 设计流量 根据田间土壤质地选定灌水器流量为 1.5 L/h 3.5 L/h;井泵流量应与单个轮灌组的流量 平衡 。 5.2.3 灌水器间距 灌水器间距与毛管布置间距保持一致 ,根据田间土壤质地选定 灌水器 间距为 60 cm 80 cm。 5.2.4 膜规格 上、下层不透水膜的厚度选用 0.12 mm 0.14 mm,中间透水夹层的厚度选用 2 mm 3 mm。 根据土壤类型、 灌水器 间距、毛管间距等参数
10、确定膜尺寸。在滴头间距及毛管间距为 60 cm 80 cm 的情况下,上层不透水膜的尺寸可选用 25cm25 cm,下层不透水 膜的尺寸可选用 40 cm40 cm,中间透 水夹层的尺寸与上膜相同。 5.2.5 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 根据 GB/T 50485-2020,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如附录 A中公式( 1)规定。 5.2.6 灌水小区内灌水器流量和水头偏差率 灌水小区内灌水器流量和水头偏差率的计算按照公式附录 A中 公式 ( 2)( 3)进行计算。 5.2.7 灌水器工作水头偏差率与流量偏差率 灌水器工作水头偏差率与流量偏差率按照附录 A中公式( 4)进行计算。 DB13/T
11、53862021 4 6 系统设计 6.1 水源要求 6.1.1 膜调控润灌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84 的有关规定。 6.1.2 地下水水源要求,选择水质较好, 含沙、含碱量低的井水或渠水作为水源。 6.1.3 从河道或渠道中取水时,取水口处应设拦污栅和集水池,集水池的深度和宽度应该满足沉淀、 清淤和水泵正常吸水要求,输水渠道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SL 18 的有关规定。 6.1.4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膜调控润灌工程,其灌溉设计保证率不应低于 90%;其他情况下的水源灌溉 设计保证率不应低于 85%。 6.2 首部设计 膜调控润灌系统首部枢纽由水泵、施肥装置、过滤装置及各种控制和
12、量测设备组成,如压力调节 阀门、流量控制阀门、水表、压力表、空气阀等。 a) 膜调控润灌系统所 选用的 水泵型号 应 根据系统的设计流量和系统总扬 程确定。当水源为河流 或 水库,且水质较差时,需建沉淀池,此时一般选用离心泵;水源为机井时,宜选用潜水泵 ; b) 进排气阀一般设置在系统管网的高处、局部高处或设置在过滤器顶部,可在系统开启充水时 排除空气,系统关闭时向管网补气,以防止负压产生 ; c) 压力表用来测量管道内水流压力,在过滤器的前后均设置压力表,以便根据压差大小来反映 过滤器的堵塞程度,来确定清洗时机,压力表的量程为系统工作压力的 1.3 1.5 倍 ; d) 水表用来计量一段时间
13、内 通过 管道的水流总量或灌溉水量。选用水表时 其 额定流量必须大于 或者接近于设计流量 ; e) 控制设施包括球 阀、蝶阀 等各种阀门以及 流量与压力调节装置等,用来控制和调节 灌溉 系统 的流量和压力。 6.3 灌溉面积确定 6.3.1 水源供水能力计算规定: a) 工程规划必须对水源水量、水位和水质进行分析,并确定设计供水能力。对于已建水源工程 供水的膜调控润灌系统,供水能力应根据工程原设计和运用情况确定;对于新建水源工程, 供水能力应根据水源类型和勘测资料确定。 b) 工程以水量丰富的江、河、水库和湖泊为水源时,可不作供水量计算,但必须进行年内水位 变化和水质分析。 c) 工程以小河、
14、山溪和塘坝为水源时,应根据调查资料并参考地区水文手册或图集,分析计算 设计水文年的径 流量和年内分配。 d) 工程以井、泉为水源时,应根据已有资料分析确定供水能力。无资料时,应进行试验或调查, 并应分析、计算确定供水能力。 e) 工程以水窖等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水源时,应根据当地降雨和径流资料、水窖蓄水容积及复 蓄状况等,分析确定供水能力。 6.3.2 用水量计算规定: a) 膜调控润灌用水量应根据设计水文年的降雨、蒸发、作物种类及种植面积等因素计算确定; b) 当有膜调控润灌试验资料时,应由试验资料计算确定膜调控润灌用水量。缺少资料的地区可 参考滴灌试验结果确定。 6.3.3 水量平衡与调蓄计
15、算规定 : DB13/T 53862021 5 a) 在水源供水流量稳定且无调蓄时,膜调控润灌面 积可按附录 A 中公式( 5)( 6)确定。 b) 在灌溉面积已定且无调蓄设施时,需要的供水流量可按附录 A 中公式( 7)确定。 c) 在水源有调蓄能力且调蓄容积已定时,膜调控润灌面积可按附录 A 中公式( 8)确定。 d) d 在灌溉面积已定,需要确定系统需水流量时,可按附录 A 中公式( 5)计算;需要修建调蓄 工程时,调蓄容积可按附录 A 中公式( 8)计算。 6.4 干、支管设计 6.4.1 输配水管网由多级管道组成,膜调控润灌技术采用固定式地埋管,管网应根据水源位置、地形、 地块等情况
16、分级。在灌溉面积大的灌区,输配水管道主要是由干管、分干管、支管和毛管多级管道组 成。在 灌区面积较小的灌区,输配水管道主要是由干管、支管和毛管三级组成。 6.4.2 输配水管网是由管道、管件及附属管道装置连接成的输配水通道。输配水管网由多级管道组成, 膜调控润灌技术采用固定式地埋管,管网应根据水源位置、地形、地块等情况分级,一般应由干管、 支管和毛管三级组成。在灌溉面积大的灌区,输配水管道主要是由干管、分干管、支管和毛管多级管 道组成。在 灌溉 面积较小的灌区,可以只设支、毛管两级。 6.4.3 管网布置应使管道总长度短,少穿越其他障碍物。干管选用聚氯乙烯管,支管选用聚乙烯管。 干管与首部枢纽
17、连接,埋深均为 80 cm;支管与干管 相连,埋深 60 cm。 6.4.4 支管以上各级管道的首端宜设控制阀。在干、支管的末端应设冲洗排水阀。在直径大于 50 mm 的管道末端、变坡、转弯、分岔和阀门处 ,应设镇墩。 6.4.5 水头损失 计算符合下列要求: a)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根据附录 A 中公式( 9)进行计算 ; b) 各种管材的 f、 m、 b 值可按附录 B 表 1 进行 选用 ; c)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应该按附录 A 中公式( 10)计算。为了方便计算,一般情况下局部水头损 失可按沿程水头损失一定比例估算,支管、毛管宜为 0.1 0.2。 6.4.6 支管水力计算 符合下列要求
18、: a) 支管管径确定,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管道经济流速来确定支 管管径,即符合附录 A 中公式( 11) ; b) 支管水头损失计算按照附录 A 中公式( 12)进行 ; c)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按照附录 A 中公式( 13)( 14)进行计算。 6.4.7 干管水力计算 符合下列要求: a) 干管管径计算,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管道经济流速来确定干管管径,即按照附录 A 中公式( 15) 进行计算 ; b) 干管水头损失计算按照附录 A 中公式( 16)进行 ; c) 沿程水头损失按照附录 A 中公式( 17)进行。 6.5 毛管设计 6.5.1 毛管设计 计算 毛管设计的计算符合下列要求: a)
19、 毛管所用的滴头宜为内镶式结构,毛管壁厚 应 不小于 0.4 mm,滴头在生产过程中直接 “焊 ”于 毛管 的内侧壁上,最大限度的防止机械损伤 ; b) 毛管材质:由低密度聚乙烯拉制而成。毛管材质的化学配方具有抗环境应力破坏的能力,同 时含有抗老化添加剂 ; c) 制造偏差系数不大于 0.03; d) 滴水孔间距偏差率不大于 0.05; DB13/T 53862021 6 e) 滴头的各项具体要求应符合 GB/T 19812.5-2019 的要求。 6.5.2 毛管长度计算 a) 毛管极限长度计算按照附录 A 中公式( 18)进行 ; b) 毛管总水头损失 h 毛,依据 SL 103-95 中
20、 4.2.2 并计入局部水头损失,按附录 A 中公式( 19) ( 20)进行计算。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 10% 20%计算。 6.5.3 毛管间距 毛 管间距 与灌水器间距一致 。 6.6 水泵扬程与安装高程确定 6.6.1 水泵扬程按以下进行计算: a) 选水泵时应考虑每个轮灌组的情况,按照所需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其水泵设计扬程计算按照 附录 A 中公式( 21)( 22)进行 ; b) 根据确定的设计流量与扬程,查阅水泵生产厂家的水泵技术参数表,选出合适的水泵及配套 动力。当选择水泵配套动力机时,应保证水泵和动力机的功率相适应。 6.6.2 水泵安装高程 a) 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按
21、附录 A 中公式( 23)进行 ; b) 一般水源设计水位或最低水位与水泵安装高度(泵轴)间的高度差超过 8.0 m 时,宜选用潜 水泵。反之,则可选择离心泵。 7 工程施工 7.1 施工顺序 工程施工环节及顺序:干支管放线 干支管道开沟 干支管道安装及试水 干支管沟回填 毛管 沟放线 毛管沟开挖 毛管安装及试水 灌水器铺设 毛管沟回填。 7.2 施工准备 7.2.1 根据膜调控润灌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标准,要按照设计要求,保质、保量地实施。 a) 施工前要深入灌区,全面勘查,调查了解施工区域内的情况,认真分析施工条件,制定施工 细则 ; b) 施工安装必须按批准的设计进行,首先检查图纸、
22、文件等是否齐全,认真核对设计与实际灌 区内的有关情况是否相符,提出合理修改意见 ; c) 施工中要随时检查工程质量,并做好记录,工程 全部完工后及时绘制竣工图,编制竣工报告 并等待验收 ; d) 管材、管件在运输、装卸、储存时应小心轻放,排列整齐,避免油污和化学污染,不得撞击 和尖锐物品触碰、不得抛、摔、滚、拖。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1.5 m,管材分类堆放,不得在 阳光下长期暴晒,距离热源不小于 1.5 m。 7.2.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下: a) 在工程控制土地范围内,宜实现统一管理,完成土地流转工作 ; b) 根据施工所在地尽可能方便协商获取电源以及安装独立电表,为施工顺利进行做准备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5386-2021 膜调控润灌节水技术规程 5386 2021 调控 节水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