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北京).pdf
《2005年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北京).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北京).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数学(文史类)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至 2 页,第 II 卷 3 至 9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
2、目要求的一项 . ( 1)设集合 M=x| x1, P=x| x 2 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M P ( B) PM ( C) MP ( D) M PR= ( 2)为了得到函数 3 21 x y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 2 x y = 上所有点 ( A)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 B)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 C)向右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 D)向左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长度 ( 3) “ m= 2 1 ”是“直线 (m+2)x+3my+1=0 与直线 (m 2)x+(m
3、+2)y 3=0 相互垂直”的 ( A)充分必要条件 (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4)若 |1,|2,abcab=+ nullnullnullnullnull ,且 ca nullnull ,则向量 a null 与 b null 的夹角为 ( A) 30 ( B) 60 ( C) 120 ( D) 150 ( 5)从原点向圆 x 2 y 2 12y 27=0 作两条切线,则这两条切线的夹角的大小为 ( A) 6 ( B) 3 ( C) 2 ( D) 3 2 ( 6)对任意的锐角 ,下列不等关系中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8 页 ( A
4、) sin(+)sin+sin ( B) sin(+)cos+cos ( C) cos(+)sin sin ( D) cos(+)0; 12 1 2 () () () 22 x xfxfx f + 0)与直线 l 2 : y kx 之间的阴影 区域(不含边界)记为 W,其左半部分记为 W 1 ,右半部分记为 第 4 页 共 8 页 W 2 ( I)分别用不等式组表示 W 1 和 W 2 ; ( II)若区域 W 中的动点 P(x, y)到 l 1 , l 2 的距离之积等于 d 2 ,求点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 III)设不过原点 O 的直线 l 与( II)中的曲线 C 相交于 M
5、1 , M 2 两点,且与 l 1 , l 2 分别交于 M 3 , M 4 两 点求证 OM 1 M 2 的重心与 OM 3 M 4 的重心重合 第 5 页 共 8 页 200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 (文史类) (北京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 1) C ( 2) A ( 3) B ( 4) C ( 5) B ( 6) D ( 7) C ( 8)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 9) x= 1; (1, 0) ( 10) 20 ( 11) 1, 2) (2, + ) ( 12) 2
6、( 13) ( 14) 65; 2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 ( 15) (共 12 分) 解: ( I) tan 2 =2, 2 2tan 22 4 2 tan 14 3 1tan 2 = ; 所以 tan tan tan 1 4 tan( ) 41ta 1tan tan 4 + + += = = 4 1 1 3 4 7 1 3 + = + ; ( II)由 (I), tan = 3 4 , 所以 6sin cos 3sin 2cos + = 6tan 1 3tan 2 + = 4 6( ) 1 7 3 4 6 3( ) 2 3 + = . ( 16) (共 14 分
7、) ( I)直三棱柱 ABC A 1 B 1 C 1 ,底面三边长 AC=3, BC=4AB=5, AC BC,且 BC 1 在平面 ABC 内的射影为 BC, AC BC 1 ; ( II)设 CB 1 与 C 1 B 的交点为 E,连结 DE, D是 AB 的中点, E 是 BC 1 的中点, DE/AC 1 , DE平面 CDB 1 , AC 1 平面 CDB 1 , AC 1 / 平面 CDB 1 ; ( III) DE/AC 1 , CED 为 AC 1 与 B 1 C 所成的 角, 第 6 页 共 8 页 在 CED 中, ED= 2 1 AC 1 = 2 5 , CD= 2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5 年高 文科 数学试卷 答案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