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考模拟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
《2017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考模拟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考模拟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考模拟历史第卷(非选择题)1.商鞅曾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这段话体现的思想()A.是维护土地公有制的客观反映B.导致当时农工商业比例失调C.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D.阻碍了当时场经济因素的成长解析:材料中商鞅的这段话大体上的含义是说加重(商业)交易的赋税,农民会讨厌从商,商人也会疑虑懈怠。农民讨厌从商,商人疑虑懈怠,那么土地一定会得到开垦。由此可见,商鞅的主张强调的是重农抑商,有助于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 项错在“公有制”上;B选项错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强大起来,并没有出现农商比例失调的状
2、况;而D选项的这一政策在当时有助于经济增长。答案:C2.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于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表现为()A.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B.用“天理”来阐释儒家思想C.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解析:理学的“反动”是与汉唐儒学相比较而言的。汉代董仲舒就已经强调用“三纲五常”来教化众人,所以排除A选项。“天理”是宋代理学区别于汉唐儒学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错误,汉代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也是强化封建神学思想的体现;D选项不是 理学的主要特点,也不是区别于汉唐儒学的主要内容,故排除。答案:B3.续资治
3、通鉴长编记载,宋真宗时“举人纳试卷,即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即第其姓名垫次,并试卷以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追求选拔公平B.规范文字书写C.保护考生信息D.选拔真正人才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宋代科举制度的相关内容,从“举人纳试卷,即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即第其姓名垫次,并试卷以闻”可以得知宋代科举制度采取糊名制,这样可以避免暗中买通评阅官,有助于考 试公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与糊名无关;C选项不是主要目的;D选项没有体现出糊名的直接目的。答案:A4.宋话本阴骘积善描述,
4、茶肆环境优雅,常常有很多人在这样的茶肆习学乐器,或唱叫, 这叫作“挂牌儿”,炫耀伎艺,派头十足。这段材料说明()A.北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B.茶肆经营打破时空限制C.戏剧产生于市民生活中D.市井生活带动艺术发展解析:材料中讲述了宋代茶肆活动的情况,可以看出茶肆中人员众多,节目种类丰富,这体现出宋代市井生活带动了艺术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无法从材料直接判断出朝代是北宋;B选项中材料没有体现时间限制的问题;C选项中材料没有提及戏剧的发展,“唱叫”并不代表“戏剧”。答案:D5.下面是18731903年中国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的比例变化表。该表体现出() A.近代手工业产品出口量逐年
5、减少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中国传统出口行业优势不断丧失D.洋务经济进一步发展解析:从材料来看,1873年中国手工业制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有95%左右,而到了1903年仅占到50%,这说明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出口比重降低,结合所学知识,这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有关,所以本题选择C。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比重,从比重变化无法看出出口量的变化;B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自然经济解体的问题;D选项错误,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便破产。答案:C6.“对新文化运动之消极的、负面的、破坏的,不正常之反动的、怨天尤人的内容”便不能不再来一个否定而归于拨乱反正之正面的健康的思想内容”。下列与材料观
6、点相符的是() A.应正常评价新文化运动B.新思想要以传统为主C.应该否定新文化活动D.中国思想界非常混乱解析:从材料来看,对于新文化运动不积极的内容不适合作为“拨乱反正之正面的健康的思想内容”,因此材料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并不完全是积极的内容,应该正常评价新文化运动,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不是材料的主要观点;C选项中材料并不是否定新文化运动,而是主张正常看待;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答案:A7.五四运动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兴起和衰落一文指出,五四运动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下列体现了将这三大思潮紧密结合的是() A.中共“一大”确立的目标B.中共确立的革命统一战
7、线政策C.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D.“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解。A选项没有体现自由主义的内容;B选项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内容;C选项包含这三种思想内容,故本题选择C选项;D选项没有体现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容。答案:C8.下面是中国19802006年由市场决定价格的商品数占总商品数的比率统计图。其变化反映了我国() A.商品市场价格不断增长B.商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D.加入WTO后经济发展迅速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市场决定价格的商品数占总商品数的比率变化,无法体现出商品价格和种类的变化,因此排除A、B选项。材料中从198
8、02006年市场决定价格的商品数占总商品数的比率逐渐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体现出经济体现改革不断深化。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答案:C9.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罗马法的代表法典,其内容集中在私法上,基本上分为五个部分:人、物、对物权、对人权(即债、契约等)以及民事诉讼,详细地规定了各种权限和商品交换的法律关系问题。这体现了此法() A.注意调解居民关系B.立法形式灵活简便C.注重实际应用D.推崇公平公正原则解析:材料中介绍了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立法内容。从内容上看,它不仅涉及了人权而且涉及了民事诉讼内容。A选项错在这只是其内容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还
9、有人权的内容;B选项材料无法体现;C选项从“详细地规定了各种权限和商品交换的法律关系问题”可以看出;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因此,C选项正确。答案:C 10.当美国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应: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此材料表明()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B.总统拥有制约国会的权力C.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D.国会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国会的立法权受到总统的制约,立法议案需要总统签署才能生效,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总统对国会的制约,而不是总统对国会负责;C选项错误,
10、材料并没有体现国会对总统的制约;D选项错误,美国政体体现的是三权分立的原则,国会具有立法权,但并不是形式上的。答案:B 11.西方文明史写道:“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B.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C.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解析:从“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可以看出当时认识自然界的方式已经出现并逐步成熟。结合所学知识,认识自然界的方式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例如经典力学的提出,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
11、项不是认识自然界的方式;B、C选项是思想领域的发展,不是认识自然界的内容。答案:D12.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 货币篮子,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磅、日元共同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这反映了()A.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B.发达国家失去经济主导地位C.国际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D.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解析: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体现出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来看,美元、欧元和日元都是主要的储备货币,并不能反映出发达国家失去经济主导地位,所以排除B选项。这些货币都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体现出国际经济格局多极化,
12、所以C选项正确。A、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答案:C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完成下面小题。44-46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辛亥革命后,简氏兄弟二人抓住时机,致力于发展国货,新产品畅销华南及南洋各地.。公司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从1927年开始,由于中外卷烟业竞争加剧,民族资本得不 到保护,再加上内部管理不善,家族矛盾凸显,公司连年亏损。到抗战前,企业已濒于奄奄一息的境地。摘编自近代华侨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安徽省 淮北市 第一 中学 高考 模拟 历史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