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2018-2020 地质遗迹保护技术规范.pdf
《DB41 T 2018-2020 地质遗迹保护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2018-2020 地质遗迹保护技术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60 CCS D 10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018 2020 地质遗迹保护技术规范 2020 - 10 - 23 发布 2021 - 01 - 23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018 2020 1 目 次 前言 . 2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术语和定义 . 3 4 目的任务、原则和要求 . 4 5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 5 6 地质 遗迹保护工程 . 7 7 成果资料汇交 . 10 附录 A (规范性) 地质遗迹保护名录表 . 11 附录 B (规范性) 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边界拐点 坐标表 .
2、12 附录 C (规范性) 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命名规则 . 13 附录 D (规范性)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文本编写提纲 . 14 附录 E ( 规范性)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制说明编写提纲 . 15 附录 F (规范性)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图编绘技术要求 . 16 附录 G (资料性)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写提纲 . 17 附录 H (资料性)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施工设计编写提纲 . 18 附录 I (资料性)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监理报告编写提纲 . 19 附录 J (资料性)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竣工报告 编写提纲 . 20 参考文献 . 21 DB41/T 2018 2020 2 前 言
3、本 文件 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标准 化文件 的结构和 起草规则 的规 定 起草。 本 文件 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 开发局提出并归口。 本 文件 起草单位: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 张贤良、方建华 、 张筝、任利平、王永成、李庆康、毛瑞芬、朱云峰、 裴中朝、 杜 开元 、崔振 、 蔡春楠、 高永利、李伟、黄光寿 。 DB41/T 2018 2020 3 地质遗迹保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地质遗迹 保护规划编制、地质遗迹保护工程 的目的、任务、内容、技术方法 、 成果 评 审 验收 及 成果 资料汇交 等内容 。 本 文件
4、 适用于地质遗迹 保护 技术 工作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 本 文件 必不可少的 条款 。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 日期 对应 的 版本 适用于本 文件 。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 DZ/T 0303 2017 地质遗迹调查规范 GB 50300 2013 建筑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重要 地质遗迹 经过专家鉴评, 被评为 级(世界级 ) 、 级(国家级 ) 、 级(省级 ) 的 各类 地质遗迹。 专家鉴 评 按照 DZ/T 030
5、3 2017 行 业 标 准 执行。 3.2 地质遗迹完整性 出露的 地质遗迹 反映 的 地质现象,地质科学内涵知识 系统、完整 。 3.3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在 行政管辖区域范围 内 ,根据地质遗迹类型、等级、分布、特征 等 , 编制 的一定时 期 内对重要地质 遗迹 实施有效保护 ,做出的 各项 地质遗迹保护 工 作 总体 部署 安排 计划 。 3.4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 为 保护重要地质遗迹,实施的各 种工程技术手段和措施。 3.5 地质遗迹保护区 为 有效保护 地质遗迹的完整性,根据三个以上地质遗迹出露点,划定的连续分布较大保护边界范围 的区域。 3.6 地质遗迹保护段 DB41/T 2
6、018 2020 4 为 有效保护 地质遗迹的完整性 , 根据 二个地质遗迹出露点, 划定的 连续分布 较 小 边界范围的区域。 3.7 地质遗迹保护点 为 有效保护 地质遗迹的完整性 ,根据 单独的 地质遗迹出露点 , 划定的 最小 保护 边界范围 的 区域。 4 目的任务、原则和要求 4.1 工作目的任务 4.1.1 工作目的 为 地质遗迹 保护规划 实施 提供技术 依据 ;为确保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质量、有效保护和管理地质遗迹 提供科学依据 ; 有利于 统筹 谋划、统 一部署 地质遗迹在 地质 科研、 地质勘查、 科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领 域 , 实现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 的 利用。 4.1.2
7、 工作任务 具体工作 任务如下: a) 收集整理分析 、 研究工作区 已有的与地质遗迹相关 的 资料,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对象; b) 对 已经确定 的地质遗迹保护对象,进行实地核查,确定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名录; c) 对地质遗迹保护 对象 实地 勘查 , 查明 工作区地形地貌、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 划 定 地质遗迹保护对象的实施保护 边界 范围; d) 编写规划文本、规划 编制 说明,编绘规划图件、编制规划表格; e) 编制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设计,编写施工、监理、验收 等 技术要求; f) 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工作。 4.2 保护工作原则 地质遗迹保护技术工作,
8、 应 遵守对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实施 有效保护的 原则 。 4.3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如下: a) 地质遗迹保护技术工作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基础上开展工作。 b) 地质遗迹保护对象 的 确定 应 科学合理准确,划定 的 保护区、保护段、保护点, 应 能保护地质 遗迹 的科学性、 完整性 ; c)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制因地制宜符合实际情况, 提出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规划 方案 具有可操作 性 ; d)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采用 保护技术工程 与保护工程实施条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 4.4 工作 内容 4.4.1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制包括资料搜集与分析、地质遗迹保护对象确定,实地 划定
9、保护对象边界范围 , 制定 地质遗迹保护职责 和措施 等 ,规划编制包括编写文本、规划 编制 说明,编绘规划图件,规划评审等 工作 内容 。 4.4.2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 DB41/T 2018 2020 5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包括资料 搜 集与分析 、 野外实地勘查 、 了解保护工程实施条件、保护工程设计、 组织施工及工程监理、保护工程验收等工作 内容 。 5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5.1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类型 按照行政管辖区域范围级别划分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类型,分为省级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省辖市级地 质遗迹保护规划 、县级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根据 基础地质大类 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为 重要 化石产地、重
10、要 岩 矿 石 产地、地层剖面、构造 剖面 、 岩石 剖面 专项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5.2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基础研究 5.2.1 规划前期资料收集与分析 全面 系统 搜集工作 区内已有的 相关 地质遗迹资料,包括自然地理、经济地理、 地形地貌、 区域地质、 古生物化石、 地质构造、 矿产资源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遥感影像、旅游资源等基础资料; 了解和分析研究 工作 区地质遗迹 类型、数量、等级、分布及保护利用现状;为初步 建立地质遗迹 保护对 象名录提供科学依据 。 5.2.2 地质遗 迹调查 按照 DZ/T 0303 2017 对 规划区内 地质遗迹进行调查。 5.2.3 地
11、质遗迹保护名录确定 对 本级 行政管辖区域内重要地质遗迹,按照地质遗迹鉴评标准,组织专家鉴评,鉴评 通 过的重要地 质遗迹,按照地质遗迹名称、类型、等级、位置、保护范围边界及面积,予以公布 ,即是 确定为重要地 质遗迹保护名录。填写地质遗迹保护名录表,见附录 A。 5.3 规划指导思想 适用于 为本级 行政主管 部门履行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职能 提供科学依据 ,按照 省、 省辖市、县(区) 行政区划范围,规划建立地质遗迹 保护区、 保护段、保护点、或规划建立地质公园 等 4种保护类型,有 利于各级政府部门落实保护管理地质遗迹的职责, 开展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工作。 5.4 规划依据 依据地质遗迹保护
12、管理规定 、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 、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等相关 法律法规,结合各级政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 总体 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 及其他相关规 划 编制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 5.5 规划目标任务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目标是实施相应的保护技术手段和保护措施,使各级政府行政管辖区域内重要地 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规划任务是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对象等级,划定地质遗迹保护区边界范围,划分地 质 遗迹保护区级别,采取 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各种地质遗迹保护 措施。 5.6 规划主要内容 5.6.1 地质遗迹保护对象确定 DB41/T 2018 2020 6 依据 DZ/T 0303 2017中
13、 附录 A地质遗迹分类,经过地质遗迹调查, 将 相关地质专家鉴评过的重要地 质遗迹作为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确定的地质遗迹保护对象。填写地质遗迹点信息采集表,见 DZ/T 0303 2017中 附录 G地质遗迹点信息采集表。 5.6.2 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范围边界确定 保护区(段、点)划分应依据保护对象明确、保护地质遗迹完整性、面积合理性和管理有效 性 的原 则。 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范围边界线 的 划定 , 应 进行准确勘界,测定边界的重 要控制点(拐点)坐 标,并设立明确的界线标示碑(桩),为便于管理,在保证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边 界划定可合理利用地形、地物界线及行政区边界
14、。填写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边界拐点坐标一览表, 见附录 B。 5.6.3 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等级确定 根据保护对象的科学价值重要性, 按 专家鉴评确定 的 重要地质遗迹等级, 级(世界级 ) 地质遗迹 划分为特级保护区(段、点) , 级(国家级 ) 地质遗迹划分 为 重要 保护区(段、点) , 级(省级 以 下 ) 地质遗迹划分 为 一般保护 区(段、点) 。 5.6.4 保护区(段、点)基本保护要求 确定 为 特级、 重要、一般 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范 围内,对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对象不应有开挖、 爆破、掩埋、覆盖、淹没 破坏 或 被 占用等 现象发生。 在 特级、 重要 地质遗迹保
15、护区(段、点)范围内, 不得进行采矿、建设等扰动地质遗迹的人类工程活动。 5.6.5 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名称确定 规划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名称应当按照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命名原则确定,见附录 C。 5.6.6 规划地质遗迹保护工程 规划地质遗迹保护工程,分为界桩(碑)、围栏(网)、围墙、架空栈道等围护工程,标识牌、警 示牌、说明牌等 保 护 说 明 工程;一般对地质遗迹综合实施界桩、标识牌 、警示牌等围护 与保护 说明 工程; 重点地段实施监视预警工程;根据实际需要 还应 实施地质遗迹保护设施和科普解说设施工程、地质遗迹 原址馆或科普廊道等建设工程。 5.7 规划期限确定 地质遗迹保
16、护规划期限, 应 与 规划编制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关地质矿产保护和利用规划期 限相吻合。 5.8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成果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成果应包括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文本、规划编制说明、规划 编 制 图 件 、地质遗迹保 护名录、地质遗迹保护手册等五个部分 ,见附录 E。 5.8.1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 是实施地质遗迹保护的行动规范,应以规章条文的方式、简明扼要的 表述 地质遗迹保护工 作要求,编写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目的、依据、范围、规划基准年、期限,地质遗迹保护现状、规划指 导思想、原则、目标、主要任务、保护区(段、点)规划、保护工程规划。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文本编写 提纲,见附录
17、 D。 DB41/T 2018 2020 7 5.8.2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制说明 规划编制说明是对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主要内容、编制过程、相关规划衔接情况做出 的 说 明,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编制背景、规划 编制过程、规划主要内容、与其他相关规划衔接情况;征求有 关部门 、地方政府、专家等意见情况以及协调、修改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地质遗迹保护规划说 明编写提 纲,见附录 E。 5.8.3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图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图,包括重要地质遗迹分布图、保护规划图、保护工程部署图。地质遗迹保护 规划编图编绘技术要求,见附录 F。 5.8.3.1 重要地质遗迹分布图 主要内容反映规
18、划编制行政范围内重要地质遗迹类型、数量、等级、分布 等 情况 。 5.8.3.2 保护规划图 主要内容 反映 规划编制行政范围内规划建立的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保护级别、分布 边界 范 围、面积;或已建立 的 地质遗迹保护区(段、点)及地质公园 等 相关情况。 5.8.3.3 图件比例尺 编制 省级 规划 : 图 件 比例尺 1: 500000; 编制 省辖市级 规划 : 图 件 比例尺 1: 100000 1: 250000; 编制 县级 规划 : 图 件 比例尺 1: 50000 1: 100000。 5.8.4 地质遗迹保护手册 手册 是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者掌握地质遗迹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19、、明确保护对象、 边界 范围相关工作内 容和保护职责及权力义务的指导说明书, 手册编辑的 主要内容 :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古生物 化石保护条例、地质遗迹保护名录、保护对象及 边界 范围 、保护技术方法及措施 等。 5.8.5 地质遗迹保护数据库 在本行政区域内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基础上,依据确定的地质遗迹保护名录、明确的保护 对象、划定 的地质遗迹保护区 ( 段、点 ) 的保护范围边界 、采取保护技术措施,涉及到的地质遗迹保护技术信息数 据,建立地质遗迹保护数据库。 5.9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成果评审 规划 编制 成果应进行评审,由规划发布单位组织 专家 、相关部门负责人 评审。 6 地质遗迹保
20、护工程 6.1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设计 6.1.1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设计分类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设计,按照工作内容,分为围护工程设计 、 围护解说工程设计 、 监视预警工程设 计 、 保护设施和科普解说设施工程设计 、 地质遗迹原址馆或科普廊道建设工程设计 。 DB41/T 2018 2020 8 6.1.2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设计内容 地质遗迹 保护工程设计内容 包括 : a) 围护工程设计:主要包括界桩(碑)、围栏(网)、围墙、 保护棚、 架空栈道等围护工程,施 工效果图、设计平面图、立面图 等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参照相关设计预算标准编制设计预算等 设计内容; b) 围护解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标识
21、牌、警示牌、解说牌等围护解说工程,施工效果图、设计平 面图、立面图 等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参照相关设计预算标准编制设计预算等设计内容; c) 监视预警工程设计:主要包括预警监视场景的监视摄像设计、监视视频传输设计、监视视频接 收设计等完整的监视预警工程设计,编绘设计相关 图纸、编写设计说明,参照相关设计预算标 准编制设计 预算等设计内容; d) 保护设施及科普解说设施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实际需要的地质遗迹保护监视的瞭望台、保护房 屋、科普解说需要建立的科普步道及科普观察平台等保护设施及科普解说设施的工程设计,编 绘设计相关图纸、编写设计说明、参照相关预算标 准编制设计预算等设计内容, 参照相关建筑
22、 工程设计要求规定执行; e) 地质遗迹原址 馆或科普廊道 工程设计: 主要包括化石产地原址馆 或科普廊道 遮蔽保护工程的搭 建防护棚、建筑化石产地保护场馆 或科普廊道 ,化石产地防与排水工程的开挖排水沟、修建排 水 隧道、构筑挡水墙、修建隔水帷幕等工程设计,编绘设计相关图纸、编写设计说明、参照相 关预算标 准编制设计预算等设计内容, 参照相关建筑工程设计要求规定执行; f)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写提纲, 见 附录 G。 6.1.3 地质遗迹保护工程设计基本要求 6.1.3.1 界桩(碑) 位置选择 依据 保护范围边界拐点 坐标 , 采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定位 实地勘界确定,桩体规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2018-2020 地质遗迹保护技术规范 2018 2020 地质 遗迹 保护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