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3151-2020 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pdf
《DB22 T 3151-2020 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3151-2020 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1.020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1512020 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 Guideline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vertigo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 - 09 - 01 发布 2020 - 09 - 20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151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
2、春市中心医院、长春市中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秀玲、孙莉、董晗硕、刘艳华、王彦红、陈晓琳、李桦、邹天福、王婷、吴 彤。 DB22/T 31512020 1 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眩晕综合征的中医诊断、康复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眩晕综合征的中医康复治疗。 2 中医诊断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 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3 康复治疗方法 3.1 手三针 3.1.1 选穴 双侧间谷、双侧中渚、双侧劳宫。 3.1.2 定位 3.1.2.1 间谷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
3、三间与合谷连线之中点。 3.1.2.2 中渚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3.1.2.3 劳宫位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线上,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间处。 3.1.3 操作 3.1.3.1 患者取坐位,颈项直立,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对间谷、中渚、劳宫三穴,从左至右,从上至 下,依次进行取穴。 3.1.3.2 间谷、中渚、劳宫直刺 0.4 寸 0.6 寸,产生麻胀感,得气后调整针尖朝后拇指尖方向, 使针感下传至指尖。 3.1.3.3 各穴位针刺得气后,每隔 5 min 运针 1 次, 3 次后即出针。 3.1.3.4 每日 1 次, 10 d 为
4、 1 个疗程。 3.1.3.5 使用提插手法时,进针深度严禁超过 0.8 寸。 3.2 耳穴压豆 3.2.1 选穴 肝、肾、肾上腺、皮质下、神门。 3.2.2 操作 DB22/T 31512020 2 3.2.2.1 患者坐位,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 并轻轻揉按 1 min 2 min,每日按压 5 次,两耳交替进行。 3.2.2.2 平均气温大于 25 时,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治疗 2 d,中间休息 2 d 之后再进行治疗;平均 气温小于 25 时,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治疗 3 d,中间休息 2 d 之后再进行治疗。 3.2.2.3 10 d 为 1
5、个疗程,连续治疗 1 个 3 个疗程。 3.3 整脊 3.3.1 理筋松解 在12、56、23、34椎旁自上而下缓慢移动查找阳性反应点。对椎旁出现的筋结、 压痛点、条索状物等阳性反应点,采用拇指弹、拨、点、按的手法进行松解理筋。 3.3.2 推脊理筋整复 患者俯卧位,术者站于前方,充分暴露脊柱,术者双手拇指或掌根部分别置于脊柱棘突两侧 2 cm 处,缓慢有节律的自上而下推按 3 次 5 次,然后,双手拇指沿肩胛骨内侧缘自上而下沿肩胛线及两 侧肋间隙平推理筋数次,以达到皮肤微红发热为佳。 3.3.3 整脊调颈 3.3.3.1 颈段整脊调颈法 患者坐位,全身放松,颈部前屈约 20向左侧旋,医者站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3151-2020 眩晕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规范 3151 2020 眩晕 综合征 中医 康复 治疗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