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 T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DB61 T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1 T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B 39 DB61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1113.2 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 2 部分 : 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Auricularia auricula standard complex Part 2: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pure culture of Auricularia auricular 2017 - 10 - 25 发布 2017 - 11 - 25 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61/T 1113.2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
2、围 . 1 2 规范性应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技术要求 . 2 5 生产要求 . 4 6 标签 、 标志 、 包装 . 5 7 运输贮存 . 5 附 录 A ( 规范性附录 ) 常用母种培养基及其配方 . 6 附 录 B ( 规范性附录 ) 原种和栽培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 7 附 录 C ( 规范性附录 ) 液体菌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 8 DB61/T 1113.22017 II 前 言 本 部分根据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DB61/T 1113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分为五个部分 : 第 1部分 : 黑木耳产地环境 ; 第 2部分 : 黑木耳菌种生产
3、技术规范 ; 第 3部分 : 黑木耳端木栽培技术规范 ; 第 4部分 : 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规范 ; 第 5部分 : 黑木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 本部分为 DB61/T 1113的第 2部分 。 本部分由汉中植物研究所提出 。 本部分由陕 西省农业厅归口 。 本 部分 起草单位 : 汉中植物研究所 、 陕西理工大学 、 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汉中市质量技术监督 局 、 西乡县农业局 、 汉台区汉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本 部分 主要起草人 : 谢海彬 、 解修超 、 党芳志 、 李晓林 、 李大算 、 叶彦慧 。 本部分由 汉中植物研究所 负责解释 。 本 部分 首次发布 。 联系信
4、息如下 : 单位 : 汉中植物研究所 电话 : 0916-2517605 地址 :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将坛路 550号 邮编 : 723000 DB61/T 1113.22017 1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 2 部分 : 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菌种生产的 技术要求 、 生产要求 、 标签 标志 、 运输贮存的 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区域内黑木耳菌种生产 。 2 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标准 。
5、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9169 黑木耳菌种 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 营许可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6第 5号 ) 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6第 6号 )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2014第 62号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菌种 strain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 ,
6、包括母种 、 原种和栽培种 。 3.2 母种 stock culture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 。 也称一级种 、 试管种 。 3.3 原种 stock seed 由母 种移植 、 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 也称二级种 。 3.4 DB61/T 1113.22017 2 栽培种 cultivar 由原种移植 、 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 。 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 , 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 。 也称三级种 。 3.5 品种 variety 经各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具特异性 、 一致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商业栽培的食用菌纯培养物 。 3.6 液体菌种 the
7、liquid strain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法获得的菌种 。 在发酵罐中 , 采用液体培养基通入无菌空气并加以搅拌 , 以增加 培养基中溶解氧含量 , 控制发酵工艺参数 , 获得大量菌体 工艺 。 3.7 种性 characters of variety 食用菌的品种特性 , 是鉴别食用菌菌种或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 一般包括对温度 、 湿度 、 酸碱 度 、 光线和氧气的要求 , 抗逆性 、 丰产性 、 出耳迟早 、 出耳潮数 、 栽培周期 、 商品质量及栽培习性等 农艺性状 。 4 技术要求 4.1 生产单位及技术人员 从事菌种生产的单位 , 应 配备 菌种生产 技术员和检验员 , 符
8、合 农 业 部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 理办法 、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 的要求 。 4.2 厂房设置和布局 4.2.1 厂房应有 各自隔离的摊晒场 、 原材料库 、 装袋间 、 灭菌间 、 冷却室 、 接种室 、 培养室 、 贮存室 、 菌种检验室等 。 菌种生产厂房按工艺流程合理布局 , 无菌区与有菌区有效隔离 。 4.2.2 液体菌种生产的发酵间和接种间按照 GB 50073执行 。 4.3 仪器设备 4.3.1 固体菌种 : 磅秤 、 天平 、 装袋机 、 高压灭菌锅或常压灭菌设施 、 净化工作台或接种箱 、 调温设 备 、 培养架 、 恒温箱 、 冰箱 、 显微镜等 。 4.3.2
9、液体菌种 : 恒温摇床 、 发酵罐 、 空气压缩机 、 空气过滤器 、 油水分离器等 。 4.4 生产时间 黑木耳母种生产宜在 8月中旬开始 , 母种生 长 15d3d; 原种生 产宜在 9月上旬开始 , 原种生长 45d 5d; 栽培种生产宜在 10月下旬开始 , 12月上旬结束 , 栽培种生长 55d5d, 确保 2月 10日前菌种长满袋 。 液体菌种或木扦原种生产栽培种可推迟 10d 15d生产 。 4.5 种源 4.5.1 使用品种 DB61/T 1113.22017 3 应 从具 有一级或二级 菌种生产许可证 单位引种 。 不应使用来历不明 、 种性不清 、 随意冠名的菌 种和生产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1 1113.2-2017 黑木耳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1113.2 2017 黑木耳 标准 综合体 部分 菌种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