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 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
《DB44 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 T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000 C 01 备案号: 58897-2018 DB44 广东省 地方标准 DB44/T 2120 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 证候诊断规范 Psoriasis vulga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03 28 发布 2018 -06 28 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4/T 2120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中医院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D/TC 31)归口
2、。 本标准起草单位: 广东 省中 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 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广东省中 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传坚,禤国维,谢秀丽,陈达灿,杨志波,顾军,刘巧,李斌,李红毅,陈 信生,魏跃钢,李福伦,杨柳,刘红霞,徐丽敏,张毅, 崔炳南,吴晓霞,席建元,陈明岭,刘爱民, 李其林,陈永锋,白彦萍,陈晴燕,王玮蓁,卢桂玲,李元文,何黎。 DB44/T 21202018 II 引 言 银屑病,中医学称为白 疕 、松皮癣、干癣、
3、蛇虱等,是一种发病率高并易复发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 肤病,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但现代研究已证实,银屑病是与遗传相关,由多因素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 性炎症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靶向的生物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银屑病的发生与持续。 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能取得较好疗效和较长缓解期,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及广阔的前景。本标准 是在系统证候研究基础上制定完成的,采用文 献研究、专家调查、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 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的证候分布规律,形成主要证型的辨证诊断规范,本标准可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及 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本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临床医生实际应用时应强调灵活运用
4、,不能机械照搬,应根据临床实际 情况、医生自身的经验及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出临床决策。 DB44/T 21202018 1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寻常型银屑病的疾病诊断、病史采集、中医证候分型及辨证依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证候诊断,不适用于关节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 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的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 44/T 1423-2014 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3
5、 诊断 3.1 症状表现 3.1.1 基本损害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疹,一般粟粒至绿豆大小,上覆银白色鳞屑,急性起病鳞屑较少, 慢性损害鳞屑较多。搔刮鳞屑易于脱落,可见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部分患者可伴有瘙 痒。皮疹好发于头皮 、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可泛发全身。 3.1.2 因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头皮病变可见头发呈束状;指(趾)甲病变见甲表面呈顶针状 凹陷,甲板不平,失去光泽;粘膜可见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片,无鳞屑。 3.2 诊断要点 3.2.1 典型表现为丘疹、红斑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是本 病的临床特征。 3.2.2 可有家族史。起
6、病缓慢,易于复发。常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3.2.3 若皮疹不典型难以确诊者,应做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特点参见 DB 44/T 1423-2014 第 3 章 3.6 的具体内容 。 4 病史采集 4.1 环境要求 4.1.1 柔和的自然光或室内光照充足为佳。 4.1.2 诊室环境整洁、安静,方便医生询问病史。 4.2 病史采集要点 4.2.1 中医临床辨证采集信息宜包括专科情况、全身整体症状及舌脉,具体如下: DB44/T 21202018 2 a) 观察皮疹发生的部位、颜色、形态、数目,观察是否具有银屑病的蜡滴、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 现象。进行舌诊、脉诊 ; b) 询问本病首次发病年
7、龄及诊疗经过 ; c) 根据主诉询问是否具有其他伴随症状 ; d) 询问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及婚育史等。 4.2.2 可使用附录 A 信息采集表或附录 B 的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系统 进行信息采集。 5 辨证分型 5.1 辨证原则 本病以血论治,以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为基本证型,临床中可见两个或三个证型同时出现,还 可合并其他兼证,如兼见热毒、湿热、风邪、肝郁、脾虚等,临证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症状 , 结合 以下 5.2、 5.3的内容灵活辨证。 5.2 主要证型及其辨证依据 5.2.1 血热证 5.2.1.1 主症 主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颜色鲜红; b) 舌红或苔黄;
8、c) 处于急性发病期。 5.2.1.2 次症 次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呈点滴状; b) 皮损自觉灼热; c) 口干喜饮; d) 心烦易怒; e) 失眠多梦; f) 大便干或秘结; g) 小便黄; h) 脉弦或滑或数。 5.2.2 血瘀证 5.2.2.1 主症 主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颜色暗红或紫暗; b) 皮损斑块肥厚,浸润明显; c) 舌紫暗、暗红或有瘀斑、瘀点。 5.2.2.2 次症 次症表现,具体如下: a) 鳞屑附着紧不易剥除; b) 唇 /甲色暗; DB44/T 21202018 3 c) 妇女月经见痛经、色暗或挟血块; d) 苔薄白; e) 脉涩或细缓; f) 处于
9、静止期。 5.2.3 血燥证 5.2.3.1 主症 主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颜色淡红; b) 皮肤自觉干燥,鳞屑多且易脱落; c) 处于静止期或消退期 5.2.3.2 次症 次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斑块轻度浸润; b) 自觉疲乏; c) 口干咽燥; d) 大便干; e) 舌淡红; f) 少苔或无苔; g) 脉沉或细缓。 5.2.4 证型确定条件 临床表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确定诊断该证型。具体如下: a) 具有主症中第一项及次症中任 何 三项; b) 具有主 症中任 何 两项及次症任 何 两项; c) 具有全部主症。 5.3 其他兼挟证 5.3.1 挟热毒 皮损鲜红、肿胀、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 2120-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 2120 2018 寻常 银屑病 中医 候诊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