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1.000 C 01 备案号: 58897-2018 DB44 广东省 地方标准 DB44/T 2120 2018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 证候诊断规范 Psoriasis vulga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8 -03 28 发布 2018 -06 28 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4/T 2120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中医院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D/TC 31)归口
2、。 本标准起草单位: 广东 省中 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 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 ,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广东省中 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传坚,禤国维,谢秀丽,陈达灿,杨志波,顾军,刘巧,李斌,李红毅,陈 信生,魏跃钢,李福伦,杨柳,刘红霞,徐丽敏,张毅, 崔炳南,吴晓霞,席建元,陈明岭,刘爱民, 李其林,陈永锋,白彦萍,陈晴燕,王玮蓁,卢桂玲,李元文,何黎。 DB44/T 21202018 II 引 言 银屑病,中医学称为白 疕 、松皮癣、干癣、
3、蛇虱等,是一种发病率高并易复发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 肤病,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但现代研究已证实,银屑病是与遗传相关,由多因素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 性炎症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靶向的生物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银屑病的发生与持续。 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能取得较好疗效和较长缓解期,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及广阔的前景。本标准 是在系统证候研究基础上制定完成的,采用文 献研究、专家调查、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 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的证候分布规律,形成主要证型的辨证诊断规范,本标准可为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及 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本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临床医生实际应用时应强调灵活运用
4、,不能机械照搬,应根据临床实际 情况、医生自身的经验及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出临床决策。 DB44/T 21202018 1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寻常型银屑病的疾病诊断、病史采集、中医证候分型及辨证依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证候诊断,不适用于关节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 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的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 44/T 1423-2014 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3
5、 诊断 3.1 症状表现 3.1.1 基本损害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疹,一般粟粒至绿豆大小,上覆银白色鳞屑,急性起病鳞屑较少, 慢性损害鳞屑较多。搔刮鳞屑易于脱落,可见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部分患者可伴有瘙 痒。皮疹好发于头皮 、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可泛发全身。 3.1.2 因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头皮病变可见头发呈束状;指(趾)甲病变见甲表面呈顶针状 凹陷,甲板不平,失去光泽;粘膜可见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片,无鳞屑。 3.2 诊断要点 3.2.1 典型表现为丘疹、红斑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是本 病的临床特征。 3.2.2 可有家族史。起
6、病缓慢,易于复发。常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3.2.3 若皮疹不典型难以确诊者,应做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查特点参见 DB 44/T 1423-2014 第 3 章 3.6 的具体内容 。 4 病史采集 4.1 环境要求 4.1.1 柔和的自然光或室内光照充足为佳。 4.1.2 诊室环境整洁、安静,方便医生询问病史。 4.2 病史采集要点 4.2.1 中医临床辨证采集信息宜包括专科情况、全身整体症状及舌脉,具体如下: DB44/T 21202018 2 a) 观察皮疹发生的部位、颜色、形态、数目,观察是否具有银屑病的蜡滴、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 现象。进行舌诊、脉诊 ; b) 询问本病首次发病年
7、龄及诊疗经过 ; c) 根据主诉询问是否具有其他伴随症状 ; d) 询问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及婚育史等。 4.2.2 可使用附录 A 信息采集表或附录 B 的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系统 进行信息采集。 5 辨证分型 5.1 辨证原则 本病以血论治,以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为基本证型,临床中可见两个或三个证型同时出现,还 可合并其他兼证,如兼见热毒、湿热、风邪、肝郁、脾虚等,临证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症状 , 结合 以下 5.2、 5.3的内容灵活辨证。 5.2 主要证型及其辨证依据 5.2.1 血热证 5.2.1.1 主症 主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颜色鲜红; b) 舌红或苔黄;
8、c) 处于急性发病期。 5.2.1.2 次症 次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呈点滴状; b) 皮损自觉灼热; c) 口干喜饮; d) 心烦易怒; e) 失眠多梦; f) 大便干或秘结; g) 小便黄; h) 脉弦或滑或数。 5.2.2 血瘀证 5.2.2.1 主症 主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颜色暗红或紫暗; b) 皮损斑块肥厚,浸润明显; c) 舌紫暗、暗红或有瘀斑、瘀点。 5.2.2.2 次症 次症表现,具体如下: a) 鳞屑附着紧不易剥除; b) 唇 /甲色暗; DB44/T 21202018 3 c) 妇女月经见痛经、色暗或挟血块; d) 苔薄白; e) 脉涩或细缓; f) 处于
9、静止期。 5.2.3 血燥证 5.2.3.1 主症 主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颜色淡红; b) 皮肤自觉干燥,鳞屑多且易脱落; c) 处于静止期或消退期 5.2.3.2 次症 次症表现,具体如下: a) 皮损斑块轻度浸润; b) 自觉疲乏; c) 口干咽燥; d) 大便干; e) 舌淡红; f) 少苔或无苔; g) 脉沉或细缓。 5.2.4 证型确定条件 临床表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确定诊断该证型。具体如下: a) 具有主症中第一项及次症中任 何 三项; b) 具有主 症中任 何 两项及次症任 何 两项; c) 具有全部主症。 5.3 其他兼挟证 5.3.1 挟热毒 皮损鲜红、肿胀、灼
10、热,伴有咽红、咽痛,大便干,舌红或红绛,苔黄,脉数。 5.3.2 挟湿热 皮损潮湿,鳞屑黏厚,头身困重,下肢沉重,苔黄腻,脉滑。 5.3.3 挟风邪 阵发性瘙痒,鳞屑多,皮肤干燥,脉浮。 5.3.4 挟肝郁 情志抑郁,喜叹息,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妇女经前乳房胀痛,脉弦。 5.3.5 挟脾虚 食欲不振,腹胀,食后尤甚,大便溏,神疲,肢体倦怠,舌体胖大,舌淡,脉缓。 DB44/T 21202018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寻 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 表 A.1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 如近一周有该项症状,请在内用“”标注。(如需补充,请在“其他”处加以说明;除备注“可
11、 多选”处,其余均为单选。) 序号 类别 临床表现 专科情况 1 病期(近 2周皮损进展) 急性发病期(较多新发皮损) 静止期(较少新发皮损 /无新皮疹) 消退期(旧皮损缩小或变平) 2 皮损颜色(皮损的大部分表现为) 鲜红色 淡红色 暗红色或紫暗 3 皮损形状(皮损的大部分表现为) 点滴状 斑块状 /斑片状 其他 4 鳞屑厚薄 (皮损的大部分表现为,如 选择无鳞屑,以下问题 5不必回答) 无鳞屑 鳞屑薄 鳞屑厚呈层或堆积 其他 5 鳞屑质地(皮损的大部分表现为) 多且易脱落 附着紧不易剥除 少 其他 6 浸润程度(皮损的大部分表现为) 无浸润 斑块肥厚不明显(轻度浸润) 斑块肥厚,浸润明显(
12、中重度浸润) 7 全身皮肤状况 干燥 偏油 中性 8 皮损瘙痒程度 无痒感 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学习生活工作 阵发性瘙痒,时重时轻,影响睡眠学习生活工作 瘙痒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学习生活工作 9 皮损灼热 有 无 10 皮损肿胀 有 无 11 皮损自觉潮湿 有 无 全身整体情况 12 望神 易疲乏 正常 其他 13 自觉症状 头身困重 /下肢 沉重 /肢体倦怠 无 14 咽喉(可多选) 咽红 咽痛 其他 15 唇色 色暗 赤红 色淡 正常 其他 16 爪甲色泽(大部分表现为) 色暗 色淡 正常 其他 17 饮水 口干咽燥 口干喜饮 正常 其他 18 食欲 食欲不振 食后腹胀 正常 其 他 19
13、睡眠 少寐易醒或失眠多梦 正常 其他 20 情志 心烦易怒 /郁闷 心悸而烦 正常 其他 21 大便 便秘结 /便干 腹泻 /便溏 正常 其他 22 小便 黄或短赤 小便频数而清 正常 其他 23 月经(绝经妇女不必填写本项) 色: 色暗红 色淡 质: 有血块 痛经 其他:经前乳房胀痛 正常 DB44/T 21202018 5 表 A.1(续) 序号 类别 临床表现 24 舌诊 舌色:淡红(正常) 淡 红 紫暗 /暗红 绛 其他 舌质(可多选):裂纹 瘀斑 /瘀点 /舌下络脉青紫或粗张、迂曲 舌体适中 胖大 /有齿痕 其他 舌苔:薄白(正常) 黄 少苔或无苔 其他 25 脉诊(可多选) 滑脉
14、数脉 细脉 涩脉 沉脉 弦脉 弱脉 濡脉 缓脉 平脉 浮脉 其他 中医证候诊断结果 主证: 血热证 血瘀证 血燥证 其他 兼证: 挟热毒 挟湿热 挟风邪 肝郁 脾虚 其他 DB44/T 21202018 6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系统说明 B.1 软件的特点 为了进一步方便临床医生使用本标准进行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诊断,设计了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 候诊断系统 V1.0(以下简称“系统” ),该系统符 合本标准中的规定,依据附录 A的内容设计完成的,如 符合 5.2的中医证候诊断条件,本系统将给出具体的诊断结果,操作界面简单,易于使用。 B.2 使用方法 B.2
15、.1 网址 http:/183.62.15.51:8912/index.html B.2.2 账户 使用本系统需要注册账户,请务必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无论访问密码是否与我们的服务有关, 请负责维护您的访问密码,以及密码下的任何活动或操作。本系统可实现证候诊断及数据存储功能, 可 保存 注册账户使用过程中所录入的数据。 请不要向任何第三方披露密码,如您意识到任 何违反安全或未经授权使用您的帐户的行为,请您务 必立即通知我们。 如申请账号所使用的邮箱地址与他人或其他单位的注册所用的邮箱地址重复,系统将提示用户名重 复,不可用。 B.2.3 使用方法 B.2.3.1 注册 请点击注册键,创建一个用
16、户名,在带“ *”的文本框输入正确的信息,勾选同意服务条款前的“” (请务必仔细阅读服务条款) ,点击“立即注册”图标,进入项目列表页面 B.2.3.2 登录 在首页页面的邮箱 /登录账号文本框、密码文本框、验证码文本框输入正确的邮箱 /登录账号、密码 及验证码,再点击登录键,如身份正确, 系统将根据登录身份执行该身份允许的操作。 B.2.3.3 用户管理 DB44/T 21202018 7 如您忘记密码,请点击忘记密码键,进入相应的页面 , 请根据页面的提示进行操作 ; 也可通过点击 项目列表页面的用户管理修改相关用户信息。 B.2.3.4 主页面操作 请点击新建项目键,出现录入项目名称的文
17、本框,录入项目名称,点击保存键,所新增的项目即出 现在项目列表中。如属已建立项目的补充录入,请点击该项目列表中相应的选择键,选择相应的项目进 行补充录入,进入该项目的病人信息列表,点击 “ 新增病例 ” 键,进入“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信息采 集表”页面,即可录入此 项目所收集的病人基本信息及证候信息。录入完成点击提交键,即出现辨证结 果。提交后所录入的信息将保存系统中,并在该项目列表中显示。 进入主页面后,请在主页面各类别中选择相应的临床表现,如果供选择的临床表现与您所采集到的 临床表现不相符合,可以在“其他”后的方框中填写相应的内容。填写完所有信息的,请点击提交健, 系统将根据您所提交的信息
18、,给出寻常型银屑病主要证型诊断结果。 录入完成后,本系统可实现对项目中某一病人信息的编辑、删除。 B.3 版权声明 本系统已申请软件著作版权,版权归广东省中医院所有。 您可浏览、下载或 复制本系统为您存储的数据,如您使用 运用 本系统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发布、共享 或传播,请进行标引,标引方式为:广东省中医院 .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主要证候诊断系统 V1.0:中国, 2017SR265708P.2017-06-14。如您未行标注,我方将保留采取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DB44/T 21202018 8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 GB/T 16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19、 证候部分 S.北京:中 国标准出版社, 1997: 23,30,41-42. 2 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 2013年版 ) -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 3卢传坚,曾召,谢秀丽,宁江 . 1979-2010三十年间寻常型银屑病文献证候分布情况分析 J中 医杂志, 2012, 53( 11): 959-961. 4 谢秀丽,卢传坚,姚丹霓 . 基于德尔菲法的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诊断指标研究 J中医杂 志, 2015, 56( 16): 1409-1413. _ 广东省地方标 准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 证候诊断规范 DB44/T 2120 2018 *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印刷 广州市海珠区南田路 563 号 1104 室 邮政编码: 510220 网址: www.bz360.org 电话: 020-84250337 DB 44 /T 212 0 2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