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913-2019 混凝土箱梁斜拉桥维护技术规程.pdf
《DB41 T 1913-2019 混凝土箱梁斜拉桥维护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913-2019 混凝土箱梁斜拉桥维护技术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40 P 66 DB41 河 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913 2019 混 凝土箱梁斜拉桥维护技术规程 2019 - 11 - 21发布 2020 - 02 - 2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913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检查 . 1 6 技术状况评定 . 3 7 维护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斜拉桥经常检查记录表样式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斜拉桥定期检查记录表样式 . 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监测 . 9 DB41/
2、T 1913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桃花峪黄河大桥分公司、郑州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房益林、沈国印、徐勇、牛武军、许世展、李习祯、胡松涛、朱家鹏、尹超、 黄亮、何红霞、沈昆、池静、王勇、张秋分、张鑫辉、杨世杰、冀孟恩、俞顺、马帅、尹鹏、郭昊菲、 魏丕壹、侯胜利、范孬站、石红坡、李亮、李姗姗、张亚辉、李杨。 DB41/T 1913 2019 1 混凝土箱梁斜拉桥维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混凝土箱梁斜拉桥维护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检查、技术
3、状况评定及维护。 本规程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混凝土箱梁斜拉桥维护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 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 J2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维护 为保持桥梁及其附属设施正常工作而进行的保养及维修作业。 3.2 桥梁 监测 利用仪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桥梁状态参数变化进行
4、的跟踪观测工作。 3.3 病害标度 对病害严 重程度的定量描述。 4 总则 4.1 为加强桥梁的维护工作,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特制订本规范。 4.2 桥梁实施初始检查或定期检查后,应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实施特殊检查后,应对桥梁承载 能力进行评定,检查评定完成后,按照结果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 4.3 维护管理应配备工程师,专门负责检查与评定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并进行必要统计分析。 4.4 应对设置有监测系统的斜拉桥进行检测系统维护。 4.5 斜拉桥维护 除 应符合 本标准外,还应 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5 检查 DB41/T 1913 2019 2 5.1 一般规定
5、 5.1.1 斜拉桥的检查应分为初始检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经 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记录 应分别按附录 A、附录 B的规定执行。 5.1.2 经常检查宜由桥梁维护管理单位自行组织实施,初始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应委托有资质 的专业检测单位实施。 5.1.3 斜拉桥的检查应按深入程度分为五级,分级标准见表 1。 表 1 斜拉桥检查分级表 级别 标准 级 在远处目视检查(含利用望远镜的目视检查) 级 基本接近检查部位的目视检查 级 眼睛到检查部位的距离大于 50 cm 级 眼睛到检查部位的距离在 50 cm 以内,除利用目视外,还采用触摸、敲击、扳动、光学放大、 缆索机器人等方式进行的
6、检查 级 借助专用仪器和工具设备检测、结构监测系统、荷载试验、实验室试验等 5.2 初始检查 5.2.1 初始检查程度为级、级。初始检查内容包括桥梁投入运营前按照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进行的 检查和建设期初始参数收集。 5.2.2 宜在桥梁交付使用前进行,对于交(竣)工中已经检查的项目可采用其检查原始数据。 5.2.3 检查后,标示桥梁已存缺陷和损伤,指出关键结构构件,提出维护需注意的事项。 5.3 经常检查 经常检查 程度为级、级 。 经常检查包括日常巡查和经常巡查,检查内容和频率见表 2。 表 2 经常检查内容和频率 类别 内容 频率 日常巡查 对桥面车行道范围内各种 病害、障碍物、保护区域范围
7、作业、结构明显 异常、电器设备运营状况进行日常巡查 宜每日一次 经常巡查 对桥面系、结构部件、附属设施等进行的经常性检查 宜每月一次 5.4 定期检查 检查程度 应 为级、级 。 定期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 a) 对桥梁主体结 构及附属构造物进行跟踪性全面 检查, 宜 为每年一次 ; b) 应 检查各部件的功能是否完善有效,发现需要大、中修、改善或限制交通的桥梁缺损情况 。 5.5 特殊检查 特殊 检查程度 应 为级、级 , 包括应急检查和专门检查 。 5.5.1 应急检查 当桥梁遭受 自然灾害或事故后,应对结构进行检查。 DB41/T 1913 2019 3 5.5.2 专门检查 对需进一步判
8、明 损坏原因、缺损程度或使用功能的部位,应 针对病害进行专门的现场试验、检测、 检算与分析等鉴定工作 。 6 技术状况评定 6.1 一般规定 6.1.1 斜拉桥的评定分为综合技术状况评定、承载能力评定。 6.1.2 评定时应充分利用传统检查数据与监测数据,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的维护应按附录 C的规定执 行。 6.1.3 实施初始检查或定期检查后,检查单位应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 6.1.4 实施特殊检查后,检查单位应根据 JTG/T J21对桥梁承载能力进行评定。 6.2 技术状况评定 6.2.1 评定方法 依据 JTG/T H21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方法执行。 6.2.2 单项控制指标 在斜拉桥
9、技术状况评价当中,除 JTG/T H21规定外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整座桥应评为 JTG/T H21中规 定的 技术状况 5 类桥 (危险状态) : a) 斜拉桥拉索钢丝出现严重锈蚀、断丝,主梁出现严重变形;一根拉索内已断裂钢丝面积超过拉 索钢丝总面积的 2 %时,或钢丝锈蚀造成钢丝总面积损伤超过 10 %时; b) 主要部件混凝土出现压碎或杆件失稳倾向; c) 结构出现明显大于规范值的永久变形。 6.2.3 构件评分方法 6.2.3.1 对耐久性病害及结构性病害应按下列情况归纳: a) 一般不危及结构安全 , 对构件的耐久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的蜂窝、麻面、剥落、掉角、空洞、空 洞、渗水、泛碱等 病
10、害宜 归纳为耐久性病害; b) 对桥梁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 箱梁底横向裂缝、梁体偏位、墩台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病害 宜归 纳为结构性病害。 6.2.3.2 构件评分方法如下: a) 耐久性病害评定时仅做一次扣分处理。评定时应选择此类病害中评定标度最严重的,作为耐久 性病害的评定标度; b) 结构性病害应按照各病害种类不同,分别进行扣分,累加计算评定标度 ; c) 对构件病害扣分值宜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 6.3 承载能力评定 6.3.1 对桥梁的承载能力应进行周期性地评定。承载能力的评定周期不宜超过 5年。 6.3.2 评定包括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评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评定,参考 JTG/T J
11、21 执行。 DB41/T 1913 2019 4 6.3.3 评定过程中,应重视缆索、梁端钢锚箱、塔端钢锚箱等关键受力部位和连接部位的疲劳性能, 按实测应力时程曲线,采用可靠的方法换算为有效应力变化范围。 7 维护 7.1 一般规定 7.1.1 应根据 JTG H11、 JTG H30相关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及道路运营情况等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安全 保证措施和安全应急预案,规范维护行为。 7.1.2 结合斜拉桥维护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将维护分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设施维护三类。 7.1.3 应加强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桥梁维护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办法和相应的操作规程。 7.1.4 桥梁档
12、案管理应设定专职 岗位,配备专职人员,完善档案设施用具,并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7.1.5 斜拉索、锚具、斜拉索护套、主梁、索塔应作为维护的重点。 7.2 上部结构的维护 7.2.1 斜拉索维护 维护内容和要求如下: a) 斜拉索两端锚具及护筒内应保持清洁和干燥 , 锚头及护筒如出现积水或杂物,应查明原因并予 以清除,还原后应查看功能是否完整; b) 斜拉索外包 PE管产生老化现象,尚能发挥一定功能的,利用 PE管对出现的老化部分进行修补; PE管老化开裂且失去防护功能的应进行更换; c) 斜拉索夹片应始终处于紧固状态,不得出现任何松动或钢丝滑移现象; d) 斜拉索减振装置应 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13、 ,如出现明显振动,应及时检查拉索的减 振装置是否拉紧, 对可调减振装置,应及时调整; e) 斜拉索索力偏差超过 10 %或拉索线型出现变化时, 应及时上报, 查看对应设计图纸和资料, 检查索力是否超过设计要求,如超过要求 应 采取措施及时修正或调索; f) 斜拉索钢丝出现锈蚀、断丝 等状况, 应 进行专门检查,并专门研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 g) 钢护筒中安装的橡胶减震环出现老化情况时应及时更换; h) 斜拉索的保护套,应保持止水密封圈、防雨罩等处于完好状态,若发现老化、开裂、破损, 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 7.2.2 锚具维护 维护内容和要求如下: a) 锚固系统的防护油 、防水垫圈及阻尼垫
14、圈等应定期更换; b) 应利用专用清洗剂去除失效防腐油脂,并涂抹新油脂 , 为防止油脂板结,可采用中性油纸和 PE薄膜进行包裹; c) 防渗水工作应遵循“上堵下泄”的原则, 上堵即锚具上部应做好封堵,下泄即底部应 设置泄水 通道,避免积水长时间浸泡钢构件; d) 锚杯出现积水或索导管出现渗水情况,应查明渗水来源,若由拉索 PE 护套损伤引起,应立即 对该索索体进行全面复查; e) 应 及时密封渗水防水罩,并在梁端锚具保护罩上或索导管上设立泄水口。及时更换出现老化问 题不能有效阻水的橡胶材质防水罩; f) 钢构件的锈蚀部位应利用专业工具,打磨除尘,按设计要求刷涂防腐油漆或做其它防腐处理; DB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913-2019 混凝土箱梁斜拉桥维护技术规程 1913 2019 混凝土 斜拉桥 维护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