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809.8-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8部分:除尘、除灰及脱硫.pdf
《DB37 T 1809.8-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8部分:除尘、除灰及脱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809.8-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8部分:除尘、除灰及脱硫.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00 F2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809.8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 8 部分:除尘、除灰及脱硫 Safety code for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hermal power plant Part 8: Dust and ash handling and desulfurization 2011 - 01 - 25 发布 2011 - 03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809.8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
2、规则起草。 DB37/T 1809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分为八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 2 部分: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 第 3 部分:锅炉; 第 4 部分:汽轮机; 第 5 部分:发电机及变配电装置; 第 6 部分:化学水处理与化学监督; 第 7 部分:热工控制及自动化; 第 8 部分:除尘、除灰与脱硫。 本部分为DB37/T 1809的第8部分。 本部分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华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兖煤菏泽赵楼综合利用电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清波、苗因德、宋凤霞、冯腾、陈聚武。 DB37/T 1809.82011 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
3、产规范 第 8 部分:除尘、除灰及脱 硫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下的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的除尘、除灰及脱硫的安全生产基 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下的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的除尘、除灰及脱硫的 安全生产工作。其他同类燃煤、燃气、燃油、余热余压利用等的发电、供热企业的除尘、除灰及脱硫的 安全生产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053.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
4、直梯 GB 4053.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 GB 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T 6719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 GB 10892 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GB 1322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6845 除尘器术语 DL/T 387 火力发电厂烟气袋式除尘器选型导则 DL/T 461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导则 DL/T 514 除尘器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678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要求 DL/T 74
5、8.6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6部分:除尘器检修 DL/T 748.7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7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 DL/T 749 火电厂除灰试验规程 DL/T 895 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 DL/T 514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 DL/T 5196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 DL/T 5403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 DL/T 5417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范 DL/T 5418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 HJ/T 13 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 HJ/T 178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烟气循环流
6、化床法 DB37/T 1809.82011 2 HJ/T 179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HJ/T 322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电除尘器 HJ/T 324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用滤料 HJ/T 325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滤袋框架 HJ/T 32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滤袋 JB/T 3726 锅炉除渣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JB/T 5906 电除尘器 阳极板 JB/T 5910 电除尘器 JB/T 5913 电除尘器 阴极线 JB/T 6407 电除尘器设计、调试、运行、维护安全技术规范 JB/T 6746.1 电除尘器用瓷绝缘子
7、瓷套 JB/T 6746.2 电除尘器用瓷绝缘子 瓷转轴 JB/T 6746.3 电除尘器用瓷绝缘子 棒形支柱 JB/T 6746.4 电除尘器用瓷绝缘子 穿墙套管 JB/T 8471 袋式除尘器安装设计要求与验收规范 JB/T 9688 电除尘用晶闸管控制高压电源 JB/T 10920 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脱硫装置 JB/T 10921 燃煤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 SJ/T 31464 锅炉除尘设备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SJ/T 31466 除渣系统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 DB37/ 664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1809.1-2011、DB37/T 1809
8、 .7-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除尘器 从含尘气体中分离、捕集粉尘的装置或设备。 3.2 电除尘器 利用高压电场对荷电粉尘的吸附作用,把粉尘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除尘器。即在高压电场内, 使悬浮于含尘气体中的粉尘受到气体电离的作用而荷电,荷电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极性相反的电 极运动,并吸附在电极上,通过振打或冲刷从金属表面上脱落,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灰斗的除尘器。 3.3 袋式除尘器 利用纤维滤料制作的袋状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设备,称为袋式除尘器。 3.4 电场 DB37/T 1809.82011 3 气流方向上的一级供电区域,由一组阳极和
9、阴极以及专为其供电的高压电源组成,实施供电后可使 气体电离,粉尘荷电并产生定出效应。 在电除尘内,各电场可以并联布置,也可以串联布置。串联布置的各电场沿气流方向一次称为第一 级电场,第二级电场,第级电场等。 3.5 阳极板 阳极系统的组成单元,是电除尘的接地电极,带负电荷的粉尘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移向并被吸附其上。 3.6 阴极线 与阳极板相对设置,由负高压电源供电,在除尘器内建立电场,使气体电离,粉尘荷电并产生电场 效应的构件。 3.7 电晕 发生在不均匀的、场强很高的电场中的辉光放电。 3.8 除尘效率 单位时间内,除尘器捕集到的粉尘质量占进入除尘器的粉尘质量的百分比。 3.9 除灰 指锅炉本
10、体沉降灰、尾部烟道和除尘器收集下来的飞灰、锅炉排放的底渣输送到灰仓、渣仓,以便 集中处置或利用。 3.10 烟气脱硫 使用某种工艺方法,脱除烟气中硫氧化物(SO 2和SO 3),使其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4 人员资格和技能要求 4.1 管理人员 4.1.1 除尘、除灰及脱硫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 DB37/TXXXX.1-2010第 4.6.2 条规定的资质 能力。 4.1.2 技能要求: a) 熟悉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环保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熟悉电业安全工作 规程、事故调查规程,熟悉国家、行业有关除尘、除灰及脱硫专业的标准和规范; b) 熟悉本单位安全生产、环保节能等规
11、章制度,熟悉相关生产系统工艺及要求; c) 熟悉除尘、除灰及脱硫系统的运行、检修规程; d) 熟悉除尘、除灰及脱硫系统的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原理、性能参数等; DB37/T 1809.82011 4 e) 具备除尘、除灰及脱硫专业技术知识,对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 f) 具有组织协调、学习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等能力。 4.2 作业人员 除尘、除灰及脱硫的运行、检修岗位人员,应具备DB37/T 1809.1-2011第4.6.3、4.6.4条规定的技 能,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5 规章制度 5.1 技术档案 除执行DB37/T 1809.12011第7.2.5条规定外,除尘
12、、除灰及脱硫专业应建立下列技术资料(不限 于此): a) 除尘、除灰(渣)、脱硫有关工艺系统设计文件、系统图; b)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运行记录; c) 除尘、除灰(渣)、脱硫系统运行记录; d) 除尘、除灰(渣)、脱硫设备缺陷记录; e) 除尘、除灰(渣)、脱硫系统安装及验收资料、技术改造资料; f) 除尘、除灰、脱硫系统设备保护装置台账及检验、试验资料。 5.2 制度和规程 除执行 DB37/T 1809.12011第 4.5 条规定外,除尘、除灰及脱硫专业应建立并执行下列制度和规 程(不限于此): a) 热力机械工作票实施细则; b) 热力机械操作票实施细则; c) 除尘、除灰(渣)、脱硫
13、岗位责任制度; d) 除尘、除灰(渣)、脱硫岗位巡回检查制度; e) 除尘、除灰(渣)、脱硫岗位交接班制度; f) 除尘、除灰(渣)、脱硫系统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制度; g) 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制度; h) 脱硫剂定期检验和抽检制度; i) 除尘、除灰(渣)、脱硫系统运行规程; j) 除尘、除灰(渣)、脱硫系统检修规程; k) 除尘、除灰(渣)、脱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6 除尘系统 6.1 基本要求 6.1.1 除尘系统烟气排放,应符合 GB 13223 及山东省有关排放指标、总量要求。 6.1.2 系统设备应连续运行、安全稳定。 6.1.3 设备外观整洁无破损。 6.1.4 转
14、动部分润滑正常。 6.1.5 执行机构和保护装置齐全。 DB37/T 1809.82011 5 。 6.1.6 除尘设备应正常投入运行,主要运行参数达到设计规定和满足工艺要求。 6.1.7 除尘器控制室应有必要的通风调温和防尘隔音设施。 6.1.8 钢梯、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应符合 GB 4053.1、GB 4053.2、GB 4053.3 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6.1.9 除尘设备本体、走梯、平台等应保持清洁,巡回检查道路畅通,配有防尘、防水、防爆(防腐 蚀)功能的节能照明设施 6.1.10 坑、灰沟、灰池等设施应有符合安全要求的围栏或盖板。 6.1.11 敷设保温完整,对无外壳保温、壳体温
15、度高于 40的除尘器,其人体能直接接触到的部位应 设置隔离防护网。 6.1.12 高压电器周围应设防护网,所有人孔门应有安全措施,敞开式高压电器及人孔门处应设有“高 压危险”等警告标示。 6.1.13 配电室、电缆层、继电器室、控制室及整流变压器等处应按标准配备消防器材,满足消防要求。 6.2 电除尘器 6.2.1 基本要求 6.2.1.1 电除尘器应符合 JB/T 5910、HJ/T 322 要求。 6.2.1.2 机械加工或非加工表面非配合的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应按照国家或出厂要求。 6.2.1.3 钢结构件所有焊缝应符合 DL/T 678的要求。 6.2.1.4 电除尘器主件、焊缝
16、质量、涂漆等检验,按照 DL/T 514 要求及有关规定进行。 6.2.1.5 电除尘器应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运行参数达到设计规定,并保证在正常工况条件下的长期 稳定使用。 6.2.1.6 电除尘器本体压降300Pa。 6.2.1.7 电除尘器本体漏风率5%。 6.2.1.8 机械本体部分 a) 制造电除尘器的材料及紧固件应符合 DL/T 514; b) 阳极板应符合 JB/T 5906 要求; c) 阴极线应符合 JB/T 5913 要求; d) 大梁、底梁、立柱、板件应符合要求。 6.2.1.9 振打装置 a) 振打传动应运转灵活,平稳可靠; b) 振打效果良好,阳极板、阴极线上应保持清洁
17、,同时不应造成明显的二次飞扬; c) 减速机油位应符合要求,且无漏油现象,外壳保护罩完好; d) 振打装置旋转方向正确,无卡涩,传动机构工作正常; e) 振打传动安全保护装置正常; f) 机械设备还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2.1.10 电气装置 a) 电除尘器应由专用配电变压器或厂用电通过馈电线供电; b) 安装在室内的整流变压器应有单独的变压器室,该室应与控制室分开; c) 电除尘器应设置专用接地网,每台除尘器本体外壳与地线网连接点不得少于 6 个,接地电阻不 大于 1。整流变压器室和除尘器控制室的接地网应与除尘器本体接地网连接,高压控制柜可 靠接地,高压整流变压器接地端应与除尘器接地网可
18、靠连接; d) 电除尘器控制室温度应不高于 30,整流变压器室温度应不高于 40; e) 电除尘器控制室应无腐蚀性和降低电气绝缘性能的气体和导电尘埃; DB37/T 1809.82011 6 f) 敷设高低压电缆均应有固定支架,并应将其敷设在保温层外部; g) 整流变压器安装前应做绝缘测定等常规检测,视其情况,必要时做吊芯检查,检查的环境应符 合有关规定; h) 电场高压开关柜、绝缘子室、阴极振打小室等人孔门在电除尘器运行时严禁开启;高压隔离开 关在电除尘器运行期间严禁拉闸操作; i) 安全联锁装置可靠有效; j) 电加热工作正常; k) 振打电机及其电缆绝缘应符合要求,绝缘电阻不低于 0.5
19、M; l) 各高、低电压柜(盘)内部清洁无杂物,各电气连接部件连接良好; m) 阻尼电阻无积灰、烧熔、断线现象; n) 高压隔离开关操作灵活; o) 高低压电气设备接地可靠。 6.2.1.11 高压整流变压器 电除尘器用高压整流设备应符合JB/T 9688的要求: a) 外壳完好,附件齐全,安装牢固; b) 呼吸器完好,干燥剂未受潮; c) 外接线正确,高压整流变压器与高压控制柜接地点牢固,接地可靠; d) 箱体密封良好,无渗漏油现象,油位正常; e) 当高压整流变压器采用顶部布置时,下油盘、放油管、阀门等无堵塞现象; f) 电除尘器的每个电场(室)一般配用一套高压整流电源供电,当单个供电区收
20、尘面积较大时, 可采用分区供电的方式。 6.2.1.12 报警装置 a) 高压整流电源控制系统应具有火花跟踪控制、间歇供电控制、反电晕检测控制功能; b) 高压整流电源控制系统应具有过流保护及报警、欠压保护及报警、负载短路保护及报警、负载 开路保护及报警、危险油温保护及报警、偏励磁保护及报警功能; c) 电除尘器进、出口应设置温度检测装置; d) 电加热器应有故障报警功能; e) 灰斗应设置灰位检测装置; f) 电除尘器所配置的高压开关柜、高压整流变压器室等处应设置安全联锁装置; g) 电除尘器本体的检修门孔处应有安全警示标示并加装机械锁。 6.2.1.13 电除尘器用瓷绝缘子应满足设计要求,
21、其瓷套应符合 JB/T 6746.1 的要求,瓷转轴应符合 JB/T 6746.2的要求,支柱应符合 JB/T 674 6.3 的要求,穿墙套管应符合 JB/T 6746.4的要求。 6.2.1.14 热工仪表装置 a) 电除尘器用电压、电流反馈信号线,料位信号线,温度信号线等模拟测量信号线应使用屏蔽线; b) 料位计工作正常; c) 各控制系统的报警和跳闸功能正常、灵敏可靠; d) 上位机及通讯系统正常; e) 用红色标志标出设备的额定指示值的警示位置; f) 热工仪表还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6.2.2 运行监督 6.2.2.1 投运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规定办理工作票。 6.2.2.2
22、 锅炉点火前 12h24h,投运加热装置。 DB37/T 1809.82011 7 6.2.2.3 锅炉点火前 0.5h 时,将振打装置、输灰系统投入运行。 6.2.2.4 锅炉点火装置(油枪)退出工作前,不得投运电除尘器。 6.2.2.5 运行中发现下列情况,应停止向相应电场供电: a) 一次电流超过额定值; b) 高压绝缘部件闪络严重; c) 阻尼电阻闪络严重甚至起火; d) 整流变压器超温、喷油、漏油、声音异样; e) 供电装置发生严重偏励磁; f) 电流极限失控; g) 供电装置两次投运失效; h) 可控硅散热片温度超过 60; i) 输灰系统故障造成灰斗堵灰; j) 烟气工况发生严重
23、变化,危及设备、人身安全。 6.2.2.6 烟气中易燃易爆物质浓度、烟气温度、运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烟气条件严重偏离设计 要求,危及设备安全时,不得投运电除尘器。 6.2.2.7 电除尘器在高压输出回路开路状态下,正常状态禁止高压电源开启。在进行高压回路开路试 验时,应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6.2.2.8 停机时先将电场电压降到零,再断开主接触器。 6.2.2.9 停机后将振打及输灰系统置于运行状态,待灰斗积灰排完后,停运振打和输灰。 6.2.2.10 在没有采取可靠措施的情况下,严禁开启灰斗人孔门放灰。 6.2.2.11 在距离电除尘壳体 1.5m处,噪声级不大于 85dB。 6.2.2.
24、12 高压整流电源 运行环境与安全要求: a) 运行地点的空气中无导电、爆炸尘埃,无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和蒸汽; b) 无剧烈振动和冲击,垂直倾斜度不超过 5%; c) 空气最大相对湿度为 90%(空气温度 205); d) 海拔高度不超过 1000m(对于在海拔高于 1000m的地域使用的低压控制电源,需考虑介电强度 和降低和空气冷却效果的减弱,用于这类地域的低压控制电源,需按制造厂与用户之间的协议 进行设计和使用); e) 整流电源的输入交流电压频率为 50Hz,其波动范围不超过2%;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 的10%。 6.2.2.13 低压控制电源 运行环境与安全要求: a) 运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809.8-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8部分:除尘、除灰及脱硫 1809.8 2011 资源 综合利用 火力发电厂 安全生产 规范 部分 除尘 脱硫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48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