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809.6-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6部分: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pdf
《DB37 T 1809.6-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6部分: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809.6-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6部分: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pdf(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7.100 F2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809.6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 6 部分: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 Safety code for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thermal power plant Part 6: Chemical water treatment and chemical supervision 2011 - 01 - 25 发布 2011 - 03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809.6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
2、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DB37/T 1809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分为八个部分: 第 1 部分:通则; 第 2 部分:燃料存储、制备与输送; 第 3 部分:锅炉; 第 4 部分:汽轮机; 第 5 部分:发电机及变配电装置; 第 6 部分:化学水处理与化学监督; 第 7 部分:热工控制及自动化; 第 8 部分:除尘除灰与脱硫。 本部分为 DB37/T 1809 的第 6 部分。 本部分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华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兖煤菏泽赵楼综合利用电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潘清波、苗因德、张素燕。 DB37/T 1809.62011 1 资源综合利用
3、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 6 部分:化学水处理及 化学监督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下资源综合利用火力汽轮发电机组电厂的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 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下资源综合利用火力汽轮发电机组电厂的化学水处理 及化学监督安全生产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3 煤的发热量测定 GB/T 2536 变压器油GB 405 3.2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
4、分:钢斜梯 GB 4053.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 GB 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 4962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725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 7595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GB/T 7596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 GB/T 8905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GB/T 11120 L-TSA汽轮机油 GB/T 12145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 GB/T 14542 运行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 GB/T 19923
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 GB 2042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49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 50050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77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防火设计规范 GB/T 50335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DL/T 246 化学监督导则 DL/T 543 电厂用水处理设备验收导则 DL/T 561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 567 火电厂燃料试验方法 DB37/T 1809.62011 2 DL/T 571 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
6、DL/T 595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导则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 647 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DL/T 651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 DL/T 665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 DL/T 677 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 DL/T 783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 DL/T 794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DL/T 913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 DL/T 941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 DL/T 951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DL/T 956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 DL/T 957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
7、学清洗及成膜导则 DL/T 1115 火力发电厂机组大修化学检查导则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4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68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9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4部分:电厂化学 TSG G6003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1809.1-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过滤 水通过多孔性物质层或合适孔径的滤网以除去悬浮微粒的过程。 3.2 澄清 悬浮的微粒在大型静止池内沉降下来,分离出较清出水的过程。 3.3 凝聚 通常用机械、物理、化
8、学或生物的方法使小颗粒聚集成可分离的大颗粒的过程。 3.4 超滤 介于微滤与纳滤之间的过滤,过滤精度为0.01um0.1um。 3.5 DB37/T 1809.62011 3 微滤 介于一般过滤与超滤之间的过滤,过滤精度为0.1um1.0um。 3.6 采样点 在采样地点内采样的准确位置。 3.7 水的预处理 对水进行深度处理前的粗处理。 3.8 离子交换 水中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材料的滤床被另一些离子取代的过程。 3.9 软化 除去水中大部分钙、镁离子的过程。 3.10 电渗析 在电场作用下,水中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进行迁移的去离子过程。 3.11 反渗透 在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
9、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只允许水和溶液中某些组分选择性透过,其它物 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过程。 3.12 电除盐 在电渗析器的淡水室中装填阴、阳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结合起来,去除水中离 子含量并利用电渗析过程中极化现象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电化学再生的方法。 3.13 循环冷却水系统 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运行的一种给水系统,由换热设备、冷却设备、处理设施、水泵、管道 及其他有关设施组成。 3.14 再生水 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 3.15 DB37/T 1809.62011 4 深度处理 进一步去除常规二级处理所不能完
10、全去除的污水中杂质的净化过程。 3.16 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再生利用为污水回收、再生和利用的统称,包括污水净化再用、实现水循环的全过程。 4 人员资格和技能要求 4.1 管理人员 4.1.1 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 DB37/T 1809.1-20 11 第 4.6.2、4.6.3 条规 定的资质能力。 4.1.2 技能要求: a) 熟悉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环保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熟悉电业安全工作 规程、事故调查规程,熟悉国家、行业有关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专业的标准和规范; b) 熟悉本单位安全生产、环保节能等规章制度,熟悉相关生产系统工艺及要求; c)
11、 熟悉化学水处理的运行、检修规程,化学监督规程; d) 熟悉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原理、性能参数等; e) 具备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专业技术知识,对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 f) 具有组织协调、学习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等能力。 4.2 作业人员 4.2.1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危化品作业人员和化学专业其他岗位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经考核合格 取得资格后,持证上岗。 4.2.2 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的考核,按照 TSG G6003 的规定进行。 5 规章制度 5.1 技术档案 5.1.1 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专业应应建立下列安全技术档案(不限于此): a) 化学专业各
12、种系统图以及与化学监督有关的图表; b) 各种水、汽、油、燃料、制氢运行日报及值班操作记录; c) 水、汽、油、燃料、垢及腐蚀产物、沉积量、化学药品分析记录,热力系统水汽质量定期查定 记录及有关试验数据与报告; d) 热力设备、水处理设备台帐、检修检查记录及总结; e) 热力设备的化学清洗和停(备)用防锈蚀记录及总结; f) 各用油设备的台帐、新油验收记录及检修检查记录; g) 各种化学药品及材料的验收分析报告; h) 化学仪器及在线化学仪表的台帐及检修、校验记录; i) 凝汽器管腐蚀、结垢换管后的记录、图表; j) 化学监督的各种月报表、年度报表及总结,包括水汽质量、油质、燃料、仪表; k)
13、 水、汽、油合格率统计分析报表; DB37/T 1809.62011 5 l) 各检测分析项目的原始记录、分析数据台账。 5.2 制度和规程 除执行 DB37/T 1809.12011 第 4.5 条规定外,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专业应建立并执行下列制度 和规程(不限于此): a) 热力机械工作票实施细则; b) 热力机械操作票实施细则; c) 岗位责任制度; d) 巡回检查制度; e) 交接班制度; f) 设备定期切换与试验制度; g) 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制度; h) 化学仪器、仪表的使用、校验及管理制度; i) 垢、水、汽、油、燃料及气体的取样与化验规程; j) 化学药品、水处理材料验收及
14、保管制度; k) 热力设备检修中的化学监督检查制度; l) 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保护制度; m) 油务管理制度,绝缘油及气体的取样与化验规程; n) 化学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其中应包括:补给水、给水、炉水、凝结水、循环水和发电机冷却水 处理设备运行规程等; o) 化学设备检修规程; p) 制氢、制氯设备的运行、检修规程; q) 化学仪表检修规程; r) 化学监督规程,监督对象应包括:补给水、给水、炉水、凝结水、循环水和发电机冷却水等运 行中的质量监督及其调整; s) 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6 系统要求 6.1 一般规定 6.1.1 化学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应做到合
15、理选用水源、节约用水、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并便于安装、 运行、维修。 6.1.2 应根据各工艺系统对水量、水质和水温的要求,对全厂用水、排水进行统一平衡和调度,提出 优化用水方案,实现一水多用,提高重复用水率,降低全厂耗水指标。节水管理符合 DL/T 783 规定要 求。 6.1.3 各生产作业场所排出的各种废水和污水,应按清、污分流的原则分类收集和输送,并根据其污 染的程度、复用和排放的要求进行处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污水不得排入自然水体或任意处理。 6.1.4 水处理设备宜布置在室内,当露天布置时,运行操作处、取样装置、仪表阀门等,宜集中设置, 根据需要采取防雨、防晒、防冻等措施。 6.1
16、.5 需要检修的水处理设备和阀门等,可按其结构形式、台数、起吊件重量,设检修平台、叉车或 起吊装置。 DB37/T 1809.62011 6 6.1.6 室内跨越人行通道的管道净高不应低于 2m,横跨离子交换器间的净高不宜低于 4m。管道布置不 应影响设备起吊,也不宜挡窗。 6.1.7 接触腐蚀性介质或对出水质量有影响的设备、管道、阀门及排水沟等内表面和受腐蚀环境影响 的设备、管道(包括直埋钢管)的外表面,均应衬涂合适的防腐层或用耐腐蚀材料制造。 6.1.8 手动操作阀门的布置高度不宜超过 1.6m,高于 2m 的应有阀门操作措施,阀杆的方向不得向下。 6.1.9 水处理系统、加药系统的化学在
17、线仪表及化验室各种仪器仪表应定期进行校验。 6.1.10 水处理设施主要临边通道,应设防护栏杆,护栏设计应符合 GB 4053.3。工作平台应有梯子和 栏杆,梯子的设计应符合 GB 4053.1、GB 4053.2。 6.1.11 其他要求执行 GB 50049 和 DL 5000 中相关规定。 6.2 水的预处理 6.2.1 原水有机物含量较高时,可采用氯化、混凝、澄清、过滤处理。上述处理仍不能满足下一级设 备进水水质要求时,可同时采用活性炭、吸附树脂、生化处理或其他方法去除有机物。 6.2.2 预处理后水中游离余氯含量超过后处理系统进水标准时,宜采用活性炭吸附或加亚硫酸钠等处 理方法除氯。
18、 6.2.3 当水源非活性硅含量较高时,应考虑硅对蒸汽品质的影响,可采用接触混凝、沉淀、澄清、过 滤及超(微)滤等方法去除。 6.2.4 当锅炉补给水水源温度较低,影响预处理效果时,应采取生水自动调节加热措施。 6.2.5 再生水作为工业用水水源时,水质要求应符合 GB/T 19923 规定。 6.3 水的预脱盐 6.3.1 水的预脱盐包括反渗透法、海水蒸馏法等工艺。 6.3.2 对于含盐量较高的水源或机组对给水品质有特殊要求时,一般采用反渗透工艺进行预脱盐。 6.3.3 单级反渗透装置的水回收率应根据进水水质、节水要求等条件选定,一般天然水应不低于 75%, 海水应不低于 30%。 6.3.
19、4 蒸馏法海水淡化的水利用率应不低于 25%。 6.3.5 反渗透装置宜布置在室内,并应考虑膜元件更换空间。 6.3.6 反渗透装置产品水静背压不得超过膜元件厂家的规定,浓水排放管的布置应保证系统停用时最 高一层膜组件不会被排空。 6.3.7 海水淡化蒸馏装置、产品水箱及辅助设施可布置于室外,布置位置应为蒸发器检修和更换换热 管留有足够的空间。 6.4 锅炉补给水处理 6.4.1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选用离子交换法、预脱盐加离子交换法或预脱盐加电除 盐法等。 6.4.2 锅炉水、汽质量应符合 GB/T 12145 的规定。 6.4.3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的出力,应满足发电厂全部正
20、常水汽损失 DL/T 5068 规定,并考虑在一定 时间累积机组启动或事故一次非正常水量。 6.4.4 离子交换设备面对面布置时,阀门全开后,操作通道净距离不宜小于 2m,巡回检查通道净宽不 宜小于 0.8m。 6.4.5 两设备间的净距离不宜小于 0.4m(如设备本体为法兰连接时,净距离可适当放大)。 6.4.6 当设备台数较多时,每隔一定距离应留有通道,通道净距离不宜小于 0.8m。 6.4.7 电除盐装置应根据其结构形式合理布置,且便于检修和模块更换。 DB37/T 1809.62011 7 6.4.8 酸、碱贮存槽宜布置在室外(寒冷地区宜布置在室内),靠近中和池布置。 6.4.9 除盐
21、水箱的总有效容积应符合水处理设备出力,并满足最大一台锅炉酸洗或机组启动用水需要。 凝汽式发电厂汽包炉机组宜等于最大一台锅炉 2h3h 的最大连续蒸发量;供热式发电厂宜等于 1h2h 的正常补给水量。 6.4.10 对化学除盐系统,应考虑离子交换器检修时装卸与存放树脂的措施。 6.5 汽轮机组的凝结水精处理 6.5.1 对由直流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全部凝结水应进行精处理,同时应设置除铁设施。 6.5.2 对由亚临界汽包锅炉供汽的汽轮机组,全部凝结水宜进行精处理。 6.5.3 精处理装置的树脂应采用体外再生方式进行再生。 6.5.4 对于机组容量为 300MW 级、冷却水水质较好且按给水采用还原性
22、全挥发处理工况设计的汽轮机 组的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可不设备用设备,但精处理设备不应少于 2 台。 6.5.5 不锈钢管道与普通碳钢管道连接处,应用绝缘垫片。 6.5.6 压缩空气管道上应安装调节阀和隔离阀,防止空气串入凝结水系统。 6.5.7 凝结水处理系统差压、温度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6.5.8 做好凝结水处理树脂再生系统区域的通风、酸雾吸收、再生剂储罐防腐、密封措施,并对该区 域内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防腐,防止酸泄漏和酸雾腐蚀发生。 6.6 冷却水处理 6.6.1 冷却水处理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冷却方式、全厂水量平衡、水源水量及水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 较确定。应全面考虑防垢、防腐和防菌藻及水
23、生物的滋生因素。 6.6.2 循环冷却水系统应根据全厂水量、水平衡确定排污量及浓缩倍数。间冷开式系统的设计浓缩倍 数不宜小于 5.0,且不应小于 3.0;直冷系统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应小于 3.0。 6.6.3 当采用再生水或其他回收水作为循环水补充水水源时,水质满足要求时,可直接补入循环水系 统,否则应进行深度处理。 6.6.4 循环冷却水阻垢缓蚀处理、微生物控制及药剂投加,应符合 GB 50050 的规定。 6.7 废水处理 6.7.1 电厂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负责收集和处理各水处理系统再生排水、锅炉化学清洗系统排水、机组 启动时的排水、锅炉烟气侧冲洗排水、化验室排水、经初沉淀后不合格的煤场、输煤
24、、灰库等系统排水。 6.7.2 对酸、碱废水进行连续处理时,中和池的水容积宜按废水在其内停留 10min15min 考虑。 6.7.3 废水的处理应选用无毒、低毒、高效和污染较小的药剂和方案,处理过程中如有二次污染产生, 还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6.7.4 经治理后的各类废水水质,应满足 GB 20426 和厂址所在地区的有关污水排放标准,或用水点的 相关水质标准。 6.7.5 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要求,应符合 DL/T 5046 规定。 6.8 污水再生处理 6.8.1 再生水水源包括工业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水、矿井排水、间冷开式冷却水系统的排污水等。 6.8.2 污水再生利用系统一般由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809.6-2011 资源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规范 第6部分:化学水处理及化学监督 1809.6 2011 资源 综合利用 火力发电厂 安全生产 规范 部分 化学 水处理 监督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485965.html